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定式动作图解(图)
最全五禽戏图解(组图)

五禽戏图解全攻略(组图)五禽戏:华佗的养生修身之道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由浅入深因人而异中华瑰宝《华佗五禽戏》全攻略图解(组图)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
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
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
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
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二)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
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W-6)。
(三)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
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W-8)。
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
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
五禽戏-图解(虎、鹿、鸟)之欧阳道创编

五禽戏(虎、鹿、鸟)第一式虎举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第二式虎扑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
同时,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流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第三式鹿抵动作一:接上式。
两腿微屈,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握空拳,向右侧摆起,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随手动,视右拳。
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脚尖外展踏实;右腿伸直蹬实;同时,身体左转,两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后画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后,左臂弯曲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侧;右臂举至头前,向左后方伸抵,掌心向外,指尖朝后;目视右脚跟。
五禽戏图解

五禽戏图解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
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
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
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
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二)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
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W-6)。
(三)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
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W-8)。
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
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最好是高单杠),把身体悬吊起来(图W- 10),上下伸缩7次,如同“引体向上”(图W-11)。
五禽戏-图解(虎、鹿、鸟)之欧阳德创编

五禽戏(虎、鹿、鸟)第一式虎举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第二式虎扑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
同时,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流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第三式鹿抵动作一:接上式。
两腿微屈,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握空拳,向右侧摆起,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随手动,视右拳。
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脚尖外展踏实;右腿伸直蹬实;同时,身体左转,两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后画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后,左臂弯曲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侧;右臂举至头前,向左后方伸抵,掌心向外,指尖朝后;目视右脚跟。
五禽戏图文(一)

五禽戏(二)“五禽戏”是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运动发展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体育和健身运动。
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五禽戏”动作比较简单,运动量比较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选练。
一、虎形预备式;两臂自然下垂,颈自然竖直,面部自然,眼向前平视,口唇闭合,舌尖轻抵上颚.不用挺胸或拱背。
两脚跟靠拢成立定姿势,全身放松。
站立片刻(图1)然后做下列动作:1.左式(1)两腿慢慢向下弯曲,成半蹲姿势,体重慢慢移往右腿,左脚靠在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稍离地抬起,脚掌虚点着力,成右独立步。
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腹两侧,两掌心向上,眼看左前方(图2)。
(2)左脚向左前方斜出1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坐在右腿,成左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而出。
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左手食指尖(图3)2.右式同左式唯左右方向相反(1)左脚向前垫半步,右脚随之跟到左腿踝关节处,两腿靠拢,右脚跟稍离地抬起,右脚掌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体重移至左脚。
成左独立步。
同时两掌变拳撤回到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斜进1步,左脚跟进半步,两足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在左腿上,成右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推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右手食指尖。
3.左式(1)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也随之跟到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离地抬起,脚尖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成右独立步。
间时两掌变拳撤至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完全与前左式(2)的动作相同。
如此左式、右式的反复虎扑,次数不限。
练时要协调敏捷,沉着勇猛,做到“手起而钻,手落而翻,手足齐落,挺腰伸肩”,这样虎形助神态就基本具备了。
五禽戏图解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华佗虎扑动前肢虎走阴属肾,行膀胱属阳,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练虎的时候,瞪起眼睛来加强肾脏的锻炼。
羡门虎戏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松静站立,然后低头,转向侧面,吸气,两手用力推拳于体前侧,如提千斤重,闭气,似虎发威,再发声如虎吼,吐气。
虎形:“闭气,低头,拳,战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金,轻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上而复下,觉腹内如雷鸣,或七次。
如此运动,一身气脉调和,百病不生。
”低头前俯,两手握拳,如虎发威状抖动,然后两手如提千斤重物般慢慢上举,身体挺直。
鹿伸转头颈鹿主肝,肝脏有毛病,它很起作用。
鹿的眼睛,它的目光是斜视,斜视就像偷着看人,鹿是斜视,斜视作用于肝脏,叫疏通肝气,调理肺气,互相配合,互相起作用。
土成绮鹿势戏 两脚开立,两手握拳,模仿鹿向左后上瞧5-7次。
然后两脚向前鹿跳5-7次,脚尖着地。
跳完两脚并拢原地直立,提脚跟向下落地震动,使全身皆震动2-3次。
鹿形:“闭气,低头,拳,如鹿转头顾尾,平身缩肩,立脚尖跳跌,跟连天柱,通身皆振动。
”低头握拳,向后顾盼,然后脚尖着地作跳跃动作。
猿脚尖纵跳猿属火。
心火猿主心脏,对心神起作用,猿的动作闪展腾挪灵活眼,这个动式,一活动起来以后,这个眼睛眨巴三下,不要多,你把这个神气掌握到了,就三下解决问题。
费长房猿势戏 前后两脚开立成右虚步,一手屈臂斜上举,如握树枝,另一手放至腹前,如拿果子。
然后屈膝虚步用手握内侧脚跟,同时转身看脚跟5~7次,再换另一脚虚步做相同动作。
猿形:“闭气,如猿爬树,一只手如果,一只脚如抬起,一只脚跟转身,更运神气,吞入腹内,觉有汗出方可罢。
”象猿猴爬树一般,一手高举,一足抬起,再放下,左右两手两足交替进行。
熊伏倒站立熊属土,主脾胃,特别是练摇臂熊,晃臂熊的时候,胃酸,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上有毛病,就练熊(的动作),它很起作用。
庚桑熊势戏 上肢、下肢同时落地支撑,模仿熊向前行5步,行步时注意摆头。
最全五禽戏图解(组图)

五禽戏图解全攻略(组图)五禽戏:华佗的养生修身之道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由浅入深因人而异中华瑰宝《华佗五禽戏》全攻略图解(组图)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
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
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
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
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二)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
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W-6)。
(三)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
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W-8)。
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
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
《五禽戏》图解

《五禽戏》图解《五禽戏》,著名古导引功法名。
为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编创的一套健身功法。
《后汉书.方技传》:“华佗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后经历代不断发展,出现多种套路。
如传为华佗弟子吴普所撰《太上老君养生诀》(收入《道藏》)与南梁《养性延命录》及明《万育仙书》等著作对五禽戏的具体动作都有详略不等的记述,后者还有附图。
详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条。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
五禽古谱摘录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鸟伸。
”挽引肤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曰五禽之戏。
挽引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
普施行之,年九百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完坚。
夫为导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虎戏:四肢距①地,前三踯,却②三踯,长引肤,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熊戏: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鹿戏: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伸右脚,右伸左脚,左右申缩,亦三止。
猿戏: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七,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
鸟戏:立起,翘一足,伸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伸脚,起,挽足指,各七;伸缩两臂各七。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
轻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
陀行之,年过万岁。
教传弟子广陵吴普,亦得延年长寿。
一、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
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