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

合集下载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汶川地震一个月以来的情况,并谈谈我们能够从这次地震中学到什么。

一个月前的那天,汶川地震以震惊世界的姿态发生了。

地震造成了近六万人死亡,十三万人受伤,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无家可归。

这场地震使我们深刻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威力以及对人们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

但与此同时,汶川地震也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和团结。

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手,各种救援行动,包括搜救袒抢、提供物资和资金等,源源不断地向灾区输送。

这一切都凸显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临危不惧的精神。

一个月以来,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不仅重建了房屋和基础设施,还恢复了教育机构、医疗设施和交通网络等。

政府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使灾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此外,海内外的慈善捐款、物资和志愿者的加入也为重建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我们要向所有参与救援和重建的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而,一个月的时间并不足以治愈灾区人们的心灵创伤。

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他们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帮助。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学会积极面对困难。

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支持活动,如心理辅导、文体娱乐等,为他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和温暖。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地震防灾意识,以减少类似的灾难发生。

除了关注灾区人民的需求外,我们还应该从地震中汲取教训。

地震教育是我们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需要通过提高地震常识教育的普及和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使人民能够更加迅速地反应和逃生。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大对学校和建筑物地震安全的监督力度,确保其符合地震的标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的地震中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一下,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和团结。

一个月以来,灾区的重建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们也要关注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和长期需求。

汶川地震演讲稿

汶川地震演讲稿

汶川地震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汶川地震,坚强不屈》。

不知不觉,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

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说起汶川地震,恐怕每个人都会记得当时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地震发生时,许多学校和居民楼一夜之间倒塌,数十万人口遭受到了巨大的伤亡。

无数亲人的离去、一切熟悉的家园被摧毁,这些痛苦似乎让人无法想象和承受。

然而,虽然面对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对这样的痛苦,面对这样的无助,但汶川人民并没有选择沉沦在痛苦中。

相反的,他们选择了坚强和勇敢。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奋斗,一步步重建家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在重建的过程中,汶川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无私奉献,用行动诠释着对救援人员的感激之情。

他们也用勤劳和智慧,将废墟变成了新的村庄,将破败的校园变成了美丽的校园。

从深重的灾难中走出来,他们重新获得了希望和幸福。

汶川地震,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坚强和勇敢,也让人们看到了无私和友爱。

在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过程中,全国各地的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普通大众,都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用实际行动支持汶川人民。

他们的爱心和援助,温暖了每一个受灾者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关怀与温情。

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坚强和勇敢。

十几年过去了,尽管时光无声悄悄流逝,但那段历史依然留在我们心中,那些勇敢无畏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

通过汶川地震这次灾难,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我们懂得了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坚强和勇敢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我想以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作为结束。

他们是那些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人挡下了飞来横祸的人。

他们是那些挣脱废墟,奋勇救人的人。

他们是那些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毫不退缩,毫不畏惧的人。

抗震救灾报告会演讲稿:汶川向世界报道

抗震救灾报告会演讲稿:汶川向世界报道

抗震救灾报告会演讲稿:汶川向世界报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胞们:大家好!12年前的5月12日,一个令人痛心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我们四川汶川震得体无完肤。

在那一刻,千千万万个家庭被夺去了亲人,挥毫泣泪,无数家园变成了废墟。

面对灾难,我们感到无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必须振作起来,团结一心,迎接新的挑战。

经过12年的艰苦努力,我们汶川人民战胜了灾难,我们重建了家园,我们重新站起来,向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进。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感恩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支持,也感激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与帮助,我们也感到了全世界人民对我们的关注和祝福。

然而我们也不能忘记,地震的灾害是无法预测的,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准备,提高抗灾救灾意识。

我们应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健全的抗震减灾体系,提高对抗灾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国家和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因此,我想借着今天的机会,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发出一个呼吁,我们汶川人民深知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深知人类团结一致的力量。

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们一起站在一起,共同关爱生命,关爱大地,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携手前行,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未来的挑战!谢谢大家!尊敬的领导、嘉宾和各位朋友们:在过去的12年中,汶川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痛苦和教训。

这场灾难唤醒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然而,我们不会止步于此,我们将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为地震灾区的重建和抗灾减灾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首先,重建家园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的12年中,我们汶川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奋斗,重建了受灾地区,恢复了经济社会秩序。

我们迎来了新的城镇和村庄,新的学校和医院,新的工厂和农田。

然而,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

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加强监管,确保重建工作健康有序,有效推进。

我们都是汶川人——抗震救灾学生演讲稿

我们都是汶川人——抗震救灾学生演讲稿

我们都是汶川人——抗震救灾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汶川地震的感悟和心声。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数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许多家庭
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但是,在这个困难的时刻,我们见证了无数伟大和勇敢的事迹,
见证了人类的爱心和团结力量。

作为汶川人,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亲情、友情和邻里之间的情谊。

在那一刻,我们
并肩站在一起,共同承担着挑战和困难。

我们一起为被困的人们提供食物、水和药品,一起挖掘废墟寻找幸存者,一起抗击动荡的心灵和不安的情绪。

我们团结在一起,展
现了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坚强意志。

今天,汶川已经重建,我们也重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
段艰难的时刻,我们会继续发扬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我们愿意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将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让我们永远铭记汶川地震,永远珍惜团结互助的力量,让我们在未来的每一天都保持
着对于生活的感恩和对于困难的勇气。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希望大家能从中感受到我对汶川人的自豪和敬意。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播爱心,传递希望,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汶川地震演讲稿众志成城 纪念512汶川地震演讲稿2021

汶川地震演讲稿众志成城 纪念512汶川地震演讲稿2021

汶川地震演讲稿众志成城纪念512汶川地震演讲稿2021纪念512汶川地震演讲稿2021篇1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____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如今时隔八年,在这八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

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

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

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

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精选9篇)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四川汶川的地震如一场大灾难降临人间。

这是老天在和忠诚的人们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人们根本没有力量来避免,让无数的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人们在不断逃避,似乎勇气已离人们远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濒临死亡的人们身边走来走去。

于是,他们呻吟着、苦熬着,在巨大的石块压下来时,压碎了一颗颗赤诚的心,压倒了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呼喊着、泪流着,在掘开的房屋下面,看见了一具具已毫无知觉的躯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驳驳的血污染红了双眼,似乎肝肠寸断。

也许我们只要活着就好了,只要快乐的活着就好了。

我们有着黄色的皮肤,胸膛里流淌着鲜红的热血。

我们有着坚韧的毅力,看到这山崩地裂的一刻,内心中有着澎湃的声音犹如战鼓鸣击,美好的往事如战壕的硝烟四散而淡忘,我们竭力伸手,指尖能触到的也就只是灰烬和看不到头的废墟。

我是知道的。

那些死去的人是为了活着的人能够活得更好,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坚持死去的人的梦想而走下去的。

看着被埋孩子手中紧紧捏着一支笔,不曾放开,即使自己不再能挣开眼;听那响当当的汉子深陷绝境,还自信地对救援人员报以微笑,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看看父亲是怎样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满血丝的人呐,说着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这是坚定的汶川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在呐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大的天灾也难不倒中国人!汶川地震是老天对我们的一个玩笑,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积极的面对了老天给我们这个玩笑。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四川汶川大地震演讲稿篇2我用一颗最沉重的心,来寄托对地震中遇难者的哀思。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

汶川地震一个月:地震英摸报告会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汶川地震一个月的报告。

毫无疑问,汶川地震是近年来中国史无前例的一次灾难,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一起响应,积极为救援和重建提供支持。

今天我想详细介绍一下汶川地震灾后教育工作对于灾区孩子们的帮助以及学校的重建情况。

教育工作是灾难后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这场地震中,教育工作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在这次地震中不仅有成年人,还有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和未来都与教育息息相关。

教育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力量投入救援工作,保障伤员的治疗和幸存儿童的教育。

当然,救援和教育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国内外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灾区校舍的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据统计,在汶川县范围内共花费了20个月时间,重建了100所中小学校,1所高中和1所职业中专学校,让灾区孩子们早日回到熟悉的课堂,继续他们的学业。

同时,为了让灾区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教育部门还加强了心理辅导工作,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当然,在重建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规模、师资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目前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了,但仍然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进一步投入,才能真正让灾区教育水平恢复到灾难之前的水平。

在此,我想对在救援和重建过程中做出辛勤劳动的工人们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希望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于灾难的防范能力,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的安全。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虽然汶川地震造成了很多伤害,但是我们从中更需要感受到的是人类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念和力量。

我们应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自豪,也应该为人类的团结和互助感到高兴。

谢谢大家!。

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珍爱生命,防震减灾》。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的5月12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自新中国以来最为可怕的灾难。

倾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公路断裂、桥梁坍塌、通讯中断、尸横遍野、大地悲泣。

地震造成7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5.12”是一个需要永远记住的日子。

经国务院批准,自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震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增加,重大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

“512”大地震过去了,除了悲痛,我们应该以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历史性的灾难。

“防震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更要唤起全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地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同学们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慌乱,任何突发应急事件都忌慌乱。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 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台,以防玻璃碎片伤人。

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大街等户外的地方,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

如果在家里时发生地震,家住底楼的,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停止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家住高楼的,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晚上,收看了央视英模报告会。

张泉灵的报告平实中积聚力量,真情流露中彰显令人震撼的敬业精神。

汶川地震英摸报告会的一篇演讲稿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

5月12号,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

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

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经批准,5月13号,我挤上了震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帮助外面的人搞清灾区的情况是这个时候记者的第一责任。

太多太多灾区的情况,抢险救灾的人要知道,受灾的群众要知道,党中央要知道。

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

到达四川的当天下午,我们报道组立即动身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

交通断了,通讯断了,余震不断。

尽管做了心理准备,灾难还是击碎了我的想象。

要快,要让外面尽快了解灾区的情况。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雨中发回了我在灾区的第一条报道。

路,是生命线,也是抢险救灾的关键。

奔向震中的途中我不停地问自己灾区的路到底怎么了?通向震中汶川的路为什么还不能打通?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把镜头对准这条路,去引导人们的视线。

5月14号,我沿着汶川方向,奔向213国道,踏进了打通道路的现场。

观众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几乎半座山塌下来,路不见了。

而这条路原本只有7、8米宽,一边在塌方,一边是临着岷江的悬崖。

工作人员上得去,但是展不开。

这条报道,也许不那么惊心动魄,但是它把大家的疑问解开了,责难不见了,人们焦急的心情也冷静下来,开始积极地帮着出主意,怎样才能使修路的进展快一些。

在灾区的人民处在惊恐与悲伤中的时候,特别需要鼓起勇气,在废墟上没有比活着把人救出来更让人振奋的了。

5月14号,都江堰的幸福小区发现了幸存者,救援者开始与死神搏斗。

我想虽然压在废墟下的人我们连姓名都不知道,但电视机前有无数的人关心着她注视着她。

我想让他们看到坚持,奋斗,我们就一定能获得重生!我向现场的领导建议直播救援过程。

那天晚上,我知道很多人都守在电视机前,他们的心通过我们的直播与灾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那一片废墟有三层楼高,里面充满了空洞和尖利的钢筋,随时都有坍塌的可
能。

整个直播过程中,我被指定站在一个巴掌大的位置,只能说不能动。

四川台的摄像张业伟在黑暗中拍摄一刻也不能停止,他要紧盯着寻像器里的画面,余光还要观察周围的情况,根本顾不上脚底下。

在起吊一块水泥板时,我们脚下的断梁被拉动了,原本安全的地方变得很危险。

但消防官兵继续救人,我们也继续报道,没有人离开。

战士们紧张有序又小心翼翼,我们的镜头尽量地靠近跟随。

几个小时后,受困者终于被抬出来了,她活着!现场一片欢呼声,我的耳机里也传来北京演播室里的欢呼声。

我知道,电视机前守候的人们也会欢呼。

我在现场用最大的力气喊着"这欢呼是对生命的礼赞!"外面的人不抛弃,里面的人不放弃!救人的是英雄,被救的同样是英雄!这,就是我们一线记者要传递的精神--以人为本。

5月15号,我们跟着部队徒步奔向震中,因为两件事情要让观众搞明白第一,震中的乡亲们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们最需要什么?第二,进去救援的战士们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怎么解决这些困难?
行进的路,有时候我觉得比在珠峰还难。

那不是一条安静地等你踏上去的路,不断的余震、松软的塌方层、滚落的石块,危险无处不在。

一个滚石区,我们刚通过不久就再次塌方,半个山体扑下来,覆盖了我们经过的道路。

我们没停下脚步,边走边拍。

经过不停顿的9个小时,我们紧随部队到达漩口镇,那已经是5月16号的凌晨一点。

紧张、饥饿、劳累,我真的想躺下什么也不做,但一想那么多人等着里面的消息,我们立即投入采访工作。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几根从废墟里捡来的木头蒙上一块塑料布就是帐篷了,外面整整齐齐放着三块牌子漩口镇党委、漩口镇人大、漩口镇政府。

旁边,战士们已经展开了救援,当地的乡亲们给部队送来了他们仅有的蔬菜。

那场景,在我的头脑中定格了,那画面让我震撼灾难降临了,但我们有党在、有政府在、有人民军队在,老百姓就有信心在!于是,我们用了一个长长的镜头。

我要用这个画面把这样的信心传递给全世界。

5月17号,我们进入汶川亟待救援的"孤岛"耿达乡。

面对满目疮痍,无论谁到现场都会有一种揪心的痛。

可当问到受灾群众缺什么,需要什么帮助的时候,有一位受灾的群众对我说"给我们送点玉米种子来吧,赶着现在种下去,秋天我们就有吃的了。

"那不是一句当时就会让人热泪盈眶的话,却让我心里反复回味。

这就是我们最质朴的乡亲,遭受了那么大的灾害,失去了那么多亲人,但他们想要的却是种子!种子不就是希望吗?这就是我们那么多人奔赴灾区的原因啊!我就是要把这希望的声音传递出去,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
观众打电话给我,说你真棒,在镜头里总是那么冷静。

其实我也哭过,面对那样的灾情,面对受灾的乡亲,面对满目的英雄,泪水有时是控制不了的。

5月2号我到都江堰去拍摄寻找处理遗体的情况,虽然救援人员很早就知道遗体在哪里,但是为了死者的尊严,战士们都是用手扒手挖。

当听说遇难者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母亲在灾难来临时跪着用身体保护孩子,我完全失控了,转身躲进一个帐篷里放纵泪水喷涌而出,我要把我心里的痛哭出去,我要把所有的积郁都哭出去,
擦干了眼泪,我才走出帐篷。

在镜头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坚强和理性。

不哭,在心里,我始终这样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关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

在灾区可能有数千名记者,中央电视台先后有数百名记者前往一线,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和我一起强行军9小时的摄像张春喜已经51岁了。

为了多带设备,他必须少带水和食物。

战士走,他边走边拍,战士停下休息他还在拍。

进入震中因为胸闷他一直不敢躺下,他有心脏病,还是平足!
我的同事冀惠彦大校,55岁了,从战场到各种抢险救灾都冲在前面。

他在灾区是靠着临时从办公桌上抓来的一把降压药支撑着。

在从水上冲击映秀时,滚石的涌浪打翻了冲锋舟,落水后他始终没有放掉手里的摄像机,死里逃生,一上岸就去发消息,为的是让观众和受灾群众看到又一条生命线打通了!
我的4个进行航拍的同事曾经被困在海拔2多米的山上两天多的时间,靠吃野果坚持着。

天气多变,地形复杂,山谷里各种切变风对他们简单的飞行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为抢险救灾进行航空拍摄!
一份帮助,乘以13亿就能帮灾区度过难关!一份关爱,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份信心,乘以13亿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而在灾区奋战的记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笔、手中的话筒、手中的镜头去做好这个乘法!
大灾难中,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民族,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大灾难中,我们用最人性的方式,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坚韧与大爱!
这就是最真实的中国,我的祖国!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