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教案)西周的分封

(七年级历史教案)西周的分封

西周的分封七年级历史教案学习目标(齐读目标:整齐洪亮)1.掌握商周更替的史实;2.了解西周的建立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知道武王伐纣、牧野之战;3.通过学习商纣王、周厉王的暴政,分析国家衰亡的原因。

重点:周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客观地分析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

二、练习反馈:(20min)(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题)1、约公元前____年,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双方在决战,周军大胜,商朝灭亡。

2、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定都,史称。

3、西周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

4、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制。

5、公元前771年,攻破镐京,杀死,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东周开始。

●三、自学讨论(5min)(通过交流,我们能分享学习成果。

)1.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四、展示提升:(5min通过合作探究,我们畅所欲言。

)1.简述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梳理巩固●六、检测达标(5min)(通过学习,我会做。

)1、如果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你能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国人暴动2、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A.东周B.西周C.商朝D.夏朝3、东周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771年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772年D.公元前770年4、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有()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A.亲戚B.功臣C.前代贵族后裔D.少数民族部落首领6、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D.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7.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A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西周的分封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西周的分封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
的绝对支配地位。


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
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
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
长子世袭继承,其余
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
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
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
族的大宗,其封爵仍
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
宗分封为士。

这样,
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
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
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
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1、效果从分封制的作
用分析,实质联系分
封制的作用和上面的
知识链接进行归纳。

2、从这两个国王的统
治及造成的结果分析。

请在【我的疑问、我的补充】中写或补充,课上与大家共同
探究和分享。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6课 西周的分封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6课 西周的分封

初一历史(第6课西周的分封1课时)教学目标1.商纣的残暴、牧野之战、商的灭亡和西周建立;分封制;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2.了解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统治;讨论商灭亡原因;了解西周诸侯国的位置。

3.社会制度要与时俱进;发展经济才能长治久安,要服务人民;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历史作用;客观分析商和西周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关键点拨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1.夏朝的建立者及标志意义。

2.简要叙述禅让制与世袭制的不同之处?3.商汤如何灭夏的?二、自主合作与探究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填写相关内容,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

(1)简要叙述牧野之战和西周建立的情况。

(2)西周是如何管理辽阔的国土?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了解西周的疆域与诸侯国的大体位置。

(4)东周如何建立?2.合作探究(1)阅读第26页课文,了解分封制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2)讨论并简单画出宗法制的示意图,培养动手能力。

三、自主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纠正、强调、补充。

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教材内容,做到“三讲”“三不讲”,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让学生理解牧野之战的正义性和西周建立的情况。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具体情况。

四、自主拓展与运用1、分封制有哪些积极的作用?2、分封制能够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吗?3、商和西周的灭亡说明了什么?五、课堂小结检查学生重点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课后完成家庭亲属世系图。

板书设计1.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分封制:授民授疆土夏商周时代的社会2.分封诸侯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3.平王东迁: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教后记。

【最新名师精品】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6课 西周的分封》PPT课件 (3)

【最新名师精品】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6课 西周的分封》PPT课件 (3)
的国王C是( )
• A、启 B、汤 C、武王 D、盘庚
• 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
国”。这反 映的是西周C的(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D )
•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发展社会经济
• C、保卫镐京的安全
______为中心的分封制度。 • 2、分封的主要内容 • ①周王室将_________、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
地做诸侯。 • ②主要诸侯国有卫、___、鲁、____、宋、燕等。
• ③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 只有__妻所生的__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 ____________。
• 三、平王东迁 • 1、公元前___年,____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
周结束。 • 2、公元前____年,周平王迁都____,东周开始。
夏商西周的灭亡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之君
夏朝
约公元前 禹
2070
阳城

商朝
约公元前
1600


纣王
西周
约公元前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1046
商纣王荒淫无度,实行暴政




个人档案



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
•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
•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B
•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
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
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西周的分封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西周的分封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1
【知识链接】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

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
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
宗,其王位也是由嫡
长子世袭继承,其余
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
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
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
族的大宗,其封爵仍
由其嫡长子世袭继
承,其余庶子作为小
宗分封为士。

这样,
根据宗法制和分封
制,便形成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等各
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
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1、效果从分封制的作用分析,实质联系分封制的作用和上面的知识链接进行归纳。

2、从这两个国王的统治及造成的结果分析。

请在【我的疑问、我的补充】中写或补充,课上与大家共同探究和分享。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西周的分封》教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西周的分封》教案 岳麓版
三、平王东迁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提示:西周后期,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来说,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诸侯国在政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越是边远地区,表现得越明显,这就构成了某些战乱的因素、随着诸侯国实力的消长,诸侯、卿大夫地位的升降,外族的侵扰,战乱增加,经济遭到破坏,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西周的分封
课程目标:知道夏、商、周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然后教师提示学生了解西周灭亡的时间及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了解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西周的灭亡,了解一个朝代要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亲近贤人,疏远小人,施行仁政等。
教学(后记)反思: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探究法、故事法、图表法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用多媒体或幻灯显示出《商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让学生说出商朝的统治区域,并提示学生注意商的都城,及周、淮夷、氐、犬戎等周边方国、部族的情况。然后教师指出,商朝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到商纣王时被它西边的小邦国周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武王伐纣”一目,回顾整理搜集的有关材料,再分组进行讨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 岳麓版

第六课西周的分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2、都城:阳城3、建立人:禹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

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

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西周的分封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西周的分封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西周的分封学习内容第6课西周的分封学习目标掌握以下知识点: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学习重难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导学过程感悟预习:一、武王伐纣:1、背景:商朝的末代国王的暴政,好酒淫乐,不理朝政,加重赋税,施用酷刑。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反映了商朝的暴君是:纣。

★★2、牧野之战:★★(1)时间:约公元前 1046年。

★★(2)交战双方:亲率大军讨伐。

★★(3)结果:大获全胜,乘胜攻进朝歌,灭亡。

★★3、周朝的建立:灭商后,建立了,定都(今陕西西安),史称。

二、分封诸侯:★★西周实行的制度有: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

★★1、分封制:★★(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加强对的统治。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实行以为中心的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建立。

(3)分封的诸侯国有:卫、齐、鲁、晋、宋、燕等几十个诸侯国。

★★(4)分封制的作用:①巩固了,②扩大了,③加速了。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授民授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

★★(6)与“诸侯”、“列国”产生相关的制度是:西周的。

2、嫡长子继承制:(1)嫡长子继承制的含义:只有所生的才有资格继承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

(2)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保证了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有利于的稳定。

3、西周的疆域:西到今东部,东到今北部,东北到今南部,南面跨过了。

三、平王东迁:1、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杀死,结束。

(★★“烽火戏诸侯”反映了西周的周幽王的昏庸)2、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迁都(今河南洛阳),开始。

3、夏、商、周的比较:朝代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禹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亳,几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汤纣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公元洛邑周平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西周的分封》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了解商、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
1、西周的分封制度对西周的影响是巨大的,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但到了东周之后,随着权力的消长和利益矛盾的变化,它逐渐松弛和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纷争,体现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这样的历史趋势。

2、本课以“西周的分封”为主题,讲述了商朝末代国王纣的荒淫和暴政,以及周的兴起、武王伐纣的过程,西周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然后介绍了周平王东迁的历史史实。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对新课程具有新鲜感,对本学科知识感兴趣,有一定的学习动力。

但七年级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做不到课前预习,上课不会做笔记,不会听课,抽象思维欠缺,理解、分析能力远远不够,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还不到位,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开发他们抽象思维。

2、大多数的学生学生都知道一些有关夏商周时期的故事,因为在电视上看过相关电视剧《封神榜》。

但学生了解的程度不一,途径也有很大不同。

有1∕3左右的学生除了通过课文学习之外,还通过其他的方式,如电视、网络,图书阅读,或者从与长辈的身上了解了更多的信息,这些是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

3、大多数学生对夏商周时期历史了解不够清楚,有的甚至还弄不清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对夏商周时期人物、事件评价也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认识比较肤浅。

4、学生对《封神榜》故事中有关人物的变化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比较典型的人物。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5、夏商周的更替,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形成与作用学生认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2)、商朝灭亡和西周建立;(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4)、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5)、平王东迁。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统治的。

提高阅读课本,了解历史现象和运用不同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

(2)、搜集、讲述商纣王、周幽王荒淫残暴统治的故事,结合具体史实,思考、讨论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识读《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增强读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知道西周分封制对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权力的消长和利益矛盾的变化,它逐渐松弛和遭到破坏。

从而认识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和一劳永逸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一成不变。

(2)、通过商、西周、东周的更替,懂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爱护民力、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初步树立亲和人民、服务人民的人生态度。

(3)、在课中问题的讨论中,培养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第6课西周的分封
一、武王伐纣
1、商纣的残暴统治
2、牧野之战
3、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
二、分封诸侯
1、目的
2、主要内容
①分封的对象
②诸侯与周王的关系
③嫡长子继承制
3、历史作用
三、平王东迁
1、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
2、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
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西周的分封》(岳麓版),在这课的教学中,导入新课时,首先提问学生,看过封神榜吗?里面有哪些你比较熟悉的人物?创设情境,为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背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的第一个内容——武王伐纣。

对于商朝灭亡的原因用课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会讨论。

得出结论是由于商纣王的暴政等因素导致的。

分封制是本课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这一目教学中,主要通过问题教学法进行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自已阅读书上内容,然后在看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在学生回答完了,再进行归纳总结。

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讲西周的结束时,对其灭亡原因,先由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再归纳指出,使学生认识到西周灭亡的原因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有关,从而引出烽火戏诸侯的
故事。

为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历史,叫学生参与表演烽火戏诸侯的小品。

利用小品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并能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迅速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小品表演,演绎历史故事,体会人物情感,起到了制造悬念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才能得到激发和展现,合作精神在养成,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总观本节课,线索比较明朗,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之处为,导入新课以及小品表演的投入部分,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其次是对分封制的讲述上,采用问题教学法,避免了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对于初一学生,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人合作学习,总的来看,本课基本实现了这些目标。

商纣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提示:此题为开放式问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思考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旨在考查独立思维能力,不论是哪一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

使学生思维个性尽情地在一个崭新的空间里徜徉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它在过去强调聚合思维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要提高个人的创造力。

提高个人智能结构中的发散思维,即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着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更主动地更创造性地去探究和获取知识。

同进使用权本节课内容得以升华。

每人自己动手画一幅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

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巩固了所学知识。

能够完成的同学说明他对这节课有收获,学习效果明显。

本节课有小部份学生不敢大胆展示自己,不会听课,没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不会做笔记。

课后要找时间跟进。

小品表演的尝试也提醒我在运用于教学时要注意表演尺寸的把握,忠实历史原貌,“度”的拿捏,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怎样能更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分封制的理解,还需要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