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合集下载

电机学变压器的运行原理(空载、负载、数学模型)

电机学变压器的运行原理(空载、负载、数学模型)

第8章 变压器
28
2、T型等效电路 T型等效电路的形成过程,见下图。
I&1 R1
X 1
R2
I&0
Rm
U&1
E&2 E&1E&2 E&1
E&2
Xm
X 2 I&2
U&2
Z L
T型等效电路的形成过程
第8章 变压器
29
Γ型等效电路
对于电力变压器,一般 I1NZ1<0.08U1N,且 I1NZ1 与 -E1是相量相加,因此可将励磁支路前移与电源并 联,得到Γ型等效电路。
1、空载电流的波形
电网电压为正弦波,铁 心中主磁通亦为正弦波。若 铁心不饱和(Bm < 1.3T), 空载电流 i0 也是正弦波。
电力变压器,Bm= 1.4T ~1.73T,铁心都是饱和的 。其励磁电流呈尖顶波,除 基波外,还有较强的三次谐 波和其它高次谐波。
第8章 变压器
11
2、空载电流与主磁通的相量关系
问题:一般电力变压器 的变比 k 较大,一、二 次侧的电压、电流差别
很大,计算不便,画相
量图更加困难。因此,
下面介绍分析变压器的 一个重要方法——等效 电路、折算。
第8章 变压器
19
四、绕组归算(折算)及数学模型
所谓把二次侧折算到一次侧,就是用一个匝数为N1 的等效绕组,去替代变压器匝数为N2二次侧绕组,折 算后的变压器变比 N1/ N1=1 。
第8章 变压器
30
4、简化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对于电力变压器,由于 I0<0.03I1N,故在分析变压器满载及负 载电流较大时,可以近似地认为 I0=0,将励磁支路断开,等效电 路进一步简化成一个串联阻抗,如图所示。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12月1日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发电机的保护 (3)第四章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5)第五章3~63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线路的保护 (7)第六章11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线路的保护 (8)第七章母线的保护 (9)第八章电力电容器的保护 (9)第九章3KV及以上电动机的保护 (10)第十章自动重合闸 (11)第十一章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 (12)第十二章自动低频减载装置 (12)第十三章同步并列及解列 (12)第十四章二次回路 (13)附录一名词解释 (14)附录二同步电机和变压器在自同步和非同步合闸时允许的冲击电流倍数 (15)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 (1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行业3~110kV电力线路和设备,单机容量为25MW及以下发电机,63MV A及以下电力变压器等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

第1.0.3条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选用按国家规定鉴定合格的产品。

第1.0.4条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电力网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和恢复供电。

第2.0.2条电力设备和线路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第2.0.3条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简单可靠,使用的元件和接点应尽量少,接线回路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在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最简单的保护。

南昌大学继电保护第八章电网高频保护

南昌大学继电保护第八章电网高频保护

(2)按通道工作频率分为电力载波通道的高频保护; 微波保护 (3)按高频信号作用分为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及 跳闸信号: (4)按高频通道工作方式可分为线路正常运行时 长期发信工作方式及只有在线路故障时才启动发 信的故障启动发信方式。 (5)按对高频信号的调制方式可分为幅度调制和 频率调制。 (6)按两端高频信号的频率的异同可分力单频制 和双频制。
三、高频保护的构成
高频保护由继电部分和通信部分构成。继电部 分,对反应工频电气量的高频保护是在原有保护 原理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保护原理与原有保护原 则相似.而对于不反应工频电气量的高频保护来 说,则继电部分根据新原理构成。 通信部分出收发信机和通道组成。构
成高频保护的方电气量的高频保护为例,说
明继电部分和通信部分的工作情况。继电 部分根据被反应的工频电气量性质的高频
信号(它通过通道,从线路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对端 收信机收到高频信号后,将该高频信号还原成继 电部分所需的工频信号通过继电部分进行比较), 决定保护装置是否动作.这高频信号也称为载波信 号,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载波通信,其通道也称 为载波通道。
(gp正常无高颇信号方式);(c)“穗领”方式
所谓“短时发信”方式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 下,收、发信机一直处于不工作状态,高频通道 中没有高频信号通过。只有在系统中发生故障时, 发信机才由起动元件起动,高频通道中才有高频 信号通过。故障切除后,发信机经一定延时后自 动停止发信,通道中的高频信号也随之中断。因 此,又称为正常无高频信号方式,如图7—2(b) 所示。“短时发信”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对 相邻通道中信号的干扰和延长收、发信机的寿命, 但要求保护中应有快速动作的起倍元件。为了对 通道和收、发信机进行完好性的检查,要有人工 起信措施。目前我国生产的高频保护多采用“短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最全复习题.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最全复习题.

1.继电保护复习资料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答:一、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主保护能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当故障线路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

近后备保护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作为下一条相邻线路主保护或开关拒跳后备保护。

二、速动性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短路时快速切除故障可以缩小故障范围减轻短路引起的破坏程度减小对用户工作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三、灵敏性灵敏性是指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越大则保护的灵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四、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其他不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地进行协调。

此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的基础也是贯穿全课程的一个基本线索。

根据保护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具体的保护方式以满足其相应的要求3. 2.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实质上是在判别什么?为什么会存在“死区”?什么时候要求它动作最灵敏?答: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实质是判别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Φ,并且根据一定关系[cos(Φ+a)是否大于0]判别出短路功率的方向。

为了进行相位比较,需要加入继电器的电压、电流信号有一定的幅值(在数字式保护中进行相量计算、在模拟式保护中形成方波),且有最小的动作电压和电流要求。

当短路点越靠近母线时电压越小,在电压小于最小动作电压时,就出现了电压死区。

在保护正方向发生最常见故障时,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应该动作最灵敏.4. 3.简述下列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并评述其优缺点: (l)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 (2)零序电流保护; (3)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流电压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第六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第六章

第六章电力变压器保护1.电力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和可能发生的故障有哪些?一般应装设哪些保护?答: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

变压器内部故障系指变压器油箱里面发生的各种故障,其主要类型有: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单相绕组部分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单相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等。

变压器外部故障系指变压器油箱外部绝缘套管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故障,其主要类型有:绝缘套管闪络或破碎而发生的单相接地(通过外壳)短路,引出线之间发生的相间故障等。

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包括:由于外部短路或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油箱漏油造成的油面降低、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由于外加电压过高或频率降低引起的过励磁等。

为了防止变压器在发生各种类型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连续运行,变压器一般应装设以下继电保护装置:(1)防御变压器油箱内部各种短路故障和油面降低的瓦斯保护。

(2)防御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多相短路、大接地电流系统侧绕组和引出线的单相接地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3)防御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并作为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后备的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或负序过电流保护)。

(4)防御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保护。

(5)防御变压器对称过负荷的过负荷保护。

(6)防御变压器过励磁的过励磁保护。

2.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包括稳态和暂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答: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如下。

1.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1)由于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即各侧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特性和励磁电流不同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它必须满足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的要求。

(2)由于实际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和计算变比不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3)由于改变变压器调压分接头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2.暂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1)由于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主要为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使其铁芯饱和,误差增大而引起不平衡电流。

主变后备保护原理和保护范围

主变后备保护原理和保护范围

5、负序电流和单相式低压过电流保护
对于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组,由于额定电流大,电流元件往往不能满足远后备灵敏度的要求,可采用负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元件和反应对称短路故障的单相式低压过电流保护组成。 负序电流保护灵敏度较高,且在星、三角接线的变压器另一侧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灵敏度不受影响,接线也较简单。
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接地后备保护
对于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变电所,通常采用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而另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方式。这样可以将接地故障电流水平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使整个电力系统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尽量不受运行方式的变化,提高系统零序电流保护的灵敏度。
如图5-23所示,T2和T3中性点接地运行,T1中性点不接地运行,K2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T2和T3由零序电流保护动作而被切除,T1由于无零序电流,仍将带故障运行,此时由于接地中性点失去,变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将产生接近额定相电压的零序电压,危及变压器和其它电力设备的绝缘,因此需要装设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下的接地保护将T1切除。
过负荷保护反应变压器对称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保护用一个电流继电器接于一相电流,经延时动作于信号。 过负荷保护的安装侧,应根据保护能反应变压器各侧绕组可能过负荷情况来选择: (1)对双绕组升压变压器,装于发电机电压侧。 (2)对一侧无电源的三绕组升压变压器,装于发电机电压侧和无电源侧。 (3)对三侧有电源的三绕组升压变压器,三侧均应装设。 (4)对于双绕组降压变压器,装于高压侧。 (5)仅一侧电源的三绕组降压变压器,若三侧的容量相等,只装于电源侧;若三侧的容量不等,则装于电源侧及容量较小侧。 (6)对两侧有电源的三绕组降压变压器,三侧均应装设。
后备低阻抗保护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和变压器高、低压绕组内部短路的后备保护作用问题: 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内部发生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时,纵然故障点电流很大,机端三相电流有可能并不大,机端二相电压也可能并不显著降低,因此装在发电机机端的阻抗保护反应就很灵敏。 所以阻抗保护不能胜任变压器或发电机绕组内部短路的后备保护作用,只能作为发电机或变压器引线、母线和相邻线路的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4、GB50062-92_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4、GB50062-92_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第2.0.10条 交流整流电源作为继电保护直流电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流母线电压,在最大负荷时保护动作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 80%,最高电压不应超过
额定电压的 115%。并应采取稳压、限幅和滤波的措施。电压允许波动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 5%范围内;波纹系数不应大于 5%。
二、当采用复式整流时,应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在不同故障点和不同相别短路时,保 护装置均能可靠动作。
按被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计算
线路两侧均未断开前,其中一侧按 保护线路中间金属性短路计算
最小灵 敏系数
2 2
2 2 1.5 1.3 1.5 1.5 1.5 1.5 4
4
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后备 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
保护
电流、电压元件
线路一侧断开后,另一侧保护按对 2.5
三、对采用电容储能电源的变电所和水电厂,电力设备和线路应具有可靠的远后备保护; 在失去交流电源情况下,当有几套保护同时动作时,或在其它情况下消耗直流能量最大时, 应保证保护与断路器可靠动作;同一场所的电源储能电容的组数应与保护的级数相适应。
第2.0.11条 当采用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时,短路保护可由被保护元件的电流互感器取得操作 电源。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的接地保护,可由电压互感器或变电所 所用变压器取得操作电源,亦可增加电容储能电源作为跳闸的后备电源。
1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2.0.1条 电力网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 动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和恢复供电。
第2.0.2条 电力设备和线路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 护。

电工技术基础(王英)课后题答案第8章

电工技术基础(王英)课后题答案第8章

第8章变压器重点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功能与外特性和一些特殊变压器。

8.1 理论提要8.1.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基本结构铁心和绕组是变压器的主要部件,与电源相联接的称为一次绕组(又称原绕组),与负载相联接的称为一次绕组(又称副绕组),如图8-1 所示。

对于中大型变压器还需特制外壳和冷却装置。

2.工作原理图8-1 变压器原理图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铁心中的交变主磁通Φ,将电能从一次侧(原边)传送到二次侧(副边)及负载上。

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下,主磁通Φ近似相等,则磁动势也近似相等。

8.1.2 变压器的功能i1i2i1u 1 Z L u2Z′u1 LN1 : N2图8-3 图8-2 的负载阻抗等效变换图8-2 变压器的电路图11.电压变换U=N=1 1U N2 2K即: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与其匝数成正比,电路如图8-2 所示。

当变压器的变比K>1 时,变压器功能为降压变压器;当K<1 时,变压器功能为升压变压器。

2.电流变换I N 11 =2 =I N K2 1即: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的电流之比近似等于它们的匝数比的倒数,电路如图8-2 所示。

3.阻抗变换Z′=K2 ZL L其等效变换电路如图8-3 所示。

利用阻抗变换关系式,可使负载从电源上获取最大功率,即使其等效阻抗与电源内阻抗相等,又称为阻抗匹配。

4.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η=P 2 P 1式中,P为变压器的输出功率,2 P为输入功率,η为效率。

1P、1 P与损耗的关系2P=P+P+P1 2 cu Fe其中:铁损耗P Fe 是不变损耗,在U1 和f一定时,不随负载大小的变化而变化;铜损耗P Cu 是可变损耗,其大小正比于电流的平方。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小,效率高,通常为95%以上。

5.额定容量单相变压器S N =U I≈U I2N 2N 1N 1N当变压器额定运行时,二次(副边)电流为额定电流,二次电压U<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相应的保护方式
8.1.1 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 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 路以及铁心的烧损等,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 险的,因为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 烈汽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加以 切除。 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 接地短路。 上述接地短路均系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的一侧而言。
图8-4(a)所示为Y,d11接线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原理接 Y 、I Y 和I Y 为星形侧的一次电流, 、I 和I 为三 I 线图,图中 I A1 B1 C1 A1 B1 C1 角形侧的一次电流,后者超前30°,如图8-4(b) 所示。现将 星形侧的电流互感器也采用相应的三角形接线,则其副边输 Y Y Y Y Y Y I I I I 出电流为了 A2 B2 、 I B 2 IC 2 和 C 2 A2 ,它们刚好 、I 和I 同相位,如图8-4(C)所示。这样差动回路两 与 I A2 B2 C2 侧的电流就是同相位的了。 但当电流互感器采用上述连接方式以后,在互感器接成 三角形侧的差动一臂中,电流又增大了 3 倍。此时为保证在 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情况下差动回路中应没有电流,就必须 将该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加大 3 倍,以减小二次电流,使之 与另一侧的电流相等,故此时选择变比的条件是:
8.2
8.2.1
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
构成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则
对双绕组和二绕组变压器实现纵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 如图6~1所示。 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因此, 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电 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两个二 次电流相等。
图8-1 变扭器纵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 (a)双绕组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的的电流分布; (b)三绕组变压器区内故障时的电流分布
的一侧; ②包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以二次谐波为主; ③波形之间出现间断,如图8-3所示,在一个周期中间断 角为α 。 (2)在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方法:
①采用具有速饱和铁心的差动继电器;
②鉴别短路电流和励磁涌流波形的差别;
③利用二次谐波制动等。
表8-1
励磁涌流试验数据举例
图8-3 励磁涌流的波形
4、外部接地短路时,应采用的保护 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内,由外部接地短路引起过电流 时,如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 流保护可由两段组成,每段可各带两个时限,并均以较短的时 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或动作于本侧断路器,以较长的 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对自耦变压器和高、中压侧中性点都直接接地的三绕组变 压器,当有选择性要求时,应士曾设零序方向元件。 当电力网中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为防止发生接地 短路时,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跳开后,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 (低压侧有电源)仍带接地故障继续运行,应根据具体情况, 装设专用的保护装置,如零序过电压保护,中性点装放电间隙 加零序电流保护等。
nTA 2 nT nTA1 / 3
(8.2)
式中 nTA1和nTA2为适应 Y , d 接线的需要而采用的新变比。
图8-4Y,d11接线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接线和矢量图 (图中电流方向对应于正常工作情况) (a)变压器及其纵差动保护的接线;(b)电流互感器原边电流矢量图; (C)纵差动回路两侧的电流矢量图
2、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对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上的故障,应根据容量的不 同,装设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纵差动保护适用于: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容量为 6300kVA 以上时;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容量为l0000kVA以上时;发电厂 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工业企业中的重要变压器,容量为 6300kVA 以上时。 电流速断保护用于1O000kVA以下的变压器,且其过电流保 护的时限大于0.5s时。对200OkVA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 护的灵敏性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应装设纵差动保护。 对高压侧电压为33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可装设双差动保护。 上述各保护动作后,均应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的断路器。
或 (WM Wb ) I 2 WM I 2 (8.3)
在WM中所产生的磁动势,被较小的 上式表明,由较大的电流 I 2 在(WM+Wb)中所产生的磁动势所抵销,因此,在铁心中 电流 I 2 没有磁通,继电器不可能动作。 按上式计算的Wb匝数,一般都不是整数,而实际上码,只 能按整匝数进行选择,因此还会有一残余的不平衡电流存在, 这在整定计算时应该予以考虑。
3、外部相间短路时,应采用的保护 对于外部相问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采用下列保护 作为后备保护。 (l)过电流保护,一般用于降压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整定 值应考虑事故状态下可能出现的过负荷电流; (2)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一般用于升压变压器、 系统联络变压器及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的降压变压器 上; (3)负序电流及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一般用 于容量为63MVA及以仁的升压变压器; (4)阻抗保护,对于升压变压器和系统联络变压器,当采 用第(2)、(3)的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和选择性要求时,可 采用阻抗保护。对500kV系统联络变压器高、中压侧均应装设阻 抗保护。保护可带两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用于缩小故障影响 范围;较长的时限用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I2 ,如图 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假设在区外故障时 I 2 I2 ),由它所产生 8-5所示,则差动线圈中将流过电流 ( I 2 I2 )。为了消除这个差动电流的影响,通 的磁动势为 WM ( I 2 常都是将平衡线圈Wb接入二次电流较小的一侧,如图所示应 能完 接于I 2 的回路中。适当地选择Wb的匝数,使磁动势 Wb I 2 I2 ) ,则在二次线圈W2里就不会感应电动势, 全抵销 WM ( I 2 因而继电器I中也没有电流,达到了消除差电流影响的目的。 由此可见,选择Wb与WM的关系应为 I2 ) Wb I 2 WM ( I 2
2、由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由于变压器常常采用Y,d11的接线方式,因此,其两侧电 流的相位差30°。此时,如果两侧的电流互感器仍采用通常的 接线方式,则二次电流由于相位不同,也会有一个差电流流入 继电器。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电流的影响,通常都是将变压器 星形侧的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而将变压器三角形侧的 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并适当考虑联接方式后即可把二次 电流的相位校正过来。在微机保护中,则可以利用软件把它校 正过来。
但是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 则可能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又称为励磁涌流)。这是 因为在稳态工作情况下,铁心中的磁通应滞后于外加电压 90°,如图8-2(a)所示。如果空载合闸时,正好在电压瞬 时值u=0时接通电路,则铁心中应该具有磁通-Φ m。但是由 于铁心中的磁通不能突变,因此,将出现一个非周期分量的 磁通,其幅值为+Φ m,这样在经过半个周期以后,铁心中的 磁通就达到2Φ m。如果铁心中还有剩余磁Φ m,则总磁通将 为2Φ m+Φ r,如图8-2(b)所示。此时变压器的铁心严重饱 和,励磁电流IE将剧烈增大,如图8一2(C)所小,此电流就 称为变压器的励磁涌流IEF,其数值最大可达额定电流的6~8 倍,同时包含有大量的非周期分量和高次潜波分量,如图82(d)所示。励磁涌流的大小和衰减时间,与外加电压的相 位、铁心中剩磁的大小和方向、电源容量的大小、回路的阻 抗以及变压器容量的大小和铁心性质等都有关系。
3、由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由于两侧的电流互感器都是根据产目录选取标准的变比, 而变压器的变比也是一定的,因此,三者的关系很难满足
nTA 2 nTA 2 nT (或 nB ) 的要求,此时差动回路中将有 nTA1 nTA1
电流流过。当采用具有速饱和铁心的差动继电器时,通常都是 利用它的平衡线圈Wb来消除此差电流的影响。
8.2.2
变压样需要躲开流过差动回路中的不 平衡电流。现对其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一法分别 讨论如下。 1、由变压器励磁涌流IEF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IE仅流经变压器的某一侧,因此,通 过电流互感器反应到差动回路中不能被平衡,在正常运行情 况下,此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10%。在 外部故障时,由于电压降低,励磁电流减小,它的影响就更 小。
图8—2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及变化曲线 (a)稳态情况下,磁通与电压的关系;(b)在u=0瞬间空载合闸时,磁通 与电压的关系;(c)变压器铁心的磁化曲线;(d)励磁涌流的波形
(1)励磁涌流的特点: 表8-l所示的数据,是对几次励磁涌流试验数据的分析。 由此可见,励磁涌流具有以下特点。
①包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往往使涌流偏于时间轴
第8章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第一节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相应的保 护方式 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根据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对变压器应装设的保护类型 第二节 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 构成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则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点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第二节 发电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的特点
5、过负荷保护 对 400kVA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 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 装设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接于一相电流上,并延时作用 于信号。对于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站,必要时过负荷保护 可动作于自动减负荷或跳闸。 6、过励磁保护 高压侧电压为50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对频率降低和电压 升高而引起的变压器励磁电流的升高,应装设过励磁保护。 在变压器允许的过励磁范围内,保护作用于信号,当过励磁 超过允许值时,可动作于跳闸。过励磁保护反应于实际工作 磁密和额定工作磁密之比(称为过励磁倍数)而动作。 7、其他保护 对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内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应按 现行变压器标准的要求,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 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