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剖析

合集下载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综述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综述

女性主义一.女性主义的缘起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

(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

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

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

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

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朱刚:336)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

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

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

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

(林树明:7-8)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

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

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

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舒婷的诗歌从女性生命、情感出发,以独特的女性话语和女性笔触构筑了一系列新颖的女性意象,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识,创建了一个独具女性魅力的艺术世界。

一、“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性别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现实,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的制约作用。

”[1] “在男权中心的宗法社会之内,女性生活处处受男性的操纵、压迫、欺骗、藐视,……而她们也有投降也有反抗;投降者被誉为‘贞女’、‘良妻’,反抗者被骂为‘淫女’、‘妒妇’;而最后,投降者只能忍辱苟延度日,反抗者到底只有一个失败!” “沉默当然并不意味着从此泯灭了认识自己的渴望。

”[3]在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东西方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出现了“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

“文学作为文化生产的一个领域,从一开始就同性别问题密切相关。

”[1]因此“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也都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女权主义”(feminism)这一术语1895年首次出现在英文中,是西方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是关于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应拥有平等权利的理论。

“女权”,刻意突出女性,否定男性,把两性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走向一个极端――彻底否定男性,对男权进行彻底颠覆,更有甚者想把上帝改成“女上帝”,致使“女权主义”由受人认可到受人异议、否定。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于1870年在法国出现。

“女性主义”看到了两性存在的差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去追求女性应有的本性、地位和价值。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在概念界定上是有区别的。

“女权主义”仅限于女性应该有的权力,在争取男女平等的过程中忽视男性的存在,甚至否定男性,同时“权”字有过于剑拔弩张的色彩,使女性与男性产生敌对。

而“女性主义”在肯定“女性”追求适当应有的权利之外,还肯定女人的自然属性,把女人自己视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女人。

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说:“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近年来,女权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女权主义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对于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并不十分了解。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解释女权主义的含义。

一、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一种以消除性别歧视和促进性别平等为目标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

女权主义者倡导为女性争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平等权利,以及赋予女性决策权和自主权。

女权主义认为,女性的性别应该与她们所拥有的权利、地位和机遇无关。

女权主义者不仅关注女性的权利,也关注性别非二元的人和性别专一之外的群体,尤其是LGBTQ +群体。

二、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区别是什么?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女性主义是女性心理和女性文化取得平等地位的理论和实践。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应该能够拥有自由决策自己的生活,并且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种形式,重点在于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平等。

换句话说,女性主义是较大的意识形态市场,而女权主义则是其中一个经典而重要的派别。

三、女权主义是否意味着要压制男性?女权主义不是要压制男性。

女权主义者的目标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促进性别平等,而不是将女性提高到统治地位。

女权主义的真正目的是使男性和女性不再受到性别歧视的制约,而是能够拥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权主义注重的并不是女性的性别或对女性的过度关注,而是要使女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并能够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因此,女权主义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女性的地位,也能够创造一种更加平等、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要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得公正和平等的机会。

这样的社会,必能够获得全体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也将是一个更加进步和美好的社会。

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PPT课件

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PPT课件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Nhomakorabea.
1
何谓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 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 女权主义。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 权。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 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 等。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 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 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在我国也认识到,先讲女权是不行 的,也要讲性别分析。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 区别,而是认识的加深。在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用性别研 究两性权力有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用女性主义也容易让人们接 受。
题悬而未决。458你们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在我说
的话里我太强调物质事物的重要性了。即使为象征主
义留下一个慷慨的余地,让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代表
能沉思的力量,让门上的锁意味着能进行独立思考的
力量,你们仍然可能说,思想应该超越这种事物,而
且大诗人往往是穷人。568……智力上的自由依赖于
物质上的事物。诗歌又依赖于智力上的自由。而女人
又历来是贫穷的,不仅仅是二百年来,而且是有史以
来就穷。女人的智力上的自由比雅典奴隶的儿子还要
少。因而,女人也就没有最起码的机会去写诗。我之
所以这样强调金钱
.
9
.
10
.
11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 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 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 文学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19岁 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 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 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二)
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是新颖的,尤其是关于 性别差异和父权制理论对于传统的男性中心 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激进性 表现在: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去争取妇女的解 放;强调男女对立和决裂,将矛头指向男性。 不过该理论缺陷在于对女性的特别强调忽视 了男女的同一性,很容易走入“生理决定 论”,而且对妇女本身的强调,忽视了妇女 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

女权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3.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一)
代表作:玛丽· 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 传统认为女人智力低下,因而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 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 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特点:依据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推崇自由主义思 想原则,主张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其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 多数强调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在法律上保障妇女的权益。 观点: 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原有对妇女的歧视;②确保妇女的社会 平等权利,排除妇女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参与行政和决 策;③争取平等的机会,着重于妇女的就业培训和再培训的机 会。

女权主义福利观 (一)
共同点:都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地位的主要原 因: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背景下,妇 女仅限于私人领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性别分 工是帮助男性实现控制女性,实现霸权地位的工具。 ①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贬抑,批判男女权力分配不 均以及女性沦为附庸的不公正境遇;②解构现行的 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 ③纠正单一的以男性视角去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 偏差,建立女性视角的话语知识。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探讨——用女权主义批评分析新时期女性主义精神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探讨——用女权主义批评分析新时期女性主义精神

的 自己” 女人却必须以鲜血 和生命 为代价 ,用一整个 ,“
乎无一例外地带 着感佩 、骄傲 、自豪 的语调来谈论姐妹 们的创作 。间或还让人感觉到 ,有些人是借他人之酒 杯
浇 自己胸 中之 快 垒— — 向男 人 世 界 发 出 冲击 和 挑 战 。 她

身体独 自去承担那 ‘ 罪孽 ’ ,被损害 的最终是女人 。 ”李 子云对 《 方舟 》的评论 只是小说 意义的一个方面 ;王绯
念 、世俗偏见 ,维护男性 利益的道德规范 ,在家庭范围 内从家务劳 动的不合 理的承担到性 方面的不平等关系 ,
写作标 准。在新时期文学 中就 能很 明显地显 现出来。


本时期文学面貌
对 于整个新时期 的中国文学来说 ,女性 写作的价值 和贡献是有 目共睹的。 女性作家 以其特有 的才情 和敏感 “ 赋予 了中国文学 以独特的 内涵 ,并作为一种 重要 的革命
主 张 。 其 中 “ 性 视 角 ” 的 提 出 构 成 了女 权 主 义 批 评 解 女
读作 品的基点 。所谓女性视角 就是 用女性意识 、女性经 验审视文学作 品,它里 面包含一套 与男 性迥异 的阅读和
是不能忘记 的 》冲破这~禁区之后 ,这一类型的作品有 增无减 。李 子云深刻挖掘 了这类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原 因及性 别原 因 :“ 几千年沿 袭下来 的男 尊女卑 的传统 观
第2卷 0
第 2期
牡丹 江 大学 学报
J u n 1 o M d n n U i e s o r a f u a j a g n v r iy i t
V .0 o1 2 No .2 F . 20 eb 11
2 1 年 2月 01
文章 编 号 : 10 .7 7 (0 1 20 7 .3 0 88 1 2 1 )0 .0 50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
何谓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 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 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在西方,最初是指追 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20世纪20-30年 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 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等。 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 别权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 平等,男女的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在我国也认 识到,先讲女权是不行的,也要讲性别分析。从女权 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认识的加 深。在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用性别研究两性权力 有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用女性主义也容易让人们接受。
进入新世纪以后,反女 权主义开始变得愈加多元化, 哲学家克里斯蒂娜· 霍夫· 萨默 斯就是一个代表,与以往多 从家庭领域批判女权主义不 同的是,她的作品《反对男 孩的战争》则是着手于教育 领域,她认为因为我们的教 育制度中对男孩的偏见,这 种敌意以一个不准确的、有 严重偏见的报告作为其宣言, 在1992年由激进的美国大学 妇女协会(AAUW)撰写和 发布,它导致多年来对男孩 的歧视,她主张教育应尊重 性别差异。
• 男性和女性平等的解释-----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 社会上的平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我们要追求 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发挥其潜能的渠道的 通畅度的平等。另外一方面,男性和女性应当不断完善自 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参与到更多的领域。 • On one hand, we should pursue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al sciences to exert their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 On the other hand, male and femal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and make themselves participate in more are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女为何不平等?
男权制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两分思维,即非此即彼的思考 方式,将所有的事物分为黑白两极,忽略中间状态。例如: 阳刚与阴柔、主体与客体、理智与感性、心灵与肉体、善与 恶等。 线性思维:时间和历史都是依线性前进,忽略了循环。 等级思维:忽略了只是不同、没有高低之分的事物。 崇尚直线发展型模式:认为现在永远优于过去。由于社会的进 化和选择自有规律,如果采取社会行动、革命或改变社会秩序 的行动,就会打断进化进程,导致社会的不平衡。
妇女状况
安全
其他暴力 1、交友强奸与求婚暴力 2、校园暴力 3、工作场所的暴力 4、针对妇女中特殊人群的暴力(怀孕妇女、女同性恋、卖淫妇 女)
男人用暴力行为表达自己统治周围事物的感觉。
男女为何不平等?
男权制(父权制)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多数文化都形成了男权制,并持续了数 千年之久,男权制占据着统治地位。 男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 织形式。这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统治女 性的制度。 男权制包括这样一些制度(如政策、实践、地位、机构、角 色和期望)和行为,它们为男性授予特权(较高的身份、价 值和特权)。这些制度和行为构成了性别主义的概念框架, 后者反过来维护男权制,将男权制合理化。男权制的核心是 对男性特权和权力的维护和将其合理化。 作为女性的对立面,男性的活动总是被当做绝对重要的,文 化体系对男性的角色和活动赋予了绝对的权威和价值。
为什么现代社会仍然存在性别歧视?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歧视深 植于文化之中,这一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男女为何不平等?
宗教
基督教文化将女性列为万恶之首:于创世纪,人类的堕落是 因为夏娃偷吃禁果所导致,她是使人类被驱逐出伊甸园的罪 魁祸首。所以,上帝用18件东西惩罚妇女:1.月经;2.分娩; 3.与父母分离并同一位陌生人结婚;4.怀胎;5.不能支配自 己的肉体;等等。 女人是是男人的附庸。女人是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 女人之所以被创造,是上帝觉得男人太孤独。很多人认为男 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而女人只是男人的变异与正态的偏离。 伊斯兰教也是重男轻女,它主张:男人掌管女人,因为真主 把他们中的一个创造得比另一个更好,因为男人用财产供养 女人。所以好女人是驯服的。
妇女状况
就业与收入
就业结构与收入 女性进入的行业多是技术水平低、工资水平低以及体力劳动 繁重的行业和工作。 女性职称较低。 同工不同酬,总体来说,男女收入差距较大,女性不如男性。
妇女状况
教育
女性入学率比男性低 女童失学率高(婚俗、家务、贫困)
健康
健康状况与医疗卫生 尽管女性比男性预期寿命长,但女性有较高的患病率,她们每 年卧病在床的时间平均比男性长40%,因健康原因使活动受限 制的情况比男性多25%;同男性相比,她们每年看医生的次数 较多,做手术的次数也是男性的2倍。 原因:生育、营养不良、自我摧残等。
卖淫问题
是否合法化? 女性是否有掌握自己身体,占有自己身体的权利?
婚姻问题
谢谢观赏!
男女为何不平等?
社会学
柏拉图是轻视女性的人,他说过:一个男人可能会因为胆怯 或不正经,下辈子被罚做女人;女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弱智。 等等。 亚里士多德的生理学认为:男性高与女性,女性是男性有缺 陷的、发展不完善的形态。他说:“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 生低贱;男人统治,女人被统治。”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认为:女人的制度性低于男人。 斯宾塞的进化论和有机体论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最好的制度 安排,女人扮演好妻子母亲的角色,男人挣钱养家,就达到 了社会的平衡。 孔子: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人文学院社会学 胡钦伟 2016.4.24
何谓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 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 女权主义。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 权。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 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 等。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 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 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在我国也认识到,先讲女权是不行 的,也要讲性别分析。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 区别,而是认识的加深。在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用性别研 究两性权力有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用女性主义也容易让人们接 受。
男女为何不平等?
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阴茎嫉妒理论”等等。
生理学
义的思想史中,差异是一个最充满争议也是最 重要的概念。关于在性别关系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论争是 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问题。 1.男女相异——男尊女卑,男权制,父权制 2.男女相同——男女平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3.男女相异——男女平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4.男女相异——女尊男卑,激进女性主义 5.男女混合——男女界限不清因此难分高低,后现代主义
妇女状况
公民权与政治参与
关于妇女权利的法案既是百年来妇女运动所竭力争取的目标, 又是妇女地位的标志。虽然由于各国执行法律的严格程度不 同,法律在不同国家的意义有不同;但是,有一部关于妇女 权利的法律毕竟与没有有好大的不同。 《世界人权宣言》、《消除对妇女歧视宣言》、《男女工人同 工同酬公约》、《取消教育歧视公约》《妇女权益保障法》
男女为何不平等?
将女性客体化:在男性事物和交易中将女性用作客体。限制 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不让女性接触社会知识和文化成就的 很多领域(女子无才便是德、《红楼梦之“香菱学诗”》)。 男权制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否定女性的性;将男性的性强加于 女性(女性的性自由、性快乐);统治和剥削女性的劳动力, 控制其产品;控制两性共同生育的孩子;肉体上限制女性,阻 止女性的活动。社会上常见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信息总是将女性 摆在次等的地位,贬低女性的角色,女性的工作、产品和社会 环境低于男性。各类传媒中的符合设计暗含对女性的贬低。社 会结构安排从社会最高权力机制上排斥女性。
男女为何不平等?
男性认同:核心文化观念关于什么是好的、值得向往的、值 得追求的或正常的,总是同男性和男性气质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用“男人”的“他”代表两性都在内的人类;男人在 前台,女人是背景,使女性边缘化,把女性变为规范之外的 人和例外;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前提下,把挣钱的工作当做劳 动和事业,不挣钱的家务不视为劳动和事业。 男权社会对男性气质和理想男人的文化描绘与整个社会的核心 价值十分接近,如下列特征:有控制权,强大有力,有效率, 有竞争性,有强迫性,爱拿主意,有理性,能自立自足,能控 制情感等。女性气质、理想女性同男性气质、理想男性相比是 次等的。当然,女性的价值也不是完全被否定的,女性的美丽 被视为男性性欲的对象,许多文化将女性浪漫化,尤其是将母 性浪漫化。
妇女状况
就业与收入
就业人数及比例 区分:一个是妇女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另一 个是妇女劳动力在妇女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按照有酬工作的统计尺度,在1950年,全世界经济活动人口 比率为43.9%,其中男性为60.4%,女性为27.5%;到1975年, 全世界经济活动人口比率为41.5%,其中男性下降为53.8%, 女性上升为29%。 总的来看,妇女参加到社会劳动中已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 特殊:阿拉伯国家、日本
安全
社会暴力 性侵、拐卖妇女、陪葬陋习、嫁妆谋杀、杀害女婴、雏妓等 在美国,每年有3—4百万美国妇女成为暴力的受害者。据估计, 有1/3的女性在其一生至少会被强奸一次。
妇女状况
安全
家庭暴力 由于家庭暴力过于普遍,它已经成为常态而非例外反常现象了。 尽管有法律保护妇女不受虐待,但是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能得到 起诉,除非打成重伤或出现致死人民的情况。许多受虐妇女因 此丧失了起诉的勇气,不得不继续维持暴力的婚姻关系。有些 人甚至去走极端,主张只有用暴力和谋杀的手段才能结束这种 关系。 原因 1、与世隔绝,受害人被割断了与外界的信息联系,丧失了来自 外界的物资与精神支持。2、妇女自信心被暴力所摧毁,变得被 动接收和麻木不仁。3、为了家庭的完整性与孩子。4、文化习 俗、社会舆论的变相压迫。
结果:妇女在选举权、教育和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它 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妇女教育广泛开展;妇 女就业增加。
妇女运动
2.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
时间:发生在20世纪的60——70年代,最早兴起于美国。 基调: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 属地位的基础。 代表人物: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是文化塑造了女人。
女性主义(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
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 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 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 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 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 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 识(sexuality)之上。 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 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 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妇女状况
公民权与政治参与
妇女参政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争取选举权。 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争取一般公民权,因为 选举权除公民权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政治权利的意义。 选举权对于参政有两重含义:作为选举人,选举行为本身是 在行使自己的一份政治权利,把选票投给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人, 让他们为自己代言;作为选举人,一旦通过选举进入政治权力 机制,则可以代表选举人的利益行使权力。 因此,选举权的获得和对选举过程的参与是妇女参政的基本 方式之一。
个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女权主义流派
1.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2.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3.激进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女性的崛起
“天赋人权”,性自由、性快乐、性高潮
女性的崛起
“天赋人权”,性自由、性快乐、性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