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最新教育文档(最新整理)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最新教育文档(最新整理)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最新教育文档(最新整理)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西方国家分层教学理念的出现及实施都较早。19世纪后半叶,美德两国开始普遍采用按能力分班(组)的分层教学形式,随后一系列类似的分层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在此期间,“学科分层”――一种至今在世界各国仍很盛行的分层教学形式浮出水面,并在英、法、德等国迅速传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德、澳、英、法、韩等国的分层教学实践显现出多样化之势,不断有新兴国家加入这一阵营。就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而言,美国走在世界前列。其中影响颇大的有7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倡导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the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加上布鲁纳(Bluner)随后提出的“发现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ies),更加奠定了美国在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的领先地位。其后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Babanski)凭借“教

学过程最优化理论”(the Theory about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ation)和“区别教学法”,进一步丰富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总而言之,国外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不仅在形式上日趋多样化,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越发个性化、全面化和科学化。

二、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于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即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性,并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尽管如此,国内对于分层教学的现代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期间,异步教育学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黎世法教授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了“异步教学论”。这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来组织教学,从而最大效益地提高教学质量。

最近几年,分层教学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教学需求的推动使得这种教学形式在各职业院校中蓬勃兴起。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经贸分院在2004年对入学新生实行了英语分层教学,其后对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分层教学模式的成功。具体数据如下:A、B、C三个班分别有94.1

%、93.1%和97.4%的学生对分层教学持支持态度,而且各班又分别有86.7%、82.2%和80.2%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都取得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得到了相应升华。

由于中国国情所致,国内分层教学的实施依托的是“大班授课制”,

关于分层教学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相对而言,绝大多数学者都支持分层教学法,认可分层教学对教学质量改善起到的作用。当然,也有部分研究者提出,实施分层教学将造成一些不利的后果。比如导致“学生之间的榜样缺失、学习压力增大、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更有人认为分层教学的评价方式缺乏公正性。尽管对于分层教学的看法各异,但国内分层教学的研究之路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三、分层教学概念的界定

关于分层教学的定义,我国著名学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曾在其编著的《差异教学论》一书中阐述道:“教学中根据学生智力水平和成绩的不同,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三个层次,为他们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中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兼顾他们,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学生成绩

的评估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华国栋:2002:116)

具体来说,分层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在知识基础、认知方式、学习策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个性差异非常明显的现实,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学适应各层次学生潜在的发展空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并相应地组织教学,通过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目标。

四、分层教学的分类

纵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把分层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层分班制”,它是对传统的以行政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学生在进校时参加入学水平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并将水平相当的学生编在同一教学班;“分层走班制”,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保持原有行政班级编制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自己衡量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各课程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程度,同时参考教师意见,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教学班;“班内分层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在不打乱原有教学班级的前提下,依据学生多方面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类施教。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由于目前普遍实行“固定学年制”,加上现行教学条件的限制,“分层走班制”当前仅适用于校内开设的部分选修课。基于此,“分层分班制”和“班内分层制”成为中小学主要采取的分层教学形式。然而,“分层分班制”在入学之初就把学生分在好班与差班或快班与慢班,人为地对学生形成某种偏向,又因学校在升学压力下把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过度集中在所谓的“好班”上,忽略了所谓“差班”学生的进步,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差班”学生的协调发展。因此如今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禁止各校采用此类分班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逐步开始转向研究“班内分层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从多方的研究和实验结果来看,这种分层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一刀切”的统一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遵循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运用“班内分层制”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依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在教学、作业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层,从而让各层次的学生积极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总之,这种分层类型有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从而对他们各个层面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