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权主义美学对艺术的影响
浅析俳句的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红.禅与俳句Ⅱ】宗教文学p50-52。 f21罗春霞、方萍.中国古诗与日本和歌、俳句的对比研究 Ⅱ】黄山学院学报2004(10)p76-80。 [31z国维.人间词话【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41林娟娟.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羡观 D】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p38—43。
治。人人如此。雪莱或许是无性的。~在我们时代,普努斯特 是十足的雌雄同体,没准女性气质稍多一点。”伍尔夫对作家 们在创作中的单性情况给予了深刻的批评,她说:“弥尔顿和 本.琼生身上的男性气质就太多些,华兹华斯和托尔斯泰也 是~样。”闱 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创作理想,是两性在文学艺术 创作中的最高境界,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下意识地解决 艺术创作中的极品找到了根据,为人类艺术史上的完美的艺 术品找到了理论依据。她的这一观点在女权主义文学领域 内,曾一度成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
42
内涵却无限广阔.有人说“古池~沉淀和凝聚着历史”,是“悠 悠宇宙天地的象征和缩影”,“而人世的喧嚣、命运的沉浮就 如同青蛙入水声一般,无常短暂,稍纵即逝”【11,这样的解读是 有道理的。简约美其实是诗歌一种永恒的美学意义。并不局 限于俳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所以流传千 古就是因为其简约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 验。 优雅美。在美学意义上,王国维把“美”大体划分为“壮 美”与“优美”,这本身就适用于诗歌美学。如宋词的“豪放”与 “婉约”之分就是如此。而对于日本诗歌而言。也许只能局限 于“优美”范畴。关于原因.应跟日本的历史地理文化有关。日 本历史大体上并没有纵横捭阖的社会变革.日本地理环境又 狭窄而修长.的确无法产生“壮阔”的精神气质。加上日本岛
从《走出非洲》看西方电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王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电影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电影创作。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接近自然,与自然有着某种 天然的联系,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同时还强 调一种去中心化,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没有高低之分,讲究 万物平等。追溯其发展缘由,是催生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殖民地”“商品化经济” 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在电影中,卡伦和殖民地的其他白人 男性在思想上的差异也同样体现了家长制下男性思维和生 态女性主义思维的区别。
编辑:姜闪闪
一、生态女性主义
20 世纪 70 年代,作为女权主义第三次浪潮中的重要 流派,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结合起来,延续 了前两次女权主义运动对父权制的批判,并从生态学的角 度出发,探究男性统治女性与人类统治自然这种父权主义 的相同性,它批评父权的文化价值观,赞美女性本质。目 标是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原则的乌托邦。
来到非洲后,卡伦的日子可谓步履维艰,在男人世界 里讨生活不是那么容易,丈夫一意孤行,想要在高原地区 种植咖啡豆而非之前跟卡伦母女商量好的农场。现代人知 道咖啡是要种植在高海拔地区,但是当时所有的咖啡豆都 种植在赤道附近,要在高原上种植咖啡豆无疑是一项巨大 的冒险行为,但是卡伦妥协了,她选择听从丈夫的建议把 农场改为种植咖啡豆。但是婚姻往往不像她想得那么美好, 丈夫在新婚不久就选择离开卡伦去了前线,她一个人在语 言不通的环境里艰难地支撑着种植园,此时此刻,她骨子 里的独立、坚强才开始显现出来。她的这种独立意识的崛起, 是带有被迫色彩的,不是她个人自发地想要去成为独立女 性,而是现实逼迫她不得不成长。如果不是丈夫选择离开, 如果不是她一个人支撑种植园,她是不会这么快就崛起成 为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苦难往往最容易铸就坚强。
女性主义

曾林玉 SX121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主要内容:
1.男权制简介
2.女性主义概况及女性主义文学 3.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4.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发展三阶段 5.理论主张的几个阶段 6.英美女权主义批评 7.法国女权主义批评 8.总结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2. 20世纪70年代,“妇女中心批评”, 又叫“女作家批评” (women-centered criticism),关于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研究, 挑战父权制传统下的经典文学书目标准 和文学史写作,父权文化权威对经典文 学书目和文学史价值尺度的垄断。重新 挖掘了大批被传统文学批评标准遗弃的 女作家及其作品。旨在创建“她们自己 的文学”,夺回重建经典文学书目和文 学史的权力并付诸实践。
2.她提出了一种对男权中心具有颠覆性的符号学。 她吸收、改造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的象征理论,认 为象征秩序与父权制的社会文化秩序相联系,而 符号学则产生与前俄狄浦斯阶段,与母亲、女性 密切相关;符号学不是取代象征秩序,而是隐匿 于象征语言内部,组成了语言的内质、分裂的层 面,颠覆并超越象征秩序,这也正如同女性既处 在男性社会内部又遭到其排斥,被逐至它的边缘, 从而模糊了父权制男女二元对立的界限而产生颠 覆父权制社会的作用。
她重视母性的意义,认为女人生育子女并不 意味着她不能从事专业工作,相反,生育始 终与文化活动相一致,以为在孕育生命过程 中女人能更深刻理解生命的内涵。她从解构 主义消解二元对立的立场出发,“将母性看 作是对男性中心主义的一种挑战;怀孕和生 育打破了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内部与 外部的对立”。
Julia Christeva
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和黑人女权主义

运 动 。 们 意 识 到 她 们 的 女 权 主 义 运 动不 应 该 仅 仅 局 限在 争取 女 她 性 权 益 上 . 需 要 将 队 伍 中 的 男性 囊 括 进 来 , 更 因为 他们 也 是 种 族
主义 的牺 牲 品 , 斗 争 的 同盟 军 。 是 黑 人 女权 主 义 者 将 其 本 源 追 溯 到 黑 人 民族 主 义 运 动 中 的性 别歧 视 尽 管 文 化 、 治 以及 经 济 上 的 约束 局 限 了女 权 主 义者 意 政 识 的觉 醒 以及 6 0年 代 亚 裔 美 国妇 女 运 动 的 开展 ,然 而 民族 主义 者 和 女 权 主 义 者 的召 唤 和抗 争 及 时 地 促 成 了女 权 主 义 组 织 的建 立 。 女纷 纷 成 为政 治 活 跃 分 子 , 获 得 平 等 的 社会 地位 抗 争 , 妇 为 并 陆续 在 各 类 组 织 中取 得 了 领 导地 位 。 过各 类 集 会 、 通 文章 和演 讲 , 妇 女 怒 斥 万 恶 的 父 权社 会 . 待 男 性 霸权 的终 结 。 期 格 温 多琳 ・ 鲁 克斯 经 历 了黑 人 女 权 主义 运 动 的 繁 盛 时 期 。 布
在 16 9 8年 的 一 篇 名 为 “ 人 艺 术 运 动 ” 文 章 中 , 里 尼 尔 黑 的 拉 宣 称 黑 人 艺 术 就 是 黑 色 权 利 的美 学 和 精 神 上 的 孪 生姐 妹 。 作为 一 个政治词语 . 色权利早在 5 黑 0年 代 中期 就 曾被 理 查 德 ・ 特用 来 赖 指代 非 洲 各 独 立 国家 。 黑 色 权 利 宣 扬 武 装 自卫 , 与美 国种 族 主义 统治分离 , 主张 黑 人 就 是 美 。 格 温 多 琳 - 鲁 克 斯 同时 也 是 一 位 女 权 主 义 者 ,提 倡 黑 人 男 布 性 与 女 性 的平 等 地 位 。 对 于 黑 人 女 性 而 言 , 女权 主 义代 表 的是 旨 在消 除黑 人 社 会 . 治 组 织 以及 整 个美 国社 会 的性 别 压 迫 的一 场 政
九十年代文学思潮之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九十年代文学思潮之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女性主义”是当前研究界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30年代,但作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议和巨大影响的理论范畴,第一次出现在1984——1988年间,另一个出现在1995——1998年间。
两次争议的共同之处在于人们都希望对“女性文学”的内涵有一个确切的表述。
在90年代以后,批评界开始自觉地接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以此为参照,重新规范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
那么,“女性主义”到底是什么呢?女性主义在西方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化运动,它的准确含义应该是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批评在欧美则是60年代激进主义运动的产物,它是民权运动和反越战的副产品。
随着女权主义批评的出现,以及声势逐渐浩大。
20世纪早期的那些妇女写作,都被“重新发现”,它们被称为女性主义写作。
尽管80年代后期就有一些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被引入中国,但关于性别身份的观念知道90年代上半期才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被重视,理论与创作的互动则一直若即若离,只是在某些作家那里形成比较鲜明的呼应。
但女性写作的历史却在现代以来的文学史中就存在清晰的脉络。
就新时期的女性写作而言,也可以看到女性作家一直处在时代的前列,以她们特殊的敏感表达了这个时期最迫切的历史愿望。
在当代思想和情感解放的历程中,女性也以其敏感提供了崭新的意义。
新时期的历史叙事以人性论为美学出发点,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出极左路线的历史阴影,急切抚平精神创伤,肯定人的存在价值。
对人的肯定推演出一系列命题:人性、人道主义、个性解放、主体论、自我实现等等。
女性作家、诗人则在这一历史实践展开过程中与男性作家并行不悖,而且是有惊人之举。
像舒婷、张辛欣、残雪、林子、伊蕾、铁凝等等都是很杰出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但我最喜欢的是王安忆,我认为她是90年代在女性主义文学最为突出的一位作家。
王安忆出生于1954年,江苏南京人。
她在诸多的女作家中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进入90年代,她的事业显得更为开阔。
《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与美学价值

《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与美学价值[摘要]《水浒传》中有多种女性形象,比如英雄型、贤惠型以及淫荡型等。
这些女性形象在书中立体、饱满,体现了作者自身女性观的进步性,另外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这部作品主题的展示也具有重要作用,使该著作的叙事学和文学史意义更加非凡。
[关键词]《水浒传》;美学价值;女性形象一、《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学史意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描写男人的作品,然而实际上,女性角色在这部著作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这部作品出现过七十六个女性,具体展开描写的有四十七人,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客观描写以及对女性人物、时代历史地位的认可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进步性。
(一)女性形象丰富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水浒传》是从南宋到明朝这几百年间梁山泊故事的结晶。
该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丰富,有英雄型的孙二娘、顾大嫂和扈三娘,贤惠型的林冲娘子,淫荡型的潘巧云、潘金莲、贾氏夫人,柔弱型的金翠莲、工于心计的王婆,还有具有侠气风的女性李师师等等,这些丰富的女性形象,将社会底层女性群体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贡献了浓重的一笔。
(二)女性形象逐渐丰满与以往的水浒故事相比,《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在塑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该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多以“恶”为主要特点,但是作者在进行描写的时候,突出了细节上的刻画,使得这些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
在元朝,水浒戏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就是“坏”,比如说萧娥、王腊梅、郭念儿,这些人物都与他人有奸情,作者描写这些人物时不会分析原因,也不愿着笔铺垫。
但是在《水浒传》中,作者则对女性“恶”的根源做出分析和说明,让这些人物更加真实。
潘金莲之所以坏主要就是因为女有貌但是郎却无才,阎婆惜因宋江其貌不扬受到冷落,潘巧云是因为情欲得不到满足,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审视的话,是对人性本能以及人性情感的一种正常的追求,是鲜活的个体生活的需要。
艺术作品美学意蕴的哲学解读——从《一个亿·泡女郎》谈起

20 0 7年 9月 下旬 ,由艺 术 家 梁 克 刚 、舒 勇 创
作 的行为 装 置艺 术 《 个 亿 ・ 一 泡女 郎》 在北 京 农 展
馆展出。 “ 巨乳 ” “ 、 金钱 ”的意 外 搭 配 ,除 了给 人们 带来 了视觉 的 冲击之 外 ,更多地 是 对观众 情 与 理 的一次激 烈碰撞 。作 品展 出后 ,很 快 就受 到各方 面 的关 注 :网络 的诘难 、报 刊 的 品评 接踵 而至 。人
做 出深层 解读 。
一
、
从“ 女性 视 角”看 《 个亿 ・ 女郎》 的社 一 泡
会 意 蕴
“ 性视 角 ”是 来 自女权 主 义 的术 语 ,它从 女 女 性视角 出发 ,以满足 女性 群体 的需求 为归 宿问 :艺 术创 作 的 目的究竟
为何 ?也许 ,经过 长期 的冥 思苦 想之 后人 们会 有许 多个性化 的见 解 .因为作为 一种 意识 形态 形式 的表
二理性认知层面的艺术特征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2 7卷
第 6期
广 西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OF GUANGXlNO RMAL UNI VERSl O R TY F NATl ONALI ES Tl
VO . 7 NO. I 2 6
21 0 0年 1 2月
De . 01 c2 0
艺 术 作 品美 学意 蕴 的哲 学 解 读
— —
从《 一个亿 ・ 泡女 郎》 谈起
谢 雪 莲
( 西 民族 师 范 学 院 ,广 西 崇 左 广
52 0) 32 0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听课笔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听课笔记前言: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
作为一种表象性的叙述语言和大众化的娱乐形式,电影最鲜明地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制约。
女性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性别问题。
酷儿理论从90年代开始致力于超越性别。
各种生态、贫穷、战争问题的核心是男性思维方式的竞争问题。
世界亟需建立以女性思维方式主导的博爱的,消除等级的社会。
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学会看:1、父\男权叙事话语。
例:《教室别恋》、希区柯克电影2、女性主义叙事话语。
例:《安东尼娅家族》、《钢琴课》二、了解女性主义的意义:1、一种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文化批评)2、一种社会觉悟。
✧何为话语:在科学理论中,“话语”是指一个具有自己一整套相应概念,先决条件以及论证形式的、专门的思想表述体系。
比如“电影话语”、“父权话语”、“同性恋话语”。
【名词解释】所谓“话语”(discourse) 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分析是指对人们说(叙述) 什么,如何说(叙述) ,以及所说的话(叙述) 带来的社会后果的研究。
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现的,因此具有社会性。
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可以看作上述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两性的媒体和公共领域的形象有无差别?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这些差别的目的的效果?突出女性身体,显现女性形象价值的性属性(动物属性),突出男性形象价值的精神价值(人的价值)。
●现实中的真实:当代女性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发现千百年来:主体人=男性●我们的世界的基本叙事讲述:(英雄的故事和顺带救美)1、男性的成长=主体意识/主体建构2、男性的成长=压抑女性=非主体/他者3、女性=他者/被幻想者一、“女性主义”概念:Feminism从强调两性对立中的女权,到突出两性差异中的女权,而产生的表达上的温和及客观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权主义美学对艺术的影响概况
自从父系氏族社会到来以后,在漫长的历史社会生活中,女性绝
大多都是在演绎弱者甚至于被压迫者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越
来越想挣脱这种来自社会和传统观念的束缚。19世纪20年代,便产
生了以女性意识为主导的具有女性价值和标准的思想,就是我们所说
的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美学根本是对父权体制的反抗,是以女性自己的视角,
观念,意识来阅读和观赏文学和艺术作品。 她对艺术的影响在于抛
弃对男性审美眼光的依赖,转而形成区别于男性的审美品格及表现方
法。在西方,由于女性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钳制的时间相对较短,女
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相对较高,所以西方女性反抗自己处境的条件
和力量也相对成熟。在一个长时期的以男性观点为主流观点的历史环
境下,女性艺术从没有放弃过绽开自己的美丽。尤其在杜尚用一个马
桶告诉我们艺术就是生活的时刻起,女人这个天生的生活高手更让人
们以及其自身明白女人的本身就是艺术。而对于现有社会观念的束缚
和偏见,女权主义者反抗男权美学体制要求建立文化新意义。西方女
性对于解放自己的运动似乎是在做一个激烈的角逐,富带着一种战斗
的激情。所以西方表现解放的女权主义艺术创作非常直白。对于男性
所主导的观念体系,西方女权主义艺术家采取直观对抗的手法来唤醒
女性对于自我和自由的渴望,从而采取行动来争取获取平等的权利。
中国以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来约束女性,所以在封建主义
社会的中国,女人只是依附男人而存在的,连最基本的人权都难以保
障,更不用说用女权来影响艺术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出
现的女艺术家少之又少,就算是出现的女艺术家,也是以男性审美的
眼光来创作自己的作品。直到近代,中国人推翻了三座大山,女性才
能够从封闭的家室中走出来,汲取文化和艺术养分,才有了产生本位
思想的条件。到了新中国,女性渴望表现得和男性一样,觉得和男性
承担一样的义务就是享受和男性一样的权力。这一时期的女性也是以
标模男性为主。女性主义艺术作品也不能表现女性本身的性格。直到
上世纪90年代,女性对于自已的权利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领悟,社
会也在逐步认同和接受女性。在这一时期,女性同男性一样用自己的
作品反应着艺术的变迁,但是男女艺术家的机遇不是对等的。在这样
的现代社会,整个社会形态也在时刻考验着女性的心理和性格,并对
她们本身对艺术的关注点,语言形态,作品情调都产生着影响。女性
在现代社会既参与开明的人文主义者的话语,又参与由社会形成的特
殊的女性话语。试图在矛盾中建构统一、找到不矛盾的行为规范常常
产生难以忍受的压力。所以女权主义艺术家以性别为标尺把社会之于
女性的压力和约束用自己的武器表达出来,这种反应和表达女性的思
想在今似乎已形成一种流派。
其实我所领会的女权主义只是女性对于社会不公的反抗,在艺术
作品中,女性只是表现或者是享有了和男性一样适合自身特点的权
利。女性艺术的称谓,在艺术固有的涵义上不但未提高女人的文化身
份而且是对之的一种贬损。所谓的女权主义美学对艺术的影响,只不
过是一个被压迫阶级最终的反抗。女权主义把艺术冠于了政治的名
号,有了斗争的苗头,而女权主义者的对艺术的领悟和反应只是对于
其本身对社会的话语。
女权主义美学理论也对于现今艺术产生的影响,是女性争取平等
的体现。艺术是神圣的,女性生而平等的权利也是神圣的,社会不能
只因为女权作品的尖锐而去关注女性。现在的女权主义美学正在引导
她旗下的艺术家们往更美好的地方奔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