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仿真实训系统操作说明书
典型化工厂3D虚拟现实生产实习仿真(操作手册)V2.0.2

反应式如下: C6H5-NO2+H2→C6H5-NH2+O2
1
通用流化床装置 3D 仿真操作实习手册
硝基苯加氢生成苯胺,硝基苯中 O 被 H 取代。加氢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被废
开车前的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东(1)检查本岗位所管辖的设备、管道、阀件的检修工作是否完成。 方 (2)对新装或改装的氢气管道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仿 (3)蒸汽管道通蒸汽试漏,并消除漏点。
(4)检查所管辖的设备管道间的阀件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5)检查所有安全设施、消防器材是否完整无损。
东(6)检查所有仪表变送器是否接通电源,调节阀开启灵活。 方 (7)检查与本岗位生产有关的贮罐,以便平衡生产。 东 (8)打开 R101 的催化剂入口阀 VA108
5.3 人物栏介绍 ··········································································22 5.4 工具箱介绍 ················································································23
2
通用流化床装置 3D 仿真操作实习手册
(接上页- -设备列表)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17
T301
苯胺脱水塔
18
T302
苯胺精馏塔
19 20 21 22 23 24
V101 V102 V201 V202 V203 V301
真废热汽包 催化剂罐 粗苯胺中间罐 苯胺、水分离器 废水储罐 粗苯胺罐
乙烯分离装置仿真实训系统操作说明书

目录一、工艺流程 (1)1.1装置概况 (1)1.2工艺原理 (1)1.3工艺流程及说明 (1)1.3.1脱甲烷塔 (1)1.3.2脱乙烷塔 (1)1.3.3 C2加氢系统 (2)1.3.4乙烯塔 (2)1.3.5脱丙烷塔 (2)1.3.6 C3加氢系统 (2)1.3.7丙烯塔 (3)二、主要设备及控制指标 (3)2.1主要设备列表 (3)2.2脱甲烷塔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4)2.3脱乙烷塔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4)2.4 C2加氢系统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4)2.5乙烯塔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5)2.6脱丙烷塔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5)2.7 C3加氢系统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6)2.8丙烯塔系统主要调节器及指标 (6)三、操作规程 (7)3.1冷态开车 (7)3.2正常停车 (9)3.3紧急停车 (11)3.4事故处理 (12)四、DCS操作画面 (15)4.1脱甲烷塔DCS及现场图 (15)4.2脱乙烷塔DCS及现场图 (16)4.3 C2加氢系统DCS及现场图 (17)4.4乙烯塔DCS及现场图 (18)4.5脱丙烷塔DCS及现场图 (19)4.6 C3加氢系统DCS及现场图 (20)4.7丙烯塔DCS及现场图 (21)4.8辅操台图 (22)一、工艺流程1.1装置概况30万吨/年乙烯分离装置,包括脱甲烷塔、脱乙烷塔、C2加氢系统、乙烯塔、脱丙烷塔、C3加氢系统、丙烯塔。
包含设备主要有:脱甲烷塔、脱乙烷塔、C2加氢等温反应器、C2加氢绝热反应器、1#乙烯塔、2#乙烯塔、脱丙烷塔、C3加氢反应器、1#丙烯塔、2#乙烯塔。
1.2工艺原理在精馏部分,来自干燥器的裂解气,通过换热器经冷剂逐级冷却后,分四股进料去脱甲烷塔E T-405。
脱甲烷塔回流罐的液相作为95%的甲烷产品送出或作为工厂的燃料。
脱甲烷塔的釜液送往脱乙烷塔E T-421。
脱乙烷塔釜液再送入脱丙烷塔E T-441。
脱乙烷塔塔顶气相全部通入C2加氢系统,以除去乙炔,反应过的物料送入乙烯塔E T-431和E T-432。
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仿真实训系统操作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1、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是通用型热塑性树脂,以氯乙烯(VC或VCM)为单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而得。
PVC外观为一种白色的无定形粉末,密度1.35~1.45g/cm3。
PVC 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工业生产可通过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等方法而实现聚合,生产方法不同得到的树脂颗粒大小不同。
早在1835年,法国人V.Regnault就发现了氯乙烯,3年后,他发现密封在玻璃管中的这种粘度低、挥发性较强的液体,在日光的照射下转化成白色的非晶体粉末。
Regnault 记录下这一现象,但未能解释为什么液体变成固体的原因。
1872年Baumann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固体物是氯乙烯的聚合物。
直到1912年Kiatte和Rollett利用乙炔和氯化氢催化加成反应合成了氯乙烯,1931年,德国采用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氯化汞作催化剂合成氯乙烯的工艺首先实现了工业化。
但由于该法能耗大、价格高、污染严重而被廉价的乙烯法所取代。
较大规模的乳液聚合则在1935年才由Bitterfeld实现。
1940年,美国的古德里奇公司创建了悬浮聚合,从此以后,聚氯乙烯工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
2、装置流程简述首先,用氮气置换系统中的杂质气体,系统抽真空。
无离子水自无离子水罐(T-101)经打水泵(P-101)打入聚合釜(V-201),整个无离子水加料系统由一个冷无离子加料泵和一个热无离子加热泵组成。
每个泵的出口管道上都装有一个温度调节阀和一条回到各自贮罐的循环管道。
本聚合生产装置在绝氧状态下,依次通过釜内设的相应进料口,用水冲洗釜壁并排除之;借助蒸汽将防粘釜剂均匀喷涂于釜壁,用水冲洗并排除之,加入缓冲剂;加体积比为1:1.4的氯乙烯和温度为85-95℃的热水,装填系数为0.8-0.9;加分散剂并判断分散效果;确定分散体系稳定,即可加入复合引发剂,加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聚合开始10分钟后,以1000kg/h的流量向釜内注入低于反应温度的水,聚合反应温度为54-58℃达到转化率85%-90%,加终止剂终止反应;向出料槽泄料。
PVC聚合工艺仿真培训系统操作手册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仿真培训系统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7月目录一、工艺流程说明 (1)1.1生产方法 (1)1.2工艺流程简介 (1)二、工艺流程说明 (4)2.1设备简介 (4)2.2原料简介 (6)三、仪表列表 (7)四、工艺卡片 (10)五、复杂控制说明 (10)六、重点设备的说明 (11)七、操作规程 (11)八、仿真系统操作画面 (19)一、工艺流程说明1.1生产方法聚氯乙烯的聚合方法从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发展到悬浮聚合,本体聚合、微悬浮聚合等。
国外目前以悬浮聚合(占80-85%)和二段本体聚合为主;国内目前以悬浮聚合为主,少量采取乳液聚合法。
本仿真流程采用悬浮聚合法。
将各种原料与助剂加入到反应釜内在搅拌的作用下充分均匀分散,然后加入适量的引发剂开始反应,并不断地向反应釜的夹套和挡板通入冷却水,达到移出反应热的目的,当氯乙烯转化成聚氯乙烯地百分率达到一定时,出现一个适当的压降,即终止反应出料,反应完成后的浆料经汽提脱析出内含VC后送到干燥工序脱水干燥。
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链锁加聚反应,反应式如下:n CH2=CHCl →—[—CH2 —CH—]n—∣Cl它的反应一般由链引发剂,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几种元素反应组成。
1.2工艺流程简介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由聚合、汽提、脱水干燥、VCM回收系统等部分组成。
同时还包括主料、辅料供给系统,真空系统等。
其生产流程见图1.1及1.2。
图1.1 PVC生产流程示意框图图1.2 PVC生产流程总图1.2.1进料、聚合首先向反应器内注入脱盐水,启动反应器搅拌,等待各种助剂的进料,水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使搅拌和聚合后的产品输送变得更加容易,也是一种分散剂影响着PVC颗粒形态。
然后加入的是引发剂,氯乙烯聚合是自由基反应,而对烃类来说只有温度在400—500℃以上才能分裂为自由基,这样高的温度远远超过正常的聚合温度,不能得到高分子,因而不能采用热裂解的方法来提供自由基。
《化工单元操作与聚氯乙烯生产》课程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与聚氯乙烯生产》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化工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聚氯乙烯是化工工业中的重要产品之一。
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化学性、绝缘性能和耐候性,可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电缆、管道等领域。
《化工单元操作与聚氯乙烯生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及操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化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原理,掌握常见的聚氯乙烯生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聚氯乙烯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选用及处理方法;3. 学习聚氯乙烯的物性、结构及应用领域;4. 通过实验及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对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实际操作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1.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通过理论授课,介绍聚氯乙烯的生产原理、工艺和工艺步骤,包括聚合反应、塑化、成型等工艺过程,并结合生产实例进行详细解读。
2. 聚氯乙烯生产设备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查阅,介绍聚氯乙烯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如反应釜、塑化机、挤出机、注射成型机等,掌握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
3. 聚氯乙烯生产原料与处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介绍聚氯乙烯生产中所需的原料选取与处理方法,包括氯乙烯的生产原料选用、氯碱法生产氢氯酸及氢氯酸的处理、聚合反应引发剂的选择等内容。
4. 聚氯乙烯的物性与应用通过实验室实践和文献综述,学习聚氯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领域,理解不同类型的聚氯乙烯对应的特性及应用。
5.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模拟实验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聚氯乙烯生产操作过程的模拟实验,了解生产装置的操作性能和相应的工艺参数控制。
6. 课程设计与报告通过小组设计、讨论和实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个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并撰写相关报告。
每个小组还要就其他小组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和课程设计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
PVC工艺仿真培训系统算法与结构设计

2012年12月(中)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PVC 工艺仿真培训系统算法与结构设计分析贾渊宽(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9)在氯碱工业发展中,PVC ,即聚氯乙烯的产量和销量非常大,仅次于聚乙烯与聚丙烯,促进了氯碱平衡及氯碱工业的发展。
在化工模拟领域,PVC 装置的动态模拟属于难点问题,由于PVC 装置的工艺比较复杂,管网流量计算非常困难。
在实际反应中,汽、液两相的反应容易造成系统震荡,采用生产过程的仿真问题与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求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对动态模型的求解中不断的加入控制行为及干扰中,因此在初值确定后,也很难确定模型的解。
因此,要想获取动态流程模拟系统的优良性能,需要对其整体框架进行设计。
1系统整体构成1.1仿真系统聚氯乙烯仿真系统涵盖三个部分:工艺过程数学模拟、控制系统操作界面仿真及控制系统数学模拟。
首先,工艺过程数学模拟,也就是将实际工艺装置用数学模型替代,对工艺过程及设计的行为、特性进行描述。
对温度、组成、流量、压力、相态、相位及能量等都可进行模拟及预测。
其次,控制系统数学模拟,从本质上而言,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对软件系统进行拼接、组合,实现对基本的控制功能。
第三,控制系统操作界面仿真。
基于多媒体技术及硬件仿真技术,对生产现场的常规仪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现场操作环境、控制室环境等进行仿真,目的在于提供一个逼真的操作环境。
通过以上三部分内容的结合,使得PVC 仿真系统实现了对装置的动态仿真,并且具有较好的精确性,通过人机界面实现生产环境的在线,所以,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都可以通过工程化的、实时化的、可操作的在线方式来完成。
在三个部分中,最为重要的应该说是工艺过程数学模拟,如果这个过程缺少实时、准确的动态模拟,那么整个装置的仿真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同时,工艺过程数学摸摸你也是仿真系统所有的部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
1.2仿真系统结构本文研究的是采用机理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目的是为了保证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及适用范围。
聚氯乙烯生产—聚氯乙烯装置仿真操作训练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悬浮聚合,少量采取乳液聚合。本仿真流程采用悬浮聚合法。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连锁加聚反应,反应式如下:
该反应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
一、生产方法
3
二、工艺流程简介
三、原料简介
主要原料
氯乙烯单体(CH2= CHCl)引发剂脱盐水分散剂
PVC生产工艺流程总图
操作规程
1) 脱盐水的准备 2) 真空系统的准备 3) 反应器的准备 4) V301/2的准备 5) 反应器加料 6) 反应温度控制 7) V301/2操作 8) C301的操作 9) 浆料成品的处理 10) 废水汽提 11) VC回收
五、复杂控制说明
聚合温度调节器可以将挡板冷却水调节阀持续打开,直到达到最大经济流量设定点为止。当聚合放热量较高时,聚合釜温度调节器输出信号就会处在要求高冷却水量的范围中即低输出信号区域内。然后,这个聚合釜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作为一个设定点,输入到副调节器上。这个调节器就会去检测夹套出口水温,打开夹套调节阀,直到达到温度设定点为止。
辅要原料
消泡剂缓冲剂终止剂涂壁剂链转移剂
主要组分作用
1
单体--油溶性单体VCM
2
引发剂—热介质
4
分散剂--能使油水混合物变成悬浮液的物质
助剂作用
5
消泡剂—防止过程中产生泡沫
6
缓冲剂--使PVC树脂具有较高的孔隙率
7
终止剂--使反应减慢或完全终止
8
涂壁剂--减轻VCM在聚合过程中的粘釜现象
聚合釜的温度控制,是一个串级调节系统。聚合温度是由一个可将信号传送聚合温度调节器的热电阻体测得的。这个调节器可以在所测得的温度与调节器的设定点的差值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反作用输出信号。聚合釜温度调节器输出信号是分成几个梯度的,这样当聚合放热量较少时,即调节器输出信号在较高的区域时,这个输出信号即可输送到挡板调节阀,并进一步送到副调节器即夹套水温调节器。
乙烯装置操作手册

⼄烯装置操作⼿册⽬录第⼀部分⼄烯裂解单元 (2)⼀、⼯艺流程简介 (2)1. 装置的⽣产过程 (2)2. 装置流程说明 (2)⼆、设备列表 (3)三、仪表列表 (5)四、操作参数 (7)五、联锁逻辑图 (8)六、复杂控制说明 (9)1. ⽐例控制 (9)2. 分程控制 (9)3. 串级控制 (10)七、重点设备的操作 (10)⼋、操作规程 (10)1. 正常开⼯ (10)2. 热态开车 (14)3. 正常运⾏ (16)4. 正常停车 (16)5. 全装置停电 (17)6. 冷却⽔中断 (18)7. 锅炉给⽔故障 (19)8. 压缩⼯段故障 (20)9. 脱盐⽔中断 (20)10. 急冷油中断(泵A坏掉) (21)11. 蒸汽中断 (21)12. ⽯脑油进料中断 (22)13. 燃料⽓中断 (23)14. 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烧穿 (24)15. 引风机故障 (24)16. 项⽬列表 (25)九、仿DCS操作组画⾯ (29)1. 操作组画⾯ (29)2. 流程图画⾯ (30)⼗、⼄烯装置裂解单元仿真PI&D图 (31)⼗⼀、裂解单元DCS图&现场图 (39)第⼆部分丙烯压缩制冷单元 (58)⼀、⼯艺流程简介 (58)⼆、设备列表 (59)三、仪表列表 (61)四、操作参数 (63)五、联锁系统 (64)六、操作规程 (65)七、仿DCS系统操作画⾯ (76)⼋、压缩机升速曲线 (77)九、⼄烯装置压缩单元仿真PI&D图 (78)⼗、DCS&现场图 (86)第三部分热区分离精制单元 (102)⼀、⼯艺流程简介 (102)1.装置的⽣产过程 (102)3. 装置流程说明 (102)⼆、设备列表 (103)三、仪表列表 (104)四、操作参数 (108)五、复杂控制说明 (109)六、联锁系统 (112)1. MAPD加氢反应器联锁系统的起因与结果 (112)2. 联锁逻辑图 (112)七、操作规程 (113)1. 装置冷态开车过程 (113)2. 正常运⾏ (115)3. 正常停车 (115)4. 热态开车 (116)5. 提量10%操作 (117)6. 降量20%操作 (117)7. 特定事故 (117)8. 项⽬列表 (122)⼋、仿DCS系统操作画⾯ (126)1. 操作组画⾯ (126)2. 流程图画⾯ (126)九、热区分离单元仿真PI&D图 (127)⼗、热区分离单元DCS图&现场图 (132)第⼀部分⼄烯裂解单元⼀、⼯艺流程简介1.装置的⽣产过程⼄烯车间裂解单元是⼄烯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艺流程1、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 V C)是通用型热塑性树脂,以氯乙烯(V C或V C M)为单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而得。
P V C外观为一种白色的无定形粉末,密度1.35~1.45g/c m3。
P V C 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 工业生产可通过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等方法而实现聚合,生产方法不同得到的树脂颗粒大小不同。
早在1835年,法国人V.R e g n a u l t就发现了氯乙烯,3年后,他发现密封在玻璃管中的这种粘度低、挥发性较强的液体,在日光的照射下转化成白色的非晶体粉末。
R e g n a u l t 记录下这一现象,但未能解释为什么液体变成固体的原因。
1872年B a u m a n n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固体物是氯乙烯的聚合物。
直到1912年K i a t t e和R o l l e t t利用乙炔和氯化氢催化加成反应合成了氯乙烯,1931年,德国采用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氯化汞作催化剂合成氯乙烯的工艺首先实现了工业化。
但由于该法能耗大、价格高、污染严重而被廉价的乙烯法所取代。
较大规模的乳液聚合则在1935年才由B i t t e r f e l d实现。
1940年,美国的古德里奇公司创建了悬浮聚合,从此以后,聚氯乙烯工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
2、装置流程简述首先,用氮气置换系统中的杂质气体,系统抽真空。
无离子水自无离子水罐(T-101)经打水泵(P-101)打入聚合釜(V-201),整个无离子水加料系统由一个冷无离子加料泵和一个热无离子加热泵组成。
每个泵的出口管道上都装有一个温度调节阀和一条回到各自贮罐的循环管道。
本聚合生产装置在绝氧状态下,依次通过釜内设的相应进料口,用水冲洗釜壁并排除之;借助蒸汽将防粘釜剂均匀喷涂于釜壁,用水冲洗并排除之,加入缓冲剂;加体积比为1:1.4的氯乙烯和温度为85-95℃的热水,装填系数为0.8-0.9;加分散剂并判断分散效果;确定分散体系稳定,即可加入复合引发剂,加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聚合开始10分钟后,以1000k g/h的流量向釜内注入低于反应温度的水,聚合反应温度为54-58℃达到转化率85%-90%,加终止剂终止反应;向出料槽泄料。
出料槽(V-301)中的浆料经过处理后,再经浆料过滤器过滤,用浆料泵(P-301)经螺旋板换热器(E-702)打入汽提塔(T-301),经过汽提塔(T-301)处理过的浆料,用浆料泵(P-302)经螺旋板换热器(E-702)再到浆料缓冲槽(V-401)最后再用浆料泵(P-401)加压送到离心工序。
自蒸汽总管来的蒸汽经蒸汽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汽提塔(T-301)。
从汽提塔顶出来的气体经冷凝冷却器(E-704)分离,不凝的气体进入V C M回收系统进行回收。
经离心机(S-401)分离后的离心母液送到污水站,分离后的湿树脂经螺旋输送器(S-402)进入气流干燥塔。
经空气过滤器过滤的空气经主风机(B-401)加压,再经空气加热器(E-706)加热,进入气流干燥塔吹散物料、干燥物并夹带物料进入旋风干燥床(X-401)。
从干燥器顶部出来气流夹带干燥好的物料进入旋风分离器(X-402),分离后的气流经引风机排空。
分离下来的聚氯乙烯树脂经振动筛(X-403)进行筛分。
筛下物进入料斗,筛上物料为次品回收。
料仓中的P V C树脂经手工装袋,磅秤计量,然后用热合机封口,经喷号机喷号,经皮带再由中间皮带机输送给仓库皮带机入库贮存。
3、系统流程简述3.1氯乙烯和水的贮存和加料新鲜氯乙烯按需要量由界区外送至界区内,贮存在新鲜氯乙烯储槽中,回收氯乙烯来自界区内氯乙烯回收单元,贮存在回收氯乙烯储槽中。
新鲜氯乙烯和回收氯乙烯经计量后,按要求比例,用氯乙烯加料泵打入聚合釜内。
冷无离子水由界区外送至界区内,贮存在冷无离子水储槽里,冷无离子水用于聚合加料、轴封注水、管路冲洗、出料过滤器冲洗和聚合反应过程的注水。
冷无离子水用蒸汽加热后,贮存在热无离子水储槽里,热无离子水用于聚合加料。
依据聚合反应初始温度要求,按一定比例经计量后,用无离子水加料泵打入聚合釜内,无离子水加料泵的设计适用冷、热无离子水。
这种加料方法几乎可省去聚合初期的升温工序,并使加料时间减少到最低。
3.2溶剂的配置和加料提供的引发剂用容器包装,存储在工艺区附近的冷库中,送至界区后在引发剂配置槽内按配置方法要求制成引发液,然后储存在引发液储槽内。
引发液经测定浓度后,按聚合生产工艺配方要求,经称量槽计量后,用加料泵加入聚合釜内。
分散剂用袋包装或容器包装,存储在界区内的仓库。
分散剂溶液按配置方法要求,在分散剂配置槽内配制,然后存储在分散剂溶液储罐中。
溶液经测定浓度后按聚合生产工艺配方要求,采用称量槽计量后,用加料泵打入聚合釜内。
分散剂的称量精度要求很高,以保证P V C质量的稳定性。
缓冲剂为袋包装,存储在原材料库中,根据配置要求制成缓冲剂分散液后,存储在缓冲剂储罐。
缓冲剂分散液经缓冲剂流量计计量后,加入聚合釜。
终止剂用容器包装,储存在界区内仓库。
终止剂溶液按配制方法要求,在配制储槽内配置成溶液,并存储在同一个罐内。
溶液经浓度测定后,按聚合生产工艺配方要求,用流量计计量。
当聚合反应达到设定的转化率时,用终止剂加料泵将终止剂打入聚合釜内,终止聚合反应,以保证P V C产品的分子质量分布均匀,同时也可以防止氯乙烯在单体回收系统内继续聚合。
在事故状态下,操作人员启动终止剂加入系统,使终止剂自动加入釜内,终止聚合。
3.3聚合系统(1)聚合釜涂壁系统在聚合釜开始加料前,需用一种特殊的溶液喷涂聚合釜的内壁,涂料粘在聚合釜内壁和内壁部件上,使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的粘璧现象降到最低程度。
这样就可以降低聚合釜的开盖频率、减少清釜次数。
涂釜材料是意大利黄贮存在常压罐中。
从贮罐送来规定量的涂料溶液,经蒸汽气化注入聚合釜的高压冲洗水管道中,蒸汽和涂料混合物经聚合釜顶的费徳罗尔夫喷淋阀喷入到聚合釜中,在聚合釜内较凉的釜壁和内部部件的表面上冷凝在涂壁操作完成后,还需要用水冲洗,以便把釜中剩余的涂料和P V C粒子冲出聚合釜。
聚合釜加料的程序如下:A.开始加水;B.开始加回收V C M;C.切换到加新鲜V C M;D.停止加水和V C M;E.如果需要,用温度平衡方法延迟配方分散剂加入时间,以保证V C M在水相中形成液滴;F.加入分散剂;G.如果需要,用温度平衡方法延迟配方引发剂的加料时间,以保证分散剂充分分散,液滴包敷良好;H.加入引发剂。
(2)聚合聚合是在搅拌反应器内进行,反应热量由反应器夹套和内冷挡板中不高于30℃的冷却水移出,不能用冷冻水。
所用反应器的容积为70.5m,为间歇式操作。
根据P V C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所规定的原材料种类、用量和D C S设定的加料程序,在聚合釜密闭状态下,自动地加入冷、热无离子水、分散剂、缓冲剂和引发剂。
当引发剂自动加入后,开始聚合反应,通过自动调节冷却水量,维持反应温度。
聚合反应是按规定的反应温度曲线进行的,测量反应热,并由计算机计算单体转化率,当达到设定的转化率时,在操作人员启动终止剂加料系统后,终止剂自动加入聚合釜,终止聚合反应,然后将P V C浆料自动出料到出料槽。
氯乙烯回收大部分是在聚合后的系统中进行,以缩短聚合周期。
聚合釜出料后,用水冲洗釜壁,然后再釜壁上涂敷涂壁液,以防止下一次聚合反应粘结聚合物。
当生产600釜次以后,有少量的粘璧物累积在釜壁,用高压力水进行一次清洗,这样的聚合生产工艺可以达到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优异的目的。
3.4汽提系统P V C浆料的汽提实在汽提塔内进行的,P V C浆料连续用汽提供料泵从出料槽经热交换器送往汽提塔塔顶。
浆料在塔内与塔底进入的蒸汽逆向流动,塔顶馏出物送往冷凝器,冷凝器采用30℃冷却水进行冷凝后,冷凝液汇同回收压缩机轴封水、氯乙烯储槽分离水、聚合釜冲洗水均集中在废水储槽中,然后送往废水汽提系统。
汽提后的废水中含有极微量的氯乙烯,不凝的氯乙烯送往氯乙烯气柜。
经过汽提的P V C浆料送往浆料缓冲槽,汽提废水去污水处理。
3.5离心干燥系统借助于离心机的作用。
把浆料中较大的P V C树脂从浆料中分离出来,并且利用机内输送器和转筒的相对运动,在转筒内所产生的螺旋作用,把分离出来的P V C树脂(固体)和离心母液(液体)分别输送到转筒的两端,由各自的出口排出。
生产上使用的干燥器叫做旋风干燥器,是一种新型干燥技术,它分为气流干燥塔和旋风干燥床两部分。
汽流塔为垂直管路,下部通入热空气,物料进入段为汽流塔中下部,含水22-25%的物料被高速热气流吹散与热空气混合,并加速与热风流快速冲向气流塔顶部,一起进入旋风干燥床。
在这期间树脂颗粒与热空气进行热量传递和水分传递,由于风量大,风温高,这个传递过程完成很快,物料含水量由25%降至4%以下。
物料和热风从切线方向进入旋风干燥床后,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于干燥床内进行螺旋向上圆周流动。
含水分较高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干燥床各室停留时间较长:含水分较低物料因离心力较小,所以很快就可以被热风吹出干燥器。
然后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干燥的聚氯乙烯树脂。
二、主要设备及控制指标2.1主要设备列表序号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1T-101无离子水罐2V-202新鲜V C M储罐3V-201聚合釜4V-301出料槽5T-301汽提塔6V-302密封水分离罐7E-704汽提塔顶冷凝器8V-401浆料缓冲罐9S-401卧式离心机10X-401旋风干燥器11X-402旋风分离器12V-501回收V C M缓冲罐13V-502回收V C M储罐14V-601真空分离罐2.2系统主要调节器及指标序号 位号 正常值 单位 说明1L I C-10160%无离子水罐液位2L I C-20180%新鲜V C M储罐液位3L I C-20280%聚合釜液位4F I C-20110t/h循环冷却水流量5F I C-202320t/h聚合釜出料流量6F I-201150t/h单体进入聚合釜的流量7T I C-20148±2℃ 聚合釜夹套温度8T I-20118℃ 单体进入聚合釜的温度显示9T I-20256±2℃ 聚合时温度显示10P I-2012M p a新鲜V C M储罐压强显示11P I-2022.5M p a单体经过泵后的压强12P I-2030.8~1.0M p a聚合釜聚合时压强13聚合度 85~90%14L I C-30150%出料槽液位15L I C-30230%汽提塔冷凝器液位16L I C-30330%汽提塔液位17L I C-30450%密封水分离罐液位18F I C-30160t/h进汽提塔流量19F I C-3023.2t/h汽提塔顶冷凝器排污流量20F I C-3031.5t/h水蒸气进汽提塔流量21F I C-30458t/h出汽提塔流量22T I C-301110℃ 汽提塔塔底温度23T I-30150℃ 出料槽温度显示24T I-30290℃ 出汽提塔经过换热后浆料温度 25T I-30478℃ 进入汽提塔的温度26T I-30395℃ 汽提塔塔顶温度27T I-305105℃ 汽提塔塔中温度28P I C-3010.8M p a出料槽顶压强29P I C-3020.04M p a汽提塔顶压力30P I C-3030.9M p a密封水分离罐压强31P I-3010.8M p a浆料进出料槽压强显示 32P I-3020.04M p a汽提塔塔中压强显示33P I-3031.1M p a 由真空泵进入到密封水分离罐压强34L I C-40150%浆料缓冲罐的液位35T I C-401150℃ 进入到干燥筒空气温度36L I C-50150%回收V C M缓冲罐液位37L I C-50250%回收V C M储罐液位38P I C-5010.2M p a回收V C M缓冲罐压强39L I C-60130%真空分离罐液位三、操作规程3.1冷态开车无离子水的准备打开无离子水罐T-101的入口调节阀L I C-101至50%全开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入口手动阀X V-101启动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全开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出口手动阀X V-102全开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入口手动阀X V-106启动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全开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出口手动阀X V-107当无离子水罐T-101的液位L I C-101接近60%时,关闭调节阀L I C-101,手动维持无离子水罐的液位L I C-101不低于30%吹氮气全开聚合釜氮气入口手动阀X V-218当聚合釜压力P I-203达到1M p a时,关闭聚合釜氮气入口手动阀X V-218全开出料槽氮气入口手动阀X V-305当出料槽压力P I C-301达到1M p a时,关闭出料槽氮气入口阀X V-305抽真空全开无离子水罐T-101到真空分离罐手动阀X V-108打开真空分离罐V-601灌顶无离子水入口调节阀L I C-601至50%当真空分离罐V-601的液位L I C-601达到30%时,投自动,设为30%全开真空分离罐顶排空手动阀X V-603全开抽真空系统入口手动阀X V-601全开真空泵B-601入口手动阀X V-604启动真空泵B-601全开真空泵B-601出口手动阀X V-605全开水环泵换热器E-710的冷凝水入口手动阀X V-607全开聚合釜顶抽真空手动阀X V-214当聚合釜压力P I-203达到0M p a时,关闭聚合釜顶抽真空手动阀X V-214全开出料槽顶抽真空手动阀X V-301当出料槽压力P I C-301达到0M p a时,关闭出料槽抽真空手动阀X V-301关闭抽真空系统入口手动阀X V-601关闭真空泵B-601出口手动阀X V-605关闭真空泵B-601关闭真空泵B-601入口手动阀X V-604聚合反应工段全开涂壁剂进料手动阀X V-206打开聚合釜V-201入口调节阀L I C-202至50%关闭涂壁剂进料手动阀X V-206全开无离子水换热器E-701热水入口手动阀X V-105全开无离子水换热器E-701的入口手动阀X V-104全开聚合釜V-201热无离子水手动阀X V-201当聚合釜V-201的液位L I C-202达到50%时,关闭热无离子水手动阀X V-201关闭无离子水换热器E-701热水入口手动阀X V-105通过调节无离子水罐T-101的入口调节阀L I C-101,维持无离子水罐的液位不低于30%打开新鲜V C M储罐V-202进料入口调节阀L I C-201至50%全开新鲜V C M储罐出料泵P-201的入口手动阀X V-213启动新鲜V C M储罐出料泵P-201全开新鲜V C M储罐出料泵P-201的出口手动阀X V-212全开新鲜V C M储罐的回流手动阀X V-211当新鲜V C M储罐的液位L I C-201接近80%时,关闭调节阀L I C-201,手动维持新鲜V C M储罐的液位L I C-201不低于30%关闭新鲜V C M储罐的回流手动阀X V-211全开新鲜V C M储罐出料手动阀X V-210全开回收V C M手动阀X V-209启动聚合釜搅拌S-201当聚合釜V-201的液位L I C-202接近80%时,关闭回收V C M手动阀X V-209关闭新鲜V C M储罐出料手动阀X V-210全开链转移剂手动阀X V-203关闭链转移剂手动阀X V-203全开分散剂手动阀X V-205关闭分散剂手动阀X V-205全开缓冲剂手动阀X V-207关闭缓冲剂手动阀X V-207全开引发剂手动阀X V-204关闭引发剂手动阀X V-204全开无离子水罐T-101去聚合釜手动阀X V-103全开聚合釜V-201冷无离子水手动阀X V-202打开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阀F I C-201至50%关闭新鲜V C M储罐出料泵P-201的出口手动阀X V-212关闭新鲜V C M储罐出料泵P-201关闭新鲜V C M储罐出料泵P-201的入口手动阀X V-213调节无离子水手动阀X V-202,控制聚合釜的液位L I C-202保持在75%~80%通过调节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阀F I C-201,保持釜温T I-202在56±2℃左右通过调节无离子水罐T-101的入口调节阀L I C-101,维持无离子水罐的液位不低于30%当聚合度达到85%~90%时,全开终止剂进料手动阀X V-208关闭冷无离子水手动阀X V-202全开去出料槽手动阀X V-215全开聚合釜出料泵P-202入口手动阀X V-217启动聚合釜出料泵P-202全开聚合釜出料泵P-202出口手动阀X V-216打开聚合釜出料流量调节阀F I C-202至50%当聚合釜液位L I C-202降至0时,关闭聚合釜出料流量调节阀F I C-202关闭终止剂进料手动阀X V-208全开冷无离子水手动阀X V-202,冲洗聚合釜当聚合釜液位L I C-202到达0.6%时,关闭X V-202打开聚合釜出料流量调节阀F I C-202至50%当聚合釜液位L I C-202降至0时,关闭聚合釜出料流量调节阀F I C-202关闭聚合釜出料泵P-202出口手动阀X V-216关闭聚合釜出料泵P-202关闭聚合釜出料泵P-202入口手动阀X V-217汽提工段全开去密封水分离罐手动阀X V-110打开密封水分离罐液位调节阀L I C-304至50%当密封水分离罐的液位L I C-304达到50%时,关闭封水分离罐液位调节阀L I C-304全开密封水分离罐冷凝器E-703冷凝水入口手动阀X V-315全开聚合釜放空手动阀X V-304全开消泡剂手进料动阀X V-303启动出料槽搅拌S-301全开出料槽V-301入口手动阀X V-306全开出料槽出料泵P-301入口手动阀X V-307启动出料槽出料泵P-301打开出料槽出料泵P-301出口手动阀X V-308全开出料槽回流手动阀X V-309当出料槽顶压力P I C-301达到0.8M p a时,打开出料槽压力调节阀P I C-301至50%全开V C M冷凝器E-705冷凝水入口手动阀X V-316全开水环泵B-301入口手动阀X V-313启动水环泵B-301全开密封水分离罐排污手动阀X V-314打开密封水分离罐液位调节阀L I C-304至50%,维持密封水分离罐液位在50%当密封水分离罐V-302顶压力P I C-303达到0.9M p a时,打开密封水分离罐压力调节阀P I C-303至50%全开V C M回收一次冷凝器E-708进水手动阀X V-501全开回收V C M缓冲罐V-501入口手动阀X V-502全开V C M回收二次冷凝器E-709进水手动阀X V-503当出料槽的液位L I C-301达到50%,关闭出料槽回流手动阀X V-309打开汽提塔蒸汽流量调节阀F I C-303至50%打开物料进汽提塔调节阀F I C-301至50%全开汽提塔冷凝器E-704冷凝水入口手动阀X V-310当汽提塔的液位L I C-303达到30%时,全开汽提塔出料泵P-302入口手动阀X V-311启动汽提塔出料泵P-302全开汽提塔出料泵P-302出口手动阀X V-312打开汽提塔出料调节阀F I C-304至50%全开浆料缓冲罐V-401灌顶手动阀X V-401当汽提塔塔顶压力P I C-302达到0.04M p a时,打开塔顶压力控制调节阀P I C-302至50%当冷凝器的液位L I C-302达到30%,打开冷凝器E-704尾部排污流量调节阀F I C-302至50%通过调节排污手动阀X V-314,维持密封水分离罐的液位L I C-304在50%控制密封水分离罐V-302顶压力调节阀P I C-303在0.9±0.05M p a通过调节无离子水罐T-101的入口调节阀L I C-101,维持无离子水罐的液位不低于30%离心干燥工段当浆料缓冲罐的液位L I C-401达到50%时,全开浆料缓冲槽塔底出料手动阀X V-413全开无离子水罐去离心机手动阀X V-111全开离心机进水手动阀X V-402全开离心机进料泵P-401入口手动阀X V-403启动离心机进料泵P-401全开离心机进料泵P-401出口手动阀X V-404打开浆料缓冲罐的液位调节阀L I C-401至50%启动离心机搅拌S-401全开离心机排污手动阀X V-405全开无离子水罐T-101去旋风干燥器手动阀X V-112全开旋风干燥器X-401夹套进水手动阀X V-408全开换热器E-707进水手动阀X V-407打开换热器E-706蒸汽进口温度调节阀T I C-401至50%全开鼓风机B-401入口手动阀X V-409启动鼓风机B-401全开鼓风机B-401出口手动阀X V-414启动螺旋输送器S-402全开去螺旋输送器S-402进料手动阀X V-406全开引风机B-402入口手动阀X V-415启动引风机B-402全开引风机B-402出口手动阀X V-410全开旋振筛出料斗手动阀X V-412全开旋风干燥器X-401底手动阀X V-411通过调节无离子水罐T-101的入口调节阀L I C-101,维持无离子水罐的液位不低于30%V C M回收工段当回收V C M缓冲罐顶压力P I C-501达到0.2M p a时,打开V C M缓冲罐压力调节阀P I C-501至50%当回收V C M缓冲罐的液位L I C-501达到50%时,打开V C M缓冲罐液位调节阀L I C-501至50%当回收V C M储罐的液位L I C-502达到50%时,打开回收V C M储罐液位调节阀L I C-502至50%全开回收V C M储罐出料泵P-501的入口手动阀X V-505启动回收V C M储罐出料泵P-501全开回收V C M储罐出料泵P-501的出口手动阀X V-506调至正常当无离子水罐T-101的液位L I C-101接近60%时,投自动,设为60%当出料槽压力P I C-301接近0.8M p a时,投自动,设为0.8M p a当出料槽的液位L I C-301达到50%,投自动,设为50%出料槽流量调节阀F I C-301投串级当汽提塔顶压力P I C-302接近0.04M p a时,投自动,设为0.04M p a当密封水分离罐V-302顶压力P I C-303接近0.9M p a时,投自动,设为0.9M p a 当密封水分离罐的液位L I C-304接近50%时,投自动,设为50%当汽提塔塔底温度T I C-301达到110℃时,投自动,设为110℃汽提塔水蒸气流量调节阀F I C-303投串级冷凝器的液位L I C-302达到30%时,投自动,设为30%冷凝器E-704尾部排污流量调节阀F I C-302投串级当汽提塔的液位L I C-303到达30%时,投自动,设为30%汽提塔底流量调节阀F I C-304投串级当浆料缓冲槽的液位L I C-401达到50%时,投自动,设为50%当螺旋输送带进风温度T I C-401达到150℃时,投自动,设为150℃当回收V C M缓冲罐的液位L I C-501达到50%,投自动,设为50%当回收V C M储罐的液位L I C-502达到50%,投自动,设为50%当回收V C M缓冲罐顶压力P I C-501接近0.2M p a时,投自动,设为0.2M p a质量指标聚合釜V-201液位L I C-202聚合釜V-201夹套温度T I C-201聚合釜V-201的聚合度出料槽V-301顶部压力P I C-301出料槽V-301液位L I C-301密封水分离罐V-302压强P I C-303密封水分离罐V-302液位L I C-304汽提塔T-301顶压力P I C-302汽提塔T-301液位L I C-303汽提塔T-301底温度T I C-301汽提塔冷凝器E-704液位L I C-302浆料缓冲槽V-401液位L I C-401干燥器X-401进风温度T I C-401V C M缓冲罐V-501的液位L I C-501V C M缓冲罐V-501顶压力P I C-501V C M储罐V-502液位L I C-5023.2正常停车汽提工段停车关闭出料槽进料手动阀X V-306关闭自聚合釜放空手动阀X V-304关闭消泡剂手动阀进料手动阀X V-303当出料槽V-301的压强P I C-301为0时,关闭P I C-301当出料槽的液位L I C-301降至0时,关闭F I C-301关闭出料槽V-301搅拌电机S-301关闭水环泵B-301入口手动阀X V-313关闭水环泵B-301关闭密封水分离罐冷凝器E-703冷凝水入口手动阀X V-315全开密封水罐排污手动阀X V-314,将污水排净关闭出料槽出料泵P-301出口手动阀X V-308关闭出料槽出料泵P-301关闭出料槽出料泵P-301入口手动阀X V-307当汽提塔液位L I C-303降至0时,关闭汽提塔出料泵P-302出口手动阀X V-312关闭汽提塔出料泵P-302关闭汽提塔出料泵P-302入口手动阀X V-311关闭汽提塔水蒸气流量调节阀F I C-303当汽提塔冷凝器E-704液位L I C-302降至0时,关闭排污调节阀F I C-302离心干燥工段停车关闭浆料缓冲罐V-401进料阀X V-401当浆料缓冲罐液位L I C-401降至0时,关闭浆料缓冲罐V-401的液位调节阀L I C-401关闭离心机进料泵P-401出口手动阀X V-404关闭离心机进料泵P-401关闭离心机进料泵P-401入口手动阀X V-403关闭离心机搅拌S-401关闭螺旋输送器电机S-402关闭鼓风机B-401出口手动阀X V-414关闭鼓风机B-401关闭鼓风机B-401入口手动阀X V-409关闭引风机B-402出口手动阀X V-410关闭引风机B-402关闭引风机B-402入口手动阀X V-415关闭换热器E-706蒸汽进口温度调节阀T I C-401V C M回收工段停车关闭回收V C M缓冲罐V-501的进料阀X V-502当回收V C M缓冲罐液位L I C-501降至0时,关闭液位调节阀L I C-501当回收V C M储罐液位L I C-502降至0后,关闭液位调节阀L I C-502全开排污手动阀X V-504,将污水排净关闭回收V C M储罐出料泵P-501的出口手动阀X V-506关闭回收V C M储罐出料泵P-501关闭回收V C M储罐出料泵P-501的入口手动阀X V-505无离子水工段停车关闭无离子水罐T-101入口调节阀L I C-101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出口手动阀X V-102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入口手动阀X V-101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出口手动阀X V-107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入口手动阀X V-106真空系统停车关闭去真空分离罐V-601手动阀X V-108关闭水环泵换热器E-710冷凝水入口手动阀X V-607全开排空支路阀X V-602全开排污阀X V-606,将污水排净质量指标聚合釜V-201液位L I C-202出料槽V-301顶部压力P I C-301出料槽V-301液位L I C-301密封水分离罐V-302压强P I C-303密封水分离罐V-302液位L I C-304汽提塔T-301顶压力P I C-302汽提塔T-301液位L I C-303汽提塔冷凝器E-704液位L I C-302浆料缓冲槽V-401液位L I C-401V C M缓冲罐V-501的液位L I C-501V C M缓冲罐V-501顶压力P I C-501V C M储罐V-502液位L I C-5023.3紧急停车全开抽真空手动阀XV-214全开抽真空系统入口手动阀XV-601全开真空泵B-601入口手动阀XV-604启动真空泵B-601全开真空泵B-601出口手动阀XV-605全开放空手动阀XV-603关闭无离子水罐T-101的入口调节阀LIC-101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出口手动阀XV-107 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2入口手动阀XV-106 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出口手动阀X V-102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关闭无离子水罐出水泵P-101入口手动阀X V-101关闭出料槽进料手动阀X V-306关闭自聚合釜放空手动阀X V-304全开汽提塔顶压力调节阀P I C-302,泄压关闭汽提塔出料泵P-302出口手动阀X V-312关闭汽提塔出料泵P-302关闭汽提塔出料泵P-302入口手动阀X V-311关闭离心机进料泵P-401出口手动阀X V-404关闭离心机进料泵P-401关闭离心机进料泵P-401入口手动阀X V-403关闭离心机搅拌电机S-401关闭螺旋输送器电机S-402关闭鼓风机B-401出口手动阀X V-414关闭鼓风机B-401关闭鼓风机B-401入口手动阀X V-409关闭引风机B-402出口手动阀X V-410关闭引风机B-402关闭引风机B-402入口手动阀X V-4153.4事故处理事故一:聚合釜温度过高打开循环冷却水调节阀FIC-201至50%质量指标聚合釜反应温度TI-202聚合釜反应压力PI-203事故二:出料槽出料泵P-301故障 关闭泵P-301出口阀XV-308关闭汽提塔进料调节阀FIC-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