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技术

合集下载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总结词
光波导在激光雷达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实现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量和成像。
详细描述
激光雷达系统利用光波导作为传输介质,将激光雷达 发射出的光信号传输到目标物体上,并收集目标物体 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往返时间和角 度信息,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形状和 表面特征等的测量和成像。光波导的高灵敏度和低损 耗特性使得激光雷达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低 噪声等优点,在遥感测量、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光波导技术面临的挑战
制造工艺限制
目前,光波导器件的制造工艺仍 受限于材料和加工技术的限制, 难以实现更精细的结构和更高的
性能。
耦合效率问题
光波导器件之间的耦合效率是影响 光子集成回路性能的关键因素,如 何实现高效的光波导耦合仍是一个 挑战。
稳定性问题
光波导器件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 素下的稳定性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和改善。
开关分类
光波导开关可以分为电光开关、磁光开关和热光开关等。其中,电光开关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利用电场 改变光波导的折射率,实现对光信号的通断进行控制。
光波导耦合器
耦合器概述
光波导耦合器是一种利用光波导 结构实现光信号耦合的器件。通 过将两个或多个光波导连接在一 起,可以实现光信号在不同波导 之间的传输和能量转移。
光波导的波动理论
总结词
波动理论是描述光波在光波导中传播的基本理论。
详细描述
波动理论是研究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基础理论,它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 光波在空间中的分布和演化。在光波导中,波动理论用于分析光波的传播特性, 如相位速度、群速度、模场分布等。

光波导技术 第一章

光波导技术 第一章
3
光纤的发展
1966年,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的《用于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奠定 了现代光通信的基础。高锟被尊为光纤之父。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制出对0.6328m波长的损耗为20dB/km的 石英光纤,从此介质波导在光纤通信、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之后爆炸性发展,从光纤损耗看
1970年,20dB/km 1972年,4dB/km 1974年,1.1dB/km 1976年,0.5dB/km 1979年,0.2dB/km
x
y
覆盖层
n3
导波层
n1
z
n2
衬底层
21
平板光波导分析方法
• 射线光学方法(几何光学) 射线理论分析法简单、直观、物理概念清 晰,并能得到一些光在光波导中的基本传 输特性。
• 波动方程方法(麦氏方程+边界条件) 要描述波导中的模场分布,则需用严格的 电磁场理论来分析
22
光的反射定律
[两种不同媒介的界面] 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
1、当θ i< qc时,这时r<1为实数,只有部分反射
sinqi< sin qc = n2/n1,
n1sinqi< n2 , r为实数, 且 r<1, 只有部分反射
2、当θ i > qc时,会产生全反射现象。 sinqi>sinqc = n2/n1, n1sinqi>n2 ,r为复数。
tg1( b )
• 全内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光波导的物理基础
– 光角从大光于密某介一质角(度时n1),射会向出光现疏全介反质射(现n象2)。时,当入射

全反射临界角(critical angle)

基于光刻机的纳米级光波导制备技术

基于光刻机的纳米级光波导制备技术

基于光刻机的纳米级光波导制备技术光波导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器件,能够将光信号传输在其内部,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和低的损耗。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级光波导的制备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光刻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光波导结构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制备。

一、光刻机的原理及应用光刻机主要基于光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光散射和光照射的特性,将图案模具上的图形投射到物质表面上,形成图案。

而光刻技术则是一种用于制作微细器件的加工技术,可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纳米结构制备等领域。

光刻机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制造中。

它可以实现对芯片表面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等工艺,形成精细且规律的图案。

随着技术的发展,光刻机在制备纳米级光波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纳米级光波导的意义纳米级光波导是指尺寸在纳米量级的光波导器件。

相对于传统的光波导,纳米级光波导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集成度,能够实现更高的光信号传输效率。

同时,纳米级光波导还可以在表面上实现光波的局域化和调控,具备操控光子态的能力。

纳米级光波导的制备技术对于光电子学、集成光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用于实现高速光通信、光信号处理和量子信息传输等应用,并且对于减小器件尺寸、降低能耗和提高集成度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基于光刻机的纳米级光波导制备技术1. 光刻胶选择与涂覆:在制备纳米级光波导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光刻胶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光刻胶的选择会考虑其分辨率、耐蚀性和显影性能。

利用光刻机进行涂覆时,需要确保光刻胶均匀地覆盖在材料表面。

2. 曝光与显影:光刻机的曝光过程是将模板上的图案投射到光刻胶表面的过程。

曝光之后,通过显影工艺将暴露在光的作用下的部分去除,形成光波导的结构。

显影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显影液的浓度和显影时间,以保证获得所需的纳米级结构。

3. 热处理与固化:纳米级光波导的制备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经过显影的样品进行热处理和固化。

几何光波导技术

几何光波导技术

几何光波导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线被人眼所捕捉到,进入视网膜上,通过晶状体的聚焦,在视网膜上成像。

有时候光线会发生折射,比如把筷子放进水杯的时候,人眼看到的其实是筷子的虚像,它的位置其实跟实际物体的位置有所偏移。

通过光线折射,人眼能捕捉到虚像,这是最主要的AR原理。

为何选择光波导当我们在了解Google Glass时,会知道它的光学显示系统主要由投影仪和棱镜组成。

投影仪把图像投射出来,然后棱镜将图像直接反射到人眼视网膜中,与现实图像相叠加。

但是,这一套系统,存在一个视场角vs体积的天然矛盾。

Google Glass有15度的视场角,光学镜片10mm厚度;爱普生的AR眼镜有23度的视场角,13mm厚度:视场角越大,光学镜片就越厚,体积越大。

这些AR眼镜无论采用的是棱镜或者自由曲面的方案,都是通过对基本AR光学系统结构和位置改变,来平衡视场角和体积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获得大的视场角和小的体积,光波导方案是不二之选。

那么它将会如何解决呢?光波导的定义是:能够实现视场折叠和复原,并且通过全反射无损传输的光系统。

光波导系统包括耦入、波导、耦出三部分。

具体的流程是,首先,一个大视角的完整图片会被切割成若干块,然后折叠起来形成一个视场细条,这样就可以通过很小的光学镜片耦入,耦出部分再将切割后的图片复原完整。

耦入部分其实做的事情就是视场折叠,耦出部分实现的是视场复原,波导实现光线无损传输。

这样一来,光波导就可以在轻薄的光学镜片实现大的视场角。

几何光波导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几何光波导”的概念最先由以色列公司Lumus提出并一直致力于优化迭代,至今差不多快二十年了。

•工作原理按上图所示,耦合光进入波导的一般是一个反射面或者棱镜。

在多轮全反射后光到达眼镜前方时,会遇到一个“半透半反”镜面阵列,这就是耦合光出波导的结构了,也就是几何光波导里的“光组合器”。

“半透半反”的意思是一部分光可穿透、另一部分被反射。

光波导光纤测试技术使用技巧大揭秘

光波导光纤测试技术使用技巧大揭秘

光波导光纤测试技术使用技巧大揭秘光波导光纤技术作为一种高速、高效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确保光纤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光波导光纤测试技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揭秘光波导光纤测试技术的使用技巧,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1.背景介绍光波导光纤测试技术是通过对光波导光纤进行各种测试和评估,来确保光纤传输的质量和性能。

该技术可以检测光波导光纤的损耗、插入损耗、带宽、信噪比等参数,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故障排除。

2.测试设备的选择在进行光波导光纤测试时,选择适合的测试设备非常重要。

常见的测试设备包括光功率计、光源、OTDR(光时域反射仪)等。

光功率计用于测量光波导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光功率,而光源则用于产生光信号。

OTDR是用于测量光波导光纤长度、损耗以及检测故障位置的重要设备。

3.测试步骤(1)光纤连接检查在进行光波导光纤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检查光纤连接是否正常。

检查光纤的连接器和接头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其紧固。

如果发现连接不良或损坏的连接器,应及时更换。

(2)测试设备校准在进行光波导光纤测试之前,测试设备需要进行校准。

校准可以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根据测试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校准测试设备的信号功率和波长等参数。

(3)测量测试信号功率用光源产生一定功率的测试信号,并使用光功率计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信号功率可以评估光波导光纤的传输损耗,以及检测是否存在异常。

(4)OTDR测试使用OTDR对光波导光纤进行长度测量和故障检测。

OTDR通过发送脉冲光信号,分析返回的反射和散射信号,可以测量光纤长度,并准确定位光纤中的故障点和损耗位置。

4.故障排除技巧在进行光波导光纤测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技巧:(1)检查连接器和接头:排除光纤连接不良或损坏的可能性,检查连接器和接头的完整性和紧固性。

(2)排除环境干扰:有时,环境中的光源或反射物可能会干扰光波导光纤的传输。

全息光波导原理

全息光波导原理

全息光波导原理全息光波导是一种基于全息原理的光学器件,它能够将光束引导到一个波导内部的区域中。

全息光波导的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具有复杂光学相位的三维全息网格嵌入到一个光学波导中,从而将光束引导到波导内部的指定区域。

全息光波导的应用广泛,例如在光通信、传感、光存储、激光技术、量子光学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全息光波导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干涉原理,在波导内形成具有复杂光学相位的三维全息网格以实现光束的引导。

波导是一种特殊的导光结构,它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组成。

在波导周围的材料中,光的折射率较低,因此当光线射入波导时,它会被完全反射,并沿波导内部传播。

全息光波导的制备需要使用光刻技术,它可以通过控制光刻模板的光学性质,来实现对波导中光的相位控制。

基于全息光波导的制备,可以实现多个波导的集成和高密度排列,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光学器件。

全息光波导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光通信领域,全息光波导可用于构建光纤对光芯片的连接,从而实现更快速、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在光存储领域,全息光波导可以用于存储和读取大容量的光学数据。

在激光技术领域,全息光波导可以用于刻画和控制激光束的相位和幅度。

在量子光学领域,全息光波导可以用于构建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网络,实现更高效的量子计算和通信。

全息光波导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除了应用于光通信、传感、光存储、激光技术、量子光学等领域,全息光波导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

全息光波导可以通过光学控制来实现对胶原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的定向生长和组装。

全息光波导也可以用于观察生物的细胞动态,通过控制光束在细胞内的传输和聚焦,来实现对单个细胞的成像。

全息光波导还可以用于超分辨率成像。

传统的显微镜成像无法观察到小于光波长的细节,而全息光波导的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克服这个限制。

全息光波导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基于光波导中的介质极化现象,通过对光束的相位和振幅进行调控,从而达到超分辨率成像的目的。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

全息衍射光波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4. 集成性: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可以与其他光电子器件和光学元件进行集成,实现光电子 系统的高度集成和紧凑化。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在光通信、光计算、光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光 器件和光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是一种利用全息衍射原理实现光波导的技术。它通过在光波导中制造 全息衍射光栅,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控制。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首先,通过使用激光光束或 相干光源,将光波导材料暴露在干涉场中,形成干涉图样。然后,通过光照射和光波导材料 的特性,将干涉图样转化为光波导中的全息衍射光栅。全息衍射光栅可以在光波导中产生周 期性的折射率变化,从而对光信号进行控制和调制。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
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多功能性:全息衍射光波导可以实现多种光信号的控制和处理功能,如光调制、光分路 、光耦合等。
2. 高效性:全息衍射光波导可以实现高效的光信号传输和处理,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 传输带宽。
3. 可重构性:全息衍射光波导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射,重新调制全息衍射光栅,实现光信号 的可重构和动态调整。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讲义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讲义

04
光波导的应用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概述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技术。由于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和抗电 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光纤、光检测器和传输控制设备等组成。其中,光源用于产生 光信号,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检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传输控制设备负责对整个系统进 行管理和控制。
03
光波导材料
玻璃光波导
玻璃光波导是一种以玻璃为介质的光 波导器件,其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和 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 光传感等领域。
玻璃光波导的主要优点是光学性能优 异、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 但其缺点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玻璃光波导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预制 棒制作、拉丝、涂覆等环节,这些工 艺过程需要精确控制,以保证光波导 的性能和稳定性。
聚合物光波导
1
聚合物光波导是一种以聚合物为介质的光波导器 件,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等 特点。
2
聚合物光波导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薄膜制作、光 刻、刻蚀等环节,这些工艺过程相对简单,有利 于大规模生产。
3
聚合物光波导的主要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 低、易于加工等,但其缺点是光学性能较差、机 械强度较低。
A
B
C
D
模块化与小型化
为了适应现代通信系统的需求,光波导放 大器正朝着模块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
增益均衡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损 耗不同,因此需要实现光波导放大器的增 益均衡,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光波导开关
开关原理
光波导开关利用电场或热场对光 波的传播方向进行控制,实现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In的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电子迁移率, 可用来做霍尔器件。
InSb是研究的比较成熟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之一, 禁带宽度为0.18eV,可用来制做红外光电器件和超 低温下工作的半导体器件。
InAs性质和GaAs相似,但不如GaAs,发展 的不快。 InP材料做出的耿氏二极管其特性比GaAs的好; 在GaInAs(P)三、四元系激光器研制成功后,InP作 为衬底材料被大量使用,它和GaAs材料一样是重要 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之一。
15
室温时,电子处在主能谷中很难跃迁到X处导带能谷中。 电子在主能谷中的有效质量较小(m=0.07m0),迁移 率大。 次能谷中,有效质量大(mx=1.2m0),迁移率小。 次能谷中的状态密度比主能谷大,一旦外电场超过一定值 时,电子就可由迁移率大的主能谷转移迁移率较小的次能 谷,出现电场增大电流减小的负阻现象。 GaAs具有比Si大得多的电子迁移率,对提高晶体管的高 频性能有利。
空键 A面
Ga As
7
原子排列是每个Ⅲ族原子周围有四个最靠 近的Ⅴ族原子包围,每个Ⅴ族原子周围又 有四个Ⅲ族原子包围形成正四面体。
As
Ga
(a)闪锌矿结构晶胞
(b)闪锌矿型结构GaAs的Ga、 As周围的四面体构形 闪锌矿结构
8
S2-位于整个六方柱大晶 胞的各个角顶和底心, 及 由六方柱划出的六个三方 柱中, 相间的三个三方柱 的轴线上, Z2+位于各个 三方柱的棱上及相间的三 个三方柱之轴线上。
16
2.GaP的能带结构 价带顶与导带底不处于相同的k处,GaP是间接跃迁型材 料。 电子与空穴复合发光时必须要有声子参与,它的发光效率 比直接跃迁型材料低。Ge、Si和Ⅲ-Ⅴ族化合物中的BN、 AlP、GaP、BA s、AlSb等都属于间接跃迁型半导体材 料。 已用GaP制出了发光效率很高的红、绿、黄等光的发光二 极管。 因为某些杂质(N、Bi等)在GaP中可形成发光的辐射复 合中心,使GaP中的间接跃迁向直接跃迁转化的缘故。
1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中,GaAs和GaP被广泛 研究,应用较多。 GaAs 的 禁 带 宽 度 比 Si 稍 大 (EgGaAs=1.43eV, EgSi=1.106eV),故能在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反向 电压下工作。 采用掺杂方法或在GaAs晶体中掺入铬、氧能得到半绝 缘的高阻材料(SI-GaAs),可用作集成电路的衬底 和制备各种红外探测器。 低阻GaAs单晶可作激光器等光电器件的衬底。
27
Gatosh和Lavine提出一种原子模型(“摆垂键”)。 晶体表面B面上有四个四面体键,但与体内不同,朝上 的键那对电子不是公有化的(不再与Ga原子公有), 非公有化的电子对存在容易与外来原子作用,发生氧化。
A面上Ga原子只有三个价电子,朝上的第四个键没有电 子, A面化学反应较弱。
未成键电子对
24
2.极性对解理性的影响 Ge、Si等金刚石结构中,(111)面间距最大,(111) 面是金刚石结构的解理面。 闪锌矿结构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111)面间 距大于(110),但(111)面的两边,一边是A原子, 另一边为B原子,极性使(111)面间存在较强的库仑 吸引力。
25
(110)面间距虽比(111)面间距小,但(110) 面由相同数目的A、B原子组成,面与面间除了A、B原 子键合时的库仑引力外,相同原子间还有一定的斥力。 相邻两层(110)面沿[211]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会 使两层之间Ⅲ族原子或Ⅴ族原子上下对齐,斥力更大, 使晶面极易沿此面断开。 闪锌矿晶体的解理主要沿(110)面发生。
10
4.2-2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比Ⅳ族Ge、 Si的能带结构复杂,它们独特的结构与材料的性质密 切相关。
1.GaAs的能带结构 GaAs是闪锌矿型晶体结构,其布里渊区与金刚石结 构的布里渊区相同,但能带结构不同。
Γ、X和L分别表示布里渊区中心、<100>轴和<111> 轴。
GaP是宜做红光和蓝光等发光器件的材料; GaN的禁带宽度大,是宜做蓝光器件的材料。 GaSb的晶体制备比较容易,禁带宽度和Ge差不多, 电子迁移率比Ge大1.5倍。
3
B的化合物BN、BP、BAs制备困难,除BN外,其它 材料的研究较少。BN禁带宽度过大,实际应用上还存 在问题。 Al的化合物一般讲是不稳定的,AlP、AlAs室温下与 水反应而分解,AlN禁带宽度较大,适合做蓝光器件; AlSb从禁带宽度看可做太阳能电池
22
沿[111]看,双原子层中的Ga原子层在As原子层的后 面,沿[ 111 ]看正好相反。Ga原子与As原子周围的电 子云分布不同,双原子层便成为电偶极层。晶体由许 多这种电偶极层组成,[111]轴是一极性轴。
Ga As Ga As [111]
Ga As
Ga As
Ga As
23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常把Ⅲ族原子称A原子,表面为 A原子的{111}面称为A面,或(111)面; Ⅴ族原子称为B原子,表面为B原子的{111}面称为B面, 或( 111 )面。 [111]表面和[ 111 ]表面上的化学键结构、有效电荷不同, 它们各为电偶极层的一边,A边为Ga原子,B边为As原子, 其电学和化学性质在A边和B边不相同,把这种不对称性称 极性。
11
Ge
0.67eV
Si
E
Lc
Γc
GaAs
Χ ΔE=0.36eV Eg=1.43eV
1.12eV
L
Γ
Γ
Χ
k
Ge、Si、GaAs能带结构图
12
GaAs的能带结构与Ge、Si相比的特点:
(1) GaAs的导带极小值和价带极大值在k=0;Ge、Si的价 带极大值在k=0处,导带极小值不在k=0,即它们的导带 极小值和价带极大值所处的k值不同。 前一种能带结构称为直接跃迁型,后一种结构称为间接 跃迁型。 (2)GaAs〈100〉方向上具有双能谷能带结构,除k=0处 有极小值外,在〈100〉方向边缘上存在着一个比中心 极小值仅高0.36eV的导带极小值(称X极小值),电子 具有主、次两个能谷。 (3) GaAs 在300K时的禁带宽度Eg为1.43eV,晶体管的工作 温度上限与材料的Eg 成正比,用GaAs做晶体管,可在 450℃以下工作。
26
3.极性对表面腐蚀和晶体生长的影响 实验表明,GaAs单晶的(111)A面和(111)B面 有不同的腐蚀特性。 例如,磨抛过的GaAs片放在HNO3:HF:H2O=1: 1:2的腐蚀液中腐蚀10min,A面上出现腐蚀坑,B 面没有。 InSb、InP等化合物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这种差异与Ⅲ-Ⅴ族化合物的极性有关。
相当于S2-构成简单六方 紧密堆积, Z2+则填塞于 半数的四面体隙中,即每 个原子均处于异种原子构 成的正四面体中心。
纤维锌矿型晶体结构更适 于那些两类原子之间电负 性差别大,化学键极性强 的晶体。
Zn 纤维锌矿型结构
S
9

Ⅲ -Ⅴ族化合物的价键形式
两种说法:
I)从Ⅴ族原子的5个价电子中拿出一个价电子给Ⅲ族原 子,然后它们相互作用产生sp3 杂化,形成类似金刚石结 构的共价键。 ii)闪锌矿型晶体结构中,除Ga- 和As+ 形成的共价键外, 还有Ga3+ 和As3- 离子键,因此Ⅲ-Ⅴ族化合物的化学键属 于混合型。 由于离子键作用,电子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有向Ⅴ 族原子移动的趋向,即产生极化的现象。导致在Ⅴ族原子 处出现负有效电荷,Ⅲ族原子处出现正有效电荷。
5.613 ZB 0.6094 712 直接 0.72 7700 1400
4.787 ZB 0.5868 1070 直接 1.351 6000 150
5.667 ZB 0.6058 943 直接 0.356 33000 460
5.775 ZB 0.5478 525 直接 0.18 78000 1700
5
主要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
化合物性质 GaP GaAs GaSb InP InAs InSb Si
4.129 5.303 密度/(g/cm3) ZB ZB 晶体结构 0.5450 0.5642 晶格常数/nm 1467 1238 熔点/℃ 跃迁形式 间接 直接 2.24 1.428 能带宽/eV 2/(V· 200 8500 电子迁移率/[cm s 120 420 )] 空穴迁移率/[cm2/(V· s )] ZB:闪锌矿型;D:金刚石型(300K)
20
晶体中掺入和组成晶体元素具有相同价电子数的元素, 它们处于替代位置,由于其对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不同, 会吸引电子和空穴,晶体中这类元素称等电子陷阱。 例如GaP中掺入氮,氮原子取代磷原子的位置而呈电中 性。氮原子的电子亲合势(电子亲合势越大,元素越容 易获得电子)比磷原子的大,氮原子可俘获一个电子而 带负电。库仑力作用,带负电的氮原子又吸引一个空穴 而形成束缚激子状态。
第四章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引言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周期表中ⅢA族元素 (B、Al、Ga和In)和ⅤA族元素(N、P、As和Sb)组 成的化合物材料。 1952年H.Welker开始研究它们的半导体性质, 由于它们独特的能带结构与性质,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Ⅲ-Ⅴ 族 化 合 物 之 间 还 能 形 成 多 元 化 合 物 半 导 体 (固溶体或混晶),它们的能带结构和禁带宽度随组分 变化,从而为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括展了道路。
电子迁移率比Si大五倍多,可在更高的频率下工作, 是 制作高速集成电路和高速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
熔点比Si低。
2
GaAs各项指标都比较高,具有“一材多用”的优点。 但与Ge、Si相比,它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价格 贵。As是一种有毒的物质,需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它 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侵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