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塞西莉·夏米娜德的艺术成就

女性主义视角下塞西莉·夏米娜德的艺术成就塞西莉·夏米娜德(Cecily Brown)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当代女性艺术家,她以其充满活力和力量的绘画风格闻名于世。
作为女性主义者,夏米娜德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她对艺术的独特贡献,更在于她以女性视角重新定义了绘画的力量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塞西莉·夏米娜德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当代艺术界的影响。
作为女性艺术家,夏米娜德的作品常常被视为对男性主导的绘画传统的挑战和回应。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肉体、性别和身份的探索,展现了一种非常明显的女性视角。
夏米娜德对人体的描绘常常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她的笔触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自由。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为强大、自信和自由的个体,这与传统绘画中对女性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
夏米娜德的作品挑战了男性对女性形象的主流视角,为女性在艺术中的表现和叙事赋予了新的力量和意义。
夏米娜德的作品还探索了女性性别身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她的绘画充满了对性别和身体的探索,展现了性别身份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不受束缚的个体,拥有自由和独立的身体表达。
这种对性别身份的解构和重新定义,为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让人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女性的性别身份,并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性别观念提供了重要的视觉表达。
夏米娜德的作品还探索了女性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
她的绘画作品常常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展现了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挑战和困境。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为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着各种挑战和压力。
夏米娜德通过对女性的表现和叙事,唤起了人们对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的关注,引发了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反思。
她的作品为当代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视觉表达和政治意义,成为了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声音和力量。
女性主义艺术批评

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当谈到女性主义艺术批评时,我们不得不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女性主义运动开始在西方国家崭露头角。
在此期间,许多女性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对传统艺术界的男性主导地位提出质疑,并努力为女性艺术家争取更多和认可。
从那时起,女性主义艺术批评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且非常重要的批评方法,对艺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男权,女权,身份认同一、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背景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出现,是对于历史上以男性为中心的艺术界的回应。
在西方艺术史中,女性艺术家往往处于边缘地位,作品常常被忽视或被男性艺术家的光芒所掩盖。
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家则强调对女性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以及挑战男性中心的艺术观念和体制。
二、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核心观点1、强调性别平等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核心观点是强调性别平等。
它认为男性和女性应该在艺术创作和批评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或排斥。
2、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价值观念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对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些观念往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
它主张重新审视和评价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以及挑战和改变传统的艺术标准。
3、女性艺术家和被忽视的艺术形式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被忽视的艺术形式和主题。
它努力为女性艺术家争取更多的认可和,同时也拓展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范围。
三、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实践举例1、琳达·诺克林的艺术批评琳达·诺克林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对传统的艺术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她指出,由于男性中心的艺术体制和价值观念,女性艺术家往往被边缘化或忽视,导致她们的作品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
2、玛莉莲·芭芭拉的艺术实践玛莉莲·芭芭拉是一位美国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以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和体制而闻名。
她的作品涉及到性别、身份认同和权力等问题,通过自我表达和反思来探索女性的地位和权利。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现状分析及其意义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现状分析及其意义摘要:本文是一篇对中国现代女性主义艺术存在状态的理解的论文。
在“性别差异”下的女性独有的视角来理解中国现代女性主义艺术的意识,形式以及媒介表现上的特点。
同时,结合中国女性艺术的现状来进一步阐述中国女性艺术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现代女性主义艺术视角性别感性现状引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生物。
它不仅与以往的中国女性艺术更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且在“性别”这一人类最大,最根本的话题上做了更多的阐述。
虽然每个女性艺术家的风格各异,但都是从女性的角度来阐述世界。
显现出一种与男性艺术家完全不同的独特视角。
随着女性主义艺术渐渐的被国人熟悉并接受,女性在社会中的受重视程度也随之变化。
女性主义启发我们对于人类的责任和对自然界的责任的反思,它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也为我们理解性别歧视的原因提供媒介。
所以我们在关注女性主义艺术的同时,更应把握其特点,以建构的姿态来看待中国现代女性主义艺术。
下面,通过对中国现代女性主义艺术特点的理解。
来进一步解决我在毕业创作中的选题问题。
一中国女性艺术的特点1 自身关注的视野。
现代女画家申玲说:“以平常心画周围的人和事,是我不变的主题。
”而蔡锦就其《美人蕉系列》作品的创作感悟中也说过,她选择此创作主题是因为需要将心中的事物通过绘画这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因此可见,在女性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女性艺术家对自身关注和表达的欲望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和深刻。
她们密切的注视着自身的变化和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并往往以这些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如宋红的作品几乎像一面镜子一样单纯而直观的直接反射出她内心的感受和即时的情绪。
如《音之花》,《生之恐惧》等都是她从怀孕到生育过程的不同感受的真实记录。
而陈羚羊的作品《十二月花》让我们透过传统样式的镜子,看到女性的流着经血的器官,而不是我们习惯看到以往作品中的美丽的女人的脸蛋或裸体。
浅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认识作者:刘佳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回顾女性主义艺术发展历程,其对女性身体的呈现时而单刀直入,时而闪烁其词,且不论视觉形态的差异与不同,它们在根本上均不失为干预主流艺术话语的叙事策略,折射出对现有秩序的反思与批判,为重写艺术史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象征;艺术史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254-01在当代女性艺术中,往往将焦点集中在女性身体、女性身份等性别的议题,以及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方式的强调与关注,这个模式基本构成了中国女性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的一个大的轮廓和模式。
这一理论导向催生了中国一批优秀的女艺术家,她们从被社会规范下女性角色的生活体验中获得创作的材质与灵感,并以此差异于男性主导的艺术视觉话语的习惯模式。
强调性别差异在艺术中的表现,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把被社会遮蔽的那部分属于女性的感知与视觉经验呈现出来,获得了在艺术书写中的特别注视,成为艺术发展构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样一种方式又阻碍了女艺术家进入真正的艺术史的书写,而成为艺术发展中的特例,女性艺术的范式成为一种自我限定,独自构成一个特殊的领域,又同时孤立于艺术史。
因而,如何打破一种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成为拓展女性艺术内涵与外延的重要途径。
我想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精髓部分。
在讨论女性问题时,我们不可忽略生理性别,但是起决定意义的还是社会性别。
是社会性别在塑造着男性和女性的标准,在割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相似性,高筑着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例如男性隶属于社会,而女性属于家庭。
所以我们看到在艺术界里男性关注社会议题,女性关注身边琐事就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很少有人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种现象隐藏其后的是巨大的性别隔离,既局限男性,也束缚女性。
在艺术领域的这一倾向往往导致男女两性艺术家自说自话,无法互相理解和达成共识。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视角

≥ ll 一 l _ _| - l l l ;
l0 l
0_ I
写 实 人 物 画 是 当代 中 国工 笔 人 物 画 的 主 流 , 于 对 由 素 描 、 画 等 西 方 绘 画 技 法 的 学 习 , 造 型 设 色 及 反 映 油 在 现 实 生 活 等 方 面 与 传 统 中 国 写 实 人 物 画 相 比 有 了 很 大 的突 破 , 同时 也 出现 一 种 倾 向 即 侧 重 直 观 的模 拟 自然 但 物 象 , 意 求 形 似 、 全 求 细 , 致 失 去 匠 心 意 趣 、 去 刻 求 以 失 神 韵 , 至 存 在 照 搬 西 方 绘 画造 型 与 风 格 的现 象 。 甚 以 线 造 形 是 中 国 绘 画 主 要 的 形 式 语 言 , 富 于 中 国 是 文 化 精 神 和 民 族 特 色 的 表 达 方 式 。传 统 写 实 人 物 画 的 “吐 丝 描 ” “ 线 描 ”“莼 菜 描 ” “曹 衣 出 水 ”“吴 带 当 、铁 、 、 、 风 ” 线 法 及 后 来 出 现 的 线 条 的“ 八 描 ” , 传 统 写 等 十 法 是 实 人 物 画 在 长 期 实 践 中 提 炼 、 括 、 化 创 造 出 来 的 线 概 净 条 形 式 美 的 程 式 化 艺 术 , 是 传 统 绘 画 艺 术 重 要 的 造 型 也 手段及 历史念 的 多 样 性 , 且 也 是 文 化 观 念 的 而 互 补 , 如 中 国传统 文 化 中 的阴 阳互补 , 调 一致 性 。 比 强 女 性 艺 术 不宜 过 分 强 调对 立 性 、 覆 性 , 应 该 更注 颠 而
重 艺术 本 身的创 造性 。 仅仅 是女 性和 男性 之 间存 在 不
特 殊 体 验 。 男 性 艺 术 家 的 一 个 区 别 是 女 性 艺 术 家 们 与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女性主义因素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女性主义因素作者:祝明惠夏碧含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8年第06期摘要:中国女性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生物,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后现代”话题。
近代以来的女性艺术中,“性别”这一人类最大、最根本的裂变和区分对艺术的作用十分明显,她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具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即从女性的角度来阐释世界。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视角;当代绘画一、女性绘画艺术概述“女性绘画艺术”一词启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的“女权主义”,是从女权—女性—女人的过程。
可以这样认为:女性绘画艺术是指出自女画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角,展现女性的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女性话语创作的艺术作品。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第二性”等理论影响、女性主义理论影响,女性画家主张研究女性世界和女性话语,在绘画创作中融入社会学和哲学思想,同时重新解读美术理论和美术史。
“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逐步崛起。
“女性艺术”的概念是建立在两性精神特质的差异性这一前提下的。
女性艺术的独立成系,就是建立在女权的提升和女性精神体系的独立之上,没有女性人格的独立和自我价值评定体系的建立,就没有女性艺术。
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男权社会的制约,中国女性的艺术作品往往被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纵偶有几人留名艺术史册,往往也是着笔寥寥。
而随着民族觉醒、西方新思想的涌入、平等观念的发展,近现代,女性画家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20世纪初涌现出了方君璧、何香凝、潘玉良等大批女性画家;50-70年代出现了有政治符号色彩的铁娘子式绘画作品形象,画中的女性多是与自我形象分离的共性的他者形象;80年代,画作中的女性形象转向表现忧伤、扭曲的“伤痕形象”,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充满了作为女性的性别视角下的自我凝视和作为历史参与者的感性表现。
二、当代女性艺术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女性主义艺术的真正崛起,同时成为绘画领域较为敏感的话题。
论中国当代女性题材油画的创作特点

论中国当代女性题材油画的创作特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女性主义的反思与关注,女性绘画以蓬勃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以女性题材为创作依据的画家,他们不仅反映女性本身的情感、生活、和经历,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通过分析这些女性题材油画的特点和表达方式,首先可以了解女性在当今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女性的社会层次;其次,可以知道艺术家们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度;最后,它还可以反映出当代艺术家的审美取向、意识形态和文化趋势。
而女性题材油画随着时代的演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作品是继承了传统女性的概念,还没有完全脱离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而另一部分女性题材油画跳了出来,挣脱了传统的束缚,并开辟了一条新的女性主义道路。
这使得近几十年来画女性题材油画的艺术家队伍逐渐扩大。
笔者作为一名女性,本来就对自身的题材很感兴趣,也就是受不了能从女性角度出发并把生活中的心境表达出来的诱惑。
并且笔者相信分析当代女性题材油画和以及它的表达方式会对自己的艺术创作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女性题材;油画;创作特点;表达方式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reflection and attention of feminism, women's painting has entered the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with a vigorous attitude. Especially after the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a has emerged a group with female subject as a cre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ainter, they not only reflect women's own emotions, life, experience, is a true portrayal of an era.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men theme painting and expression, first of all, can understand women in today's social life environment and women's social hierarchy; second, you can know artists of female attention; finally, it can also reflect the contemporary artist's aesthetic orientatio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trends. And the female subject painti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has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a part of the works inherited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female, has not completely divorced from the deep-rooted patriarchal ideology; and another part of the female themes painting jumped out,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opened up a new road for female doctrine. This makes the artist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o paint the theme of oil painting artist team gradually expanded.As a female, I was very interested in their own subject matter, that is, the temptation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And I believe that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women's paintings and the expression of its way will be helpful for their art creation.Key words: female subject matter; oil painting; creation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 way目录摘要 ......................................................................................................................................................... I I 目录 .. (V)总结 (28)引言步入90年代之后,随着女性意识进一步的增强,回归女性天然的本性就成了女画家深切关注的焦点。
试论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

如 中央美术 学院 民间美术 专业毕 业的宋红 雨 的作 品《 轮 回》 系列 中 , 采 用 了民间刺绣 的表现手 法 , 将西方 艺术史 中的 经典 图像 , 或者现代 生活的静 物如照相机 、 天平 、 吉他等 , 与中 国传 统的十二 生 肖的图像 结合起 来 , 组成 富有象征 意味 的形 象 。东 西方传 统 艺术元 素 的结合 在 画面 中得 到 一种 新 的生 命, 这也 是一次材 料 的新 尝试。 宋红雨试 图在东 西方文化 的
结合 中消解传 统绘 画类型观念 , 同时也 尝试 用刺绣 这种具 有 强 烈女性 气质 的和东方感 的手 法抵御 当代社会快餐 式的消费
文 明、 现 代 暴 力 和 产 品千 篇 一 律 的 工 业 文 明 。 她 的 创 作 慢 而
艺术语境 , 坚持 自身特色 的追 求。女 性主义 艺术家 已经 意识 到在 父权 制社会 中, 身体 艺术是女 性 主义 艺术 的核 心 主题 。 她们想 以女性 的身体反 映 自己独特 的情感和 审美趣 味 , 尤其 以妇女 的表现形 式反抗男权社会 的性别标准 , 如朱狄 ・ 芝加哥 的《 晚宴》 等 一系列以女性身体为主题 的艺术作 品。在女性主 义 思潮进入 中国之后 , 身体 艺术主 张在 中国当代 女 艺术 家 的
的身 体 艺 术 并 没 有 真 正体 现 性 别 觉 醒 , 反 而 迎 合 了男 性 的 审
权 制文化 中历来 需要回避 的禁忌。如 , 陈羚羊 的作 品《 十二月 花》 , 凭借 照相机 的介 入, 将 带血 的生殖器 与鲜花并置 , 以身体
局部的镜像解构男权社会赋 予女性身体 的内涵 。女 性身体与 花被具体化地表现 , 在暗喻“ 血淋淋” 的现实时 , 成为一种挑战 和 带有侵 犯性 的符 号。在作 品《 十二月花》 中, 艺术家表 现 了 女性身体 不为男 性所知 的一种真 实, 以及女性在 男权社会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艺术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导言
从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随着“男性主义”的逐渐衰落,在西方艺术领域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女性主义。
在美国和欧洲率先兴起后,女性主义艺术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现象,它以明确的自我意识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势如破竹的势头迅速崛起。
她们首先否定了战后的女性就要回到家中的观点,因为她们在二战中已经获得了工作的机会。
继而是争取选举权,这是摆脱边缘状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的必要之举。
一、女性的身体政治性
(一)性别地位所决定的身体语言
无论是浏览中世纪的绘画和雕塑还是欣赏当代的波普艺术,不难发现在关于人体艺术的作品中,女人体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男人体。
这是因为女性的身体蕴含更大的能量或表现力吗?上世纪20 年代初,德国的法尔亨博士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男女特征比较论》这样一种理论。
他认为:“人类发展是男性优势与女性
优势之间的无数次交替。
由一性优势发展到两性平权,再由两性平权转化为一性优势——由无数次轮回构成了人类历史。
而这种性别优势也直接影响了人体艺术的发展。
当一性占优势时,另一性往往成为人体艺术的表现中心。
”如产生在古埃及女子专政时代的纸莎草纸画,画中的女子皆着衣而男子却赤裸身体。
而到了父权时期情况则翻转过来。
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中女子皆是赤裸而男子却是穿戴整齐,罗丹的代表作《青铜时代》首次展出时,作品中毫无遮掩的男裸体遭到当时社会舆论的毁谤非议。
希腊的神话中有很多血淋淋的抢夺少女的故事,这些故事多多少少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致力于绘画这种题材的作品,画面中多是体格强壮彪悍的男人掠夺柔弱面带恐惧的少女,从而画面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可见这些都是性别胜利的一种体现,无形中包含着鲜明的自我肯定意识。
(二)女性们反对“被观看”
当今时代男性无疑是中流砥柱,因此,男性艺术家关于人体艺术的性别选择再次指向了女性,其中不乏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是以情色、女性为创作语言,尽管我们不能盲目的以摄影师的性别来判断其作品的倾向,但作为社会中的强势性别,一些男性摄影家的确
在他们的作品中,或隐晦含蓄或直白露骨的表达了他们的性别立场,或是物化或是弱化女性性别来达到提升男性神圣地位的目的。
中国作为传统古老的民族,女性同样也受到封建思想的压制和歧视,女性艺术家对女性作为被“凝视”对象的体会颇深。
因此,在欧美女性艺术家的号召下,选择身体作为符号来表达女性主义的立场就成为部分国内女性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
在当代诸多女性艺术家中,崔岫闻是比较喜欢利用“身体”作为媒介来诠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过来观看男性的意图。
作品《玫瑰与水薄荷》是她大学毕业创作,传统的主客体在作品中被调换,成了画中女性和画外观者的“凝视”对象。
作品中衣着端正的女性在面对赤裸男性时的强势,使女性反客为主。
二、精神分析主义的角度
(一)影响艺术家创作的童年经验和精神创伤
艺术生产和其他生产最大的不同就是:艺术产品是艺术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原料,用生命的动力能量生产出来的,是最具个体行为的工程,离不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
艺术品就是艺术家人格的外在体现,艺术家的人格决定着其创作和实践的进行。
其中童年经验对艺术家人格的构成产生深远影响,这种体验必须是从生活着的个体的内在感受出发,是艺术家个人
把自己的知识和自我在与周遭的生活环境及其命运的遭遇中发生的具体事件结为一体的经验体会。
所谓心理创伤或精神创伤泛指比较严重的精神或心理伤害,是一个人用正常的方法难以适应的痛苦经验,这种使人痛苦的经验可能是短暂的强烈刺激所致也可能是与持续长久的环境变化相联系。
那么受到生活压迫与性别歧视的女性们在这种无法改变的环境中又会产生怎样的意识形态和创作冲动。
(二)草间弥生的“点”情结
草间弥生是出生在日本的一个条件非常富足的家庭中,但她从小就被一些像蒙在眼前的圈圈点点的幻想困扰,而恐惧的她向她母亲求助时,不但没有得到母亲的安慰帮助甚至换来的却是打骂和体罚,她只有靠把困扰她的那些幻像画下来来减少对它们的恐惧。
后来她说“我的作品是我对生命的表达,尤其是我的疾病……我的艺术幻觉的起源只有我能看见。
我把这些幻觉和使我痛苦的强迫感用作品诠释出来。
”重复性的圆点对于她来说是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是一种自我释放。
于是她开始画这些斑点,草间弥生把这些似是细胞或分子类的元素看成是来自宇宙的信号。
“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
”她用这些点来使空间在视觉上无限延伸,置身其中观者模糊了真实世界
与幻境之间的界线。
三、时代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主义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女性主义艺术的意义并非限于视觉领域。
正如台湾学者陆蓉之所说:“女性主义运动的意义,除了上述美学上的辩证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性的实质改革意义。
如此看来,女性运动才刚刚开始而已。
在后现代以后,性别研究,包括女性,男性,同性,异性,双性都将是热门的课题。
”
结语
在欣慰于女性终于开始掌握话语权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通过解读一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时,我们发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她们不是迫切于摧毁女性身体在男性眼中扮演的情色角色,而创作出自我丑化和扭曲的艺术形象;就是为了急于彰显女性的翻身解放而盲目的开发和滥用身体的价值,这样的作品发展到极致就会难以控制的演变成一种恶俗的自残的行为,这是当代艺术中的鄙陋,女性艺术家们也未能完全幸免,不过相信这些会随着时代潮流的变迁和艺术家意识的自我丰满逐渐被完善。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既能表达女性内心情感而又端正态度的作品。
1913 年,宋庆龄在发表的《中国现代女性》中表示“女性地位是
一个民族发展的尺度,我希望中国和日本的女性,争取实现那个人类不为动物本能所支配,而由理性所指导的日子”。
我们希望这早日实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