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分解教学
健身气功五禽戏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五禽戏“五禽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术,内外兼练、体用兼备,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而创编。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模仿鸟兽运动之形来健身治病。
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内的帛画导引图有一些动作就是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姿势的。
后来,华佗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创编了《五禽戏》。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乐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后世之人据此受到启发,创编并发展了多种流派的“五禽戏”。
动作要领一是全身放松,情绪轻松乐观;二是呼吸要调匀,用腹式呼吸,舌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口;三是要专注意守,保证意、气相随;四是动作要形象,如虎之威猛、熊之沉稳、鹿之温驯、猿之轻灵,鹤之轻翔舒展。
预备姿式:两脚开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起势调息---上提---下按---上提---下按---上提---下按虎戏:一、虎举1、握拳---上举---握拳---下拉2、握拳----举---握拳---拉3、握拳---举---握拳---拉4、握拳---举---握拳---拉二、虎扑1、两手上提---前伸---下按---上提---下扑2、提---伸---按---提---扑3、提---伸---按---提---扑4、提---伸---按---提---扑两手侧起---内合下按鹿戏:一、鹿抵1、迈步---转腰---下视---还原2、迈步---转腰---下视---还原3、迈步---转腰---下视---还原4、迈步---转腰---下视---还原二、鹿奔1、上步---后坐---前移---收回2、上步---后坐---前移---收回3、上步---后坐---前移---收回4、上步---后坐---前移---收回两手侧起---内合下按熊戏:一、熊运1、右---上---左---下2、右---上---左---下3、左---上---右---下4、左---上---右---下二、熊晃1、提髋---落步---后坐---前靠2、提---落---坐---靠3、提---落---坐---靠4、提---落---坐---靠两手侧起---内合下按猿戏:一、猿提1、上提---转头---下按2、上提---转头---下按3、上提---转头---下按4、上提---转头---下按二、猿摘1、退步---顾---盼---按掌---上步---摘果---收回2、退步---顾---盼---按掌---上步---摘果---收回3、退步---顾---盼---按掌---上步---摘果---收回4、退步---顾---盼---按掌---上步---摘果---收回两手侧起---内合下按鸟戏:一、鸟伸1、上举---下按---分手---抬腿2、举---按---分---抬3、举---按---分---抬4、举---按---分---抬鸟飞1、平举---下落---上举---下落2、平举---下落---上举---下落3、平举---下落---上举---下落4、平举---下落---上举---下落两手侧起---内合下按收势1、引气归原侧举---下按---侧举---下按---侧举---下按2、两手向前拢气---虎口交叉---叠于腹前---闭目静养---调匀呼吸---意守丹田---搓手---浴面。
五禽戏动作分解(新)

---------------------------------------------------------------最新资料推荐------------------------------------------------------五禽戏动作分解(新)五禽戏动作分解预备式:两脚分开,松静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起式调息:配合呼吸,两手上提吸气,两手下按时呼气,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掌心向上,曲肘内合,转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度均匀柔和、连贯,排除杂念,宁心安神。
1、虎戏:手形是虎爪,手掌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摹拟老虎的利爪。
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
虎戏由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组成。
虎举:掌心向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曲指握拳,向上提起,高与肩平时拳慢慢松开上举撑掌。
然后再曲指握拳,下拉至胸前再变掌下按。
动作要领:两手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拔长身体。
提胸收腹如托举重物,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
两手上举时吸入清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
1 / 9曲指握拳能增加循环功能。
虎扑:左式,两手经体侧上提,前伸,上体前俯,变虎爪,再下按至膝部两侧,两手收回。
再经体侧上提向前下扑,上提至与肩同高时抬左腿向左前迈一小步,配合向前下扑时落地,先收回左脚再慢慢收回双手。
换作右式,动作和左式相同,唯出脚时换成右脚。
动作要领:两手前伸时,上体前俯,下按时膝部先前顶,再髋部前送,身体后仰,形成躯干的蠕动。
虎扑要注意手形的变化,上提时握空拳前伸,下按时变虎爪,上提时再变空拳,下扑时又成虎爪。
速度由慢到快,劲力由柔转刚。
容易犯的错误:两手前伸时容易拱腰低头、膝部弯曲。
纠正办法是抬头前伸,臀部后顶,哈腰伸膝,对拉拔长腰部。
虎扑动作注意下扑时配合快速呼气,以气催力,力贯指尖。
虎扑使脊柱形成伸展折叠,煅炼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舒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五禽戏分解教学精编版

健身气功-五禽戏分解教学五禽戏,模仿五禽神韵,肢体动作输通经络,调解心里健康。
功法教学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创编而成的健身气功功法。
预备势两脚分开,松劲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起势调息,动作可以配合呼吸,两手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掌心向上,屈肘内合,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率要均匀、柔和、连贯,可以起到排除杂念,调合气息,宁心安神的作用。
虎戏虎戏的手形是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模拟老虎的力爪。
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势眈眈。
虎戏有虎举、虎扑两个动作。
虎举:掌心朝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屈指握拳,向上提起,高与胸平时,拳慢慢松开、上举、撑拳,再屈指握拳,下拉至胸前,再变掌下按。
两掌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拉长身体,提胸收腹,扶托举重,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两掌上举时,吸入氢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虎扑:两手经体侧上提,前伸,上体前俯,变虎爪,再下按至膝部两侧,经体侧上提,向前下扑;换做右势,两手前伸时上体前扑,下按上提时,膝部先前顶,再髋部前送,身体后仰,形成躯干的蠕动。
虎扑要注意手型的变化,上提时握空拳,前伸、下按时变成虎爪,上提时再变成空拳,下扑时又成虎爪,速度由慢到快,劲力由柔缓刚。
容易犯的错误是:两手前伸时容易弓腰、低头、膝部弯曲。
纠正方法是:抬头前伸,臀部后顶,踏腰伸膝,对拉拨长腰部。
虎扑动作注意下扑时配合呼气,以气推力,力贯指尖,虎扑使脊柱伸展折叠,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输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虎戏结束,两手自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鹿戏鹿戏的手形是鹿角,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
练习鹿戏时,要模仿鹿轻灵安闲,自由奔放神态。
鹿戏是由鹿抵和鹿奔两个动作组成。
【蔓萝健身】五禽戏动作图解与动作口诀

【蔓萝健身】五禽戏动作图解与动作口诀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戏”是游戏、玩耍的意思。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创编而成。
每一戏都各具特色和养生功效,连起来又浑然一体,通过整体练习,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目的。
练习时模仿虎的动作有虎举、虎扑,形似猛虎扑食、虎威铮铮。
虎戏在五行属水,主肾,可以起到刺激肾脏,壮腰强肾的作用。
虎举动作流程及口诀十指尽力伸;屈指虎口撑;旋腕依次握;反掌向上举。
虎扑动作流程及口诀手握空拳两侧起;挺胸塌腰向前伸;送髋挺腹胸后仰;提膝扑按力达指。
练习时模仿鹿的动作有鹿抵、鹿奔,形似鹿扭腰、鹿奔跑。
鹿戏在五行属木,主肝,可以起到舒筋、强壮腰腿、养肝、明目的作用。
鹿抵动作流程及口诀脚尖外展手摆起;肘抵腰侧上臂举;指尖朝后目下视;腰部侧弯加劲拉。
鹿奔动作流程及口诀空拳前伸成弓步;重心后移成弓背;低头收腹臂内旋;内夹尾闾命门凸。
练习时模仿熊的动作有熊运、熊晃,形似熊走路、摇晃。
熊戏在五行属土,主脾胃,可以起到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的作用。
熊运动作流程及口诀拳眼相对垂小腹;挤肝压脾上舒服;运化脾胃立圆转;腰腹摇晃防劳损。
熊晃动作流程及口诀提髋迈步向前靠;重心后坐两臂摆;一晃三动乐逍遥;挤腰晃肩髋膝转。
练习时模仿猿的动作有猿提、猿摘,形似猿提东西、采摘果实。
猿戏在五行属火,主心,可以通畅心经血脉,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猿提动作流程及口诀手指分开速撮拢;耸肩夹肘团脸中;收腹提肛足抬起;转颈挤胸压血管。
猿摘动作流程及口诀屈肘屈腕贴腰侧;后退一步掌摆起;左顾右盼成丁步;迈步采摘同步行。
练习时模仿鸟的动作有鸟伸、鸟飞,形似鸟伸展双翅、飞翔。
鸟戏在五行属金,主肺,可以提升肺脏的呼吸功能,并提高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
鸟伸动作流程及口诀两腿微屈叠手举;挺胸塌腰目下视;掌呈鸟翅向后摆;一足独立后腿伸。
古五禽戏(甫光居士)

古五禽戏(甫光居士)1.虎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
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
接着抬头面朝天并吸气,再低头向前平视并呼气。
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2.鹿戏:接上四肢着地势。
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
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右转,一如前法。
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
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抬腿吸气,挺身呼气,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
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两次。
3.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
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
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
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然后起身,两脚着床席成蹲式,两手分别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席;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驱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4.猿戏:择一牢固横杆(如单杠、门框或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杆,使两足悬空,做引体向上七次。
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杆,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5.鸟戏:自然站立,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
接着翘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然后坐下,曲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左右交替各七次。
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摘自《养生大世界》)。
健身气功《五禽戏》口诀及图解

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
也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
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
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举??????????????????????????????????? ?虎??扑??????????????????????????????? 鹿??抵?????鹿??奔??????????????????????????????????? 熊运???????????????????????????????????? 熊晃猿提??????????????????????????????????? 猿摘???????????????????????????????????? 鸟伸鸟飞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
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
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健身气功《五禽戏》口诀及图解

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
也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
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
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
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
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
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
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
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幼儿园大班五禽戏教案

幼儿园大班五禽戏教案幼儿园大班五禽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和快速掌握五种动物的动作特征及故事。
2. 能熟练表现五禽戏的动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动作协调性和肢体控制力。
3. 能认识五行元素与人体相互关联的知识,理解五行调养身心,养生健康的要义。
二、教学内容五禽戏学习、五行关联、身体健康等。
三、教学方法多感官理解、集体合作、分层教学、轻松愉悦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集合与欢迎1. 举办音乐庆典,我们集合到一起!2. 我们一起欢迎!老师、朋友、五禽戏!第二节:欣赏五禽戏1. 把五禽戏图片贴于墙壁或投影仪上展示给学生。
2. 请助教向学生传授五禽戏基本知识,然后用简单幽默的形式向幼儿展示五禽戏。
第三节:五禽戏习练1. 老师和助教一起介绍五禽戏的第一个动作,之后让学生分组模仿动作。
2. 每组学生依次展示他们的动作,老师或助教会给予意见和建议。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动作都被展示。
第四节:五行关联1. 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的含义及其在人体上的作用。
2. 告诉孩子们,每一种动物代表一个元素,解释每种动物的特征,并与相应的元素相关联。
3.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调养身心的方法和技巧,这随着他们的成长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五节:结尾1. 教师和助教总结这次五禽戏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 宣传下次五禽戏的活动,希望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3. 教育孩子们要坚持锻炼,关心自己的健康与成长。
五、教学评估1. 观察每组学生习练每个动作的时候,是否掌握了动作及是否在掌握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2. 希望学生写一份有关五禽戏、五行元素的理解笔记分享给同伴,作为学生的评估依据之一。
六、教学建议1. 本着“体验”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各种动作的乐趣。
2. 注意班级内学生的多样性,分层教育,适应各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能力水平。
3. 在教学中,不断倡导“坚持”的精神,即使在学习面临瓶颈时也不要放弃,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禽戏分解教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健身气功-五禽戏分解教学
五禽戏,模仿五禽神韵,肢体动作输通经络,调解心里健康。
功法教学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创编而成的健身气功功法。
预备势
两脚分开,松劲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起势调息,动作可以配合呼吸,两手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掌心向上,屈肘内合,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率要均匀、柔和、连贯,可以起到排除杂念,调合气息,宁心安神的作用。
虎戏
虎戏的手形是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模拟老虎的力爪。
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势眈眈。
虎戏有虎举、虎扑两个动作。
虎举:
掌心朝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屈指握拳,向上提起,高与胸平时,拳慢慢松开、上举、撑拳,再屈指握拳,下拉至胸前,再变掌下按。
两掌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拉长身体,提胸收腹,扶托举重,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两掌上举时,吸入氢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虎扑:
两手经体侧上提,前伸,上体前俯,变虎爪,再下按至膝部两侧,经体侧上提,向前下扑;换做右势,两手前伸时上体前扑,下按上提时,膝部先前顶,再髋部前送,身体后仰,形成躯干的蠕动。
虎扑要注意手型的变化,上提时握空拳,前伸、下按时变成虎爪,上提时再变成空拳,下扑时又成虎爪,速度由慢到快,劲力由柔缓刚。
容易犯的错误是:两手前伸时容易弓腰、低头、膝部弯曲。
纠正方法是:抬头前伸,臀部后顶,踏腰伸膝,对拉拨长腰部。
虎扑动作注意下扑时配合呼气,以气推力,力贯指尖,虎扑使脊柱伸展折叠,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输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虎戏结束,两手自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鹿戏
鹿戏的手形是鹿角,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
练习鹿戏时,要模仿鹿轻灵安闲,自由奔放神态。
鹿戏是由鹿抵和鹿奔两个动作组成。
鹿抵:练习时以腰部转动,来带动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
先练习上肢动作,握空拳,两臂向右侧摆起,与肩等高时,拳变鹿角,随身体左转,两手向左后方伸出;再练习下肢动作,两腿微屈,重心右移,左脚提起向左前方着地,屈膝,右腿蹬直,收回。
易犯的错误有,落步时脚尖朝前,没有外展,身体侧屈不够,未能注视右脚后跟。
纠正方法是,落步时脚尖外展,接近90度,身体稍前倾,左肘压紧腰侧,右手充分后伸,展开右腰侧,增加腰部旋转,使眼睛通过左肩上方看到右脚后跟。
提腿迈步,两手划弧,转腰下势,收回。
鹿抵主要是运动腰部,经常练习能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和运动幅度,具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鹿奔:左脚向前迈步,两臂前伸,收腹弓背,重心前移,左脚收回。
注意换脚,在五禽戏的左右势动作转换中,只有鹿奔才有这个小换步。
注意挽部动作,两手握空拳向前划弧,最后屈挽,重心后坐时,两手变鹿角,内旋前伸,手背相对,还要含胸低头,使肩背部形成横弓,同时尾闾前扣,收腹,腰背部形成竖弓,重心前移成弓步,两手下落,换右势,注意小换步,收左脚,脚掌着地时,右脚跟提起,向前迈步,重心后坐,再前挤。
鹿奔动作使肩关节充分内旋,伸展背部肌肉,运动了脊柱关节。
鹿戏结束,两手侧前上举,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熊戏
熊戏的手形是熊掌,五指弯曲,大姆指压在食指、中指的指节上,虎口撑圆。
大自然的熊表面上笨拙缓慢,其实央在充满了稳健、厚实的劲力。
熊戏是由熊运和熊晃两个动作组成。
熊运:两手成熊掌,置于腹下,上体前俯,随身体顺时针划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再逆时针划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开始练习时要体会腰腹部的压紧和放松。
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手在胸腹部主动挪转,之二是,腰部绕水平转动。
纠正方法是,两腿保持不动,固定腰胯,开始练习时,手下垂放松,肢体随腰腹部立圆摇转,待熟练后再带动两手在腹前绕立圆,动作配合要协调自然。
熊运动作可以配合呼吸,手上提时吸气,向下时呼气,再逆时针摇转。
熊运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对腰背部也有锻炼作用。
熊晃:提髋落步,屈腿后坐,前靠,换做右势,提髋屈腿,落步后坐,前靠,上下肢动作要配合协调。
初学时,提髋动作可以单独原地练习,两肩不动,收紧腰侧,以髋带腿,左右交替,私利练习。
易犯的错误是,用脚特意踏步,应该用身体自然下压,膝踝关节放松,全脚掌着地,使震动传到髋部,重心转移时腰部两侧交替压紧,放松。
熊晃能起到锻炼中交内脏和肩部、髋关节的作用。
熊戏结束,两手侧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猿戏
猿戏有两个手形,猿钩,五指撮拢,屈挽;握固,大拇指压在无名脂指根内侧,其余四指握拢。
猿猴生性活泼,机灵敏洁,猿戏要模仿猿猴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的动作。
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组成。
猿提:两手置于体前,十指撑开,快速捏拢成猿钩,肩上耸,缩脖,手上提,收腹提肛,脚跟提起,头向左转,头转回,肩放松,脚跟着地,两手变掌,下按至腹前;再做右势。
注意动作步骤,重心上提时,先提肩,再收腹提肛,脚跟提起,重心下落时,先松肩,再松腹落肛,脚跟着地,以掸宗穴为中心,含胸收腹,缩脖提肛,两臂内夹,形成上下左右的向内合力,然后再放松还原。
重心上提时,要保持身体平衡,意念中百惠上领,身体随之向上,猿提可以起到按摸上交内脏,提高心肺功能的作用。
猿摘:退步划弧,丁步下按,上步摘果。
猿摘模拟猿猴攀树摘果,手形和眼神的变化较多,眼先随左手,当手摆到头右侧时,转头看右前上方,意想发现树上有颗桃,然后下蹲向前跃步,攀树摘果,变钩手要快,落步收回,变掌捧桃,左手下托;下肢动作是左脚左后方退步,右脚收回点地,右脚前跨步,重心上移,再收回变丁步。
完整练习,退步摆掌,松肩划弧,左顾右盼,下按,上步,摘果,落步,收回。
要注意上下肢协调配合。
猿摘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肌体反映敏洁性。
猿戏结束,两手侧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鸟戏
鸟戏的手形是,鸟翅,中指和无名指向下,其余三指上翘。
练习鸟戏时,意想自己是湖中仙鹤,昂首挺立,伸筋拨骨,展翅翱翔。
鸟戏由鸟伸和鸟飞两个动作组成。
鸟伸:两手上举时,耸肩缩顶,尾闾上翘,手部水平,下按时身体放松,重心右移后,再后伸左腿,展开上体,两手腹前相叠,上举至头前上方,手掌水平,身体稍前倾,两手下按至腹前,再向后成人字形分开后伸,两膝伸直,保持身体稳定。
鸟伸动作借住两臂上举、下按,身体松紧腰际,起到吐故纳新,输通任都二脉精气的作用。
鸟飞:两手在腹前相合,侧平举,提腿独立,立腿下落,再上举提腿,下落。
换做右势。
挺举时,手挽比肩略高,下落时掌心相对,上举时手背相对,形成一个向上的喇叭口。
可以单独练习上肢动作,先沉肩,再起肘,最后提挽,下落时先松肩,再沉肘,按掌,使肩部手臂形成一个
波浪蠕动,有利于气血运行。
再练习下肢动作,一腿提膝时,支撑腿伸直,下落时支撑腿随之弯曲,脚尖点地,再提膝。
练习鸟飞时要上下肢协调配合,身体保持平衡。
常练可锻炼心肺功能,灵活四肢关节,提高平衡能力。
鸟戏结束,两手侧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引气归元
引气归元是收功动作,可以调合气息。
两手侧举向上,配合吸气,体前下落,配合呼气。
两手侧举掌心向上,举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下沿体前自然下落。
意念可随两手而行,上举时如捧气至头顶上方,下落时外导内引,身体放松,意念下行,两手在腹前划弧合拢,虎口交叉,叠于腹前,闭目静养,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能起到合气血,通经脉,理脏腑的功效,待呼吸均匀,意念归于丹田,两眼慢慢睁开,合掌搓手至手心发热,浴面,可重复数次,最后两掌向上,过耳后沿体前缓缓下落,两臂自然下垂,两脚并拢。
通过收功使身体舒泰安康,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