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滴定终点的判断
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a.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一定正好位于pH=七左右!! 由指示剂的pKHIn决定??
b. 颜色逐渐变化?? c. 变色范围 pKHIn ± 一 【二个pH单位】
三】 混合指示剂 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使颜色变化敏锐!!易观
察??P五六表二-八 四】 指示剂加入量影响 适当少些颜色明显!!加的多消耗滴定剂?? 五】 pH试纸 甲基红!!溴百里酚蓝!!百里酚蓝!!酚酞按一定
金属指示剂变色过程: 例: 滴定前!! Mg二+溶液【pH 八~一0】中加入
铬黑T后!!溶液呈酒红色!!发生如下反应:
铬黑T【■】 + Mg二+ = Mg二+-铬黑T【■ 】
滴定终点时!!滴定剂EDTA夺取Mg二+-铬黑T中的 Mg二+!!使铬黑T游离出来!!溶液呈兰色!!反应 如下:
Mg二+-铬黑T【■】+ EDTA = 铬黑T 【■】 + Mg二+EDTA
指示剂名称 荧光黄
二氯荧光黄 曙红 溴甲酚绿
甲基紫
常用吸附指示剂
待测离子 Cl- Cl-
Br-、 I-、 SCN- SCN-
滴定剂 Ag+ Ag+ Ag+ Ag+
SO42-、 Ag+
Ba2+、 Cl-
滴定 条件 /(pH) 7~10 4~10 2~10 4~5
酸性溶液
溶液中被滴定的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因为浓 度太低时!!沉淀很少!!观察终点会比较困难??
• 滴定Cl-时!!不能选曙红!!而应选用荧光黄为指示 剂??
比例混合!!溶于乙醇!!浸泡滤纸??
常用酸碱指示剂P五五表二-七
二、配位滴定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一】、原理
滴定终点的确定

• 电流法:控制指示电极系统的电压(相对于参比 电极或两指示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为恒定值,记 录滴定过程中电流对滴定剂体积的变化曲线。 • 分为单指示电极(另一电极为参比电极)电流法 和双指示电极电流法; • 电压法:在近似于开路或给指示电极施加一个小 的恒定电流值,记录滴定过程中电池的电动势值 (即两电极的电位差)对滴定剂体积的变化曲线。 分为单指示电极(另一电极为参比电极)电压法 (电位滴定法)和双指示电极电压法。
0
但CBe = -i/kB , ( 4’ ) ,所以
id i RT Ede E’ ln nF i ( 6’ ) RT Ak B RT 0 E’ E ln ( ) ln a n H nF Bk A nF ( 7’ )
当i =1/2 id时,Ede =E
1/2
式中 Ds为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 DH为金属 在汞齐中的扩散系数。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E0、γA、 γB、kA、kB都是常数,合并为E’,因此
• a > 1 :电极反应速度取决于 Ce4+还原为 Ce3+的速度。滴定 剂 Ce4+的过量,[Ce4+]越来越 大,则电极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电流也就越来越大。 • 如图 A 所示。 A的电极反应?
• 当加入的滴定 剂的电极反应 是不可逆的或 不能在电极上 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则得到 图B所示形状的 滴定曲线。又 称为“永停” 滴定曲线,因 为在终点时电 流降为零,且 在终点之后, 电流仍然为零。
Ede i
( 15-24 )
实际分析时,金属离子常常以络离子的形式存在。 考虑金属的络合作用时, 1/ 2 RT DMX RT RT RT i 0 Ede E ln ln K c p ln c X ln 1/ 2 nF nF nF nF i d - i DH
滴定终点的判断

偏低
偏高
6)待测液在振荡时溅出锥形瓶外; )待测液在振荡时溅出锥形瓶外;
偏低
7)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仰视读数;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仰视读数;
偏高
7)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仰视读数;偏高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仰视读数; 8)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俯视读数;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俯视读数;
偏பைடு நூலகம் 偏低
9)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平视; 9)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平视; 10)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 )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
偏高
19)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 )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
偏低
20)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停止放液时,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停止放液时, 俯视读数; 俯视读数;
偏高 偏低
21)滴定过快成细流,将碱液溅到锥形瓶壁而 )滴定过快成细流, 又未摇匀洗下。 又未摇匀洗下。
2. 用含杂质NaOH的配制标准溶液来 . 用含杂质NaOH NaOH的配制标准溶液来 滴定盐酸,测定的盐酸浓度? 滴定盐酸,测定的盐酸浓度?
偏高
3. 用含杂质的配制标准溶液来滴定 盐酸,测定的盐酸浓度? 盐酸,测定的盐酸浓度? 偏低 4. 用含杂质的配制标准溶液来滴定 盐酸,测定的盐酸浓度? 偏高 盐酸,测定的盐酸浓度?
偏低
11)滴加盐酸,橙色不足半分钟即褪色; )滴加盐酸,橙色不足半分钟即褪色;
偏低
12)滴加盐酸,溶液变为红色; )滴加盐酸,溶液变为红色;
偏高 偏高
13)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14)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无气泡, 14)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无气泡,滴定后产生 气泡; 气泡;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节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word含答案)

第二节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新课程探究一、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1)概念: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由此可计算c(H+),也可计算c(OH-)。
2.主要仪器及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4.滴定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滴定:(3)滴定终点的判断:(以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为例,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读数并记录。
5.数据处理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纳总结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1)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最后一滴恰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2)滴定操作要点: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示仪器Ⅰ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B.装置Ⅱ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2~3次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答案 C例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
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滴定终点的判断

3.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
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 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然后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 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 Mn2+,若终点时用去20.0mL1.0×10-4mol·L-1KMnO4溶液。 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答__案__:_滴__入__最__后__一__滴__K_M_n。O4
答案: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且 T半iC分l3钟联不合褪还色原法将Fe3+全部还原为Fe2+。加入MnSO4溶 液10 mL,在75~80℃下用0.01000 mol·L-1KMnO4标准 溶液滴定至终点(Cl-不参与反应),将 C2O42 全部氧化成 CO2,Fe2+全部氧化成Fe3+记录体积。 步骤3:…… 步骤4:重复上述步骤2~步骤3两次。 试回答: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三、终点判断 1.强酸滴定强碱: (1)甲基橙由黄色→橙色; (2)酚酞由红色→无色。 2.强碱滴定强酸: (1)甲基橙由红色→橙色; (2)酚酞由无色→粉色。
3.氧化还原滴定:
(1)自身指示剂:即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颜色,
可用其确定滴定终点。如高锰酸钾法中,
MnO
4
(紫红
色)→Mn2+(无色)。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 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由无 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第九章化学分析法第五节 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

一、指示剂法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定义 指示剂是滴定分析中为确定滴定终点加入的变色敏锐的
辅助试剂。是有一定特性的有机试剂
●类型 按用途可分为
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中pH检测)
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中pM检测)
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中电极电势的检测)
●作用原理 用途和类型不同,作用原理也不同。例MnO4-,I2
示例 铬黑T(eriochrome black T,EBT)作指示剂滴Ca2+, Mg2+,但Al3+,Fe3+,Co2+,Ni2+,Cu2+封闭EBT
消除方法
•分离除去(量多时)
•加掩蔽剂掩蔽封闭金属指示剂的离子
2023/2/20
6
●僵化
现象 M-In配合物溶解度很小,故与EDTA的置换反应速度相 当缓慢而使终点拖长的现象称指示剂的僵化 示例 用PAN(-pyridyl--azonaphthol,-吡啶基--偶氮萘酚) 作指示剂,温度较低时易发生僵化 消除方法
2023/2/20
2
酚酞:三苯甲烷类,变色范围: 8-10 ,无色变红色 甲基橙:偶氮类结构,变色范围: 3.1--4.4 ,黄色变橙红色。
2023/2/20
3
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颜色,通式为:
In(Ox) ne ==In(Red)
氧
化 还 原
E
E
In
/
0.059 z
lg
2023/2/20
11
二、仪器分析法
●指示剂的利弊
利 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使用广泛 弊 不适用于有色溶液或有沉淀溶液的滴定;有些滴定不能用 指示剂法指示滴定终点
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方法

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方法
滴定终点是指反应物与滴定试剂反应完全消耗的时刻。
判断是否达到滴定终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颜色变化法:通常在滴定试剂与反应物发生反应后,会出现颜色变化,这时需要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当试液颜色从开始的颜色变为目标颜色时,即可判断为滴定终点。
2. 指示剂法: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随着滴定溶液中酸碱度的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
在进行滴定时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当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即可判断为滴定终点。
3. 电位变化法:通过使用电极来测量溶液中的电位变化,当反应消耗完毕时,电位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判断为滴定终点。
4. 热力学方法:通过测量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热效应、焓变等来确定滴定终点。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方法判断滴定终点。
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定义
滴定终点
在滴定分析中,当滴定剂ຫໍສະໝຸດ 被滴定物质完全反应时所达到的化学计量点。
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为了准确测定滴定终点,可以采用指示剂法、电位滴定法、光谱法等手段。
重要性
提高分析精度
准确测定滴定终点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分析结果 的精度和准确性。
指导实验操作
确定滴定终点有助于指导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 程顺利进行。
误差控制方法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准确 性。
环境控制
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减少环境 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避免操作过程 中引入误差。
使用高纯度试剂
选择高纯度试剂,降低试剂纯度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0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
实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试剂纯度
确保所使用的试剂纯度符合要 求,避免因试剂不纯导致误差
。
仪器校准
在使用前应检查和校准滴定管 、容量瓶等仪器的准确性和精
度。
环境控制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室内温度、 湿度的相对稳定,以减小误差
。
安全防护
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 试剂和气体,应采取相应的安
全防护措施。
04
误差来源与控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误差来源
仪器误差
滴定管、容量瓶等仪器 本身存在误差,需要定
期校准。
操作误差
环境因素
试剂纯度
操作过程中,如读数、 滴定速度控制等,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终点的判断
一、前色、过渡色、后色。
1、前色:为滴加指示剂到样品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即终点前颜色。
2、后色:滴定达到终点后的溶液颜色。
3、过渡色:当前色和后色共同存在时出现的复合色。
此时还有少量样品未被滴定。
二、滴定速度。
1、出现过渡色之前可以快滴,出现过渡色后应慢滴。
2、除非微量成分滴定,常规样品的慢滴也应逐滴滴加,不必半滴或四分之一滴的滴加。
三、终点判断。
1、接近终点:滴定到出现过渡色。
2、终点:前色全部消失。
如果不能确定为终点,应先记录可疑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继续滴定做以下验证。
(1)继续滴加1~2滴标准溶液到样品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可疑终点就是真正的终点,原记录有效。
(2)继续滴加1~2滴标准溶液到样品液中,溶液的颜色有明显的变化,可疑终点不是真正的终点,原记录无效。
应按本方法继续滴定,直到终点。
铬黑T指示剂前色铬黑T指示剂过渡色铬黑T指示剂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