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动画剧本的新思维
动画片剧本创作的思维方法及其规律

洲 舢 w 唧
固
维普资讯
边疆经 济与文化
2O 年第 3 O6 期
文化论坛
剧本时 ,要尽可能逼真地表现在一定区问内有时空 连续性的具体事物 ,受 “ 再现”可行性 的制约。强 调记 录事物的逼真 ,既使是 “ 假做”出来的,也要 看着活灵活现 , 酷似真的一样。如果让人看出破绽 就是 “ 穿帮” 。比如在拍摄古代 街道 的外景时 ,偶 然将现代的一辆 自行车或者一根电线杆拍入设置的 古代街道场景中,片子这样就露馅 了,显得虚假。 而动 画 片 中可 以 天 马行 空 白由表 现 ,在 虚 拟 世 界 里 ,动 画片具 有广 阔 的表 现空 间 。 在实拍故事片的剧本创作中,如果将一条狗或 者一头猪作 为故事 的主要表现对象就有很大 的难 度。首先是动物不会听人的安排进行表演 ,其次是 表现动物开 口说话时总会觉得很别扭 ,实拍 的性质 决 定 了剧本 创作选 题 的局限性 。 2 动画片剧本创作具有超现实想象的优势 . 在动画片剧 本的创作 中,作家可 以发 挥想象 力 ,尽 情地 表现 剧情 。在剧 本里 ,不但 可 以让 猪说 话 ,还可以让猪成 为故事情节的主要承担者。加上 画家美术造型设计 ,猪也会显得很可爱。如迪斯尼 早期的动画片 《 只小猪》 三 ,就是讲述猪和狼争斗 的故事。作家在创作动画剧本 时,完全可以摆脱真 人实拍的束缚 ,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 ,营造一个特
陈华 文 ,向 东文
( 中国地质大学 人文与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 407) 304
觏德
摘
要 :动画 片剧本创作是 动画片创作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 分 ,是动画 片的是魂所在 。动画 片剧 本创作 故
事要 质朴 ,思想要单纯 。氛 围 美好 。 要
动漫舞台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案例

动漫舞台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案例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动漫舞台剧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表演,也积极融合数字化技术,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演出。
本文将介绍一些动漫舞台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令人惊叹的技术创新。
案例一:全息投影技术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将虚拟形象投影到实际舞台空间中的技术手段。
通过使用特殊的投影机和幕布,演员的虚拟形象能够在现实舞台场景中与真实演员进行互动。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漫舞台剧,为叙事效果和视觉冲击力提供了巨大的增强。
比如,2017年的动漫舞台剧《魔法少女小圆:真相之祭》就运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将经典的角色形象以全息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案例二: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内容与现实场景融合的技术手段。
在动漫舞台剧中,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布景设计、道具制作和角色造型等方面。
通过手机、平板或头戴式设备,观众可以看到舞台上的虚拟角色和元素,与演员进行互动。
例如,2019年的动漫舞台剧《刀剑乱舞》就运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在舞台上再现了游戏中的剧情和角色形象,将观众带入了游戏世界的虚拟体验。
案例三:交互式舞台交互式舞台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技术与观众进行互动的舞台形式。
在动漫舞台剧中,交互式舞台被广泛运用于创造与观众的身体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例如,2018年的动漫舞台剧《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就使用了交互式舞台,观众可以通过手势和动作控制角色的行动,与剧情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的舞台形式让观众更加沉浸于剧情中,增加了舞台剧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案例四: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模拟真实场景的技术手段。
在动漫舞台剧中,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创造更加逼真的舞台效果。
观众可以通过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或使用相关设备,进入虚拟世界与演员进行互动。
例如,2020年的动漫舞台剧《千与千寻》就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沉浸于电影中的场景和故事,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创造了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幼儿语言教育数字动画 数字动画创作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创意想象

幼儿语言教育数字动画数字动画创作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创意想象幼儿时期是语言习得和创意想象发展的关键时期。
数字动画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工具,为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创意想象提供了丰富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幼儿语言教育数字动画的重要性,并分析数字动画创作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创意想象方面的作用。
一、幼儿语言教育数字动画的重要性语言表达是幼儿在社会交往和认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幼儿时期正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语言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动画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媒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表达。
其次,数字动画的特点使其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
通过数字动画,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多样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
这不仅能够拓宽幼儿的词汇量,还能够培养他们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数字动画作为一种可交互的媒介,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意想象。
在数字动画中,幼儿可以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创造性思考等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这对于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和想象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展示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
二、数字动画创作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与创意想象方面的作用数字动画创作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创作过程,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表达和创意想象的能力。
首先,数字动画创作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需要理清故事情节、设计角色形象,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这种实践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为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数字动画创作培养幼儿的创意想象力。
在数字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这种自由创作的过程,促使幼儿不断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数字动画的创作对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作数字动画-运用电脑工具表达创意和故事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数字动画基本原理
常用动画制作软件
了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关键帧、中间帧等 基本概念,以及数字动画中时间、空间和 运动的表现手法。
熟悉如Adobe After Effects、Toon Boom Harmony等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 能。
了解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创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 的动画作品。
THANKS
感谢观看
关键帧设置
在动画序列中设置关键帧 ,定义物体在不同时间点 的状态,如位置、旋转、 缩放等。
运动规律掌握
学习并应用动画运动规律 ,如缓动、跟随、重叠等 ,使动画更自然流畅。
时间线编辑
运用时间线窗口进行关键 帧的调整和编辑,实现精 确的动画控制。
特效添加及渲染输出技巧
01
02
03
04
特效添加
运用内置特效或第三方插件为 动画添加特效,如光影、粒子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诞生以来,数字动画经历了从简单几何图形动画 到复杂三维角色动画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数 字动画的制作效率和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数字动画广泛应用于影视特效、游戏 设计、广告制作、建筑设计可视化、 虚拟现实等领域。
02
创意构思与故事板设计
灵感来源与创意构思方法
01
02
03
观察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中寻找灵感,如人物、场 景、情感等。
借鉴经典
从优秀的动画、电影、文 学作品中汲取养分,进行 创意构思。
头脑风暴
集合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 暴,激发创意火花,挖掘 潜在创意。
数字故事动画模版

数字故事动画模版
从前,有一个数字国度,这个国度里的一切都是由数字构成的。
数字1是国王,数字2是王后,数字3是王子,数字4是公主,数字5是骑士,数字6是巫师,数
字7是精灵,数字8是巨人,数字9是小精灵。
这个数字国度里,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特殊能力。
数字1可以控制整个国度的
秩序,数字2可以让一切变成两倍,数字3可以让一切变成三倍,数字4可以让一
切变成四倍,以此类推。
然而,数字国度也面临着危机。
一个名叫数字0的恶魔出现了,他想要将整个
数字国度变成一片混乱和黑暗。
数字1国王召集了所有数字,希望他们能够团结起来,击败数字0。
于是,数字1带领着数字2、数字3、数字4等等,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数字军队。
他们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地将数字0打败了。
数字国度恢复了和平与秩序。
从那以后,数字国度的人民更加团结,他们学会了彼此合作,共同面对困难。
数字国度也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成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欢乐的地方。
故事结束了,但数字国度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数字们将继续用他们的力量,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国度。
数字动画的创意思考

数字动画的创意思考数字动画来自于原创艺术的应用而非工具的使用,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已经将三维动画当成主要推崇的影片拍摄方式,但是,不论是二维或是三维,实际上都只是工具上的差异罢了。
动画的制作从学习开始就必须要将基础打好,不论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的导演或是动画制作人员,可以说都是从二维动画开始学起,有了良好的基础概念后再从二维的工具转变成三维的工具。
我们看到国外的影片不论在画面的流畅度或是视觉美术表达的方式都是那么的清晰顺畅,就是这个原因。
这也就是我要强调使用玛雅这套软件并不表示你就是非要做三维不可,重点是表现方式与视觉效果;第二就是看到画面在动不表示这就叫做动画,动画要流畅不只是要顺,还要整体画面的感觉要顺,数字化不表示使用插上电的工具就数字化了,数字化的真正用意就是将这些制作资源加以分配整合应用。
优质的创意是来自于市场价值的肯定,好的创意不一定要思考,一样的道理,反复思考的创意不一定就是优质的好创意,创意来自于长期的经验养成,洞悉市场的需求让你的每一个创意点子都能够符合市场的需要,这才叫好创意。
造型、场景、镜头与音乐的创意拿造型创意来讲,怎么样的艺术是美呢?事实上只要市场对你的造型喜爱就是美,没有定数。
基本上一个造型的创造要了解几个技术关键,你的造型的体态与风格、服饰配件与特色、表情五官与头发等,都要可以各自突显特色。
造型不是每一次都需要从头开始想,服饰改变一下,发型换一换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你的主体造型设计好了以后,整组全套的造型图也都要跟着设计出来,也就是美丽的花朵也需要合适的绿叶来衬托。
当造型完成后就需要开始设计背景了,背景最重要的是风格统一,其次是特色性的建筑,然后就是特效的应用。
其实场景的设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好的场景不只是艺术应用的好,逻辑概念与动画概念也需要融入其中,但是,什么样的场景叫做好,我个人的看法是,“一个数字化的场景艺术可以同时用在动画、线上游戏与出版品”的制作就叫好。
数字动画艺术语言的新思维

数字动画艺术语言的新思维摘要:每一部动画电影作品都融入了导演和参与创作人员的心血,一部经典的动画作品也是艺术家们的追求。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动画不仅要在内容上表现出色,还必须要在画面技术上不断进步。
或许,动画的主要精髓还是在于其内容上,但随着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数字艺术已经成为人们衡量动画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该文主要通过对数字动画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动画艺术在数字化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数字动画艺术语言新思维一部好的动画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能带来人们视觉上和心灵上的感受。
在我国,曾经也存在相当出色的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纯2D的动画,还有《小蝌蚪找妈妈》等一类融合了水墨技术的2D动画,这些动画都是当时国内动画技术提升的表现。
其中《大闹天宫》这一类的动画主要依靠连续静帧不断重复播放,从而形成动画效果,而这些动画主要是画师们一张一张进行手动绘画而完成的,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功夫。
尽管在当时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出色的工程,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帧数要求已经普遍达不到相关规定。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的制作已经越来越依赖电脑数字技术,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1 数字动画技术的出现数字动画技术开始出现于上世纪末美国大型影片当中。
随着当时计算机技术的开始兴起,数字化技术理念的出现,导演们开始利用数字动画技术进行“特技”表达,这种第一个试螃蟹的做法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华谊兄弟公司出品的《FREEWILLY》一部讲述小男孩与小虎鲸WILLY之间故事的影片,已经开始使用相关特技,在小男孩最后指挥小鲸鱼WILLY跃出水面的时候,小鲸鱼本身以及打出的水花均由特技完成,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该特技在我们现在看起来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但是在当时确实向数字动画化迈进了一大步。
紧接着,有“电影织梦者之称”的StevenSpielberg指导的《侏罗纪公园》,开始运用了大量的3D数字动画,这些虚拟的景象、真实的质感都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侏罗纪公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划时代地为人们展现了另一种电影表现方法,并给予人最真切的感受。
数字动画制作的认识和理解

数字动画制作的认识和理解一、数字动画的概念与技术特点数字是一个与技术、复合型的新型学科,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
本专业除学习、英语、等基础课程外,将主要学习如何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技术进行数字媒体设计。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动画原理与设计、影视技术基础、、视频特技与、、影视艺术导论、、、、数字媒体新技术与等。
二、数字动画的认识与看法数字技术带来动画的复兴。
在传统动画几经浮沉之际,一股新的动画革命在悄悄酝酿。
1950年,麻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家制作了第一部计算机动画。
到了70年代,一大批科学家和艺术家开始投身计算机图像(CG)领域。
70年代后期,杰姆斯.布林(James Blinn)领导的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制作了早期的三维动画短片Voyage2。
传统动画的实践者也投入这一领域,加拿大动画电影局(NFB)于1974年出品了彼得福德斯(Peter Foldes)导演的动画片Hunger,应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
80年代初,计算机动画技术步入实用阶段。
1982年迪斯尼公司制作的电影Tron 中有超过20分钟的数字动画。
同一时期美国的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开始在电脑特效领域应用数字动画技术。
1984年,他们在《印第安那.琼斯和魔殿》一片中首次制作了一个全数字的合成镜头。
1989年的电影《深渊》(Abyss)里,更是出现了第一个全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角色。
在数字动画方面,日本也是起步较早的国家。
1984年日本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就制作了数字动画短片Bio-Sens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动画剧本的新思维
作者:邓桥来源:台北中华卡通
“要能编出好的动画剧本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叫动画剧本”,在传统的思维下”剧本”要让观众能够完全的感受出你所要表达的每一句每一字,透过导演的拍摄与演员的演技表现,让观众可以感受的到画面与文字间所要表达的情感,我记得当我在与导演沟通剧本与脚本的时候,我们谈论到其中的一个画面表现”天上落下了一道巨雷与主角感到不祥的预感”,听起来就是简单的两个画面表现,但是事实上它背后所影响的整个环节与结构却是相当的有影响力,原因在于每个人对于”每一个字与句”都有不同的看法,我想的”雷”与”落下”的方式与脚本人员、导演、美术与视觉设计都有不同的想象空间,但是如果每一个画面都要全部的人员一起坐下来讨论,那整个影片的进度将永远无法跟上原先预定的时程,单单的一道雷就会有如此多的差异,那更不要说是主角表情的变化了,在过去剧本人员写好了剧本就会交给脚本人员绘制,等脚本完成再经过导演、视觉设计与美术的手,往往出来的感觉与原先的规划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电影片上就会出现每一景的作画风格都不同,而在电视影集上就会出现,各片集人员各画各的,因此整体风格与作画的艺术价值都相对的下降,自然市场价值也跟随着下降,所以我认为要能编出好的动画剧本有五大要素,分别是”观看剧本的对象、剧本的画面安排、用简单的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剧本的市场价值与剧本的黄金比例”。
看剧本的对象也就是实际参与画面绘制的人员,好的动画剧本必须要让这些直接接受”文字”的制作人员,能够清楚无误的转换成画面的剧本,当一个剧本开始写作前就必须清楚的了解看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背景与他对于文字的敏感度有多高,简单的说,剧本安排”倾盆大雨”的画面,对于一个成长在不下雨地方的人来说,他的大雨多半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剧本的人员必须要让自己先融入绘画者的世界里,才有可能在最终达到预期的剧本效果,就制片的角度来看,一个人配合整组的绘画团队绝对比整组人员配合一个人的节奏来的好,就品质来说当然也会有相当水平,就我参加制作”妈祖传奇”的经验来说,光是将剧本人员、造型美术人员与导演之间的”文字”敏感度拉成一条直线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但是一当这条轨道畅通后可以省去往后两年之间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与时间的浪费,自然可以将所有的资源的花费降到最低,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动画片剧本必须要让看的人清楚知道原著者的本意,也就是说要相互了解对方培养出最佳的默契与和谐度,才有可能踏出好的动画片剧本的第一步。
动画剧本的第二步就是剧本的画面安排,传统的剧本着重在故事与对白,动画的剧本则是在画面表现上,最好是能将画面中所希望呈现的感觉与动作,乃至于处理方式与运镜都能写下去是最好不过,从这里可以明确的知道好的动画剧本来自于好的动画编剧,而好的动画编剧一定要懂得动画的整个制作流程,甚至于动画的一些相关的技巧与工具,才能作出适合动画人员发挥的剧本,以电影长片来说,由于长度大约为90 分钟因此在画面的安排上要能够随着故事安排,例如:在动画影片中一场谈情说爱的戏码需要搭配许多的画面元素,这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属于编剧的责任,有人也许会问:”这些画面不是应该由导演来安排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在动画的剧本与画面里,编剧给予的每一个原素出场的机会而导演则是扮演着演出他们的操盘手,如果编剧给予的元素过少,导演自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相同的进度与风格自然也会随着当时的心情而有所改变,千万要记得一部动画片通常都会花到2-3 年的时间来完成,人的情绪当然会有所不同,画面自然也随之摇摆了。
第三步就是用简单的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在动画的世界里简单的故事是绝对的要素,一个
复杂的故事情节曲折迷离的环节对于看动画的观众是一项极大的负担,在现今的市场需求上趣味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故事铺陈,在这个趣味挂帅的年代怎么样用简单的故事来表现剧情变成了最重要的课题,很明确地,从影片广告的方式可以感受到什么样的主题才是消费者的需求,过去高成本大制作的广告模式这几年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影片有多趣味多好玩,这就是典型的简单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举例来说:电影史瑞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单纯的救公主的剧情,不断的以”与传统思维相反”的剧情冲击着观众的思考模式,我还记得当时看完该片后出场不断的听到众人讨论趣味的情节,但是却没有听到半个人说这部戏的故事有多棒,其实这样的剧本就是最好的动画剧本,让观众获得他们想要的剧情却不以复杂的故事包装,这才是动画编剧的最高境界,因为愿意花钱进到戏院或是花钱购买DVD 的消费者,都是想开开心心的观赏影片没有负担、没有包袱,也就是花钱买开心,特别要提醒的”写作动画剧本并不是写给个人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而是面对所有欣赏的人群”。
作者:真·蓝猫天神2007-5-7 20:28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数字动画剧本的新思维
而第四步也是我个人认为最困难的一步就是剧本的市场价值,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剧本与影片的关系,影片是广告片而剧本则是广告企划,一般来说影片的放映的最大的回收利益通常都不是票房而是外围商品,如同千篇一律,所有的动画人都很清楚外围商品的重要性,但是要怎么样才能让影片顺利的带动外围呢?我分举美国与日本的电视动画片的例子来参考,以美国片来说”超人”,是一个永远循环的影集,没有时空的背景与时间的限制性因为他是超人,现实生活中也不会有可能有这样的人存在,因此他万夫莫敌的形象可以很轻易的在孩童们的心中烙印下来,自然提升商品在货架上被孩子选取的机会,以日本片来说,简单又降低成本的”变身”和”法宝”,就是商品化的关键,从早期的哆啦 A 梦、变型金刚、魔动王到现在的游戏王、神奇宝贝、魔力宝贝等,不下三四十部影集,都可以看到这些一再重复的”变身”或”法宝”,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孩子们是不是常常口中念念有词的说起了卡通情节的”变身”桥段,对他们而言只要跟着念台词手中的玩具就变成了神奇的宝物了,这些桥段都是剧本人员应该要编写的主题,除了符合影片的谐和性外也是需要与制片人讨论,相关商品的开发可能性,有的故事是环绕着某种特定的商品不断的重复出现,也有顺着故事出现的新商品,怎么样的出场方式与时间点考验着剧本的撰写者,不管是美式或是日式的方法都是需要不断的尝试才能够抓到正确的感觉,就笔者的角度来看也许创新的模式说不定可以给市场多些冲击也不一定。
剧本到底有没有所谓的”黄金比例”?市场盛传所谓的黄金比例是否真有其物?就理论上来讲是不可能有如此的完美的比例,但是如果将过去20 年来卖座的动画电影或动画影片拆开来检视的话,似乎又真有这么一回事,我归纳几种必要的元素提供作为参考,”爱情、友情、勇气、智慧与运气”为五大要素,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几项元素,只是笔者在此就不多加讨论了,综观动画电影与影集从青年到孩童的卡通影集都不外乎以上五大元素,以故事情节来看的话通常表现方式都是”男主角受到女主角感动、女主角暗恋男主角、剧中最没有勇气的角色突然开窍变有勇气、朋友互相帮助、对手变朋友、主角在紧要关头突然灵机一动等”,至于最经典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候总是会有绝佳的运气帮忙渡过难关”,这些都是黄金比例的最常见的例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卖座的影片可以免俗,至于比例上爱情越多年龄层
越高,友情越多年龄层越低,而勇气、智慧与运气则是用来点缀穿插其中的衔接点,例如:勇气带来爱情或友情、智慧增强友情或产生爱情、运气则是用来大结局等,所以真正的比例调配还是在于经验与目标市场,所以说剧本在编撰的时候就必须考量到每项元素的比例是否与目标市场相符合,比例的精准度将会随着经验逐年提升。
上述的五个步骤只是一些构成好的动画剧本的基础要点,在剧本的发想与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仰赖着大量的讨论与沟通,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的话,讨论与沟通占去了百分之九十的剧本编撰时间,真正在写的时间并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因此在剧本的组成上真正的关键在于集思广意与沟通协调,天马行空的创意要是没有成熟的技术搭配也都是空谈,极致艺术的美感要是没有市场的回收也都是梦幻,因此不论编剧或是导演都应当配合制片人的市场规划而设计创意,好的动画剧本也是因此而产生的。
原创的动画思考空间是需要由整个编导制作团队的投入才能充分的将思考空间填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原创主导最后都是会导致影片失败,唯有将各阶段的人才整合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才能将动画影片拍摄出最佳的品质,以我们目前正在拍摄的妈祖的故事”妈祖传奇”为例,每一段剧情、每一个画面到每一个效果,都是整个创意团队一起精心规划出来,没有谁一定要配合谁的指挥有没有谁不接受谁的意见,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人都是编剧人人都是导演待每场戏的情节确定后再由导演与制片统筹操作,好的动画来自于团队,因为过去20 年来卖座的动画影片里,有多少消费者知道编剧是何人导演是何人,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团队是成功的团队。
作者:邓桥
数字动画卡通电影《妈祖传奇》创意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