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2.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3.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4.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5.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6.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

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7.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

包括t 检验和F检验。

8.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

9.滴定终止(指示剂改变颜色)的一点。

10.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相对误差。

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

11.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其相关参数随加入的滴定剂体积而变化的曲线。

12.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溶液浓度及其相关参数发生的急剧变化为滴定突跃。

13.滴定分析中通过其颜色变化来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试剂。

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存在型体。

14.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常用作滴定剂。

15.可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6.以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对滴定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作图而得的曲线。

17.化学计量点附近(±0.1%)pH的突变。

18.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引起的误差,与指示剂的选择有关。

19.能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溶剂。

包括酸性溶剂、碱性溶剂和两性溶剂。

20.为一定温度时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形成常数,以K MY表示,此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21.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机染料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22.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不能将其从MIn中夺取出来,以致于在计量点附近指示剂也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现象。

2024年6月份考试 1238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2024年6月份考试  1238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1238 分析化学复习题1、银量法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Ag+,称为()法。

A、莫尔B、佛尔哈德C、碘D、法扬斯答案: B2、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

A、误差B、公差C、相对偏差D、偏差答案: D3、配制1mol ·L-1 NaOH溶液500ml,应称取()g固体NaOH。

A、 2B、 5C、10D、 20答案: D4、将2.4374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是()。

A、 2.437B、 2.438C、 2.43D、 2.436答案: A5、从1L1mol ·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mol ·L-1? ()A、 0.5B、 1C、 1.5D、 2答案: BA、称量瓶B、容量瓶C、锥形瓶D、安瓿答案: A7、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应()。

A、穿戴工作服B、戴手套C、有第二者陪伴D、自己独立完成答案: C8、在进行容量仪器的矫正时所用的标准温度是()℃。

A、 15B、 20C、18D、 19答案: B9、滴定管在记录读数时,小数点后应保留()位。

A、 1B、 2C、 3D、 4答案: B10、下面不宜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移液管答案: D11、现需要配制0.1000mol/L K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最合适的量器是()。

A、容量瓶B、量筒C、刻度烧杯D、酸式滴定管答案: AA、眼睛看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B、眼睛注视滴定管流速C、眼睛注视滴定管是否漏液D、眼睛注视被滴定溶液颜色的变化答案: D13、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下降至管尖后,应等待()以上。

A、 5sB、10sC、15sD、 20s答案: C14、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

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答案: A1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M NaCl S
100%
0.1002 24.60 58.44 100%
1000
0.2015
71.49%
2. 吸取水样100.0 mL,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1025 mol/L的 EDTA滴定,用去22.02 mL,求以CaCO3(mg/L)表示时水的总硬 度。已知CaCO3的摩尔质量为100.1 g/mol。
酸性、中 性、弱碱 性 弱酸性、 中性
指示剂加 入时间 滴定前
近终点
终点现象 蓝色出现
蓝色刚好 消失
误差来源
I2挥发I-氧 化
防止I2挥发: 过量的KI; 室温;快 滴慢摇
防止I-氧化: 碘量瓶; 低酸度下 滴定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2+。 KMnO4法滴定时,常用的酸碱性条件为强酸性条件,用硫酸调节酸 度。
wCa
(cV )EDTA M Ca S 103
100%
0.0500012.10 1.500103
40.08
100%
1.62%
1.分析化学按分析方法的测定原理可分为
和仪器分析。
2.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0×10-6,则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3.直接碘量法以蓝色
为滴定终点。
4.标准溶液浓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有物质的量浓度和
硬度 cV EDTA M CaCO 3 10
0.01025 22.02100.110 225.9mg / L
3.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 1.502 g,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 mL容
量瓶中,计算K2Cr2O7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K2Cr2O7的摩
尔质量是294.2 g/mol。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11
2.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重点是化学计量点和±0.1% 时 pM 的 计 算 ; 可 以 准 确 滴 定 的 条 件 (lgcK≥6);
12
3、理解条件稳定常数的意义,并掌握有 关计算
lg k 'MY lg k MY lg M lg Y lg MY
k 'MY 意义:表示有副反应时 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
25
解:(1) Zn2+ + Y = ZnY
Zn( NH 3 ) 1 1[ NH 3 ] 2 [ NH 3 ]2 3 [ NH 3 ]3 4 [ NH 3 ]4
=1+102.27×0.10+104.61×(0.10)2+107.01×(0.10)3+ 109.06×(0.10)4 =1+101.27+102.61+104.01+105.06 ≈105.10
18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9
四种滴定方式的适用条件和相应特点
20
四种滴定方式的应用示例
21
练习题
1.用2×10-2mol.L-1EDTA滴定2×10-2mol.L1Fe3+溶液,若要求△pM’=±0.2,Et=0.1%, 计算适宜的酸度范围。
解:(1)最高酸度
lg Y(H) lg k FeY 8 25.1 8 17.1
' ' '
K
' MY
K MY
MY K MY ' lg K MY lg K MY lg M lg Y M Y M Y
10
2.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药本-《分析化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药本-《分析化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一)(请学习完第1~3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5、下列对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6、2.050×10-2有几位有效数字(四位)7、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2.006 )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0.2g)9、滴定反应式t T + b B = c C + 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t:b )10、下列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11、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的含义是(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增大2个pH单位)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化学计量点)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4~6 )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pK In=9.1))17、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pH=7.0 NaOH滴定H3PO4至pH4.0时)18、 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低)19、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水杨酸钠)20、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 NH4+)21、下列对苯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22、下列关于α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23、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 pH12 )24、使用铬黑T指示剂的合适的pH范围是(7~10 )2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1:1 )26、αM(l)=1表示( M与L没有副反应)27、使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lgcK’MY≥6 )28、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9、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30、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环境湿度的改变)31、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不包括(催化剂)32、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重氮化滴定法)33、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沉淀的摩尔质量大)34、下列不符合或违反无定型沉淀生成条件的是(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35、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含沉淀剂的稀溶液)36、用洗涤的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吸附共沉淀杂质)37、在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大小无关的是(指示剂的浓度)38、溶液pH测定时,需要用pH已知的标准溶液定位,目的是(消除酸差影响)39、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在水中浸泡24小时)40、双液接甘汞电极中硝酸钾溶液的主要作用是(盐桥)41、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下列哪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响应(有机氯农药)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酷酸■高飯酸体系滴定的是:苯酚1、核磁共振氢谱主要是通过信号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C)。

分析化学期末总复习

分析化学期末总复习
②仪器误差——校准仪器 ③试剂误差——作空白试验 ④操作及主观误差——对照实验
⑵ 随机误差的减免

——增加平行测定的 次数, 取其平均值, 可 以减少随机误差。 即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注意:错误误差发现后应 弃取,不参加平均值计算
§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觃则
• • •
一、有效数字及位数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觃则 三、有效数字觃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是由一些随机的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⑵特点: ①不恒定,无法校正
无确定的原因;无一定的大小和方向;不重复出现
②多次测定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见图)
⑶产生的原因: ①偶然因素(室温,气压的微小变化);
②个人辩别能力(滴定管读数)
3、误差的减免
⑴ 系统误差的减免
①方法误差——采用标准方法作对照试验
5. 酸碱反应的本质
6. 水的质子自递 7. 酸碱的相对强弱关系 8. 溶剂对酸碱强度的区分效应不拉平效应
2-5 酸碱质子理论
1. 定义: 酸——凡是能够放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碱——凡是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为碱。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溶液,也适用于非水溶液 彼此只差一个质子,而相互转化的一对酸碱称为 共轭酸碱对 例如:对于磷酸H3PO4 ,其共轭碱为H2PO4- ,而 不是HPO42-或PO43-。
mNa2CO3
1 0.1mol/L 20mL 105.99g/mo l 10 3 L/mL 0.1g 2
1 3 cHClVHClM Na2CO3 10 2
同理,当消耗40mL时, m=0.22g
试样量称量范围为 0.11g~0.22g
Na 2B4O7 5H2O 2H3BO 3 2NaH 2BO 3

期末考-分析化学复习提纲

期末考-分析化学复习提纲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分析化学简介一、分析化学的定义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第二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一、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分为有: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滴定误差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试剂误差: 不纯操作误差: 滴定管读数误差、颜色观察二、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δ表示 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RE %表示x δμ=-%100%100%x RE δμμμ-=⨯=⨯三、精密度和偏差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练习: 用甲醛法测定某铵盐试样中氮的含量,五次测定的结果如下:20.43%,20.61%,20.33%,20.78%,20.50%。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1.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2.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字3.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4.pH ,pM ,pK ,lgC ,lgK 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整数部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例:pH = 11.20 → [H+]= 6.3×10-12[mol/L] 两位(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四舍六入五成双,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要留双”0.32554 → 0.3255 0.36236 → 0.3624 10.2150 → 10.22150.65 → 150.6 75.5 → 76 16.0851 →16.092有效数字计算规则(1)加减法:当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它们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至第二计量点时至第二计量点时pH=_ 9__pH=_ 9_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酚酞酚酞__作指示剂。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______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系统误差__;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H 2O 标定NaOH 引起引起__系统误差系统误差__;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_________随机随机随机_________。

2.2.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 对I 2的吸附的吸附,,常加入常加入_KSCN__KSCN__KSCN_试剂试剂试剂,,使CuI 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 2的___CuSCN________CuSCN_____沉淀。

沉淀。

沉淀。

3.3.当用当用0.01mol/L EDTA EDTA 滴定浓度均为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 的金属离子M 和N 时,若采用控制酸度方法,则准确滴定M 离子(△pM=0.2, TE ≤ 0.3%)应满足lg K D ³____5______5__。

4.4.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10-2,K a2 = 1×10-6,K a3 = 1×10-12。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有标准溶液滴定时有___2_____2__(个)滴定突跃。

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pH ==___4____4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____甲基橙甲基橙甲基橙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9__pH=___9_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_______酚酞酚酞酚酞______作指示剂作指示剂作指示剂5.5.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 准确准确准确 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 选择是否选择是否适当适当 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0
四种滴定方式的适用条件和相应特点
11
四种滴定方式的应用示例
12
1.用2×10-2mol.L-1EDTA滴定2×10-2mol.L1Fe3+溶液,若要求△pM’=±0.2,Et=0.1%, 计算适宜的酸度范围。
解:(1)最高酸度 )
lg α Y ( H ) = lg k FeY − 8 = 25.1 − 8 = 17.1
对Zn2+: α Y ( Cd ) = 1 + k CdY [Cd ] = 1 + 1016.46 × 10 −3.81 = 1012.65
pH = 6.0时,α Y ( H ) = 10 4.65
α Y = α Y ( H ) + α Y ( Cd ) − 1 = 10 4.65 + 1012.65 − 1 ≈ 1012.65
查表
(此时k 'MY 最大) pH
8
[ 最低酸度: 最低酸度: OH ] =OH ) n ] CM
pH
' 最佳酸度: 最佳酸度: pM sp = pM 'ep = lg k 'MIn 对应的pH
lg k 'MY = lg k MY − lg α Y ( N )
α Y ( N ) = 1 + k NY [ N]
sp Al
故不能选择滴定Zn 故不能选择滴定 2+
1 (2).C = = 0.27mol.L−1 37 × 100 × 10 −3 AlF63− : lg β1 − lg β 6 : 6.13,11.15,15.00,17.75,19.37,19.84.
sp F−
据C sp− 及β i 可初步判断AlF52− 为主要形式。 F
lg k 'CdY = lg k CdY − lg α Cd − lg α Y = 16.46 − 1.81 − 8.18 = 6.47
17
3. 溶液中含有27mgAl3+和65.4mgZn2+用 0.020mol.L-1EDTA滴定。(能否选择滴定 Zn2+?(2)若加入1gNH4F,调节pH=5.5, 以XO为指示剂,用0. 010mol.L-1EDTA 滴定 Zn2+,能否准确滴定?终点误差为多少(假 设终点总体积为100mL)
' MY
(sp后)
越大, 越大,突跃越大
C M 一定,k 'MY 大,突跃大
①酸度[H+] 酸度 ②辅助络合剂[L] 辅助络合剂 ③kMY
α Y(H) α M ( L)
突跃大
k
' MY
突跃窄 突跃窄
k 'MY
k 'MY
6
5、掌握单一金属离子M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及酸度的控制 、掌握单一金属离子 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及酸度的控制 ①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E t ≤ ± 0.1% ,△pM ′ = ±0.2, lg C sp k 'MY ≥ 6 M ②酸度控制,用缓冲溶液 酸度控制, 最高酸度: 最高酸度: 由Et ,△pM ′, C
18
27 ×10−3 (1).C = = 0.01mol.L−1 Zn + Y ⇌ ZnY 27 ×100×10−3 H+ Al −3 65.4 ×10 Csp = = 0.01mol.L−1 HY AlY Zn 65.4 ×100×10−3 △lg kC = lg Csp k ZnY − lg Csp k AlY = (−2.0 + 16.5) − (−2.0 + 16.3) = 0.2 << 6 Zn Al
滴定曲线,重点是化学计量点和±0.1% 时pM′的计算; 突跃大小与浓度、K′的关系, 可以准确滴定的条件(lgcK′≥6);EBT、 XO的应用,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及变质现 象;单一离子滴定时最高酸度与最低酸度的 限制。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不计算误差):可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的条件,适宜酸度; 配位掩蔽及解蔽的应用。
[ Zn ′] 0.01 [ Zn ] = = 6.32 = 10 −8.32 mol ⋅ L−1 α Zn ( Tart ) 10
2+
16
α Cd ( Tart ) = 1 + β1 [Tart ] = 1 + 10 2.8 × 0.10 = 10 1.81
[Cd 2+ ] = [Cd ′] 0.010 = 1.81 = 10 −3.81 α Cd 10
lg k 'ZnY = lg k ZnY − lg α Zn − lg α Y = 16.50 − 6.32 − 12.65 = −2.74
对Cd2+: α Y ( Zn ) = 1 + k ZnY [ Zn ] = 1 + 1016.5 × 10 −8.32 = 10 8.18
α Y = α Y ( H ) + α Y ( Zn ) − 1 = 10 4.65 + 10 8.18 − 1 ≈ 10 8.18
21
例4,判断正误,并指出错误之处 判断正误,
在Al3+,Zn2+,Mg2+共存的酸性溶液中,欲测定Mg2+, 吸取一定量试液于锥形瓶中,加10%KCN1ml,以 NaOH溶液调pH≈10,加入1∶3三乙醇胺15ml,再加 入0.2%XO 2~3滴,以EDTA滴定至溶液由紫红~亮 黄为终点。 •答:错误(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加KCN,应先调至 碱性后再加。 (2)三乙醇胺应在酸性溶液中加入,再调至碱性, 否则,已解的Al3+不能被三乙醇胺络合(掩蔽) (3)不能用NaOH调pH=10,应用NH3调 (4)测Mg(pH≈10)用EBT,不能用XO(酸性范 围) 22
5
[Y′] = α +α −1 αY = Y( H) Y( N) [Y]
αY(N) =1+ kNY[N] 1+
lg k 'MY = lg k MY − lg α M − lg α Y + lg α MY k 'MY 意义:表示有副反应时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
4.影响突跃的因素
C M , C Y (sp前) k
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 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 CM=[M]+[ML] +…+[MLn] + + =[M]+β1[M][L]+…+ βn + + +
δM
[M][L]n
=[M](1+ ∑ i[L]i ) β
i=1
n
[M = ] =
C M
1
] 1+ ∑ i [L β
i= 1
n
δML =
[M ] = L
sp M
k 'MY lg α Y ( H )
查表
pH
若E t ≤ ± 0.1%,△pM ′ = ±0.2,C M = C Y = 0.02
则 lg α Y ( H ) = lg k MY − 8 查表 pH
7
最低酸度, 溶度积求: 最低酸度,由M(OH)n溶度积求:[OH − ] = n
k sp [M (OH)n ] CM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2011.6.10
1
1.配位平衡 1.配位平衡
各级形成常数K 各级形成常数 i、累积形成常数βi; 分布 分数δ。 分数 。
δMLi
[M i ] L = = CM
βi [L]
n i=1
i
1+ ∑βi [L]
i
•[MLi]= δMLi CM
2
2.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15
Zn
Tart
+
H+
Y
⇌ ZnY
Cd CdY Tart
Cd
+
H+
Y
⇌ CdY
Cd
Zn(Tart)2 H Y 6
Cd(Tart) H Y 6
ZnY
α Zn ( Tart ) = 1 + β1 [Tart ] + β 2 [Tart ] 2 = 1 + 10 2.4 × 0.10 + 10 8.32 × 0.10 2 = 10 6.32
19
∴ [F′]sp = 0.27 − 0.01 × 5 = 0.22mol.L−1 当pH = 5.5时.α F( H ) [H + ] 10 −5.5 = 1+ = 1 + −3.18 ≈ 1, ka 10
即F − 酸效应可忽略 α Al( F) = 1 + β1 [F] + ⋯ + β 6 [F]6 = 1 + 10 5.46 + 10 9.83 + 1013.03 + 1015.13 + 1016.03 + 1015.89 = 1016.30 ∴ 以AlF52− 为主要形式 α Y ( Al) C sp 0.010 16.3 Al = 1 + k AlY [Al] = 1 + k AlY × = 1 + 10 × 16.3 = 1.01 ≈ 1 α Al( F) 10
pM
' sp
1 = (lg k 'MY + pC sp ) M 2
7、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 当△lgCk<5时,不能用控制酸度的办法实现分步滴定 时 消除N干扰的途径: 消除 干扰的途径: 干扰的途径
①络合掩蔽法(重点) 络合掩蔽法(重点) ②沉淀掩蔽法 ③氧化还原掩蔽法④选择性解蔽剂⑤化学分离法或用其它络合滴定剂 氧化还原掩蔽法④选择性解蔽剂⑤
3
3、理解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意义, 、理解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意义, 并掌握有关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