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三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省高三9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湖北省高三9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
如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地到彼地之间隔着一个长度,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
“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这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
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
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刘长卿),“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樊)。
在这些诗人的眼中,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
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
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
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智慧和审美情趣。
其中,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诗词曲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
它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安史之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抒发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曲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开篇,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乙】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于诗词曲赋的欣赏和传承却逐渐变得淡漠。
很多人认为,这些文学作品已经过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其实,诗词曲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诗词曲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还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曲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其次,诗词曲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它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欣赏诗词曲赋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再次,诗词曲赋对现代人的心灵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湖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湖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朝花夕拾鲁迅第一章独在异乡为异客 Predicate:现代散文的奠基之作,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家庭背景和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是杜甫名诗中的名句。
我在故乡绍兴,虽然不是什么都会,但的确是个很小的镇了。
我在那里住惯了,觉得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亲切,对于生活,对于饮食,对于人物,对于自然,都成了习以为常的对象,离开了自然都难以活。
后来,到了北京,眼中所见的都是陌生的人物,所的都是陌生的言语,所走的都是陌生的路面,所吃的是陌生的食品,所读的是陌生的书籍,所做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这是我初次离开故乡到北京来的时候,一种寂寞之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对于我那热心的母亲和弟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怎么能不思念故乡呢?然而,我并不悲伤,因为对于故乡的感情并不危险,也不是心灵的负担。
我常常回想起故乡的许多生活小事,如 ancestors,my mother,我的老师,还有那座小小的书院。
我怀念在那书店里第一个买的书,虽然时间已经隔了很久,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些书的封面、书名和作者。
我怀念那些书伴随着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我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那些快乐的时光。
第二章 my mother回忆 Predicate:记录了“我”与母亲共度的温馨生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和怀念。
“母亲”,这是一个神圣的名字。
在我的心中,母亲是伟大的,是崇高的。
她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
我想,我的一生中,没有母亲就没有我。
然而,母亲已经去世多年,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她,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她的声音。
每当我回忆起与母亲共度的时光,我总会深深地怀念她,想念她的每一个细节。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有着一颗善良、坚强、勤劳的心。
我小时候,她每天早起晚睡,为我们做家务,照顾我们的生活。
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对待我,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范围更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语文丨湖北省部分学校(金太阳百校大联考)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简称ERV)是数百万年前远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遗迹——“古病毒化石”。
这些被宿主细胞俘获的ERV遗传信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突变、缺失等变异,逐渐演化成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之一,并作为重要的基因记忆被保留下来,占据了整个人类基因组序列的8%左右。
因此,在生命的孕育及演化过程中,远古病毒呈现出一种貌似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景象。
这种古病毒和衰老有什么关系呢?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衰退过程,是许多人类慢性疾病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
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及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表观遗传的程序化改变被认为是决定细胞衰老进程的关键因素。
人类基因组中潜藏着诸多“老化信号”,这些信息流通常受到表观遗传的严密调控而处于沉默状态。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老化信号”会因表观遗传失序而逃离管控,进而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衰老程序。
而占据人类基因组序列较大比例、如“死火山”般沉寂的ERV古病毒元件,是否会挣脱“封印”再次苏醒,并参与衰老的程序化调控?这仍未可知。
因此,深入解析ERV在细胞衰老中的变化、作用和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衰老、评估衰老、干预衰老,进而为有效防治衰老相关疾病,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思路。
我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人类早衰症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研究模型,以模拟儿童早衰症和成年早衰症。
基于上述模型,通过绘制多维表观基因组及转录组图谱,我们发现细胞衰老过程中表观基因组的“熵增”会伴随着一系列基因的异常表达,其中,以ERV的激活最引人注目。
借助单分子RNA(核糖核酸)荧光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及电镜实验,我们在这些衰老细胞中检测到了ERV转录本、蛋白及病毒样颗粒的显著增加。
湖北省七市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 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学界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也有不少学者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
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
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和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
所谓名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
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
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
比如眉山的三苏祠,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又如,惠州西湖本名丰湖,后因苏轼贬惠州时所写的《赠昙秀》诗称其为西湖,之后才盛传其名。
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
面对文学景观,是文学的元素首先激发了观赏者丰富的历史与地理的想象,唤醒了他们曾经的记忆,鼓荡起他们心中的情感,中国境内著名的文学景观无不具有这样的功能。
2025届湖北省高中名校高三语文8月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北省高中名校高三语文8月第一次联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嫦娥六号的任务是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的生产时间比较长,执行任务之前,科研人员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可靠。
嫦娥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按计划推进。
嫦娥七号任务主要是对月球南极部分资.源做勘察,嫦娥八号将对月球资源的原位利用开展技术验证。
20年来,在工程领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强化使命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实现连战连捷。
中国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形成重大科技工程实施的成功模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也是嫦娥六号任务的一大特色。
本次任务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国际范”满满。
(摘编自喻思南《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材料二:2020年底,嫦娥五号已经从月球取得1731 克月壤样本,那么这次嫦娥六号再次取样1935.3克,又会刷新哪些认知呢?从地质结构来说,嫦娥五号在吕姆克山附近着陆。
吕姆克山是月球正面西北部的一座火山,着陆位置是火山活动形成的一片玄武岩漫溢区,地质年代非常年轻。
当然,虽然说年轻,但也已经20亿岁了。
而嫦娥六号的着陆地点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这可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撞击力度可能穿透月壳直抵月幔。
我们可以期待嫦娥六号取得与嫦娥五号迥然不同的结果。
比如说,从嫦娥五号取得的月壤样本中,通过铀一铅同位素测年法,中国科学家确实发现了20.3亿年前才从熔岩中结晶而成的矿物晶体,将月球冷却、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延后了8亿年左右。
湖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高三语文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感物兴情”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站在美学的立场,我将之归为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另一种类型是“托物寓情”。
“感物兴情”是一种物在情先的感发方式,即作家受外在事物的感发产生创作冲动,创作的过程是情感自由自然呈现的过程。
这种感发方式,不同于“托物寓情”的寄托方式。
“托物寓情”是先有情,然后寻求外物去寄托,创作的过程是情感的刻意寄寓过程。
“感物兴情”是先感物,后兴情。
情感的产生是“物”感发的结果,然后再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就说明“感物兴情”是自然、自由的创作过程,是“物”对情感的自然引发。
在这种情形下,文学艺术创作完全成为一种自然、自由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审美的纯粹性。
这个“物”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文心雕龙》)这是针对“登高而赋”的辞赋创作行为。
这里的“睹物兴情”就是“感物兴情”。
“情以物兴”是说情感由“物”感发而产生;“物以情观”是说“物”感发情感之后作家再以情感的态度去重新审视“物”,“物”成为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意境和意象,从而完成了艺术意境和意象的创造。
在“感物兴情”的过程中,因为有感而发,语言会更加自然、工巧,而思想情感的表达也会更加明晰、高雅,实现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完美融合。
“感物兴情”告诉作家的是,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做到自然、自由地感物。
思想情感的表达过程是一个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过程,其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自由,亦即思想情感的呈现是自然的,不存在任何刀斧之痕。
这其中暗含着对作家个人的很多要求,如艺术素养、审美修养、思想境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市一调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 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武昌区期末调研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 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干禄(gān)央浼(měi)怏怏不乐(yàng)殒身不恤(xùn)B.懵懂(měng)猗郁(yī)沸反盈天(yíng) 叱咤风云(chà)C.喧阗(tián) 付梓(xīn)模棱两可(1ãng)命途多舛(chuǎn)D.慰藉(jiâ)赍发(jī)羽扇纶巾(guān) 畏葸不前(x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岑寂颓圮敛裾哀声叹气义愤填膺B.寒喧斑斓訾詈开诚布公安之若素C.广袤尺牍敕造急不遐择撒手人寰D.自诩毗邻忸怩残羹冷炙杳无音信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湖北省农运会即将谢幕了。
跌宕起伏的赛事,盛况空前的广泛,,群雄并起的激烈,令观众赞赏有加。
赛场外是城镇旧貌换新颜,;赛场内是选手奋力争先,热热闹闹。
A.进程参加争夺水泄不通 B.进程参与争夺熙熙攘攘C.进展参加抢夺水泄不通 D.进展参与抢夺熙熙攘攘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尽管飓风“桑迪”造成的灾难超过预期,但是美国东部各州很快就开始了艰难的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
B.福建省莆田市近几年以把“妈祖文化”为桥梁,打造出一系列诸如“天下妈祖回娘家”等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我国人工关节置换量预计将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
D.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游侠冒险非常曲折滑稽,其实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揭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B.列夫·托尔斯泰是前苏联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C.柳宗元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其寓言体传记《种树郭橐驼传》是他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所作。
D.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爱”的美学理想,获得了“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的美誉。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1.D(A.恤xùn应为xù;B.咤chà应为zhà;C.梓xīn应为zǐ。
)2.D(A.哀—唉;B.喧—暄;C.遐—暇。
)3.B(“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进展”指事情向前发展。
“参加”指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参与”指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等。
“抢夺”指用强力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争夺”指争着夺取。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4.C(A.“重建”和“救援”语序不当,应为“救援和重建工作”;B.介词使用不当和词语搭配不当,“妈祖文化”前删掉介词“把”,“打造”“交流的品牌活动”应为“打造”“交流活动的品牌”;D.一面对两面,“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应改为“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5.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黄冈中学、孝感高中期末联考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奢靡/望风披靡衡量/量体裁衣晕车/晕头转向B.攒射/人头攒动剥削/生吞活剥识别/博闻强识C.委婉/虚与委蛇绿茵/绿林好汉解脱/解甲归田D.宁肯/宁死不屈菲薄/日薄西山供需/供不应求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联喝采得鱼忘荃美轮美奂B.踯躅亲睐绵里藏针陨身不恤C.岑寂付梓两全其美意气用事D.颓圮执拗再接再励砥砺德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诺基亚、索尼和三洋这一个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品牌在2012年纷纷走下坡路,国际品牌的世风日下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B.在与华盛顿奇才队的比赛中,林书豪首当其冲,投中全场第一个3分球。
整场比赛中,他拿下23分,外加10次助攻,成为拯救尼克斯队的英雄。
C.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的净是些鸡栏、菜圃小事,以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来消除慈禧太后对他的疑心。
D.年关将近,在异乡谋生的农民工们无时无刻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但包工头们恶意欠薪的行为又让他们的回乡路变得漫长而无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对于部分高端白酒塑化剂含量严重超标一事,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关注。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已介入调查。
B.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学生个人素质能否得到稳步提升,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C.近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此次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排放量大造成的。
D.2012年11月17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区域规划,它对整个中部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桥边》的作者伯尔、《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蒲宁、《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B.莎士比亚塑造的王子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他长于思考,但是行动迟缓、优柔寡断,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C.在《雷雨》第二幕中,鲁侍萍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周朴园与侍萍婚姻关系的述说、对绣着梅花的衬衣的熟记,这些都暗示了她的身份。
D.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新乐府运动”以苏轼为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一.(15分)1.AA. m/mǐ ling/ling yn/yūnB. cun bō sh/zhC. wěi/wēi lǜ/l jiěD. nng b gōng2.CA.“得鱼忘荃”应为“得鱼忘筌”B.“亲睐”应为“青睐”,“陨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 D.“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3.CA. “世风日下”指的是社会风气越来越不好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C.“求田问舍”喻人无远大志向D.此处应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4.BA.去掉“对于” C.“生活燃煤”不能搭配“排放量大”,“原因是”和“造成的”杂糅 D.“起到了”和“战略意义”搭配不当5.DD.“新乐府运动”的代表是白居易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期末联考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敕(chì)造畏葸(sī)挣(zhâng)揣舸(gě)舰弥津B.旸(yáng)谷迤(yǐ)逦毗(pí)邻一椽(chuán)破屋C.弄(nîng)堂央浼(měi)片牍(dú)屏(bǐng)息以待D.拓(tà)本剜(wǎn)割撒(sǎ)播妖童媛(yuán)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颓圮笙箫九宵云外B.喋血隐密攀缘义愤填膺C.迷漫嬉闹杜撰浅尝辄止D.飘泊付梓穹宇茫无际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听说办理出国手续_______,他便打消了出国的念头。
②他_______不开这样的玩笑,但却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③_______的散文风格,表明我国的文学已经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
A.冗杂从来万紫千红 B.冗长历来万紫千红C.冗长从来姹紫嫣红 D.冗杂历来姹紫嫣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商务部日前出台《餐饮业管理办法》,规定餐饮企业不得销售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食品,如违反规定,由商务主管部门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B.作为世界气象组织赋予中国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我国长期以来提供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为海上搜救、过往船只甚至渔民海上生产提供气象保障。
C.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客车前挡风玻璃碎裂成蛛网状,车头严重损毁,车身变形扭曲严重,车上被困乘客有人不停用拳头或重物击打车窗玻璃,准备跳车逃生。
D.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事实上根据粗略统计,满月出现在十五的概率是50%,出现在十六的概率是40%,剩下10%的概率出现在十四和十七。
5.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了大卫在历经磨难之后在姨婆的教导下终有作为的故事。
B.《家》是巴金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主线,描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
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
《高老头》是其序幕,表现了“金钱”取代了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的社会现实。
D.《三国演义》塑造英雄极为成功,不少形象堪称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中最为突出的三绝是“奸绝”曹操,“义绝”赵云,“智绝”诸葛亮。
1、答案:B (A 葸xǐ C 弄lîng D wān)2、答案: C(A 宵—霄 B 密—秘 D 崖—涯)3、答案:A (冗杂:(事务)繁杂。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从来”和“历来”意思差不多,但否定句中一般用“从来”。
“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都有形容鲜花色彩丰富、美丽的意思;但“万紫千红”还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繁荣兴旺,“姹紫嫣红”则无此意)4、答案:D (A、不合逻辑,“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是食品,把“等”改成“的”;B、语序不当,改为“为渔民海上生产、过往船只甚至海上搜救提供气象保障”; C、成分残缺,在“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后加上“发现”。
)5、答案:D (“义绝”关羽)武汉市部分学校1月联考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慰藉(jiâ)坍圮(pǐ)召唤(zhāo)绵亘(ɡân)混混沌沌(hùn dùn)B.炫耀(xuàn)绮丽(qǐ)窠臼(kē)罹难(lí)急不暇择(xiá)C.发酵(jiào)枯槁(ɡǎo)恪守(kâ)遗施(wâi)渐车帷裳(chánɡ) D.绽开(zhàn)叫嚣(xiāo)隽永(juàn)芰荷(jì)图穷匕见(bǐ)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噩梦陨身不恤切磋没精打采B. 震憾察言观色邮戳揠苗助长C. 赎罪淋漓尽致廖廓涸辙而鱼D. 磐石砥砺德行袅娜义愤填膺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艾青说:“我所努力的对诗的要求是四个方面:,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词藻来掩饰空虚;,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人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和坠云里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