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②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5、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小数除法余数问题:小数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了几位(也就是同时扩大的多少倍),余数也相应的扩大了多少倍,所以在写余数时,要把扩大后的余数再缩小回去。例如:55.28÷7.8=7……0.68

7、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

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

5.36921……,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33……、3.123232323……、5.716716716716……)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只有1条对称轴的: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只有两条对称轴的:长方形

只有三条对称轴的:等边三角形

只有四条对称轴的: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圆形

二、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上相应字母。

三、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旋转。

1.运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旋转点;

(3)确定旋转度数;

(4)依次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一)数的世界

知识点: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像0、2、4、6、8、……这样的数叫偶数。

像1、3、5、7、9、……这样的数叫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是2的倍数的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都是奇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的倍数的特征: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四)找因数

知识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五)找质数

知识点:

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100以内25个质数

二三五七和十一

十三后面是十七

十九二三二十九

三一三七四十一

四三四七五十三

五九六一六十七

七一七三七十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六)数的奇偶性

知识点:

像0、2、4、6、8……这样的数叫做偶数

像1、3、5、7、9……这样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在加减中,有奇数个奇,结果就是奇,否则为偶。

在乘法中,有偶得偶,无偶为奇。

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知识点:

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

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动手做

知识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1、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4、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

2、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段,这条垂线段(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

2、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段,这条垂线段(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这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四)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

知识点: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2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六)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知识点: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 (a+b)h÷2

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知识点: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

(二)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

知识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21,41,3

2,……这样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像

23,33,45,……这样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像213,542,9

75,……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组合而成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带分数的读法:4

1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

知识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

知识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五)找最大公因数

知识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短除法:把这两个数作为被除数,去除以他们的共因数,

等到的商写在下方,用商再去除以商的公因数,一直到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所有的除数相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

公因数只有1。

6、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最大公因数。

7、偶数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8、一个数与它的的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本身。

(六)约分

知识点:

1、理解约分的含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2、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掌握约分的方法:

逐次约分: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到最简分数为止。

一次约分: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直接得到最简分数。

(七)找最小公倍数

知识点:

公倍数:两个或者多个整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最小的公倍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且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

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短除法:把这两个数作为被除数,去除以他们的共因数,得到的商写在下方,用商再去除以商的公因数,一直到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相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小公倍数。

4、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6、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八)分数的大小

知识点:

1、理解通分的含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2、通分的方法:先找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它作为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原来的分数分别化成以公分母为分母份分数。

3、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分子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也可以把他们都化成小数进行比较。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带分数: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分数也大;如果整数部分相等,再比较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假分数:先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再进行比较。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

1、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2、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

知识点: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点阵中的规律

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可能性

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1

用数据表述是“2”。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最新新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圆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 2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或者,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11.圆的周长公式:C圆=πd =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d=c÷π(圆直径=周长÷圆周率) r=c÷π÷2(圆半径=圆周长÷圆周率÷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 =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π÷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2-πr2或S=π(R2-r2)。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或πr2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3、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五、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2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 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 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 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分单元)

第一单元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2π))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S=πR2-πr2或S=π(R2-r2)。(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

北师大五年级英语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7—9单元知识点汇总 Unit 7 重点句子 1.Today is Monday. Tomorrow is Tuesday.(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二) 2.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No, We don’t(你每天都去学校吗?不,我们不是) 3.We go to school on Monday, Tuesday…That’s a lot. (我们星期一,二...去学校,那真多啊) 4、What do you do on Monday? I go to the park. 你星期一干什么?我去公园。 5、What does he/she do on Friday? He goes to school on Friday. 他(她)星期五干什么?他星期五去学校。 6、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Friday今天星期几?今天是星期五 Do we have English corner today? Yes, we do. 今天我们有英语角吗?是的,我们有。 7、Can we play today? Yes. We can go swimming. 我们今天可以玩吗?是的,我们可以去游泳。 8、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 I have English and math on Monday. 9、你星期一有什么课?我有英语和数学课。 9 We can play with you then. 那么,我们就可以玩了。 语法: 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 名称代词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单三形式,一般在动词词尾直接加s,有的加es 例如:play--plays read--reads watch--watches go--goes do--does visit--vists have--has 1.I (have) English class today. 2.What (do) you do on Monday? He (has) English class today. What (does) he do on Monday? 3.I (go) to school every dayl. Mocy (goes) to school on Monday. 单词: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250×4=1000;125×8=1000; 125×80=10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者是:a×c+b×c=(a+b)×c 注意: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定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 4、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八、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1.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2.计算连乘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乘积是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可通过变形再进行应用。 错点警示: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 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 末尾的0。 规避策略:牢记计算方法和解题过程,先按整数乘 法计算,再数小数位数,确定小数点的位 置,最后去掉 小数部分末 尾的0。 第二单元《位置》 一、对行和列的认识。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二、对数列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1、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3、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4、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5、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6、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8、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竖线为列横为行,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 三、物体移动引起数对的变化。 1、在方格纸或田字格上,物体左、右移动(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上、下移动(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 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的倍数: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是3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6、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7、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0、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0、1。 8、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9、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10、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二)分数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折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66至67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这样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1/3和4/9 3/4和5/6 2、回顾,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你是怎样想的? 1/5+2/5= 3/7+2/7= 1/9+5/9= 4/7-1/7= 11/15-11/15= 7/12-5/12= 二、揭示课题 1、出示例题:小华要用一张正方形纸的1/2折小船,用它的1/4来折小鸟,那么小华一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呢?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例题,思考该如何列式? 2、操作感知 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好的学具(2张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看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反馈 A、同桌讨论 师: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方法,看看你们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B、全班反馈 C、PPT回顾推理过程 3、计算方法研究 (1)加法计算 根据刚才同学们自己的操作,谁能尝试说说我们该怎么计算呢? (2)减法计算 同样是这样的已知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减法问题呢? 请快速完成在课本66页。 (学生独立完成减法计算过程)

4、阶段总结 (1)课本66页试一试 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指名在黑板上板演, (2)方法总结 谁能根据我们刚才做的这么多的练习,完整地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 2、66页第二题 2、数学小医生。 3/4+1/6=4/10=2/5 4/9-2/5=2/4=1/2 六、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七、作业:课本P67第3题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讲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5、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 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 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 7.4 3。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 10.732。 7、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难读的字 长喙(huì) 玻璃框(kuànɡ) 镜匣(xiá) 嗜好(shì) 榨油(zhà) 半亩(mǔ) 茅亭(tínɡ) 爱慕(mù) 糕饼(bǐnɡ) 叶蔓(màn) 眼睑(jiǎn) 眸子(móu) 二、难写的字 匣:被包部分是“甲”,不要写成“田”。 鹤:左边是“隺”,不要写成“隹”。 浇:右边是“尧”,上面不要多写一点。 缠:右边不是“厘”,不要少写一点。 三、形近字组词 宜(适宜) 宣(宣传) 嫌(嫌弃)谦(谦虚) 框(画框) 眶(眼眶)浇(浇水) 烧(发烧) 吩(吩咐)纷(纷乱)慕(爱慕)幕(银幕)浸(沉浸) 侵(侵犯) 捡(捡起) 检(检查) 杭(杭州) 抗(反抗) 豪(文豪)毫(丝毫)享(享受) 亨(亨通)咂(咂嘴)砸(砸碎)

四、多音字组词 散sǎn(散文诗) sàn(分散) 便pián(便宜) biàn(方便) 挨āi(挨近) ái(挨打) 笼lónɡ(鸟笼)lǒnɡ(笼罩) 五、重点词语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忘却结构青色清晨安稳 悠然黄昏恩惠播种浇水收获食品吩咐天色好处榨油爱慕 成熟体面桂花台风糕饼至少完整茶叶流线型散文诗 木兰花美中不足 六、近义词 精巧——精美寻常——平常 忘却——忘记恩惠——恩泽 爱慕——羡慕完整——完好 七、反义词 忘却——牢记寻常——特别安稳——危急成熟——幼稚 完整——残缺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八、词语搭配

( 精巧)的诗( 优美)的歌(细腻)的绒毛( 美好)的境界 ( 使劲)地摇( 仔细)地寻找(开辟)空地睡得(好熟) ( 摇落)桂花( 放开)胆子 九、课文重点理解: 1.《白鹭》通过对白鹭的描写,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2.《落花生》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花生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桂花雨》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4.《珍珠鸟》一文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人与鸟,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第二单元◆◆ 一、难读的字: 渑池(miǎn)和氏璧(bì)抵御(yù)廉颇(lián ) 推辞(cí)蔺相如(lìn )游隼(sǔn )上卿(qīng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

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XX县XX镇XXXX)学校备课簿 班别五年(2)班科目数学科任课老师 _X_ X X 2010至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 倍数的特征, 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综合应用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 倍数的 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 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2)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数的世界 掌握知识点:1、自然数与整数;2、倍数与因数;3、质数和合数;4、奇数和偶数; 5、2,3,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整数 ①按照奇偶性特点,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自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②按照因数的个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自然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判断: 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奇数。( ) 4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合数。( ) 5 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6 一个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 填空:三个连续质数的和是87,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 二、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它最大的因数。 注意: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填空:12÷4=( ),其中,我们说:(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自然数:0、1、2、3、4、5、6…… 负数:-1、-2、-3、-4、-5、-6…… 整数 自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1、3、5、7、9)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0、2、4、6、8) 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2是质数里面唯一的偶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有其他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马 一、看拼音写句子 biāo zhì zhèn jīng zào xíng yōu jiǔqīng yíng shén xíng jiān bèi jiàn měi áng shǒu zìyóu bēn fàng líng kōng shén qíxùn jífùgài kǒng hèhuìjílín wēi bùjùsāhuān bēn téng bēi chuàng cāng jìng jīng xīng dòng pòhǎn jiàn hōng dòng gēn jùqīng tōng diāo sùlǚyōu jújìzǎi fēng lìléng jiǎo měng lièshān pōxiōng yǒng xiōng hún lín líjìn zhìfēng kuáng jiūchán pèng zhuàng shòu ruò mǎ tí jīn gōu 二、默写《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 。 , 。 马诗 (唐)李贺 , 。 , 。 三、积累运用 收集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并写下四个含“马”的成语 。

第二单元奇观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n zài zhǐchǐqìxiàng wàn qiān tūwùbùkěsīyì hūxiào guǐfǔshén gong qíhuāyìcǎo wúyǔlún bǐ shén mìchún jìng piāo yìléi tíng zhèn hàn tūn tiān wòrì ruòyǐn ruòxiàn rén shēng dǐng fèi shān bēng dìlièlǐng lüè cùbùjífáng màn tiān juǎn dìfēng háo làng hǒu mèng huàn jìn mòfúdàng xuàn lìduōzīshìwài táo yuán táo zuì zòng héng jiāo cuòpán gēn cuòjiéfèng xiàn pín jípáng dà dǐyùxiágǔshān fēng jīn bìhuīhuáng tígōng fāng xīn bōwùguǎn zhīchēng yǎn yìng xiàng dǎo gélítǎn kè 二、按原文填空。 1、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既而渐近, ,际天而来。, , , 。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 2、,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3、, 。李白《蜀道难》 4、, 。毛泽东《清平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3)四舍五入后的数字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数4.7“四舍五入”前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4.74,最小是4.65 (4)简便运算: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4=100,125×8=1000 (5)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连乘,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位置 (1)用数对表示,先表示出几列,再表示出几行。如(3,5)表示3列5行。 (2)平移时数对中后面的数字不变。上下移动时数对中前面的数字不 变。三、小数的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一看---看除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 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1/4

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有关公式概念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二、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L)、立方厘米(毫升mL)。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 1个月=3旬(上旬1-10号,中旬11-20号,下旬21-本月最后一天) 一年=365天或366天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1周=7天 1天(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四个季节:(冬季)12、1、2,(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 四个季度(常用于生产、生活):(第一季度)1、2、3,(第二季度)4、5、6,(第三季度)7、8、9,(第四季度)10、11、12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钱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201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 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默写下列单词 U nit 1 What’s he like? 1. 有帮助的____ 2. 滑稽可笑的____ __ 3. 年轻的____ _ 4.和蔼的___ ___ 5.严格的. ____ _ 6. 害羞的;_____ _ 7.勤奋的________ 8. 年老的____ _ 9.聪明的______ _10.有礼貌的________ Unit 2 My week 1. 星期六______ _ ____ _ 2. 周末_______ __ 3.星期三_______ _ ____ _ 4. 星期天_______ _ ____ _ 5.星期五_______ _ ____ _ 6. 星期一_ _______ _ ____ _ 7. 星期四_______ _ ____ _. 8. 星期二_______ _ ____ _ 9. 看书_______ _ 10.看电视__________ 11. 踢足球_______ _ 12. 洗衣服__________ _ 13. 做作业__________ 14.做体育运动________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1. 冰淇淋_____ _ 2.汉堡包_______ 3. 辣的_____ 4.美味的___ _ 5.健康的_____ 6.新鲜的_____ _ 7. 三明治____ __ 8.茶水___ ____ 9.蔬菜沙拉_______ _10.甜的___ _____

Unit4 What can you d oi ? 1.画漫画______ ____ 2.说英语______ ____ 3. 唱英文歌曲______ ____ 4. 弹琵琶______ ___ 5. 打篮球_______ ___ 6. 练武术______ _____ 7.游泳_____ __ 8.烹调_____ _ 9. 打乒乓球____ _____10. 跳舞______ _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1. 在…上面_____ __ 2. 在…的后面___ __ 3. 在……前面____ __ 4在…旁边_ __ ____ 5.在…之间;____ __ 6.自行车__ ___ 7.水瓶__ ___8. 植物__ __9. 相片_ _____ 10. 时钟__ ______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1.高山_______ 2.小山_______ 3.森林_______ 4.树木_____ __ 5.村庄____ ___ 6.建筑物____ ___ 7.房子____ ___ 8.is not=_____ __ 9.河流_____ __10.湖泊____ ___11.桥_____ __ 12.are not=_____ __ 二、对划线部分提问 1.? I can do some kung fu . 2.? The cat is und er the bed. 3.? He is funny. 4.? I’d like some water. 5.? I have maths.English and music on Wednesdays. 6.?I often do homework on Sunday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