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

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
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国家灌区监测系统试点项目设计—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子系统

专业年级10计算机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评阅人

2014年6月

郑重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老师XXX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获得的成果,所有的数据、图片资料都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之外,本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括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设计(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查询展示及查询子系统使用Flash8为主要开发工具,Dreamweaver8为辅助工具,完成实时监控的场景放大、缩小、还原、移动、数据显示等功能。以Access数据库和XML文件作为数据存储方式,以ASP为媒介,实现Flash、Dreamweaver8与Access数据库、XML文件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设计思路逐步进行设计。

灌区能否合理的灌溉、科学的使用水资源以及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都将会取决于准确的、可靠的且及时的灌溉用水管理的信息。本系统能够使水位、雨量、流量、降雨量、入库量、闸位等信息清晰且准确地直观显示在基于电子地图的实时监测的网页上,以至于可以供决策者们通过图形可以大致地了解和掌握住灌区用水情况,这样以便可以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馈和预测,就会为灌区部门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及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还有就是能够促进灌区实现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电子地图;实时监测;信息查询;水资源

ABSTRACT

Information query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map display and query subsystem use Flash as the main development tool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mplification, narrow, reduction, mobile, data display, and other functions.To Access database and XML file as a way of data storage, in the medium of ASP, Flash, Dreamweaver8 and Access database, design of data exchange between XML file step by step to carry on the design.

Whether reasonable irrigation irrigation area, scientific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irrigation water will depend on the accurate, reliable and timely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This system can make the water level, rainfall, flow rate, rainfall, receipts, information such as brake a clear and accurate visual display in real time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map website, so that you can for decision makers by graphics can be rough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irrigation water use, so can make timely and accurate feedback and forecas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 basis for irrigation department, etc, and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reduce management costs, and is able to promote to realiz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the irrigation area.

Keywords:electronic map,real-time monitoring,Information query,water resources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I 目录.......................................................................................................................... III 第1章前言 .. (1)

1.1课题背景 (1)

1.2目的和意义 (1)

1.3主要研究内容 (2)

1.4论文组织 (3)

第2章需求分析 (4)

2.1处理流程 (4)

2.2可行性分析 (4)

2.3功能性需求 (9)

2.4非功能性需求 (10)

第3章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4)

3.1概要设计 (11)

3.1.1总体结构 (11)

3.1.2数据设计 (13)

3.1.3模块划分及功能定义 (13)

3.1.4接口设计 (14)

3.1.5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4)

3.2详细设计 (14)

3.2.1数据设计 (14)

3.2.2模块设计 (14)

3.2.3接口实现技术 (16)

3.2.4界面设计 (18)

第4章程序设计 (22)

4.1登陆模块设计 (22)

4.2地图浏览模块设计 (23)

4.3数据修改模块设计 (27)

第5章系统测试 (33)

5.1 测试用例设计 (33)

5.2 测试过程描述 (33)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评价 (35)

第6章总结 (35)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7)

附录一 (39)

附录二 (40)

第1章前言

1.1课题背景

大型灌区对于我国的粮食产业以及农业规模化的经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且我国灌区所涉及的粮食产量要占全国将近26.2%以及所涉及农业生产总量要占全国将近25%,多数的乡村生活的用水和工商业的用水都是由大型灌区提供的,因此从中获得好处的人口要达到2亿多,大型灌区的好与坏影响着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条件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能否很好的管理大型灌区意义非常重大。

水利信息化指的是利用一些高科技技术对水利的一些信息进行采取、存放、传送和研究从而去提高水信息的应用。通过使用实时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等一些技术去建设水利系统通用数据库来开发出来各种所需要的系统对各种水利数据进行正确、及时的分析以至于系统可以辅助相关人员做出准确的决定同时也为有关的部门提供更好的获取结果和决定的根据,采取、存放、研究以及展示空间里的信息的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迅速查询、空间信息研究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以及预测的目的。水的资源、水的环境、水的灾害系统都是水利实时监测系统最重要的3个方面, 本系统就是利用水利现代化技术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很好的管理就是为了最有效地利用稀缺的水资源,我国应高度重视水环境以及利用各种技术减轻水灾害。

1.2目的和意义

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子系统是对灌区范围内的水位、流量、降雨量、闸位、实时视频监控图像、实时卫星云图等等信息载体的实时监测。通过点击地图浏览模块的按钮,分别可以实现对地图放大、缩小、还原、选择建筑物、图层控制、数据显示等一些操作,同时,对于地图的操作和建筑物属性的显示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对水位、流量、降雨量、闸位提供了地图查询的呈现。

一个灌区是否能够合理的浇水、有效的使用水资源、提升浇水和用水利用率的一切举措,都将会取决于严格的、正确的与能够快速得知的浇水用水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够使水位、雨量、流量、降雨量、入库量、闸位等信息清晰且准确地

直观显示在基于电子地图的实时监测的网页上,可以供决策者们通过图形可以大致地了解和掌握住灌区用水情况,这样以便可以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馈和预测,这可以为一些相关的部门等提供正确率高的决定根据以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管理的本钱,还有就是实现了灌区正确率较高的管理。

在没有接触之前并没有想过基于电子地图实时监测系统的意义。通过此次了解到由于大型的灌区都会有以下情况:可用的水资源很有限不可能是可以随便浪费的、工程不是集中的、农作物需要水的时间是不定的、水情雨情同样也是不定的以及灌区供水的不定性等等一些方面的特性,这就导致了灌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假设灌区不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的话,这将会难以实现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因此,若要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就需在大型灌区推广应用先进而且适用的信息化技术。总而言之,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与效能是新时期灌区建设管理的重要的任务之一。

1.3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灌区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可以随时查看和分析灌区的动态水情。通过水情自动的测报系统,能够实现灌区水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上报,为灌溉用水管理辅助决策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不去采用第三方GIS(例如Arc GIS、Super MAP等),自建一个类GIS的动态地图应用软件(适合某一个具体应用的“轻量级”GIS),但是具备GIS的简单的基本功能,以及嵌入应用系统(例如水利信息监控系统)的接口。

“轻量级”GIS功能:

①图层的划分与迭加;

②地图的放大与缩小(图形不会失真,且图中建筑物的文字标识和用符号表示的地物不能跟着放大或者缩小)还可以还原;

③地图可以随意平移;

④pick地图上地物标记显示其属性与位于数据库中的对应属性是一致的;

⑤选中某建筑物可以显示其相关属性以及在地图上显示对应的地物标记;

⑥删除或添加某个建筑物的属性同时也删除或添加其在数据库中的对应的属性;

⑦地图绘制(可以利用第三方绘图软件,例如CD、AI软件,绘制有比例的地图,只要能将图嵌入应用系统中就可以);

1.4论文组织

系统使用Flash为主要开发工具,完成实时监控的场景放大、缩小、还原、移动、数据显示等功能。以Access数据库和XML文件作为数据存储方式,以ASP 为媒介,实现Flash、Dreamweaver8与Access数据库、XML文件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设计思路逐步进行设计,论文主要沿着设计思路逐步论述,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章:

第1章:前言。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子系统课题的基本背景和研究课题的目的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需求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软件的技术可行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可行性,同时也介绍了功能需求和分功能需求。

第3章: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系统软件的体系架构图、模块的详细流程图、接口设计技术、界面设计、结构定义以及数据E-R图。

第4章:程序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关键代码的设计技术。

第5章:系统测试。本章主要找出模块功能的错误并分析错误、改正错误。

第6章: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主要的研究成果,同时对本篇论文做出了一个整体性的总结。

第2章需求分析

2.1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介绍了系统共分为哪几个模块,以及分别对应的子模块,从处理流程图可以很直观的知道这个系统可以用来做什么,处理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处理流程

2.2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主要就是指运行开发此系统会花费多少以及此系统是否能够取得和取得多少利益,再想一想要开发的项目是不是值得去投资和开发,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子系统主要属于个人毕业设计的设计项目,是自己独立设计和开发的项目,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代码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页面布局能力等等,毕业设计属于自己的个人作品,设计并不完美也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因此也不会存在任何经济上的问题,所以在经济可行性没有任何问题。

(2):可操作性分析

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不断的努力,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就该系统中的放大、缩小等功能不仅可以操作且当不断放大或缩小时并没有出现失真的状况。不管做出来的系统是不是很完美,但还是实现了某些操作。

(3):技术可行性分析

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子系统主要采用Flash工具来进行开发,以Access数据库和XML文件作为数据存储的方式,以ASP 为中间者,实现Flash、Dreamweaver8与Access数据库、XML文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在系统开发之前对即将所用到的知识做了很多的了解和学习,对不是很了解的地方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呢大致掌握了开发该系统的技术思路,所以在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可行性能够通过。

1):首先先配置运行环境,系统运行平台环境如下:

系统硬件运行环境:

处理器:Inter(R) Core(TM)i3-2310M CPU @ 2.10GHZ

内存:2.00GB

系统类型:Windows7旗舰版32位操作系统

浏览器测试环境:

浏览器支持:系统主要以Internet Explore 8.0浏览器和搜狗高速浏览器为测试环境。

2):下面配置ASP运行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为Windows7旗舰版32位,本系统以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服务器为应用服务器,之前系统是家庭普通版,并没有IIS所以换成了旗舰版。Windows Server 2008 R2 提供的IIS 7.5是换过系统后按照下面安装过程安装后才有的。Web 服务器(有时也称HTTP服务器)是指具有允许Web 接受和响应来自客户端计算机的请求的特定软件的计算机。

IIS大致安装过程为: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程序->选择打开或关闭Windows 功能->选择需要开启的Internet服务器->单击确定(注意:安装IIS时,操作系统是家庭普通版,但需要换成旗舰版的)

IIS的配置过程: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管理工具->双击Internet服务器(IIS)管理器->选中Default Web Site->双击ASP->启用父路径改成true->单击“高级配置”选择物理路径(本系统的为E:\myweb)->回IIS单击“绑定”->点击“编辑”将端口数任改(本系统的改成了8087 )->回IIS启动->“浏览”即可打开绑定的网站

3):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的是Access数据库:

关于数据库曾学过MYSQL和oracle,MYSQL会一点但不熟练,再加上借的资料书都是有关Access数据库。当然多学一个知识那是很好的,Access数据库现在应该是市场上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个人觉得原因应该是:对于数据库方面的新手以及弱者,Access提供了一种容易使用的界面上面有使用说明看过后就很容易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Access的文件大小需要被限制在2GB以内,个人电脑内存就是2GB,而且开发用户数要限制为255个。因此,开发者可以选择Access用于Web站点开发。个人的毕业设计就可以使用它,但是如果预计有较大的用户群会来访问该站点,则就需要规划使用专为支持这种站点而设计的数据库例如MYSQL等,以满足预期用户数的访问要求。

本系统以Access数据库通用管理系统8.2作为系统的底层数据库,它简称普通数据库,意思为普遍通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完全脱离Access系统,就是用户不需要进入Access系统也不用安装Access系统,就可以直接进入系统然后能建立和管理数据库,并且可以随时可以看到管理的结果。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建立表就使用图2.2中的“结构维护”

图2.2 库表维护

进入结构维护后可以选择字段维护进行字段的添加与删除,如图2.3:

图2.3 字段维护

添加字段后就可以添加记录了,选择下图中“增加记录”->“修改记录”->“修改单条记录”->“浏览编辑”,就可以对记录进行修改了,如图2.4:

图2.4 修改记录

4):网页制作工具简介:

Dreamweaver8.0是设计网页的软件,之前也稍微接触了Dreamweaver8.0,学得不是很精通。其提供了拆分、可视化编辑、HTML代码编辑三种界面,可以不用很麻烦的去写代码,可以在设计界面直接设计自己所想要的,代码会自动生成,所以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用户。Dreamweaver8.0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容易学而且还容易用。只要用户掌握初步的知识,再加上自己动动脑子,就可制作出具有一定风格的网页。

这里可以简单介绍一下Dreamweaver8的站点配置:进入Dreamweaver8选择菜单栏的站点->新建站点->站点的名称自己命名下一步->选择“是,我想使用服务器技术”当前页继续选择ASP VBScript下一步->选择“在本地进行编辑和测试”存储位置自己定下一步->“用什么URL来浏览站点根目录”填写http://localhost:8087/(这与配置IIS时绑定的浏览网址是一致的)然后测试URL 看是否成功图2.5就是测试成功的截图->下一步选择“否”然后完成。当需要修改站点信息时,就选择“站点”->再选择“管理站点”即可。

图2-5 站点测试

5):Flash开发工具简介:

只使用Dreamweaver8工具,其功能非常有限,多数是用来做静态页面,动态效果会比较差一些。加入Flash后网页的直观性、动画效果等更加漂亮、丰富,制作也会更加的容易,本系统里首页模块的页头以及信息区里灌区的简介都使用Flash制作,以及地图浏览模块也是使用Flash制作,制作简单,地图浏览模块使用的图是矢量图,如果使用位图,改变位图的大小位图就会失真,所以就用Flash 将位图变换成矢量图,即使随意缩放其尺寸,都不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Flash 做的网页在改变某个信息或实现某个功能的时侯不用刷新整个页面,这样即减少了数据传输量,同样也有效避免了视觉上的闪烁给眼睛带来不舒适感。Flash之前并不熟悉,先是借了一本关于flash8的书,对着书先试着做一些简单的案例去慢慢熟悉。就这样一点点的进行着,个人独立做出了大致的系统效果。

6):ASP简介:

ASP是Action Server Pages的简称,浏览地图模块里的数据显示功能就是需要把数据库与Flash联系在一起,当选中某建筑物时就能显示其在数据库里对应的属性,但Flash不能与数据库直接联系在一起,通过ASP就可以实现两者进行数据交互了,ASP的处理过程本质上就是服务器端对动态ASP页面的解释执行和对静态HTML页面的传输过程,它运行的机制简单地来说就是请求响应。当用户选中某建筑物的时侯,就会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将根据客户的请求,做出相对应的程序执行,并且将执行的结果转换成HTML信息再传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7):XML简介:

XML有点像数据库,都是放数据的,本系统中建筑物的节点就是写在XML 里的,就是使用记事本编写代码然后保存为XML格式,在Flash里单建一个图层在此层的帧里写代码把XML导进就可以了( 注意:使用XML把建筑物的节点显示在页面时汉字显示不正确,将XML以记事本的形式打开将改为然后另存为时将默认的ANSI编码改成UTF-8即可) Flash是展示Web页面内容的最佳格式,XML是存储Internet数据的最好方

式,将XML和Flash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创建动态网页了。

8):ActionScript1.0简介:

Action Script 是用Flash8做地图浏览功能时所需使用的脚本编写语言,地图的放缩移以及建筑物属性显示都是使用脚本语言写的,本人所用到的动作面板添加代码一般有四种方式:帧添加、影片剪辑添加、组件添加和按钮添加。

使用时并不了解Action Script,先做放大地图时,参考者别人写的代码一点点的进行着修改,就做出了放大地图的效果同此理也做出了缩小地图的功能等。代码容易理解,还好自己也能看的懂一些代码可以从借来的书上找一些有相似的代码都拿来用,自己不停的修改就完成了一些不错的功能。

2.3 功能性需求

1) 功能划分:

1、地图浏览功能。

①放大地图的功能。

②缩小地图的功能。

③还原地图的功能。

④显示建筑物信息以及地物标记的功能。

2、数据修改功能

①删除地物标记功能。

②增加地物标记功能。

2) 功能描述:

1、地图浏览功能。

①放大地图且不影响地图的质量。

②缩小地图且不影响地图的质量。

③还原地图且不影响地图质量。

④显示各建筑物所对应的信息以及显示地图上对应的地物标记。

该功能主要是准确直观的显示灌区的分布以及实时动态。为决策者和管理部门提供具体形象的数据,有利相关工作人员做出准确判断。

2、数据修改功能

①删除地物标记的同时其数据库中所对应的属性也会删除掉。

②增加地物标记的同时其在数据库中所对应的属性也会有增加。

该功能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直观的显示灌区的实时动态。给做出判断的人提供好的技术,可以提高有关工作者的办事效率。

2.4 非功能性需求

1)性能需求

图形的输入和输出的时侯以及读取数据库和存储数据库的时侯希望能够反映够快,同时呢也希望系统的稳定性较好一些,出错率低些、实时性强一些。

2)数据管理能力需求

数据库里的数据处理关系较简单,数据库里的数据容量较少,但实际上是有一定要求,但是毕竟是个人毕业设计,也无需多少数据。因此,数据管理能力要求不高。

3)可操作性需求

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且和平常的操作习惯大致相同,所以一般人都可以操作的。

4) 安全性需求

具有登录界面,从登录才能进入数据修改等界面,只有用户才能登录,防止了非法访问;掌握特定的记录,不同模块也有不同的功能,这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第3章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3.1概要设计

3.1.1总体结构

灌区实时动态监测通过Flash 、Dreamweaver8以及其脚本语言Action Script1.0 实现背景地图的显示以及操作地图的设计,包括地图上的监测点,地图平移、放大、还原和缩小等操作,以及实时显示监测点数据等交互功能。

监测点等信息存储于外部XML 文件中,无法直接读取出来,所以就需要用用ASP编制的程序来读取XML 文件中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将数据显示出来。实时动态监测把用到的数据存储在Access数据库当中,这些数据将会由ASP编制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来读取,然后呢传输给Dreamweaver8程序、FLASH,Dreamweaver8、FLASH再通过自身提供的方法向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请求,Dreamweaver8程序、FLASH负责将数据以特定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图3.1描述了灌区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环境组成、数据流向和逻辑结构。

图3.1 系统结构图

3.1.2 数据设计

1)用E-R图表示建筑物属性如图3.2:(由于其属性很多就不一一列出)

图3.2 E-R图

2) 建筑物信息表的主键为名称,在地图浏览模块选中建筑物名称就会显示此表中建筑物所对应的水位、流量等对应的信息,所对应的表格如表3.1:

表3.1 建筑物信息表

用户所对应的表格有用户名和密码两个字段,登录用户必须填写此表中的用户名和密码,否者将无法进入首页,如表3.2:

表3.2 用户信息表

3) 逻辑结构设计概念: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就是把概念性的结构换成Access数据库系统所能理解的数据类型的一个过程。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数据模型的特点,然后再根据设计的标准、语义的约束等对模型进行一定的调整与优化,以形成合理的结构。

3.1.3 模块划分及功能定义

灌区电子地图实时监测系统由三大功能模块组成:首页模块,数据修改模块,地图浏览模块。

1、首页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灌区介绍,功能链接;

2、数据修改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删除地物标记,增加地物标记;

3、地图浏览模块包括五个子模块:缩小地图,放大地图,还原地图,移动地图,显示属性。

各模块功能:

[灌区介绍]:介绍了有关淠史杭灌区的信息。

[功能链接]:可以链接数据修改模块和地图浏览模块等。

[删除地物标记]:可以删除图上的地物标记同时删除其在数据库中的有关属性。[增加地物标记]:可以增加图上的地物标记同时增加其在数据库中的有关属性。[缩小地图]:图形不能失真,将图形缩小。

[放大地图]:图形不能失真,将图形放大。

[还原地图]:将地图的大小还原到初始状态。

[平移地图]:可以将图形移动。

[显示属性]:选中某建筑物时,就会显示对应的属性和对应的地物标记。

3.1.4 接口设计

(1) 硬件接口:因为使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所以这里的硬件接口主要就是TCP/IP 层中的网络接口层,此层主要负责的就是数据帧的发送以及接收,帧就是独立的网络信息的传输单元。

(2) 软件接口:Flash8、Dreamweaver8工具与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读出和录入操作。

3.1.5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的是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由Dreamweaver8创建的数据修改模块采用的是C/S模式,而由Flash8主要创建的地图浏览模块采用的是B/S 模式。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展示及查询子系统的体系结构图如3.3:

图3.3系统体系结构图

3.2详细设计

3.2.1 数据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本系统采取的存取方法为索引存取方法,名称属性会经常在查询条件中或连接操作的连接条件中出现则考虑在名称属性上建立索引。物理结构设计的存储结构包括:确定数据的存储安排、存取路径的选择与调整以及确定系统配置。

此系统所用到的数据(表、视图等)都是放在不同磁盘的,这样可以改进系统的性能,系统配置大致如下:

(1) 数据库管理系统

开发时采用Microsoft Access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2) ASP运行环境

Windows7旗舰版32位为操作系统,IIS为个人Web服务器;

(3) Flash

系统的开发工具为Flash 8与Dreamweaver8,应用自身带的语言Action Script 1.0 编程。

3.2.2 模块设计

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第1章概述与安装 1.1 概述 MAPGIS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在享有盛誉的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图形表示的计算机系统。MAPGIS 包括了MAPCAD的全部基本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十分复杂的地形图、地质图,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地质、矿产、地理、测绘、水利、石油、煤炭、铁道、交通、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专业,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供水管网系统、煤气管道系统、城市规划系统、电力配网系统、通信管网及自动配线系统、环保与监测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作战指挥系统、GPS 导航监控系统、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1.2安装 1)系统要求: 硬件:CPU 486 以上、16M RAM、200M 硬盘、256 色以上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9x、Win2000、WinNT 、WinXP或Win7系统; 输入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GRAPHTEC—RS200Pro型扫描仪; 输出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Canon—IPF700型出图打印机。 2) 硬件的安装: MAPGIS 硬件部分有加密狗,ISA 卡、PCI 卡三种,本单位主要为MAPGIS USB 软件狗,在确保机器BIOS 设置中USB 设备未被禁止的条件下,Windows 98 和Windows2000 自带的标准USB 驱动程序均可支持MAPGIS USB 软件狗工作。 3)软件的安装: MAPGIS 安装程序的安装过程为:找到MAPGIS 系统安装软件,双击SETUP 图标,系统自动安装软件,在WIN2000/NT/XP 下安装时,应先运行WINNT_DRV,提示成功后才可选择SETUP 开始MAPGIS 程序的安装; 对于MAPGIS6.1 及MAPGIS6.5,则无关键字和安装选择,但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组件。 从上述组件中选择实际运用中需要的选项,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安装。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流程和原理

艾森卫星导航系统(成都)有限公司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原理和流程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 版本 1.0

目录 1.引言3 2.原理3 2.1地图的基本特征3 2.2地理坐标3 2.3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3 2.4地图空间数据结构3 2.5电子地图的概念3 3.电子地图制作要求的软硬件环境4 3.1硬件环境4 3.2软件要求4 4.电子地图制作一般流程4 4.1图像几何矫正4 4.2数字化地图4 4.3地图数据拓扑处理5 4.4数据转换(Coverage→Shapefile)6 4.5数据转换(Shapefile→TAB)7 4.6地图配色处理8 4.7添加地图标注10 4.8使用GPS控制点对地图进行验证10 4.9对地图进行重新矫正12 5.电子地图制作总结12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 1.引言 数字电子地图的制作可以有几种方式实现,比如:可以从航空相片上采集地面信息,一般来说通过从航空相片上直接采集地面信息,相对来说精度比较高,覆盖面也比较广,制作出的地图比较规范,但是制作费用非常昂贵,一次航飞所需要的费用接近几百万,这对于小型单位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不必要的。 成都市旅游地图概括的内容比较详细,但精度较低,二环路以内道路的精度还可以,二环路以外,精度达不到要求,因为成都市地图更新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成都市道路建设的步伐,所以一般通过旅游地图制作出的电子地图都存在二环路以外有偏差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要想很好的解决,需要针对具体偏差地区,多采集控制点,来对地图做多点矫正,矫正时可能要分区和分块处理,以使局部不产生扭曲和变形。 2.原理 顾名思义,数字电子地图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方法,把城市地理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存储起来,并能以连续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其实它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地理数据库。 2.1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2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在地图学中常以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地面上任意点的位置,可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表示。大地经度,向东0°-180°为东经,向西0°-180°为西经。大地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俩级量度,向北0°-90°为北纬,向南0°-90°为南纬。 2.3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 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在编制地图过程中,对新编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本次地图制作主要采用了横轴墨卡托投影,它通常是按6°或3°分带投影,经线和纬线成正交关系,该投影无角度变形。 其中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按经差3°分带,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在6°分带中,从东经到西经一共分为60个投影带。 由于我国疆域均在北半球,X值皆为正值。为避免Y值出现负值,还规定各投影带的坐标纵轴均西移500KM,中央经线上原横坐标值由0变为500KM,在整个投影带内Y值就不会出现负值了。 坐标系可以明确地图对象的空间定位坐标,它包括一组参数,如坐标系名称、投影类型、基准面、坐标单位、原点坐标、方位角、比例系数等。 2.4地图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图形数据的基本要素为点、线、面和体,表达地图要素的图形都可以看作是点的集合。 拓扑结构,就是基本要素点、线、面和体之间具有邻接、关联和包含的拓扑关系。这种关系从总体上面反映了空间实体间的结构关系,对地图信息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有重要意义。 2.5电子地图的概念 电子地图,也称为数字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图。电子地图大多连着属性数据库,能做查询和分析。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样本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 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加快”天地图”的建设, 对于提供公共服务、推动信息化进程、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省级节点( 分节点) 和市级节点( 信息基地) , 是”天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省、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 以”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百姓最信赖”为目标, 举全行业之力, 加快建设”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目标 按照提供权威、鲜活、统一、高效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的要求, 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下, 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基于本地区最新地理信息资源, 经过一年的努力, 建成”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服务聚合与协同服务, 并经过”天地图”门户网站向

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地理信息浏览查询等综合服务, 向企业提供增值开发标准接口。 二、主要任务 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 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为统一品牌, 省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省份名称”( 如”天地图.浙江”) 。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 完成本市范围18-20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市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省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市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市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为统一品牌, 市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城市名称”( 如”天地图.抚顺”) 。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考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引进新教师的考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处理空间数据的现代化综合性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本专业对引进新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岗位要求,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评价目标 (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1、掌握地图学基本知识,熟悉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和地图概括理论,了解电子地图制作技术。 2、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 3、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计算机科学、遥感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并能组织通俗的语言去解释C的技术问题;

2、有使用多种语言(C#、JAVA、JavaScript)编程、完成系统的实际项目经历。 (三)数据结构基础 1、熟练掌握数据结构各类基本算法(线性表、栈、队列、树、图、内外排序); 2、能用多种语言如C、C#、或者SQL语言实现算法; 3、能通过基础算法构建新算法,并能对算法的优劣做出合理评价; (四)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 1、熟练掌握SQLServer或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 2.熟练掌握数据库设计、特别是GIS数据库的设计,并有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经历; 3、熟练掌握数据库的编程,能完成存储过程、触发器的编程应用; 4、能根据具体应用,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 (五)GIS设计与开发基础 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开发的基本方式。 2、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与更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 3、掌握网络GIS)、移动GIS和3D GIS的概念,常用开发平台,设计流程。 4、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浅谈电子地图制作

电子地图 一、电子地图 1.1电子地图说明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服务数据。 由于天地图、数字城市的制作完成,广东省1-17级电子地图服务已经初步建设完,下一步主要生产目标为数字县区大比例尺电子地图(18-20级)以及数字城市中未完全覆盖县区的专题数据 1.2主要分类 发布内容的安全级别及发布网络区分:涉密、政务、公众 地图表达的内容:影像地图、矢量地图 1.3主要作业内容 1、矢量数据更新 2、地理数据实体化 3、矢量电子地图制作 4、影像电子地图制作 1.4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图:

1.3.1实体库整理 1.3.3.1基础数据抽取与重组 核实原始数据,获取数据源分类代码是否采用《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进行分类分层,如否,则需要进行数据重组 1、制作代码对应关系表——

分类代码对照示例 2、进行代码的转换与整合——可编写程序,读取对照表进行重组 1.3.3.2核心要素更新 DLG数据由于编制工作量大,更新周期慢,大部分城市的DLG数据现势性都在3年以上,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滞后性严重,需要对主要道路、主要水系网络、大片居民地进行更新,满足服务的现势性要求: 核心要素更新对象: 主要道路、水系,居民片区、植被面 基于影像对已有数据进行核心要素更新: 更新内容: 1)删除已消失地物 2)采集新增地物 3)修改变化地物 4)变化地物与周边各图层地物相互关系进行接边处理

更新标准 水系 实地变化超过10(2)米的河流、运河、沟渠,变化面积超过200(36)平方米的湖泊、水库、池塘应予更新; 水系要素参考影像地图直接更新采集,河流、湖泊、水库水涯线一般按摄影时期的水位采集。池塘的水涯线按影像沿池塘的边缘绘出; 水系要素应构成网状,河流遇桥、水闸、道路等不断开,直接采集; 消失河段、地下河段、地下沟渠等不可视水系不采集; 不同名称的河流段从分界处断开,并分别录入名称; 其他水系附属设施根据水系主体要素的相应关系进行同步更新,如拦水坝、闸等。 居民地 实地变化面积超过200(36)平方米的居民地中已建成的普通房屋和高层房屋应予更新; 居民地参考影像采集,采集时要注意消除房屋投影差; 房屋附属建筑如阳台、飘楼等不做区分,视为房屋整体更新; 密集居民片区可做适当综合更新; 地下不可见建筑不予更新。 交通 实地变化长度超过10米的城际公路,除内部道路、阶梯路以外的城市道路,及铁路予以更新,长度虽小于10米,但起贯通作用的城市道路 也应更新。 正确采集变化的道路,并录入道路属性,重点更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城市主次干道以及新建的铁路。其他在影像上能清晰 判断的公路也要更新。 所有依比例道路更新需要采集中心线,并按实地采集道路面与道路边线。 道路附属设施如桥梁、隧道、收费站、匝道,服务区、加油站等根据道路主体要素的相应关系进行同步更新。

天地图电子地图数据制作1

“天地图·甘肃”电子地图 数据制作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第二章电子地图和“天地图.甘肃” (4)

2.1电子地图与电子地图数据 (4) 2.2电子地图分类 (4) 2.3“天地图.甘肃” (6) 2.3.1“天地图.甘肃”介绍 (6) 2.3.2电子地图分级与内容 (6) 第三章 ARCGIS与“天地图.甘肃”数据 (8) 3.1A RC GIS概述 (8) 3.2“天地图.甘肃”数据 (8) 第四章“天地图.甘肃”电子地图数据制作 (10) 4.1框架数据生产 (11) 4.1.1基础库中要素的导出 (11) 4.1.2要素的逐层溶解 (12) 4.1.3坐标系转换 (13) 4.1.4基础数据到框架数据转换 (13) 4.1.5地理要素实体化 (14) 4.2地图要素综合 (18) 4.2.1点状要素综合 (18) 4.2.2道路综合 (22) 4.2.3水系综合 (25) 4.2.4居民地综合 (25) 4.3影像数据处理 (28) 4.3.1数据匀光 (29) 4.3.2坐标系转换 (30) 4.3.3数据拼接 (31) 4.3.4投影转换 (31) 4.3.5数据裁切 (31) 4.4电子地图制作 (32) 4.4.1符号库建立 (32) 4.4.2电子地图配图 (32) 4.5地图质量控制与脱密 (34) 4.5.1地图质量控制 (34) 4.5.2地图脱密 (34) 4.6瓦片制作 (37)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38) 5.1结论 (38) 5.2展望 (38)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70分) 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2. 通过课程的学习,你对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3. What are the development periods, status quo and the most urgent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GIS? 4. How Geo-Spatial Information describe the true word in digital form? 5. Describe metadata conception, types and its function. 6.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IS spatial Database and its basic organizing pattern. 7. Describe metadata and its types and function. 二、编程题(30分) 设有一个公路矢量数据文件W.TXT (x1,y1,x1,y2,……),试求:(1)该公路的总长度 (2)该公路中点坐标(该点到两端点的线路长度相等)

答案: 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关于它确切的全称,多数人认为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也有人认为是Geo-Information System。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 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1)美国学者Parker认为“GIS是一种存贮、分析和显示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 2)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认为“GIS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字系统”。 3)Goodchild把GIS定义为“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合系统”。 4)Burrough认为“GIS是属于从现实世界中采集、存储、提取、转换和显示空间数据的一组有力的工具”。 5)俄罗斯学者也把GIS定义为“一种解决各种复杂的地理相关问题,以及具有内部联系的工具集合”。 6)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给出的定义:“GIS为了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定位数据而建立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英国教育部认为:“GIS是一种获取、存储、检索、操作、分析和显示地球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这些定义,有的侧重于GIS的技术内涵,有的则强调GIS的应用功能。本人倾向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应该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地图数据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把它看作是软件系统,即“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是把它看作是地图信息的载体——数字地图。地图数据库使地图信息表现为结构化的数据集合,可以为多个部门使用,从而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的用于重复获取数据而消耗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地图数据库中的信息(地图数据)可以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处理,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数据库的共同点在于:都有地图编辑、输出、查询、检索功能,地图数据库也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综合图形和属性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本质区别在于:地图数据库侧重于数据的查询、分类及自动符号化等,强调数据显示、管理而非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储存、管理,更重要的在于其空间分析功能。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赖以进行空间分析的数据基础和理论基础 2. 通过课程的学习,你对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一概念阐述: (1)地图投影:就是把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即经纬线)投影在平面图纸上。它是研

一、GIS与电子地图的区别与联系。

计算机地图制图 一、GIS与电子地图的区别与联系。 答: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对空间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并且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包括位置、地物属性等重要信息,为地理研究乃至人类生活工作管理和决策而建立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电子地图(英语:Electronic map),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储存资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早期使用位图式储存,地图比例不能放大或缩小,现代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也有其他的信息系统。 区别: 1、定义不同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贮于计算机外存贮器上,并能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可视地图;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2、功能不同 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的实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化”是电子地图的根本特征。而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3、侧重点不同 电子地图强调的是数据分析、符号化与显示,它的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而GIS 更侧重于信息分析。

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案

电子地图制作方案 一、电子地图的制作目标 为满足城市车辆导航的需要,电子地图的制作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提供电子地图须是矢量化电子地图。矢量化电子地图虽然比传 统的栅格电子地图制作成本高,但具有无极比例尺(比例尺可 以随需求无限地放大或缩小)、信息含量高、易处理等特点, 更符合车船导航与管理的需要。 2、为保证地图精度和所需信息量,电子地图的矢量化工作要求在 比例尺为1:2万地图上进行。 3、提供电子地图要求包括主要城市街道及名称、公路、水库湖泊、 海洋、公园绿地、河流水溪、主要建筑或标志物、医院、影剧 院、学校、机关和公司等内容。 4、最终提供的电子地图数据格式须是DXF和ESRI shape。这是为 分别满足导航仪和管理系统要求而提出的。 二、电子地图制作的技术途径 1、矢量化平台的选择 经过对多种方案实验比较,确定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DAK作为地图数字化和编辑软件。DAK不仅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功能,还可以进行地图编辑、建立拓扑关系,提供46种地图投影方式转换,具有支持ARC/INFO E00、AGF、DXF、ESRI shape等数据格式。 此外,利用DAK也可以方便以后对电子地图的修改和更新。 2、纸图的确定 根据电子地图的制作要求,选择1:2万的地图为矢量化对象。 3、其他条件的选择 制作矢量化电子地图在硬件上需要数字化仪、计算机等设备。计算机可以选择普通PC兼容机,数字化仪可选择DAK所支持的CAL

COM9100等品牌。 三、电子地图制作主要工作及步骤 1、地图控制点的选择与测定 因为购买的大比例尺地图缺少经纬度坐标和地理控制点,根据地图数字化的要求,需要首先测定一些高精度控制点。为提高控制精度,控制点的选择既要均匀,还要具有的易测点、易标定的特点。 2、地图数字化分层方案的制定 根据地图数字化的内容和地理信息处理与存储的需要,将地图分为9个图层(Coverage)。 面状图层:包括主要城市街道和公路、建筑、水库湖泊、海洋面状河流,公园绿地等。 城市区界边界层 高速路及主干道层 城市街道图层 次要街道图层 建筑物图层 水体图层 绿地公园图层 线状图层:包括河流水溪、铁路等,此外还包括一些面状图层中部分辅助线。 点状图层:包括主要建筑或标志物,主要医院、影剧院、学校、机关,主要公司等。 在以后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以上8层中提取数据,做更多分层。 3、数字化编码方案制定 为满足电子地图在使用中显示、查询检索和定位导向的需要,在数字化过程中要对地物进行编码。 根据管理中心和车载设备对电子地图的不同要求,地图数字化采取了普遍编码的措施。对某一具体地物来说,其编码即用户标识码(User_ID)共7位,由两部分组成:前3位为属性码,后4位为识别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 答:geographical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 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GIS与机助制图(数字地图)系统 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 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主要功能是强调空间数据的处理、显示和表达,有些数字制图系统包含空间查询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 功能。 (2)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是一般数据管理系统,而且通常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数据管理的基 础软件。GIS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 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 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得多。 (3)GIS与CAD系统 二者都有坐标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和处理图形数据及其空间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区别在于CAD系统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较强,属性库功能弱, 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而GIS处理的多为地理空间的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图形关系复杂,需要有丰富的符号库和属性库,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图形与属性的相互操作频繁,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且CAD多在单幅图上操作,海量数据的图库管理能力不如GIS。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 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是GIS的重要信息源,遥感数据经过遥感图像 处理系统处理之后,或是进入GIS系统作为背景影像,或是与经过分类的专题信息系统一道 协同进行GIS与遥感的集成分析。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地理信 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其异同点。 GIS 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1)系统硬件: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系统或空间数据。 (2)系统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 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数据输出等。 (3)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 时间特征。 (4)应用人员:GIS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的最终用户,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GIS 工程及其应用成败的关键。 (5)应用模型:GIS 应用模型是为某一特定的实际工作而建立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 方案,其构建和选择也是系统应用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怎 么样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学得好也是一门技术工,还要学编程,以后做IT。就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在十二五规 划中那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而制图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也很重要的,将来的就业会非常不错的,在校期间一定要掌握地理 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专业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500-600人,其中男55%、女45%,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高校招生男 女比例为文科70%、理科30%, 毕业生面向在测绘、土地、房产、资源环境和城市规划领域,在地图制图中心、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地理信息公司、测绘局、测绘 工程院、勘测院等单位,从事数字测图、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 软件应用及产品生产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是当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学科,也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 的学科。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地图生产 和制印的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数字测图、地图制图、GIS软件应用及GIS产品生产的基本能 力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的高级 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控制测量与GPS技术、地 图学与地图绘制、专题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数字

摄影测量、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GIS软件应用、GIS数据库建立等。

数字地图制图复习

简述数字地图、电子地图、模拟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差别?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质地图的基础。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符号化显示,是计算机条件下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人眼直接可视的,包括二维、三维电子地图。模拟地图:传统地图一般绘制印刷在布匹、木板、石板铜板和纸张等介质上,这种地图称为模拟地图。 数字地图的特性:可识别性:指计算机可识别,而目视一般不可识别;可量算:计算可进行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方位等;可分析性:分析的深度取决于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可转化性:是数字地图与模拟地图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传输性:可借助于当代通讯技术进行远程或近距离传输;存储与显示分离:存储与其显示是分离的; 地图数据的几何变换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征?缩放(比例)、对称、旋转、平移、投影、错切、二维组合等各种变换。平移变换用于移动坐标系的原点变换前后的坐标必须满足,。旋转变换指图形的放置围绕原点旋转θ角,且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平移和旋转变换都保持二维空间上目标变换时的距离及大小不变,但缩放变换会改变坐标系的单位长度(距离)。 顺序存储、随机存储、链式存储的比较链式存储在某些特定操作上具有比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更多的优点。它能很容易地处理因节点的绝对位置改变带来的变化。尽管一个节点在表中的绝对位置改变了,但它的物理存储位置可以保持不变,只是节点的属性值即地址要改变。随机存储也允许节点的存储位置保持不变,但要改变其指向存储位置的指针。在不改变表中任何节点的绝对位置时,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要优于链式存储。在顺序或随机存储中,可以很容易地访问第j个节点。 DCEL模型的原理? 1.假设C的方向从pN到sN,则与其相邻的多边形RP位于右边,LP位于左边。弧段C是由围绕点sN处的下一个逆时针弧段RC和围绕点pN的下一个逆时针弧段LC界定的边界之内。 2.所谓下一弧段表示了在终结点sN关联的弧段中,该弧段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条弧段RC,而所谓上一弧段则表示了在始结点pN关联的弧段中,该弧段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条弧段LC。 3.如果沿着多边形RP顺时针移动,那么弧段RC紧位于C后, 4.如果沿着多边形LP顺时针移动,那么LC紧位于C后 路径拓扑模型有哪些,网络拓扑模型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路径拓扑模型有面条模型(面状单元间的边界作为坐标记录下来,没有关于坐标串与单个多边形间关系的相应信息;地理底图的轮廓线可以从这种数据模型中轻易获取)、多边形模型(记录和存储了每个多边形的外轮廓线;很容易标识每个多边形实体,但其存储空间却迅速扩大,因为多边形间的公共边被存储两次)、点位字典模型(该模型是对多边形模型的一个改进,它记录的是各多边形边界上各点的编码ID并构成循环表,同时以数据字典方式记录下各点的坐标值,利用字典就可通过点的编码找到其相应的坐标)、弧段/点位字典模型(表达了多边形与弧段,以及弧段与点的构成和组成关系;在该模型中,每个多边形由弧段的循环表组成,而每条弧段又由一列点组成)。网络拓扑模型有DIME模型(1.要找出所有的DIME段及其左右多边形。 2.这些段按以下顺序排列:第一段的止点是后一段的起点,最后一个段的止点是第一个段的起点,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表。在这个过程中,起、止点是可以按需切换的,以使多边形始终位于每个段的右边。)、POLYVRT模型(将弧段的关系按DIME段给出,弧段的端点被称为结点而不是点)、结点模型(用结点结构来组织这些关系,根据任何一个结点都具有且仅有三个相邻结点,每个结点都具有且仅有三条相关链和与这三条相关链相关的右多边形(按右手法则确定),在拓扑文件中记录下各结点的三个相邻结点、三条相关链和三个右多边形,以此来实现数据处理时对多边形的操作与检索)、扩展弧段模型(弧段的邻域可加以扩展,从而包含围绕某一结点的下一逆时针弧段的ID。当沿着某一多边形轮廓顺时针方向前进时,这些弧段将依顺序成为下一条弧段。每一弧段的邻域关系包括了第一和最后一个结点,左、右多边形以及相应的左、右弧段(LC和RC)。右弧段依顺序是右多边形的下一条弧段,左弧段依顺序是左多边形的下一条弧段)。 4叉树的基本原理?四叉树分割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把一幅图像或一幅栅格地图等分成四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值。四个等分区称为四个子象限,按顺序为左上(NW)、右上(NE)、左下(SW)、右下(SE),可以用树结构表示。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都含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区就不再往下分割;否则,把这个区域再分割成四个子区,这样递归地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灰度或属性值为止。这就是常规四叉树的建立过程。 数字地图数据采集的方式有哪些?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和实用范围?数字遥感数据获取、数字化、野外测量等。数字化具有简便,效率较高,但是精度比野外测量差。 数据测量的尺度有哪4种,各自的特征?定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还有比例尺度什么是地图综合,它与数据压缩、比例尺缩放的差别?空间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因此,在有限的计算机存贮空间与地图的图面上要反映这些庞大而复杂的空间信息,就不得不反映其主要的、本质性的方面,舍弃次要的、非本质性的方面,以确保地图的易读性,满足空间数据库的多尺度表达和GIS的多层次规划、管理与分析决策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地图与GIS综合。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比例尺缩放只是指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变大或者缩小,地图的所包含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变。地图综合与数据压缩都导致信息量的减少,都是为了缩小存储空间和节省计算处理时间而去掉繁杂细节。但数据压缩一般是在无损图解精度的前提下去掉“贡献”小而用插值方法可近似恢复的数据元素,即数据压缩可用数据的插值加密手段进行逆处理,而制图综合不受图解精度约束,被删除或被派生的信息不可逆。 地图综合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综合规则的制定,综合过程的控制,综合结果的评测。 线状要素的综合算法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独立算法(它不顾及相邻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如选取每第k点法,去掉其它点。还有随机取点法。很难捕捉到特征点,会引起曲线的变形。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简单的数据压缩,而不能用于真正的地理信息综合。)、局部处理算法(该方法在对顶点选择时顾及到直接相邻诸顶点的特征。算法所产生的变形比独立点算法小。但比后继方法差。)、约束扩展局部处理算法(在线的某段周围定义一个搜索域,并利用距离、角度或点数来搜索更多的相邻点。)、无约束扩展局部处理算法(利用线的复杂度,坐标点的密度、开始点的定位等来搜索相邻的点。)、全局算法(它考虑到整条线或特定线段的特征)、基于自然法则的化简算法(对于任何特定的地图比例尺,就必然有其上地图目标的一个极小尺寸SVO ,在这个尺寸内,所有的细部信息都会丢失)。 可视化和符号化的概念?可视化:是指在人脑中形成对事物的图像,是一个心理处理过程,促使对事物的观察力及建立概念等。科学计算可视化:是通过研制计算机工具、技术和系统,把实验或数值计算获得的大量抽象数据转换为人的视觉可以直接感受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从而可进行数据探索和分析。地学相关的可视化:测绘学家的地形图测绘编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使用的图解,地图学家专题、综合制图等,都是用图形(地图)来表达对地理世界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符号化是指将专题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的制图符号。 数据增强的手段?数据增强(给线、面状要素增加细节以改进显示效果或者为没有数据采样的地方进行估值。近似地看作为数据选取和其它综合操作的逆过程)有线性插值,分段拟合(用一段一段的曲线来代替每条线段,而且只在每条线段的端点处才相交。使用分段多项式函数能产生理想的结果),曲线拟合,空间插值。 多边形晕线填充的原理?多边形的晕线填充算法要求代表某值的晕线与起点对齐。相邻区域如果属性值相同,这两个区域的晕线则完全对齐。方法:通过固定晕线位置,使之同X 轴平行就可以保持这种特性。 首先将坐标轴按晕线的方向角旋转。然后在旋转后的坐标空间中找到多边形的最大Y坐标(YMAX)。穿过多边形的晕线中最顶端的那条Y坐标可以根据下式计算:Y*=INT [YMAX / DELTA ] × DELTA (其中INT是最大取整函数;DELTA是晕线间的垂直距离。)取得多边形晕线中的最高一条的Y坐标后,其他各晕线的Y坐标可以通过将Y*依次递减DELTA值来得到,这个过程直到该多边形中再没有晕线经过时停止。基本方法有:单线法(首先将多边形先旋转一个方向角,然后依序每次一条晕线地分别处理各线。下一步检查多边形轮廓的每一段,判断其是否与所处理的晕线相交,保存交点并按X坐标排序。这种排序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移动,绘制)对操作来保证恰当地绘出晕线。最后所有的交点旋转回原始多边形空间显示),绕行法(原理是环绕多边形一周以计算所有晕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网格法追踪原则和鞍部处理?通过网格追踪等值线方法的优点,在于网格可以按照行列编号隐式地建立起邻域间的位置关系。步骤:1.一条等高线从网格单元(i,j)的四个邻接单元(i-1,j),(i+1,j),(i,j-1),(i,j+1)之一进入,应退出该单元并继续往其余三个网格单元追踪。2.确定当前单元的哪条边作为退出边时,要看该边两端点的z值范围是否包含了zi值。 3.等值线在退出边上的准确位置通常使用内插方法确定, 4.该内插是在网格单元的边上进行的。在得到等值线与网格的交点以后可以按顺序直接绘出。“鞍点”现象:一个网格单元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条的有相同z值的等值线段。出现“鞍点”时的追踪:基于四个端点的z值内插出网格单元的中心点的z值,然后把单元分成四个三角形(图6-36d)。对于每个三角形来说,由于其只有三边,就不存在难以确定追踪方向的。问题:如果一条等值线从三角形的一边进入的话,只可能从另外两边的一边中出去。网格中心点的z值为53,所以应该把S1与S2,S3与S4相连 位-平面方法裁剪线段的算法(分区裁剪)?1.窗口把这个平面分成九个区域。2.点的x,y 坐标如果都位于四个角区域中的任一个,那么该点位于窗口外。3.如果点的x或y坐标位于四个边区域的任一个,那么这个点也在窗口外。4.除了角区域和边区域,就是剪裁窗口了。5.如果一条线段的端点都位于窗口的内部,那么这条线段就全部显示出来。6.而两端点都位于窗口的同一条边界外,这条线段就要全部剪裁掉。7.只有当端点一个位于窗口外,一个在窗口内,或者两端点都在窗口外但是线段穿过不同的窗口边界时才需要进一步处理。

天地图省市数据融合要求

天地图省市数据融合要求 一、总则 经与局成果处陶燕处长沟通,由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承建的数字城市涉及到2014年考核的有永康市、新昌县、玉环县和嵊泗县,其中永康市、新昌县和玉环县纳入国家局的技术评估(开展矢量数据融合得7分,影像数据融合得8分);嵊泗县是纳入省局考核舟山市的目标,这个不要求在10月31前完成,但必须在省局考核舟山市之前完成。 二、融合技术要求 2014年天地图省市数据融合主要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影像数据融合三类。数据融合范围是接入国家天地图的范围。1影像数据融合 根据规定,天地图影像数据的地面分辨率不能优于0.5米,因此影像数据的融合数据源主要包括市县现有的0.5米(由0.2米重采样为0.5米)的航空影像,以及省局现有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两者数据根据覆盖范围、时相、影像质量等指标进行匀色、镶嵌融合。

2地名地址数据融合 采用以市、县级节点外业采集的兴趣点为主,省级节点数据为辅的原则:当市、县节点数据和省级节点数据存在不一致或相矛盾时,以现势性强的数据为准,删除相应现势性差的数据;并确保融合后的兴趣点数据不能落水或位于道路中间(收费站、互通除外)。所有兴趣点要素都必须赋开始显示级别字段(FSCALE),其值不能为空:当兴趣点在16级开始显示,其值为16;在17级开始显示,其值为17,依次类推;如果兴趣点不在地图上显示,其值为2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兴趣点在前面级别开始显示,后续级别都必须显示。 3电子地图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是以省级节点1:10000电子地图数据为基础,将市、县级节点的1:500、1:1000和1:2000电子地图数据融合到1:10000数据中去。 1)融合后电子地图数据的分类代码字段继续采用DB33/T 5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规定 的图形表达代码值; 2)融合后的数据须赋开始显示级别字段(FSCALE,为必填属性 项),其值不能为空; 3)所有属性值中,除汉字外全部用半角输入;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doc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学科门类:理学(07)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属地理学一级学科,是在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该专业以地图、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地图学、地理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S技术进行地理认知和地理信息传输、分析与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知识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深化地理认知的同时,已逐步成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水利、交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海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流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为特色,着重研究地理信息认知理论、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的遥感提取,专题信息制图与数据更新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决策支持原理与方法;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环境、数字流域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基本理论,掌握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空间数据结构及信息处理技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图可视化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及处理、空间决策支持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GIS及应用 2、遥感及应用 3、地图学 4、数字流域 5、GPS及应用 三、学制与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