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航发原理-第七章热力循环分析

合集下载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航空领域的核心组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飞机的飞行能力和效率。

而热力学性能则是评估航空发动机工作特性和效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热力学循环。

从进气道吸入的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提高了压力和温度。

随后,在燃烧室中与燃料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这些燃气膨胀做功,推动涡轮旋转,一部分能量用于带动压气机,其余的则转化为飞机的推力。

在这个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航空发动机中,输入的能量(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等于输出的能量(推力做功、热能排放等)。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涉及到能量转化的方向和效率,它指出在任何自发的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这意味着在航空发动机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能量的损耗和效率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关键的热力学参数。

首先是压力比。

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值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

较高的压力比意味着在燃烧室内可以注入更多的燃料,从而产生更大的推力。

然而,提高压力比也会带来一系列挑战,如压气机的设计难度增加、机械负荷增大等。

其次是温度。

燃气温度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高温燃气能够提供更多的膨胀功,但同时也对发动机的材料和冷却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目前,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各种耐高温材料和冷却技术,以承受高达数千摄氏度的燃气温度。

然后是流量。

空气和燃料的流量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合理控制流量,实现最佳的油气混合比例,对于提高燃烧效率和发动机性能至关重要。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主要有几种常见的类型,如布莱顿循环、奥托循环和柴油循环等。

不同类型的循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航空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布莱顿循环。

在布莱顿循环中,有几个关键的过程需要特别关注。

压缩过程中,压气机需要消耗大量的功来提高空气的压力。

工程热力学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工程热力学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工程热力学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液体火箭发动机是现代航天器中常用的推进系统之一,它利用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力。

而工程热力学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和性能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进行探讨。

一、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基本原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循环主要包括推进剂供给循环和燃烧产物排放循环两个部分。

推进剂供给循环的基本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从贮箱中供给燃烧室,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燃烧产物排放循环则是将燃烧室内的燃烧产物排出发动机,产生推力。

整个循环过程中,燃料和氧化剂的流动状态以及燃烧产物的排放速度等参数都需要通过热力学分析来确定。

二、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特性1. 燃料和氧化剂的热力学性质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燃料和氧化剂的热力学性质对火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热力学分析可以确定燃料和氧化剂的物性参数,如比热容、比焓、比熵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燃料和氧化剂在发动机中的能量转化效率。

2. 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是一个复杂的热力学过程。

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排出,转化为高速气流,产生推力。

研究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优化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关键。

3. 燃烧产物的排放速度燃烧产物的排放速度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推力大小。

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得到燃烧产物的物理参数,如密度、速度等,并计算出排放速度。

这些参数对发动机的推力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模拟技术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循环热力学特性,热力学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基于一系列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模拟循环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和能量交换。

通过热力学模拟,可以得到各个环节的热力学参数、能量转换效率等指标。

四、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在工程应用中的意义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明珠”,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飞机的飞行能力和经济性。

而在评估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众多因素中,热力学性能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本质上是基于热力学定律,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这些气体膨胀做功,推动涡轮和风扇旋转,从而产生推力。

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复杂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

在分析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时,首先要关注的是燃烧过程。

燃烧的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

高效的燃烧能够在相同的燃料量下产生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然而,要实现高效燃烧并非易事。

燃烧室内的温度、压力和气流速度等因素都会对燃烧过程产生影响。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部件的热损伤,而不均匀的燃烧则可能引起振动和噪声,甚至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

热循环是另一个关键的方面。

常见的航空发动机热循环有布雷顿循环和奥托循环等。

以布雷顿循环为例,它包括了等熵压缩、等压加热、等熵膨胀和等压放热四个过程。

在这个循环中,每个过程的热力学效率都会对整个发动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压缩过程中,如何减小压缩功的消耗,同时提高压缩比,是提高热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

而在膨胀过程中,充分利用气体膨胀的能量来做功,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至关重要。

航空发动机的部件,如涡轮、压气机和燃烧室等,其热力学性能也不容忽视。

涡轮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燃气作用下高效地旋转,并将燃气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

这就要求涡轮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强度,同时涡轮的设计要能够优化气流的流动,减少能量损失。

压气机则负责将空气压缩到较高的压力,其压缩效率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良好的压气机设计能够减少气流的分离和漩涡,提高压缩效率。

此外,航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散热,将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冷却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的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方式,将发动机部件的温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既能保证部件的正常工作,又能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飞行器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飞行器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飞行器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而热力学循环是理解和优化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关键理论基础。

热力学循环是一种封闭的热力过程,通过一系列的热力状态变化,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反之。

在飞行器发动机中,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奥托循环、狄塞尔循环、布雷顿循环等。

奥托循环是汽油发动机中常用的循环方式。

在这个循环中,混合气被压缩,然后通过火花塞点火迅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其特点是压缩比相对较高,燃烧过程迅速,但由于汽油的燃烧特性,其热效率存在一定的限制。

狄塞尔循环则常见于柴油发动机。

与奥托循环不同,狄塞尔循环的混合气是在压缩过程接近终点时才开始燃烧,燃烧较为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这种循环方式的压缩比较高,热效率通常比奥托循环更高,但燃烧过程的控制相对复杂。

而在航空发动机中,尤其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布雷顿循环占据了主导地位。

布雷顿循环由绝热压缩、等压加热、绝热膨胀和等压冷却四个过程组成。

空气首先被压缩机绝热压缩,提高压力和温度;然后在燃烧室中与燃料混合燃烧,实现等压加热,进一步提高温度;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涡轮绝热膨胀做功,驱动压缩机和其他部件;最后在尾喷管中等压冷却排出。

对于飞行器发动机而言,热力学循环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影响热力学循环效率的因素众多。

压缩比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较高的压缩比可以提高循环效率,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爆震、机械负荷增加等。

燃料的燃烧过程也对循环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理想的燃烧过程应该是快速、完全且温度分布均匀的。

但在实际情况中,燃烧的不完全、火焰传播速度的限制以及燃烧产物的热损失等都会降低效率。

此外,发动机部件的工作效率也不可忽视。

压缩机和涡轮的效率直接关系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例如,压缩机的压比和效率会影响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压力和温度,而涡轮的效率则决定了从燃气中能够提取的有用功的多少。

为了提高飞行器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效率,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航空领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能力和经济性。

而热力学循环则是理解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的关键。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本质上是一个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特定的热力学循环规律。

常见的航空发动机热力学循环主要包括布雷顿循环和奥托循环等。

布雷顿循环是目前大多数燃气涡轮发动机所采用的循环方式。

在布雷顿循环中,气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压缩、加热、膨胀和冷却过程。

首先,空气被压缩机压缩,这使得空气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

随后,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并燃烧,从而进一步提高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高温高压的气体接着进入涡轮膨胀做功,推动涡轮旋转,涡轮再带动压缩机和其他部件工作。

最后,气体从涡轮排出,经过尾喷管加速喷出,产生推力。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布雷顿循环,我们需要分析其中的几个关键参数。

压缩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是压缩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值。

较高的压缩比通常会带来更高的热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压缩机的工作负荷和发动机的重量。

另一个关键参数是涡轮前温度,即气体进入涡轮前的温度。

提高涡轮前温度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但这也对发动机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奥托循环则在一些小型航空发动机中有所应用。

奥托循环的过程相对简单,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在进气冲程,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在压缩冲程,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在燃烧冲程,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最后在排气冲程,燃烧后的废气被排出气缸。

与布雷顿循环相比,奥托循环的结构相对简单,但热效率相对较低。

然而,在一些对功率要求不高、结构紧凑的应用场景中,奥托循环的发动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效率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燃烧过程的完全程度直接影响了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效率。

如果燃烧不完全,不仅会浪费燃料,还可能产生有害的排放物。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是一种将燃料转化为电力的设备,其采用的是热力循环的原理。

热力循环是指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来驱动涡轮机运转,并最终产生电能。

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热经济性分析方法来评估其性能与效益。

在热力发电厂的热力循环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燃烧、蒸发、扩张和冷凝。

燃料在燃烧室中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将被用于加热水,使其变为蒸汽。

然后,蒸汽经过管道输送到涡轮机,驱动涡轮机运转。

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当涡轮机运动时,发电机也会产生电能。

蒸汽在发电过程中丧失了部分能量,需要通过冷凝器将其重新变为液态水,继续被加热,形成闭环循环。

通过热经济性分析,可以评估热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电效率是指热力发电厂将燃料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发电效率越高,代表热力发电厂能够将更多的燃料转化为实际的电能输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计算公式为发电效率=实际发电量÷燃料消耗量。

经济效益是指热力发电厂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经济效益与多个因素有关,如燃料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和发电收入等。

一般来说,经济效益越高,代表热力发电厂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或回报。

其计算公式通常为经济效益=发电收入-燃料成本-维护成本。

在进行热经济性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

热力发电厂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气和废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热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水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能源管理和节约措施。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评估其性能和效益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为热力发电厂的设计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优化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还需要关注热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策略。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分析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航空领域的核心动力装置,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能力和经济性。

而热力学循环是理解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关键。

要理解航空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首先得明白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热力学主要研究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守恒规律。

在航空发动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化为机械能,推动飞机前进。

航空发动机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两种主要类型:燃气涡轮发动机循环和冲压发动机循环。

燃气涡轮发动机循环,通常包括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几个过程。

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发动机,在压气机中被压缩,提高了压力和温度。

然后,被压缩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这些燃气接着在涡轮中膨胀做功,驱动涡轮旋转,涡轮又带动压气机工作。

最后,燃气从尾喷管高速排出,产生推力。

在这个循环中,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的效率对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压缩过程能够更高效地提高气体的压力,而膨胀过程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燃气的能量,那么发动机的效率就会更高。

为了提高压缩效率,现代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多级压气机的设计。

每一级压气机都对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从而逐步提高气体的压力。

同时,为了减少压缩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压气机叶片的设计也越来越精细,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而在膨胀过程中,涡轮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性能的涡轮材料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从而使涡轮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燃气的能量。

此外,涡轮叶片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也会影响膨胀过程的效率。

再来看看冲压发动机循环。

冲压发动机在工作时,没有压气机和涡轮等旋转部件。

它依靠飞机的高速飞行,让空气在进气道中减速增压,然后直接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推力。

冲压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重量轻,适合在高速飞行时工作。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在低速时无法正常工作,所以通常需要与其他发动机配合使用。

在航空发动机的实际工作中,热力学循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及种类分析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及种类分析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及种类分析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能量守恒和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一系列的热交换和功交换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热力学循环中,最常见的是热机循环。

热机循环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其中最典型的热机循环是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热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与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只进行功交换。

卡诺循环的效率是所有热机循环中最高的,它是热机效率的理论极限。

除了卡诺循环,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热机循环,如斯特林循环和布雷顿循环。

斯特林循环是一种基于气体膨胀和压缩的热机循环。

它通过气体的等温膨胀和等温压缩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斯特林循环的特点是工作流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布雷顿循环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循环,它是汽车发动机中最常用的循环之一。

布雷顿循环通过燃烧燃料和氧气产生高压高温的气体,然后通过气体膨胀和排气的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热机循环,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热力学循环,如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

制冷循环是将热能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过程,以实现制冷效果。

最常见的制冷循环是蒸发冷凝循环,它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将热能从冷却物体吸收,并释放到环境中。

热泵循环是制冷循环的逆过程,它将热能从低温区域吸收,并通过压缩和冷凝的过程,将热能释放到高温区域。

热力学循环的种类还有很多,如焓变循环、熵变循环等。

每种循环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热力学循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热机循环、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是热力学循环的常见类型。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热力学循环,可以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为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 pT0
⎛ ⎜ ⎝
Tt 3 T0

⎞ 1⎟

⎛ ⎜ ⎝
Tt Tt
4 3
/ T0 / T0
⎞ −1⎟

热力循环过程参数于理想循环功的关系:
总增压比
k −1
e
≡π
k −1 k
=
⎛ ⎜ ⎝
pt 3 p0
⎞ ⎟ ⎠
k
= Tt3 = Tt 4 T0 T9
Δ ≡ Tt4 T0
Lid
=
C
pT0
(
e

1)
⎛ ⎝⎜
¾加力WP发动机的理想循环p-v图
AB
¾加力WP发动机的理想循环特点
9 加力燃烧室增加的循环功为面积B
9 pt5 < pt3 ,因此: ηWP⋅ab < ηWP 9 当 Tt,ab = Const. 时,对应于最大循环功的增压
比与对应于最大热效率的增压比相等。
3
7.3 实际循环
¾特点:
① 工质:非理想气体(空气、燃气) ② 气体成分是变化的,气体常数R、Cp和Cv改变; ③ 流量:1kg/s; ④ 循环过程存在损失:压缩(多变压缩,流动损失)
⎛ ⎜ ⎝
Tt 4 T9
− 1⎞⎟ ⎠
− CpT0
⎛ ⎜ ⎝
Tt 3 T0

⎞ 1⎟

k −1
k −1
Tt 4 T9
⎛ =⎜

pt 4 p9
⎞ ⎟ ⎠
k
=
⎛ ⎜ ⎝
pt 3 p0
⎞ ⎟ ⎠
k
= Tt3 T0
Lid
=
q1
− q2
=
C
pT0
⎛ ⎜ ⎝
Tt 3 T0

⎞ 1⎟

⎛ ⎜ ⎝
T9 T0
⎞ −1⎟
WP – 气流动能增加 WZ – 带动直升机旋翼 WJ – 带动螺旋桨+气流动能增加 分别排气WS – 增加内涵与外涵的气流动能
¾混合排气WS发动机(不加力)的理想循环
特征截面示意图
¾混合排气WS发动机的理想循环p-v图
7.2 加力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a) 内涵理想循环
(b) 外涵理想循环
特征截面示意图
加热 (等压) 膨胀 (等熵) ⑤ 气流是一维定常的,p9=patm; ⑥ 各截面用总参数表示
¾WP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WP发动机特征截面示意图
¾WP发动机的理想循环p-v图
p=,v↑, T↑,s↑
T-s图?
p↑,v↓, T↑,s=
¾WP发动机的理想循环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
对系统的加热量=系统内能的变化+容积改变功
加热 (非等压,流阻、热阻) 膨胀 (多变膨胀,流动损失) ⑤ 气流是一维定常的,p9=patm; ⑥ 各截面用总参数表示
¾WP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WP发动机特征截面示意图
¾WP发动机的实际循环p-v图
¾实际循环指示功、有效功与热效率
(1) 指示功 Li
∫ 帕努利方程:
L
=
2 1
vdp
+
Δc2 2
+
Lr
3
∫ ( ) LC = vdp + 1
c32 − c02 2
+ Lrc
9
∫ ( ) −LT − Lnet = vdp + 3
c92 − c32 2
+ Lrp
3
9
∫ ∫ ( ) Li = vdp + vdp =
1
3
c92 − c02 2
+ Lnet + Lrp + Lrc
(2) 有效功 Le
( ) Le =
能量守恒:C pT0+1 2
C02
+ Lc
+ q1 − LT
= CpT9
+
1 2
C92
( ) Lid
=
q1

q2
=
1 2
C92 − C02
eq. (4-4)
1
热力循环过程参数于理想循环功的关系:
Lid = q1 − q2 = Cp (Tt4 − Tt3) − Cp (T9 − T0 )
=
C pT9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分析 对应教材的第四章 4.1~4.3节
1. 理想循环 2. 加力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3. 实际循环
7.1 理想循环
¾基本假设
k? ① 工质:理想气体(空气、燃气) ② 气体成分不变,气体常数R、Cp和Cv不变; ③ 流量:1kg/s; ④ 循环过程无损失: 压缩(等熵)
dq = CvdT + pdV
d ( pV ) = pdV + Vdp
dq = CvdT + d ( pV ) −Vdp dq = CpdT −Vdp
对系统的加热量=系统焓的增量+多变压缩功
理想循环功:
v∫ dq = v∫ CpdT − v∫ Vdp
q1 − q2 0
Lid
Lid = q1 − q2
c92 − c02 2
+ Lnet = Li − Lrp − Lrc
WP发动机 Lnet = 0 :
( ) Le =
c92 − c02 2
(3) 热效率 ηt
ηt
=
Le q1
< ηti
作业: P145 第1题
思考题: P145 第2,3,5题
4
END
5
Δ e
− 1⎞⎟⎠
eq. (4-5)
循环过程 加热比
( )2
Lid ,max = C pT0 Δ −1
π opt
理想循环热效率:
ηti
=
Lid q1
=
q1 − q2 q1
= 1− T9 − T0 Tt 4 − Tt3
=1−
T9
⎛ ⎜1 ⎝

T0 T9
⎞ ⎟ ⎠
Tt 4
⎛ ⎜1


Tt 3 Tt 4
⎞ ⎟ ⎠
ηti
=1− 1 Tt 4 / T9
=
1

1 π k−1
k
理想循环结论: 9 Tt 4 ↑,增加理想循环功
9加热比Δ和其它因素不变,πopt 9πopt∝ Δ 9ηti ∝ π
¾分别排气WS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特征截面示意图
¾分别排气WS发动机的理想循环p-v图
2
¾WJ和WZ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9 热力循环与WP相同 9 循环功的用途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