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招警考试讲解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警察招聘考试公安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警察招聘考试公安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
理
1.公安机关职责和权力
- 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关,负责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项公安工作。
- 公安机关具有侦查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管理出入境、维护交通秩序等权力和职责。
2.公安法律法规概述
- 公安法是我国公安管理的基本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 公安法规是指补充和具体规定公安管理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等。
3.刑事案件的立案和侦查
-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受理并登记刑事案件。
-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通过调查、搜集证据等手段,查清案件的真相、找出犯罪嫌疑人。
4.治安管理和巡警职责
-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之一,包括维护社会治安、
打击违法犯罪等。
- 巡警是公安机关的基层警力,主要负责巡逻防范、维护交通
秩序等工作。
5.出入境管理和边防检查
- 出入境管理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包括签发护照、等。
- 边防检查是指对出入境人员和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的工作。
6.交通安全管理
-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包括执法、事故处理、交通指挥等。
- 驾驶证、行驶证是行车的必备证件,违反交通规则会受到相
应的处罚。
7.治安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
- 治安防范是指公安机关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化解治安问题。
- 突发事件处置是公安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救援、维护社会秩序等。
以上是警察招聘考试中公安法律法规的重要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讲解.ppt

(一)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流程
9、分局对各派出所的考核奖励:
(1)奖励领导,年考前三名的,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和表现突出的 案件侦查队领导评为分局执法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录入个人执法档案; (2)奖励民警,各派出所根据本所民警年终执法绩效考核成绩,按 照案件侦查队总人数5%、社区巡警队总人数2%的比例,排名靠前的民 警评为分局执法先进个人,录入个人执法档案。 分局对各内设执法单位的考核奖励参照派出所实行。
(一)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流程
4、法制业务考核工作在分局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
指挥处负责组织协调;政治处负责监督;法制科负责统筹法制业务 考核的具体工作,评定各执法单位的考核成绩,拟定处理意见;预 审大队负责对刑事执法的预审考核;监察科负责调查问责,实施处 理。
(一)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流程
5、考核实施流程:
(一)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流程
7、分局法制科、预审大队的业务绩效考核 成绩与全分局执法质量考核成绩挂钩。
每月法制科、预审大队在互相监督审核中发现对方审查工作存 在疏漏的案件达10宗以上的,责令责任领导到局长办公会议说 明情况;分局年终参加上级执法质量考核评比未达优秀的,责 令法制科、预审大队行政负责人到局长办公会议说明情况,单 位及全体领导取消年终评选先进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一
岗位职责
执 法 监 督 岗
二
素质要求
三
操作规范
一
(一)依据《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执法办案单 位法制业务考核实施办法》规定,组织对分局所 属办案单位进行执法质量考评。
岗 位 职 责
(二)依据《福田分局“黄赌毒”案件涉案场所 查处和监管工作规定》,对分局辖区涉“黄赌毒” 案件场所查处进行实时监督。
公安招警专业知识:公安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以下关于警察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是警察产生的直接原因。
B .警察的本质体现在警察不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C .警察是国家重要的行政力量。
D .警察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这是由社会条件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
2.我国最早的专职警察机关产生于()。
A .18世B .19世纪初C .19世纪末D .20世纪初3.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组建了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它的名称是()。
A .国家政治保卫局B .中央特科C .内务部D .公安部4.1829年,近代第一部《警察法》产生于()。
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美国5.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
A .经济条件B .政治条件C .阶级条件D .社会条件6.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警察时期特点的是()。
A .警察行政的职能独立化B .私刑普遍存在C .强调法治D .有统一的制式服装7.我国独立的警察机构始建于()。
A .明朝末年B .清朝末年C .北洋政府时期D .国民党政府时期8.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认为()。
警察的含义、起源、职能古代警察与近代警察的区别近代警察的管理体现和建立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具有武装性质公安机关的性质专政职能民主职能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公安机关的宗旨A.人类自群体生活开始就有了警察B.警察是在国家产生以后产生的C.警察伴随人类社会一同产生D.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9.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人民公安机关是()。
A.中央特委B.中央军委公安部C.晋绥公安局D.延安市警察队10.我党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公安招警考试专题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于1996年1月8日经国务院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令第191号发布施行。
本条例是人民警察法的配套法规之一,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保障。
本条例对检察系统的司法警察和按规定佩带枪支的其他干警也完全适用。
条例共五章17条,分别规定了总则、警械的使用、武器的使用、法律责任等内容。
考点1:警械的定义和种类、武器的定义【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3条一、警械的定义和种类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
警械是警察履行职责时依法所使用的专门器械,是保障警察履行职责的一种基本装备。
警械主要可分为四大类:1.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包括警棍(橡胶警棍、伸缩警棍、T型警棍、藤棍等)、警用制式刀具、警用防暴喷射器(如化学作用的自卫喷射器有气体烟雾弹、催泪弹、麻醉弹;机械动能打击的发射器有弓弩、橡皮弹、木质弹、塑料弹、高压水枪;机械缠绕的警用捕捉网、物理作用的爆振弹、化学发光弹、声光弹、眩晕弹、闪光眩晕弹、染色弹、电警棍)等。
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2.约束性警械:包括手铐(分板式手铐、筒式手铐、多功能链铐、一次性手铐)、脚镣、电子脚扣、警绳、约束带、阻截器材(便携式遥控路障、穿刺式路障。
简易路障)等。
约束性警械是对违法犯罪分子实行人身束缚的强制警械。
警察依法执行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3.震慑性警械:如警笛、警报器,红色回转警灯等。
4.自卫性警械:如防弹衣、头盔、盾牌等,也包括执勤时常用器具如警用腰带组件、警用水壶、急救包等。
二、武器的定义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主要有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及各类弹药。
公安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3).doc

公安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3)
执法常识阻碍民警执法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一、《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
(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
(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
(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
(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
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三、《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警察权益的内涵3篇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警察权益的内涵3篇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警察权益的内涵1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警察权益的内涵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除了调查犯罪、维护治安等职责外,还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警察权益的内涵,帮助大家在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招警公安时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此方面的问题。
警察权益的内涵是指警察在履行公务中应当享有的权利。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个人权益,即警察以个人身份享有的权利;二是公务权益,即警察在履行公务时应有的权利。
首先,我们来看看警察的个人权益。
这里涉及到的主要有生命权、身体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在履行职务时,警察有时会面临生命和身体受到威胁的情况,因此他们应该有权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的安全。
同时,警察作为公职人员,他们的名誉和声誉会对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警察应该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声誉,防止他人对他们进行诽谤和攻击。
其次,我们来看看警察的公务权益。
这里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出警权、逮捕权、讯问权、封存、扣押、检查等权利。
出警权指的是警察在接到报警或者其他任务时,有权立即出警到现场处置,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逮捕权是指警察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况下,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讯问权是指警察在审讯时有权进行必要的讯问,获取必要的情报。
封存、扣押、检查等权利则主要涉及到警察在处理案件时,有权对现场进行封存、扣押、检查等处理,以便采集有效的证据材料,保证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防止证据被破坏或者泄露。
综上所述,警察权益的内涵主要包括个人权益和公务权益两大部分。
在日常工作中,警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便更好地与公民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的治安和稳定。
同时,希望对于即将参加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招警公安的考生们能够有所帮助,顺利通过考试维护警察权益是当今社会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
人民警察法试题及答案

人民警察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主要职责是:A. 维护国家安全B.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C.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A. 严格遵守法律B. 维护社会秩序C. 尊重和保障人权D. 以上都是答案:D3. 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民警察的职权?A. 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B.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C. 管理交通D. 管理教育答案:D4.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遇到紧急情况可以:A. 采取必要措施B. 立即报告上级C. 先行拘留D. 以上都是答案:A5.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A. 公开执法B. 公正执法C. 严格执法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应当:A. 合法B. 公正C. 公开D. 以上都是答案:D7.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A. 搜查B. 扣押C. 逮捕D. 以上都是答案:D8.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A. 尊重和保障人权B.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C.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D. 以上都是答案:D9.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不得:A. 滥用职权B. 徇私舞弊C. 玩忽职守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民警察的义务?A. 服从命令B. 保守秘密C. 接受监督D. 贪污受贿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遵守的原则包括: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公开性原则D. 及时性原则答案:ABC2.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A. 警告B. 罚款C. 拘留D. 逮捕答案:ABCD3.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不得:A. 滥用职权B. 徇私舞弊C. 玩忽职守D. 泄露国家秘密答案:ABCD4.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A. 尊重和保障人权B.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C.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D.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知情权答案:ABC5.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A. 公开执法B. 公正执法C. 严格执法D. 及时执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安全。
招警考试《人民警察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招警考试《人民警察法》试题及答案解析1、曾被()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A.辞退B.撤职C.开除党籍D.开除公职【正确答案:】D2、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法定职责的是()。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打击非法网络经营活动C.引导文化市场秩序D.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正确答案:】A3、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
A.必须执行B.应当立即执行C.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D.可以变通执行【正确答案:】C4、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知识。
A.治安管理专业B.侦查专业C.法律专业D.行政管理专业【正确答案:】C5、曾受过()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罚款D.行政处分【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民警张某在日常设卡检查时,遇有孕妇魏某临产去医院的求助,立即予以救助B.民警钱某在派出所值班期间接到辖区居民因琐事发生斗殴的警情,立即出警处理C.民警赵某对前来请求帮助的债权债务关系人,告知其自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D.民警孙某值班期间遇有犯罪嫌疑人前来投案,由于本单位没有管辖权,告诉其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投案【正确答案:】D7、以下关于交通管制和现场管制,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在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实行现场管制C.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照规定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D.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照规定采取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等现场管制措施【正确答案:】B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
A.戒严B.部分地区戒严C.交通管制D.现场管制【正确答案:】C9、民警蔡某在追捕一名持枪驾车逃离的杀人犯时,遇到了市民金某开车路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于1995 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号公布施行。
本法共八章52条,分别规定了人民警察的职权、义务和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
考点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法》第6条、第19条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及为了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所享有的资格和权力。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依据《人民警察法》第6条的规定,人民警察的职责是: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3.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5.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8.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9.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11.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12.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13-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人民警察在执法工作中的权限是:1.实施行政强制措施;2.实施行政处罚;3.对特定人员实行人身强制;4.当场盘问、检查和继续留置盘问;5.依法使用武器;6.依法使用警械;7.执行刑事强制措施和搜查;8.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优先通行和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场地和建筑物;9.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采取保护性的约束措施;10.限制通行、限制停留和交通管制;11.依照有关规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12.依照法定程序实行现场管制。
二、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依据《人民警察法》第19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这是对人民警察的职业要求。
关于本条规定应作如下理解:1.实施主体。
这里的“人民警察”应作广义理解,不仅限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2.事项范围。
这里的“职责范围”是指所有人民警察的职责范围,不是指各警种具体的工作范围。
3.适用条件。
人民警察遇有在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且情况“紧急”的,即使在非工作时间内,也应当履行职责。
“紧急情况”,是指紧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紧急抓获逃离违法犯罪现场的人员或者通缉在逃的人犯,紧急抢救公民的生命安全,紧急抢救国家、集体或者个人财产的安全,紧急维护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现场的秩序等,不紧急处置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和后果的情况。
该条规定一方面确认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紧急情况下履行职责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杜绝人民警察以不在工作时间内为借口逃避履行职责的行为。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不履行职责的,应当受到纪律处分;因不履行职责,造成公民、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依法履行职责,应当受到与在工作时间内依法履行职责同样的法律支持和保护。
1.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公安机关不管理国籍事务B. 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不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职责C. 指导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D. 公安机关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行使其他执法机关的职责【答案与考点提示】C。
见考点详解。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的是( )。
A. 组织、实施消防工作B. 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C. 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D. 管理劳动教养执行场所【答案与考点提示】D。
见考点详解。
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人民警察职责?(多选题)A. 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B.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C. 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D. 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答案与考点提示】ABCD。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的职责,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4.民警陆某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陆某见状与歹徒搏斗。
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陆某负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属于见义勇为B. 陆某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C. 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D. 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与因公致死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答案与考点提示】BD。
见本考点详解。
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判断题) 【答案与考点提示】正确。
本题考查的是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
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6.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人民警察在执法工作中的权限?(多选题)A.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B. 实施行政处罚C. 执行刑事强制措施和搜查D. 当场盘问、检查和继续留置盘问【答案与考点提示】ABCD。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在执法工作中的权限,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考点2: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优先通行权和优先征用权的适用条件、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现场管制权的相关规定时【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13条、第15条;《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一、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继续盘问,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时,对于经当场盘问仍然不能证实或排除被当场盘问人的违法犯罪嫌疑,同时符合法定情形时,将被当场盘问人带至公安机关继续进行盘问的措施。
(一)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继续盘问应符合以下条件及程序: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追捕逃犯,调查案件,巡逻执勤,维护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现场调查等职务活动中,发现有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2.经出示表明自己人民警察身份的工作证件,对发现的违法犯罪嫌疑对象进行当场盘问;3.经当场盘问,仍不能证实或排除嫌疑对象的违法犯罪嫌疑,同时符合《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的法定情形时,将嫌疑对象带至公安机关。
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经该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予以扣留,继续进行盘问调查。
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八条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九条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一)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但未经当场盘问、检查的;(二)经过当场盘问、检查,已经排除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嫌疑的;(三)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警告、罚款或者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四)从其住处、工作地点抓获以及其他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或者拘传的;(五)已经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六)明知其所涉案件已经作为治安案件受理或者已经立为刑事案件的;(七)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或者事件当事人的;(八)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九)其他不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的。
(二)继续盘问的时限继续盘问的时限,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11条第一款进一步规定,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12小时;对在12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24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24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
同时《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10条规定,对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适用继续盘问,但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4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一)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二)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三)已满70周岁的老年人。
二、优先通行权和优先征用权的适用条件优先权是国家为了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而授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的权力。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3条的规定,它包括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权,优先通行权,优先使用交通、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权。
优先通行权的适用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
如紧急抢救公民生命、财产,赶赴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现场;追捕犯罪嫌疑人、在逃违法犯罪人员等紧急情形;二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出示了相应的证明警察身份或执行紧急任务的证件。
符合以上条件,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有交通阻碍时可以优先通行。
优先征用权的适用条件有三个:一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二是使用的对象属于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的范围;三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于优先使用的物品在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符合以上条件,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
三、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交通管制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通行及其他与交通有关的活动所制定的带有疏导、禁止、限制或指示性质的具体规定。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1.交通管制的审批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2.交通管制适用的目的是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3.交通管制适用的对象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区域内的人员和车辆;4.交通管制适用的措施是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0条规定,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