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PPT课件

齐,然后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 一位退1当作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教材P41 做一做)
844-21 =823
844
353-123 =230
353
- 21
-1 2 3
823
230
278-75 =203
278 - 75
203
406-102 =304
406 -102
归纳小结
➢ 减法的验算方法 验算减法有两种方法:①用差加减数,看
能否等于被减数;②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 于减数。
课后练习
一、判断下面的题做得对不对,不对的请 改正过来。
600 -2 6 3
347
600 - 263
337
466 -4 2
16
466 - 42
424
课后练习
二、我会填。
被减数 400 700 700 900 800 减 数 68 679 564 804 695
学习体会 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 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 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减法
第 3 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复习导入
算一算。
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50-380 =170
11
1190
719+252 =971
719 +252
1
971
281+64 =345
281 + 64
1
345
65+93 =158
65
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教材P41 做一做)
844-21 =823
844
353-123 =230
353
- 21
-1 2 3
823
230
278-75 =203
278 - 75
203
406-102 =304
406 -102
归纳小结
➢ 减法的验算方法 验算减法有两种方法:①用差加减数,看
能否等于被减数;②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 于减数。
课后练习
一、判断下面的题做得对不对,不对的请 改正过来。
600 -2 6 3
347
600 - 263
337
466 -4 2
16
466 - 42
424
课后练习
二、我会填。
被减数 400 700 700 900 800 减 数 68 679 564 804 695
学习体会 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 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 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减法
第 3 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复习导入
算一算。
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50-380 =170
11
1190
719+252 =971
719 +252
1
971
281+64 =345
281 + 64
1
345
65+93 =158
65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练习课》精品PPT优质课件

986-639+587
=347+587 =934(人)
答:这时车上有乘客934人。
网购不仅使人们购物方便,而且也给广大的商户 提供了一个多方位展示自己商品的机会。李阿姨 经营着一个服装网店,某天上午共卖出衣服258 件,下午比上午少卖69件,如果每件衣服都要发 一件快递,那么李阿姨需要多少个快递包裹?
500-437= 63
5· -4
0· 3
6
0 7
3
验 算:+
437 63
11
500
602-375= 227
··
602
227
-3 7 5 验 + 3 7 5
2 2 7 算:
11
602
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1000-599= 401
·· ·
1 -
0 5
4
0 9
0
190验 算:+1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全单元】练习课》
精品PPT优质课件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练习八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 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 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 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计算下列各题。
365 + 14 3
40 8
649 + 3 21 6
258-69+258 =189+258 =447(件)
答:准备400个快递包裹不够, 还差47件。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980-76
483-297
=980-80+4
=483-300+3
=900+4
=183+3
=904
=347+587 =934(人)
答:这时车上有乘客934人。
网购不仅使人们购物方便,而且也给广大的商户 提供了一个多方位展示自己商品的机会。李阿姨 经营着一个服装网店,某天上午共卖出衣服258 件,下午比上午少卖69件,如果每件衣服都要发 一件快递,那么李阿姨需要多少个快递包裹?
500-437= 63
5· -4
0· 3
6
0 7
3
验 算:+
437 63
11
500
602-375= 227
··
602
227
-3 7 5 验 + 3 7 5
2 2 7 算:
11
602
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1000-599= 401
·· ·
1 -
0 5
4
0 9
0
190验 算:+1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全单元】练习课》
精品PPT优质课件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练习八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 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 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 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计算下列各题。
365 + 14 3
40 8
649 + 3 21 6
258-69+258 =189+258 =447(件)
答:准备400个快递包裹不够, 还差47件。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980-76
483-297
=980-80+4
=483-300+3
=900+4
=183+3
=904
三年级数学上 课件(第2单元 同步练习 ) (共25张PPT)人教新课标(2014秋)

795-378≈ 400
911-222≈ 700
2. 摘冬瓜。(连一连)
巩固练
3. 解决问题。
(1)电风扇比电饭煲便宜多少元? 378-245=133(元) 答:电风扇比电饭煲便宜133元。 (2)妈妈带了600元钱,可以购买这两样东西吗? 378+245=623(元) 623>600 答:不可以。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知识要点要记牢: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 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 时),再把两个差相加;或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基础练
1. 吹泡泡。
14
35
40
7
16
63
20
13
2. 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位数的和与差。
61 35
88 34
92 14
86 18
95 45
巩固练
3. 填表。
67
63 14
4. 同学们去参加植树活动,三(1)班栽了54棵树,三 (2)班栽了37棵树。 (1)两个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54+37=91(棵) 答:两个班一共栽了91棵树。
(2)三(2)班比三(1)班少栽了多少棵树? 54-37=17(棵) 答:三(2)班比三(1)班少栽了17棵树。
拓展练
5. 体育老师买来三根长度不同的彩带,红彩带比黄彩带 长26米,蓝彩带比黄彩带短19米,求红彩带比蓝彩带长 多少米? 26+19=45(米) 答:红彩带比蓝彩带长45米。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 三年级学生去参加夏令营,一班去了32人,二班去 了29人,现有一辆大巴,两个班的学生能全部坐下吗? 32+29=61(人) 因为61>60,所以不能。 答:这个班的学生不能全部坐下。 5. 聪聪家买了一筐橘子,连筐重15千克,吃了一半后 连筐重8千克,原来橘子重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15-8=7(千克) 7×2=14(千克) 15-14=1(千克) 答:原来橘子重7千克。筐重1千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3三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版】

1
2
3
4
<
<
<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做一做”,第1题。 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3题。 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1分=( 60)秒 1时=( 60)分
二、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60+60=120
2时=( 120)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时、分、秒
秒的认识
一、新课引入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秒针共走过1大格,也 就是5小格,是5秒。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秒针共走过4大格,也就 是20小格,是20秒。
二、探究新知
试 把一 结试 果1记分录钟1下秒能来有做。多些长什呢么?,
300秒=( C)分
A. 3
B. 30 C. 5
三、知识运用
4. 小组同学中的一人计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坐在座位上。 如果你认为过了30秒,就把手举起。
(1)核对一下,每人估计的 30秒实际是多长时间。
(2)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 估计得最准。
(3)请估计得最准的同学说 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你打算怎样调整自己估 计的方式?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起床 6 :40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洗漱 6 :50
吃早饭 7:00
( 过5)分
整理 7:20
(过15)分
上学 7:25
到校 7:40
三、知识运用
2. 想一想,说一说。
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认识克、千克与克的换算》课件PPT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是 比较轻的质量单位; 2.1千克=1000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称一称你的文具 盒大约有多少克,分别用手掂一掂。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答:数学书大约有380克,文具盒大约有 200~500克左右。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想一想
一袋盐重500克, 2袋盐重多少克?
一袋盐重500克, 2袋盐就是2个500克, 也就是1000克,即2×500=1000(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看一看 照样子称一称,你能发现什么?
2袋盐是1000 克,也是1千 克。
1千克=1000克
苏教版 数年级 上册
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
比1克轻
比1克重
比1克轻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答:空杯重200克,而空杯和水一共重350克,所 以水的重量为350-200=150(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 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在电子秤上称出5克盐, 看看有多少。
重70克
重90克
“g”表示“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下面的水果各重多少克?
重150克
重1250克
用台秤称物体时,要注意台秤的单位,看准刻度。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填一填
2 千克=(2000 )克 3000 克=( 3 )千克
8000 克=( 8 )千克 5千克=( 5000 )克
根据1千克=1000克,2千克就是2个1000 克,是2000克;3000克里有3个1000克, 也就是3千克。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是 比较轻的质量单位; 2.1千克=1000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称一称你的文具 盒大约有多少克,分别用手掂一掂。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答:数学书大约有380克,文具盒大约有 200~500克左右。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想一想
一袋盐重500克, 2袋盐重多少克?
一袋盐重500克, 2袋盐就是2个500克, 也就是1000克,即2×500=1000(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看一看 照样子称一称,你能发现什么?
2袋盐是1000 克,也是1千 克。
1千克=1000克
苏教版 数年级 上册
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
比1克轻
比1克重
比1克轻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答:空杯重200克,而空杯和水一共重350克,所 以水的重量为350-200=150(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 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在电子秤上称出5克盐, 看看有多少。
重70克
重90克
“g”表示“克”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下面的水果各重多少克?
重150克
重1250克
用台秤称物体时,要注意台秤的单位,看准刻度。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填一填
2 千克=(2000 )克 3000 克=( 3 )千克
8000 克=( 8 )千克 5千克=( 5000 )克
根据1千克=1000克,2千克就是2个1000 克,是2000克;3000克里有3个1000克, 也就是3千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集合(人教版)(共16张PPT)

娜、王力、周伟、姚远、周晓、袁梦、丁辉、陈晨。
参加音乐课外小组的
参加美术课外小组的
程明 李胜 张强 刘柳
姚远 袁梦 左娜 王力
丁辉
周伟 周晓
陈晨
音乐和美术小组都参加的 (1)既参加音乐组又参加美术组的有( 12 )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集合(人教 版)( 共16张P PT)
7+8-3=12(人)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集合(人教 版)( 共16张P PT)
集合
参加音乐课外小组的
参加美术课外小组的
程明 李胜 张强 刘柳
姚远 袁梦 左娜 王力
丁辉
周伟 周晓
陈晨
音乐和美术小组都参加的
(2)参加音乐组和参加美术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7+8-3=12(人)
答:参加音乐组和参加美术组的一共有12人。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10 总复习
集合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集合
复习导入
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同去看电 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 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
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奶奶
妈妈
女儿
返回
集合
知识梳理 集合的意义是什么?
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看作一 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集合(人教 版)( 共16张P PT)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集合(人教 版)( 共16张P PT)
集合
两根木棍放在一起(如图),共长180厘米,其中一 根木棍长10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30厘米,另一根 木棍长多少厘米?
180厘米 100厘米
定兴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练习课课件新人教版2

你的理由。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 ?
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10:55-11:35
〔1〕40分钟 〔2〕眼保健操 〔3〕7:30
(一)在 里填上〞>”〞<”或〞=”【。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100秒 < 2分
1时 < 80分
5时 > 250分
3分 > 3秒
2分40秒 < 200秒
练习课〔第1~2课时〕
时、分、秒
秒针 :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那根针。走一小格是 1 秒 , 走一圈是 60 秒。
1 时=60分 1分=60秒 1 秒可以眨一下眼、数一个数
计算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1.在 里填上〞>”〞<”或〞=”。 【教材P6 练习一 第4题]
当加数百位是8时 , 另一个加数的十位可以是5、6、7 、8、9 , 対应的和的十位是0、1、2、3、4。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课本P45页练习九第11题] Nhomakorabea45
□+1=9 或□=9
+
5
1
9
0
4+□+1=□ 5+5=10
当加数百位是9时 , 另一个加数的十位可以是0、1、2 、3、4 , 対应的和的十位是5、6、7、8、9。
39
79
17
77 77
39 79
【课本P46页练习九第13题]
〔1〕如果继续摆下去 , 两人摆出的三位数的和接近多少 ? 差呢 ?你是怎样想的 ? 估成整百 , 只看
是估算百还位是,精行确吗计算? ?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总 价 = 单 价 ×数 量
一个影剧院有318个座位。东华小学近1200名师生 分4场观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为什么?
先算一算4场电影可 以让多少个学生观看。
318×4= 1272(个)
318
×1
34
1272
1272 > 1200
答:能都有座位。
比一比,算一算
30×2= 60 32×2= 64 34×2= 68
4×20= 80 4×21= 84 4×22= 88
30×3= 90 31×3= 93 33×3= 99
先想一想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4×32= 128
三位数
32 ×1 4
128
121×7= 847
三位数
121 ×1 7
847
4×23= 92
两位数
23
×
14
92
211×7= 1477
四位数
211
×1
7
1477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 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比一比
37
× 12 74
329
×
23
9 87
73
×1
2
1 4 6 哪一位上满几十,
就向前一位进几。
293
×2
3
879
先找出错误在哪,再改正。
进位的数漏 掉了
进位的数错 了
2
2
8
9
百位上算错 了
2
6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个39元 2个
一共( )元 78
每个12元 5个
一共( )元 60
每瓶4元 18瓶
练习二
复习旧知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 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 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7
283
× 12 94
×2 3 849
巩固练习
算一算
5×3+2= 17 5×9+3= 48 2×8+5= 21
7×6+6= 48 9×4+4= 40 7×8+6= 62
一共( )元 72
39×2=78
12×5=60
4×18=72
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1970年4月,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 卫星绕地球一周要114分钟,绕地球5周要多少分钟?
求绕地球5周的时间,要用 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乘5周。
114×5 = 570(分)
114
×
25
570
答:绕地球5周要570分钟。
一个影剧院有318个座位。东华小学近1200名师生 分4场观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为什么?
先算一算4场电影可 以让多少个学生观看。
318×4= 1272(个)
318
×1
34
1272
1272 > 1200
答:能都有座位。
比一比,算一算
30×2= 60 32×2= 64 34×2= 68
4×20= 80 4×21= 84 4×22= 88
30×3= 90 31×3= 93 33×3= 99
先想一想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4×32= 128
三位数
32 ×1 4
128
121×7= 847
三位数
121 ×1 7
847
4×23= 92
两位数
23
×
14
92
211×7= 1477
四位数
211
×1
7
1477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 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比一比
37
× 12 74
329
×
23
9 87
73
×1
2
1 4 6 哪一位上满几十,
就向前一位进几。
293
×2
3
879
先找出错误在哪,再改正。
进位的数漏 掉了
进位的数错 了
2
2
8
9
百位上算错 了
2
6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个39元 2个
一共( )元 78
每个12元 5个
一共( )元 60
每瓶4元 18瓶
练习二
复习旧知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 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 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7
283
× 12 94
×2 3 849
巩固练习
算一算
5×3+2= 17 5×9+3= 48 2×8+5= 21
7×6+6= 48 9×4+4= 40 7×8+6= 62
一共( )元 72
39×2=78
12×5=60
4×18=72
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1970年4月,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 卫星绕地球一周要114分钟,绕地球5周要多少分钟?
求绕地球5周的时间,要用 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乘5周。
114×5 = 570(分)
114
×
25
570
答:绕地球5周要57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