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广东省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的中国主导产业分析

: ! 一一(√ l2 …,) ~ = ,, n
I
间接关联效应 , ,较强的关联与扩散效应” 因此 “ 成为主导产
业的最主要选择基准。
∑∑
n I
2产 业 波及效 果分 析 .
某业影力 = 产的响系 数
轰褊 磊 辇
关 键词 : 导 产 业 , 业 关联 , 响 力 系数 , 应 度 系数 主 产 影 感
中图分类号 :2 3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6 3 2 1 2 0 )0 0 1— 3 F 2 A 1 7 — 9 X(0 8 1~ 0 8 0
力; 把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感应度。在进行
大。 因此 , 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 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的大小。 20 年 ,国内的投入产出表将全国的国民经济划分为 02
般用符号表示, 计算公式为:
4 个部门, 2 由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我们计算出了各个产 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力系数最 大的为产业编号 1 的 9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 造业部门, 影响力系数为 1 933第二, . 59 ; 3 为仪器仪表及文化 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部门, 影响力系数为 1 8 2; . 4 1第三为电 26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部门, 力系数为 167; 影响 . 08第四为交 2 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部门, 力系数为 1 52。前 1 位产 影响 . 87 2 3 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 15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程 ., 1 度远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并且 20 年我国影响力系 02
21 .影响力系数
产 业的“ 不合比 例增长” 作用, 的 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
考虑产出规模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等数据的实证分析

业的经济地位和产业间关联现状。遗憾 的是 , 这两个系数本身的缺 陷, 使得支柱产业的挑选并不那 么准确 , 可能出现个别经济地位并不十分重要 , 总量规模很小 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却异常地大。杨 灿( 2 0 0 5 ) 指 出, 简单 的影 响力系数体现的只是某部门生产“ 单位最终产 品” 对所有相关部 门提出的 完全 需求 , 仅 仅从 中问消 耗 的角 度说 明部 门 间关联 的强 度 , 而非 实 际作 用 的强度 或绝 对力 度 ; 所 以,
发展 。利用影响力 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 加权的影 响力 系数 和感应度 系数的方 法可 以适 当甄别 和选 择 国民经济发展 的支 柱产 业。从研究结果分析 , 加权 影响力系数或加 权感应 度系数 排序前 5位 为 重要产业部 门 , 需 要重 点扶持 ; 影 响力 系数或感 应度系数排 序前 5位 的产业部 门需要结 合其加权
影响力系数 或加权感 应度 系数具体 分析 , 选择性扶持 ; 但传 统的支柱 产业 和新 兴产业 , 如 纺织业 , 信息传输 、 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等 , 应给予必要的重视或扶持 。国家应加 强农业 、 能源 、 交 通、 城市
公用设施 、 环保 等基 础产业与基础设施 的建设 , 从整体上把握产业 发展 的格局和方 向 , 在 政策上 大
2 0 1 3年第 2期 ( 总第 2 1 6期 )
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U R N A L O F X I A ME N U N I V E R S I T Y( A r t s&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N o . 2 2 01 3 Ge n e r l a S e r i a l No . 2 1 6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某地区投入产出表计来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计算并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来分析该地区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关系及各产业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引言:地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
利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
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产业关联的分析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地是价值型分析工具。
如下两张表:本文基于的投入产出表为附表1表行向表示该产业的分配或者是去向,即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投入部门的作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量。
列向表示产品的价值组成,即在投入过程中消耗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量。
在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
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使用,从而最初投入部分等于最终需求部分, 按照上述分类,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纵横交错,构成相互联系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的三个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增加值部分。
中间需求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几个经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中所有部门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分 析 了湖北 省 生产性 服务 业 与制造 业 的互 动 发展程 度 ,结果表 明湖北省 生产 性服 务业 与制造 业 之间 的 互 动 发 展 程 度 较 低 。 而 李 博 、韩 增 林 ( 2 0 1 2)
第3 6卷
第 2期
石 家庄 经 济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Vo 1 . 3 6 NO . 2 Apr .2 01 3
种 与制造 业之 间相 互作 用 、彼此 依赖 、共 同发 展
的互 补 性 关 系 ( P a r t r和 E h a n ,1 9 8 9 ;S h u g a n ,
1 9 9 4 ;B a t h l a 、2 0 0 3 ) 。
近些年 来 ,生产 性 服务业 发展 及其 与 制造业 的
关 键词 :制造 业 ;生产性 服 务业 ;投入 一 产 出法
中 图分 类 号 :F 2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6 8 7 5( 2 0 1 3 )0 2 - 0 0 2 3 - 0 8
一
、
引 言
方 。江静 、刘 志 彪 (2 0 0 9 )分 析 了长 三 角地 区
这 种互 动关 系越 来越 引起 国内学 者 的重 视 。程 大 中 ( 2 0 0 8 ) 采用 投 人 产 出 法 对 中 国 和 1 3个 O E C D经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研究

目前 , 尚缺 乏权威 的现代 服 务业统 计 指标体 系 。
了恢 复 性增长 到 内部 结 构 转 变性 增 长 , 传统 服 务 业 和现代 服务业 都 获 得 较快 发展 。然 而 , 代服 务 业 现 与第一 、 二产 业究 竟存在 怎 样 的关 系 ?是 相互 独 第
立 、 自为 政 , 是 相 互 影 响 、 互 促 进 ? 基 于 此 , 各 还 相 本 文 主 要 从 定 量 角 度 运 用 投 入 产 出法 来 考 察 我 国 现 代 服 务 业 与 其 他 产 业 之 间 的 关 联 性 , 此 加 深 对 我 国 以 产 业 发 展 状 况 的 理 性 认 识 , 为 决 策 者 政 策 建 议 的 并 提 出提 供参考 。
维普资讯
第 3 O卷
Vo1 O .3
第 l 期
No.i
广 西 大 学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 n lo a g iUn v r iy Ph l s p y a d S ca c e c ) o r a fGu n x i e st ( i o h n o ilS in e o
二 、 代 服 务 业 的 行 业 统 计 界 定 及 数 据 选 用 现
、
引 言
现 代服 务业 的兴起是 产业结 构高 度化 及经济 服
务 化 的 结 果 ,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其 发 达 程 是 度是衡 量一 国经 济 、 会 现 代 化 水 平 的重 要 标 志 。 社 根 据 对 现 有 文 献 的 梳 理 认 为 : 现 代 服 务 业 ” 与 传 “ 是 统 服 务 业 相 对 应 的 , 一 种 现 代 化 、 息 化 意 义 上 的 是 信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评估——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评估——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赵学彬【期刊名称】《学术交流》【年(卷),期】2024()5【摘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协作、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文章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分析了1995—202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并基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探讨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拉动作用以及受到的影响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0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在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也主要流向两者,且向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流动趋势更为明显,表明了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趋向;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明显,而低技术制造业受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需要在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下发展,水运和仓储业则对低技术制造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此,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关联,构建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提升科技支撑,促进产业高效协调发展。
【总页数】16页(P97-112)【作者】赵学彬【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4;F719【相关文献】1.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2.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完全需求互动分析——国际投入产出视角的实证研究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融合研究--基于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5.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融效应的区域比较与启示——基于沪、津、闽、粤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广东省产业结构研究

机 械 化 程 度 不 高 , 手 工 劳 作 依 然 是 广 东 省
工 业 的
2 0 07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二 严业
03 8 9 3 3 .9 9 8 1 0 7 15 6 . 9 2 6 7
文献标识 码 :A
一 .
引 言
广东省作 为全 国经济的领 头羊 ,其 发展对于 国家 经济健康稳 定发展 具有重要意 义 。广 东模 型对于 中西 部 内陆省 份的经济 发展有着重 大借鉴 意义 。因 而分析 广东经济 的运行状 况 ,具有 十分重要 的现 实意义 。本 文按照相关 分类标 准 ,结合广 东省2 0 、2 0年 投入 02 07 产 出表 ,运 用投入产 出分析方 法对广 东省三次产业 的
00 9 9 8 9 .4 9 5 5 017 54 3 .3 0 5 9
010 68 2 .7 7 8 9
017 0 54 .4 1 8 4 0 62 59 . 18 1 1 4
04 1 4 5 9 .8 2 5 2
出 省 产
半 以 广 第 业
, 看 东 二 的
表3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广东省产业结构研究
邓 ( 东 商学院 广 伟 502 ) 13 0 广东广州
摘要 t本文结合20 、2 0 年广东省投 入产 出表 ,利用投 入产 出相关方法对广 东省产业结构进行研 究。 02 0 7
结果表明 :广 东省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是 最大的,且有扩 大趋势 ;第一产业的推 动作 用在
2 0 02
完全纯收入系数
013 7 1 .3 50 5 03 9 2 4 2 .8 4 3 4
投入产出表应用实例

投入产出表应用实例投入产出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它以矩阵形式展示了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通过投入产出表,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投入产出表在具体实例中的应用。
一、产业结构分析投入产出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
通过分析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可以了解各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就业人数等指标,从而揭示产业结构的特点和问题。
例如,如果某一产业的产值占比较高,但增加值率较低,则说明该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需要转型升级。
二、产业关联度分析产业关联度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
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分析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从而了解该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产业。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产业发展策略,优化资源配置。
三、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各产业的就业人数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可以了解各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经济增长贡献。
这对于制定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四、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来评估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比较各产业的资源消耗量和产值,可以计算出各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发现哪些产业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政府和企业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贸易结构优化建议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各产业的进出口数据,可以用来分析贸易结构。
通过比较不同产业的进出口数据,可以了解哪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哪些产业存在贸易逆差。
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贸易结构优化建议,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广东省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广东省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摘要:近年来,广东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同时面临经济转型,导致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基于2007年广东和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广东服务业进行分析。
通过对广东服务业部门间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得出几点结论:第一,广东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房地产业产出比重过高。
第二,广东服务业中的中间产品型产业部门理应是服务业增长乃至整体经济增长的动力,但目前其产出比重不高。
第三、广东服务业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投入产出;服务业;产业关联;产业波及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entering the‘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facing the course of economic transition, Guangdong pays more attention on servic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using input-output tabl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China, we apply input-output model to analyze services in Guangdo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ome indicators about services’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we draw some conclusions: Fir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angdong services is irrational, particularly high proportion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output. Second, the sectors of intermediate product in Guangdong services should be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output is not high. Third, the level of servic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Guangdong dose not match the average level in China.Keywords: input-output analysis, services industry,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dustrial-spread中图分类号: F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引言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关联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在20世纪初,里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标志着产业关联理论的正式产生。
在国外,投入产出分析不仅应用于国家层面分析,例如区域投入产出、区域贸易,而且也应用于超国家层面上的分析,例如二氧化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上。
Thomas Wiedmann等人(2007)基于多区域、多产业投入产出框架,建立环境-经济模型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分析中,投入产出的分析框架已经被很多研究人员使用――Bin Su和B.W.Ang(2010)将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同时利用大量的中国数据对区域集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表明结论高度依靠空间集聚。
在政府和公司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越来越注重利润和当地环境之间的平衡。
Silvana Kuhtz、Chaoying Zhou等人(2010)在企业层面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两头生产企业(two tile manufacturers)。
在国内,也有很多的学者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产业关联进行研究。
汪斌(2007)根据投入产出表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5个OECD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籍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效率。
张小兵(2008)利用产业增加值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证明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为因果,以及两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
李晓和张建平(2010)整理出国际/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综述,并应用于东亚产业关联的研究。
张亚雄和赵坤(2008)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北京奥运投资的经济拉动效果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度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
朱钟棣、鲍晓华(2004)在反倾销税价格效应的研究中,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反倾销税价格效应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
王国军、刘水杏(2004)对房地产的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进行研究,借助投入产出表模型对我国及美、日、英、澳4个发达国家房地产业与其密切关联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李冠霖(2002)在《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中,将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第三产业的分析,并对国内外的情况进行对比。
在我国,产业关联实证分析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上,忽视在区域上产业关联分析。
事实上,经济发展是由不同增长极带动。
广东位于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现在,广东位于一个重要经济转型时期,服务业作用凸显。
因此,有必要理清广东服务业产业关联。
从产业关联视角探讨广东服务业特点,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服务业不同部门在广东经济中作用,对于经济转型中广东服务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模型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建立,是目前世界各国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得作为普遍的数学工具。
其基本思路是:为获得一定的产出,必须有一定的投入。
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线性代数建立数学模型,以数学形式表达投入产出表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与分配使用之间的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模型:X=AX+Y其中,X、A、Y分别表示部门总产出、直接消耗、最终需求。
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到的系数较多,主要是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1)直接消耗系数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第一象限纵列个元素xij是j部门生产中消耗第i部门产品的数量,xj是j部门的产出,根据直接消耗系数定义:aij数值越大,表明i部门与j部门之间联系越紧密;反之,i 部门与j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松散。
(2)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是指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的其他部门产出的价值,其与总投入之比为中间投入率。
中间投入包括物质投入与服务投入,其表达式: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就越低,因而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价值部门;反之,中间投入率越低,该产业的附加价值就越高,因而低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高附加价值部门。
部门总产出中的一部分时作为其他部门的中间投入而重新进入生产过程的,这一作为中间投入的产出占总产出的比率称为中间需求率,其计算公式:一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则最终需求率越低,说明该部门就越具有原料产业的性质;反之,一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低而最终需求率越高,则说明该部门就越具有提供最终产品的性质。
(3)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指国民经济某产业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其表达式:其中,是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元素,n是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数。
>1(<1)表示j部门对经济总体的波及和影响程度大于(或小于)社会的平均水平。
因此,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发展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强的辐射、拉动效应。
感应度系数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由此受到的需求拉动,也称为前向关联。
其表达式: >1(<1)表示i部门受到的需求拉动大于(小于)社会的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大的部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些部门的滞后发展将会抑制社会需求,进而制约社会发展。
三、广东省服务业产业关联实证分析依据投入产出模型,对广东省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增长进行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2007年广东投入产出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一)经济结构分析对广东服务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广东服务业结构进行阐述。
总产出由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构成,最终使用由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构成。
下面表格数值表示某行业在列向项目中的比重。
根据广东服务业总产出构成,金融业(13.33%)、批发和零售业(15.19%)总产出水平最高,两者占广东服务业总产出较大比重。
从四层次服务业分类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分配性服务业构成了广东服务业总产出的主体,两者占广东服务业总产出的71.5%。
在最终使用方面,房地产业(14.88%)、批发和零售业(17.16%)占总最终需求的份额最大。
具体到最终需求构成:①进出口主要集中在分配性服务业;②房地产(52.97%)、批发和零售业(25.55%)的投资水平在服务业中最高;③房地产业(12.97%)、住宿和餐饮业(11.81%)、教育(10.2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3.85%)等四部门的消费比重高达48.90%,其中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两者的消费份额最大。
根据服务业经济结构分析,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三大产业在广东服务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12007年广东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位:%)部门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最终使用总产出A 8.91 15.85 2.90 0 8.91 7.53B 7.83 0 0 0 6.04 13.33C 12.97 52.97 0 0 14.88 12.00D 1.38 0 1.16 0 1.31 8.68E 2.40 0.21 0 0 1.89 2.75F 3.15 5.42 29.34 29.80 6.86 12.09G 9.79 25.55 59.46 70.20 17.16 15.19H 11.81 0 5.02 0 10.17 8.55I 5.11 0 0 0 3.94 3.68J 2.54 0 0 0 1.97 1.20K 10.26 0 0 0 7.94 4.30L 7.69 0 0 0 5.97 3.37M 2.30 0 2.12 0 2.23 1.64N 13.85 0 0 0 10.72 5.71注:A代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B代表金融业,C代表房地产业,D代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E代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代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代表批发和零售业,H代表住宿和餐饮业,I代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J代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K代表教育,L代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M代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N代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