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德法治 第3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以及它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司法机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正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司法机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讨论,进一步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提高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使学生理解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正义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具体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问题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国家司法机关。

案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纠纷,让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分别阐述它们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具体实践。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巩固。

强调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

十分重大的作用,表现在( )
①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 ②维护社会秩序
③惩办犯罪分子 ④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 堂练
4.我国人民法院在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起着 十分重大的作用,表现在( )
①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 ②维护社会秩序 ③惩办犯罪分子 ④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组成(分类) 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专门人民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一天,20岁的徐某在某校附近拦截一名初中生,要“借钱” 上网。该生不给,徐某便把他暴打一顿,抢走了他仅有的80 元钱。后来,徐某如法炮制,多次得手。他先后纠集19岁的 孙某等三人一起拦截学生要钱,遇到不给钱的,他们就拳打 脚踢。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累计抢劫学生现金和财物价值共 计50000元人民币。区人民检察院以徐某等四人涉嫌抢劫罪, 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徐某等人危 害学校周边环境,社会影响恶劣,以抢劫罪判处徐某有期徒 刑10年,并处罚金20 000元;其他成员被判3- -5年不等的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5 000一10 000元。
,建立公正、独立的司法制度。面对改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
院应该( )
①制定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提高执法人员的水平,公正司法、依法行政③接受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与监督
④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对同级人大负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随 堂练
3. 我国人民法院在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起着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6.3 国家司法机关 教案三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6.3  国家司法机关 教案三

课题:国家司法机关【学习内容】部编《道法》八下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课标要求】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内容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课标建议:知道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构成、职权,体会其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教材要求】本框分为两个内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之后,学生将会对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明白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最终得以完成课标中知道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考试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知道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之后,已树立起一定的法治意识,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也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自身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对于司法机关还是比较陌生的。

故而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人民法院及检察院各自的性质、职权等,从而正确了解我国的司法机关。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说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职权。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共同感受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人民权利中的重要意义。

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崇尚法律。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图片展示:金水区人民法院进七十五中对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理——司法保护今天我们来学习权利、行政机关之后的另一个国家机构——司法机关。

新授:二、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讨(一)人民法院任务一、通过分析案例,知道人民法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工作要求,尊重人民法院的权威。

分析案例:1.我国人民法院的性质是什么。

(审判) 2.找出案例中的各级法院。

3.说出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

(p86) 4.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意义。

(二)人民检察院任务二、通过探究杭州保姆纵火案及《人民的名义》两个案例,结合教材,知道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工作要求。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司法机关》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司法机关》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 使学生理解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司法机关、法官、检察官、警察的形象,增强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 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三、教学难点:1. 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 学生对法官、检察官、警察职业的理解和尊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3. 情景模拟法:模拟法庭、警察执法等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司法机关工作场景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司法机关的兴趣。

2. 案例分析:介绍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3. 知识讲解:讲解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法庭模拟、警察执法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6.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尊重和维护司法机关、法官、检察官、警察的形象。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讨论参与度、情景模拟表现等评估学生对司法机关及其职能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法官、检察官、警察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的认识。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司法机关工作场景、典型案例等。

2. 图文资料:司法机关的介绍、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等。

3. 模拟器材:法庭模拟设备、警察执法模拟设备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司法机关,增进对司法机关的了解。

八下道法教案_第3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八下道法教案_第3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能力目标具体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之举。

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显示,各级法院、检察院2017年将继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诉制度改革,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统一证据标准,提高证人出庭率和律师辩护率,更好地发挥庭审作用。

“通过改革,相信司法机关将有效转变过去‘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说,“同时,也要加强一线司法人员的能力培训,妥善处理好法、理、情之间的关系,让当事人信服,让人民群众支持。

”思考:(1)我国的司法机关有哪些?(2)这些机关的职权有哪些?提示:(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民法院活动一:维权在行动(阅读教材第86页“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提示:可以。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通过审判活动维护受害人的权益。

活动二:探究人民法院的职权(阅读教材第86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提示:审判权。

3.教师讲解: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活动三:案例反思2017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公布2016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结果,聂某被宣判无罪案等十大案件入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的第三课时,主要介绍我国的司法机关。

教材通过案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认识到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司法机关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和司法案例有限,对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司法机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使学生认识到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3.学生对法治观念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3.讲授法:教师讲解司法机关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支持;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司法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司法机关的作用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司法机关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司法机关在案例中的作用,总结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讨论如何提高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效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三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以及公民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我国的国家机关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仍较模糊,对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方面知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掌握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性质、任务和职权。

2.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引发学生对司法机关的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3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3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任务
社会行政管理 和服务职能 承担刑事司法、 打击犯罪
司法体系组成部分
公安机关是司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但不是司法机关,是行政机关。
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
为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 法,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收集、形成的证据等 全部案件材料及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查,向 公安机关提出补充侦查意见200多条;及时 向犯罪嫌疑人送达了权利义务告知书,依法告 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告知被害人近亲属 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 取了辩护人的意见。
人民监督员制度
为了加强外部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查办 职务犯罪工作中执法不公的问题,根据国家机关必须倾 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规定,从2003年 9月起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 人民监督员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 推荐产生,对检察机关拟作撤案、不起诉处理和犯罪嫌 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以及检察机关或检察 人员在办案中发生的“五种情形”(应当立案而不立案 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扣押、 冻结;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 刑事赔偿决定;检察人员在办案中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进行监督,提出监督意见。
4、任务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 解决民事纠纷、经济纠纷和行政纠纷,以保卫人民民主专 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保护 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 其他权利,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 行。 人民法பைடு நூலகம்行使的审判权包括:刑事的、民事的和行政的 审判权。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 件,依法打击犯罪,调节民事关系,监督和支持国家行政 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基础闯关全练
知识点一
1.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以下对人民法院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审判权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
②人民法院是我国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
③人民法院应依法提起诉讼与依法审判
④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案件不受个人干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B ①符合题意,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国家审判权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②符合题意,我国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我国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③表述错误,公民应依法提起诉讼;④符合题意,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故选B。

2.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
①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②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③按照领导的需要进行判决
④按照其他国家机关的要求行使审判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A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①②说法正确。

③④说法错误。

故选A。

知识点二
3.国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法治社会的一项根本原则。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 D.公安机关
3.B A不符合题意,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B符合题意,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C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D不符合题意,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

故选B。

4.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有()
①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
②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③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④行使审判权,进行法律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A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在我国,行使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故④说法错误。

排除含有题肢④的选项,故选A。

能力提升全练
1.2017年9月6日凌晨5时,西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9名执行干警向位于该县专探乡赵高庄的被执行人宋良军家中袭去,直奔“老赖”藏身地,将老赖堵在屋内,促使其履行了3.5万元执行款。

人民法院围堵“老赖”令其无处可逃说明了()
A.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B.人民法院有和公安机关一样的职权
C.人民法院的主要职权是对“老赖”进行围堵
D.人民法院可以随便行使各种职权
1.A 本题结合相关案例考查学生对人民法院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分析所给材料可知,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B、C、D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A。

2.张先生在沃尔玛某分店购买了大连某海产品公司生产的29包熏烤鱿鱼丝,购买后发现产品标签上显示的配料中含有琥珀酸二钠。

张先生认为沃尔玛某分店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诉至法院要求沃尔玛某分店退还货款371.2元,并支付十倍赔偿款3712元。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审结了此案,判决支持张先生的诉讼请求。

这一案例表明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
①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②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③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④人民法院判决支持张先生的诉讼请求,是在行使检察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A 本题结合案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④说法错误。

排除含有题肢④的选项,故选A。

3.中共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天津市人民政府原市长黄兴国涉嫌受贿一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河北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近日,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已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是在行使()
A.检察权 B.监督权 C.审判权 D.建议权
3.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由此可知,A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A。

4.扬子晚报网2017年9月8日讯,南京溧水区一名女子受电话推销人的蒙骗,花光所有积蓄竟然买了一堆铜锌镍合金制成的假冒“金币”。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从溧水检方获悉,涉嫌诈骗的嫌疑人被检方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
①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必须经人民法院同意才能提起公诉
④只要是违法犯罪行为,都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A 本题结合相关案例考查学生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应注意的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

故选A。

三年模拟全练
1.《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检察反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调任地方检察院审查某贪腐案件,以身涉险,与腐败分子进行殊死较量的故事,艺术再现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反腐征程的惊心动魄,讴歌了反腐斗士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

这说明()
A.人民检察院作为审判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B.法律对全体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C.人民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贪官违法犯罪要加重处罚
1.C 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人民的名义》体现了人民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C是正确的;A错误,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不是审判机关;B错误,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D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贪官违法犯罪要受法律制裁。

故选C。

2.可以批准或者决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机关有()
①人民检察院②人民法院
③公安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6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于2016年4月11日起施行。

这是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全面规定了各类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依据规定,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将直接人罪。

这一司法解释的施行() A.表明司法机关可以独立行使审判权和国家立法权
B.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表明人民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拥有司法解释的权力
D.为政府执政提供了科学依据
3.B A说法错误,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司法机关不具有国家立法权,排除;B 说法正确,发布《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C说法错误,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拥有司法解释的权力,排除;D 不符合题意,题干巾并没有体现为政府执政提供了科学依据,排除。

故选B。

核心素养全练
2017年1月17日,原益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厅级干部李霖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娄底市人民检察院向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7年9月7日,湖南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李霖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当日在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李霖被指控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13.86万元,还有共计折合人民币184万余元的个人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澎湃新闻从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娄底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成灿担任审判长审理了该案。

庭审中,法庭为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庭审实质化要求,用了较长时间进行充分举证、质证,详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

鉴于案情复杂,法庭将对本案择期宣判。

(1)材料中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别行使了什么职权?
(2)“庭审中,法庭为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庭审实质化要求,用了较长时间进行充分举证、质证,详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人民法院行使了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行使了检察权。

(2)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人民法院行使了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行使了检察权。

第(2)问,可围绕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