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冲刺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17北京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训练-课件(全国通用)
2020年北京中招作文真题及满分范文两篇精品

2020年北京中招作文真题及满分范文两篇精品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2020年,不同寻常的年份,不同寻常的改变,你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备考:学习方式的转变,居家的自我管理,中考时间的调整,短暂而珍贵的返校……此刻,你已在考场。
考场外,家人、老师正牵挂着你;医务人员、行政人员以及众多行业的工作者们坚守岗位。
他们默默付出,为中招保驾护航。
关于这次中考,你有哪些难忘的人或事?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2020,我的中考”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如果你得到一个神奇的控制机器,可以让时间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机器”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校名或师生姓名。
满分范文一2020,我的中考因着责任,“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题记想不到,今年中考前,武汉疫情一过,我从表叔身上读懂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
表叔虽说是长辈,却大不了我几岁,不过是个刚大学毕业不久的“热血青年”,立志“投身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誓要“留取丹心照汗青”。
因此,时常被舅奶奶调侃,说他就是个“愣头青”,三分钟热血。
表叔每每听后,也不辩驳,漫不经心地一笑置之。
有时,一旁的我们打趣地附和两句,他也不恼地来一句:“走着瞧,我胸中自有十万兵。
”后来,武汉疫情爆发,可谓十万火急。
表叔却哑火了,不怎么念叨他的壮志雄心了。
我心想,毕竟太危险,他一定是知难而退了!可等我们意识到什么时,他已成为赴武汉抗疫志愿者。
听说舅奶奶知道后,一脸的不可置信,她没想到“愣头青”儿子却闷出颗“响雷”,旋即恐惧、焦虑直至震怒:“说你愣你是真愣,你知道武汉有多危险吗?你不是医生也不是军人,没受过专业训练,分明是冒傻气!”“祖国教育培养了我这么久,武汉紧缺志愿者,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不该去承担一份责任吗?”表叔的反驳竟然理直气壮。
初三中考语文备考方案范文(通用15篇)

初三中考语文备考方案初三中考语文备考方案范文(通用15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中考语文备考方案范文(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中考语文备考方案范文(通用15篇)1本学期对我们初三物理老师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即迎接中考。
为确保教学计划按期完成,更为了在中考中创造佳绩,使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内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把握中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1、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狠抓“双基’教学,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学习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精神;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及规律;平时训练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加强作图基本功、试题的审题和规范解题的训练。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物理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语言、实验操作、书写做图、思维分析等行为的规范、准确。
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要跟学生一起感知、体会、形成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解题规范、做题认真和思维严谨的学习习惯。
3、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尽可能跟学生和同伴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资源,多让学生制作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4、每位初中教师要认真进行中考试题分析,发挥试题对我们教学的导向功能、在中考复习中要对各个物理知识点理解到位、分析到位和练习到位,知道各个物理知识点在历年中考中的地位和题型,在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5、注重“STS”教育,带领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身边、生活、社会中广泛地体验、感悟学习物理的意义,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有针对性教学,决胜千里根据整个年级的分班情况和每个班的学生程度,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
2020年中考——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辅导 学案

2020年中考语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辅导学案历年的中高考作文,都会成为考试过后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写得一篇好作文是各位考生们一直想要修炼的技能,在面对语文考试写作时,如何做到“下笔如有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呢?这不仅需要考生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上的积累,也需要考生们掌握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本次课我们将通过对中考作文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一些实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题型分析(一)考察目标:考生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和感受生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经历的体验、看法或感悟等。
选择恰当的主题、角度和表达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适当运用平时所学的写作技法,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一篇内容充实,文情并茂的文章。
(二)考察方式: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
(三)中考作文常见类型:1.命题作文: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2.半命题作文: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人们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3.材料作文:指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的中心来立意、构思和写作,所写文章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和主旨。
4.话题作文: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题一般不强调主旨观点,内容、体裁上也不予限制。
二、中考语文写作辅导(一)写作思路与步骤:◆写作动笔前的3个准备工作:1、审题 (明确题意、文体)2、选材,确定中心主旨3、列好提纲,确定大概内容◆写作的6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拟好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好题目是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的方法之一。
“题好一半文”,一个亮丽的题目,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好的作文题目要简洁、新颖、有寓意或概括性。
第二步,开头亮眼开头是文章的脸面。
2020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

2020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一、作文写作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中总会有许多重复!喜怒哀乐,人之常情;雨雪风霜,难以回避;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上学放学,天天如此;成功失败,岂能避免;衣食住行,不可或缺;花鸟草虫,时时可见;山川湖海,游览观赏……所有这些,相信你不止一次的“重复”着,但每次的体验或感受也许不尽相同…请以“我又”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答案】我又长大了一岁春,一年之际的开始.或许会注意,土壤里冒出了一个个嫩芽,它们才刚刚破土而出,接受阳光,雨露,它在不停地开枝散叶,它们的方向,大概就是天空吧,它望着天空,想要成长.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成长,经过不断的磨练,我们会有蜕变.一年的时间,我们不再有过去的幼稚;一年的时间,我们不再有懵懂的轻狂;一年的时间,我们开始懂得奋起直追.而人生究竟有多少个年岁,有多少个365天可以浪费啊.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春光自不留,莫怪东风恶.”过去的一年里,收获的青春有多少,大概只有自己了解,过去的该如何弥补,是否可以有时光倒流?还是找无数的理由来掩盖?必须记住的是,过去,只是提醒努力的警示牌,不是永远怀念的回忆.假如只是沉溺于过去,不注意眼前,又有何意义?新的一年,自己已不再是初一的学生,于是,我开始思考,过去的一年,自己到底注重的是些什么?是学习么?那为什么总是在原处徘徊呢?人生的道路上,来而又返,自己都会责备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专注.我是不是真的成长了呢?看着周围,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去追求一些庸俗,物质的东西,他们只懂得享受.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内涵更需要完善与毅力,他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最后碌碌无为,空有靓丽外表.反省自己,我并没有牢牢的把握住时间,也曾努力过,想要弥补知识的漏洞,可是却发现自己的懒惰占了上风,它居高临下,我自己则败下阵来,总结过去一年,一次次的挫折,让自己感到不服气.想要克服,告诉自己,挫折必不可免,可责怪别人没有用,关键还在自己.人生没有完美,可我们却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复习冲刺专题16北京中考作文评述与指导

真
深的峡谷里”,并且要把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并必须用到三个指定词语“困
题
精
境”“成长”和“伙伴”,用这三个词语来揭示中心。
选
今年题目的提示语给了考生足够的选材空间,审题时要注意:题目锁定了
优 秀
“我”的“身份”,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
作 文
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以外的世界、生物的
选
象作文也将延续,所以学生需要激发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未来的作文考题
优 秀
依然应该是二选一,一篇常规文,一篇想象文。题目形式也应该是命题、半命题
作 文
或者自拟题。题目对中心、选材、地点、人称等会有一定的限制或要求。
展
评
中 考
1. [2019·北京]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真 题
题目一: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
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收获?这些思考,都可以作为题目的切入点。选材
新颖,是脱颖而出的前提。
半命题作文的难点还在于补充题目,空格处可以填充“足迹”“回忆”
“期待”“梦想”等名词。这样的题目是文章的行文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
中 考
题目二
真 题
想象作文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想象力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北京中考
我时隐时现的影子。湖水清澈照人,十七孔拱桥也成了浓妆淡抹的画上景。当
我欣赏旖旎动人的景色时,便不觉间融入这座集南方园林精致与北方园林大气
的作品中,浑然不知桥上人也在看我。漫步,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中
北京,有自然美景、山水庭院,在这自然美和人工美完美结合的地方,留下了我
考
真
悠然的足迹……
《中考写作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写作复习指导》教案中考写作复习指导(3)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了解想象类作文的类型及写作方法,明确想象类作文写作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2.通过对示例文章的解读,拓宽想象类作文的写作思路,获得快速构思的方法及思维路径。
3.增强写作想象类文章的信心并从中体会其中的旨趣。
【课前预习任务】1.收集2015——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想象类作文题目。
2.整理初中三年创作过的想象类作文。
【课上学习任务】一、从内容角度划分,想象类作文有哪些类型?二、课堂中讲到“写作想象类作文的几点建议”,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课后作业】认真阅读2015-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想象类作文题目,选择其一,进行构思,列出作文提纲。
【2015】《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充满悬念。
男主人与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住宅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6】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017】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
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018】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2019】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请以“我终于回来了”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解题思路:1.认真审题:题目规定了开头的句子“在幽深的峡谷里”,这就限定了地点,学生写的想象作文必须发生在这个峡谷里,而且峡谷的特点是幽深,环境深而幽静,在这样的峡谷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三个词“伙伴”“困境”“成长”限定了写作的方向。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冲刺秘笈

中考作文冲刺秘笈【中考考场作文应急处理九法】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
但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则又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相对提高应考作文的成绩。
一、移花接木法。
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
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二、直接代入法。
考试时,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前半部分的基础题中,而导致后半部分写作题时间仓促,客观上已不允许再进行仔细的构思。
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稍偏离命题及要求完成一篇。
因为阅卷者很讲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不妨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
三、将错就错法。
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
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四、编拟提纲法。
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
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补法。
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
多数考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
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2020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中考版)·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临阵磨枪版)[课件 共64PPT]
![2020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中考版)·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临阵磨枪版)[课件 共64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bcb707e2bd960590c6777e.png)
佳作引路:徐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因你而快乐 “小时候,我觉得你很神奇,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觉得你 很有力,你总是把我们高高举起……”如水的歌声从收头缓缓流过,“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是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你队伍中普通的一员,尝 尽了你的百般滋味,但是,我,因你而快乐! 你,是清贫的。不要说豪华的住房,高档的轿车,华美的衣饰,就是普通 的日子也会令你捉襟见肘。但是我因你而快乐。因为,你是富有的。虽然灯 红酒绿与你无缘,繁华奢侈与你无关,可是在和你相处的日子里,我到了你 播下的每一颗爱的种子,看到了蓝天上翱翔的只只雏鹰……所以,我,因你 而快乐! 你,是忙碌的。一个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每天都可以在校园中看破到你 忙碌的身影;你就是那支红烛,默默地将自己燃尽,无怨无悔,无私又无畏。 岁月的痕迹悄悄地染白了你曾经乌黑的双鬓,爬上了你曾经光洁的额头;佝 偻了你曾经挺拔的身姿。但是我,依然因你而快乐。因为,你是充实的。没 有人令你虚度光阴,没有人会说你蹉跎岁月;你必为年年逝去而叹息,你不 必为人生短暂而懊悔;那撒满天下的桃李就是你辛劳一生最好的明证!所以, 我因你而快乐!
考试作文犹如待嫁的姑娘 如何把自己的作文打扮成漂亮的新娘, 来博得阅卷老师的芳心呢?
❖一、要“养眼” ❖ 二、要“爽心”
如何做到“养眼”呢
▪ 一、标题要新颖
作文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如何使文章的眼睛顾盼生辉,精神俊秀呢
▪ 1、善补题,以小见大
▪
《迟到的掌声》
以“掌声”为话题
▪
《 呼唤诚信》
你看,秋日的斜晖,投下一个个俏丽的倩影。叶儿像一只只蝴蝶,在半 空中翩然起舞,时而盘旋,时而上下纷飞,时而相互竞逐地追奔着-----在生 命的最后一刻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美丽。当叶儿悠悠然与大地“亲密接触” 时,显得如此的宁静,如此的安详。那一瞬间,演示了如此美丽的“落叶归 根”呀!落叶,真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挖掘题目背后的比喻义。 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 义、引申义。如2019年朝阳区一模试卷作文题目《小荷才露尖尖角》,在这个 句子型的题目中,主语、谓语、宾语齐全,这个诗句的主干是“荷露角”,要注意 “小荷”“尖尖角”的比喻义。如果审题时只将这些具体景物当成自然风景, 那就肤浅了。这里的“小荷”“尖尖角”含象征意义,它表面是自然风景,实际 上透露着一种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再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也是一个比 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 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 再想一想《又唱起那一首熟悉的歌》这个作文题目,有哪些信息? 限制了写作对象:歌。 限制了写作数量:一首。 暗示了文章线索:一首歌。 限制了取材范围:熟悉的。 限制了文章中心:以回忆观照当前。 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散文。 相比较第一个题目而言,这个题目还强调了思维方式,即关注“歌”的象征 义或比喻义,或者“歌”所附带的人物、事件。
(四)补充词语,打开审题思路
将单独一个字、一个词语作为题目或话题的作文题,以及半命题作文题目,
其特点是含义非常宽泛,立意角度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在审题立意的时候,必须缩
小范围。
添字加词。在题目的前面或后面补充、添加一些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这
样可以为自己提供多种写作角度和切入点,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立意。比如
一分为二。运用辩证法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题目,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正面,又要看到 “舍弃”的反面。例如,是“舍弃”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拯救中国国民的灵魂; 是“舍弃”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南山,谱写华丽的诗章。
以副词为例,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真”“也”“最”“终于”等。 比如“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 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 使亏了,也不改初衷。“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 情; “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最”,包含一种对比, 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终于”表明经历了波折、等待和艰难的历程。
数量(指多少) 程度 频率
时间(指什么时候) 地点(指什么地方) 方位(指方向位置) 范围(指界限,限制)
人称(指称呼)
几个、几件、几种等 更、非常、渐渐、终于 再、又、也 哪时、哪天、过去、现在、未来、周末等 家庭、校园、公园等 前、后、中间、左、右等 “在……中”“在……上”“初中生活”等 此、彼、我、你、他等
如果是“材料+命题”式的命题作文题目,除了分析其短语结构,还不要忘 了对材料的审读,因为对材料全面而准确的审读不仅有利于考生对其内容和主 旨的把握,而且还能提供考生构思作文的角度。
2.关注题目的“枝叶”。 所谓“枝叶”,是指题目中的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虚词。当题目中出现“最” “也”“还”“更”“其实”等修饰词时尤其要注意,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装 饰,而是体现着隐性的要求。如题目“我也爱这里的风景”,副词“也”在这里 就是关键词语,它意味着必须是建立在其他某个人“爱这里的风景”基础上,才 能体现出我的“也爱”。如2019年北京卷《我终于回来了》,其关键词即写作 中的重点应落在“终于”上,这二字隐指在某一过程中曾遇到挫折和失败,可自 己努力不懈,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可见,拿到作文题目后,我们必须首先找限 制词,明确有哪些限制,明确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具体如下表:
2015年北京卷要求以“对话”为标题写作文,就需要通过补充内容来审题立意,
诸如“与父母对话”“与李白对话”“与未来的自己对话”等。至于半命题作
文则更需要通过补充词语来实现审题立意,如2018年北京卷“
,让我心
生敬意”,显然,审题时不补充题目便无法立意。
自问自答。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一般可针对题目 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 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比如作文题《对 话》,可以问自己“与谁对话”“在哪里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 从而打开思路。
专题十七
北京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第1讲 审题
写作技法指津 简言之,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研究作文题。审题的目的是通过对作文题的 分析,正确立意。这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写作的破冰之旅。
审题目,揣摩词语抓关键 对题目的审断往往有这样的规律:标题的字数越多,限制性越强;标题的字数 越少,自由度越大。比如“我的视线”就比“视线”多了“我的”这一限制,前 一题只能以“我的视线”为主体,后一题则可以写任何人的视线。审题之难,不 在审断大致的写作范围,而在准确把握题意重点。这种把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 手。
(一)了解作文题目的特点。 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或话题,如果能够仔细推敲揣摩,找出题眼或关键词,可以 帮助我们明确题目的要求,正确立意。作文题的题目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 作要求、提示语等往往是对写作的限制。这些限制一般包括:文体、话题、人 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各地中考作文题的题目常常会有一些字、词、 词组等,从数量、时间、地点、方位、范围、人称等几个方面对写作进行限制。 同学们想一想《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奇事》这个作文题目,有哪些信息? 限制了写作对象:事。 限制了写作数量:一件事。 限制了取材范围:校园里的事。 限制了文章中心:奇。
(二)寻找题眼或关键词语。 1.从语法角度为题目划分结构,发现题眼。 偏正短语型的题目:中心词往往是写作的对象,起修饰限制性的形容词、副 词往往就是题眼,至少也体现出对题目的特殊要求。比如2016年北京卷《奇妙 的实验室》,写作对象是“实验室”,题眼是“奇妙”。 动宾短语型的题目:宾语往往是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就是题眼。 如《顶出一个春天》,“一个春天”是写作的对象,而“顶出”便是题眼。 主谓短语或句子型的题目:主语或宾语往往是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充当谓 语的动词、形容词等一般就是题眼。如《彼岸并不遥远》,“彼岸”是写作对 象,作文的重点应该落在“并不遥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