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鸡常见体表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治

鸡常见体表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治鸡是人类常见的家禽之一,对人类的食物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鸡的大规模养殖和交易,鸡常见体表寄生虫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寄生虫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防治鸡的体表寄生虫对养鸡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鸡常见体表寄生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鸡常见体表寄生虫的种类1. 虱子鸡的体表寄生虫虱子主要有脱落虱(Menacanthus stramineus)、真蚤虱(Echidnophaga gallinacea)、雀虱(Ceratophyllus gallinae)等。
这些虱子寄生在鸡的羽毛和皮肤上,以血液为食物,严重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蜱虫蜱虫是另一种常见的鸡体表寄生虫,主要有褐蜱(Argas persicus)等。
蜱虫对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严重感染还可能导致鸡的死亡。
3. 咬鹃咬鹃是一种常见的外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头部和颈部,以血液为食物。
严重感染咬鹃会影响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1. 影响鸡的生长和发育体表寄生虫的寄生会导致鸡的生长速度减缓,生长发育迟缓。
严重感染虫害者,还可能导致鸡的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2. 影响鸡的蛋产量寄生虫的寄生会导致鸡的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减弱,蛋品质下降,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
3. 影响鸡的肉质品质寄生虫的寄生会导致鸡的肌肉发育异常,影响肉质品质,降低肉的营养价值。
4. 传播疾病某些体表寄生虫还可以传播疾病,对鸡场的健康管理构成一定的威胁。
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的清洁、干燥和通风,定期清理和消毒鸡舍,清除鸡舍内的垃圾和粪便,减少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2. 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鸡的营养充足,增强鸡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的侵害。
3. 定期检查和治疗定期对鸡进行体表寄生虫的检查,一旦发现寄生虫的存在,立即进行治疗,避免寄生虫的蔓延和繁殖。
4. 使用驱虫剂在养鸡过程中,可以适量使用合适的驱虫剂,对鸡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处理,减少寄生虫的侵害。
养禽场常用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

养禽场常用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作者:许英民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10期许英民/ 黑龙江省铁力市172 信箱( 兽医专家门诊)一、球痢灵(二硝苯甲酰胺)为新型抗球虫药,对鸡多种艾美耳球虫有效,尤其对毒害艾美耳和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强。
其作用峰期在球虫第2 个无性周期的裂殖体增殖阶段(感染后第3 d),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可用于防治鸡、火鸡的球虫病。
混于饲料中,禽预防量:125mg/kg 饲料,治疗量:250 mg/kg饲料。
二、氨丙啉(安保乐)本品的结构与硫胺相似,为硫胺的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球虫的硫胺代谢而发挥抗球虫作用。
对鸡盲肠柔嫩艾美耳球虫、小肠堆型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强。
其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 d,即第1 代裂殖体。
盐酸氨丙啉可溶性粉,混饮:鸡、火鸡、鹅预防量:6 ~ 100 mg/L 水,治疗量:250 mg/L 水。
混饲:鸡、火鸡、鹅预防量:125 mg/kg 饲料,治疗量:250 mg/kg 饲料,连用1 周。
鸭治疗量:100 mg/kg 饲料。
在使用本品期间,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10 mg 以下。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鸡的维生素B1 缺乏症,产蛋鸡禁用,肉鸡休药期为7 d。
三、克球粉(氯羟吡啶、可爱丹)对鸡9 种艾美耳球虫、鸭球虫和鸡的住白细胞原虫均有效。
其抗球虫作用峰期是在感染后第1 d,应在感染前或感染同时给药。
可用于预防鸡、鸭球虫病及防治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混饲:预防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125 mg/kg 饲料,治疗量:250 mg/kg 饲料。
鸡每千克饲料中用量不得超过400 mg(0.04%),会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
鸭较敏感,内服量达到2 g/kg 体重时可致死,故用量应严格控制。
能抑制鸡对球虫的免疫力,如停药过早可引起球虫病暴发,肉鸡在整个育雏期不能中途停药。
蛋鸡和种用肉鸡不宜使用。
肉鸡休药期为5 d。
四、磺胺氯吡嗪(三字球虫粉)为磺胺类药物,对禽球虫有较强的作用,其疗效优于SQ 及SM2,尚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养鸡驱虫用什么药好,驱虫药和脱霉剂能一起用吗

养鸡驱虫用什么药好,驱虫药和脱霉剂能一起用吗
养鸡驱虫主要可使用驱蛔灵、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BT杀虫剂、苦参碱、灭幼脲3号、印楝素等药物,其中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可有效防治鸡螨虫、鸡蛔虫、鸡前殖吸虫、鸡绦虫等病,被称为“万金油”的驱虫配方。
在使用驱虫药时,可以与脱霉剂一起使用,它们之间不冲突。
一、养鸡驱虫用什么药好
1、养鸡主要是驱除体内如蛔虫、绦虫等寄生虫,一般可使用驱蛔灵、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BT杀虫剂、苦参碱、灭幼脲3号、印楝素等药物。
其中,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堪称“万金油”的驱虫组方,可防治鸡螨虫、鸡蛔虫、鸡前殖吸虫、鸡绦虫等病。
2、鸡群一般在放牧20-30天左右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
在短期内,因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几种抗寄生虫药,避免寄生虫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注意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用药时一定要将药物与饲料拌均匀,否则极易产生药物中毒。
二、驱虫药和脱霉剂能一起用吗
1、驱虫药一般可以和脱霉剂一起用。
脱霉剂通常是物理性吸附剂,与驱虫药并不冲突,可以一起使用。
2、脱霉剂可以长期或定期在饲料和玉米中加入,尤其在夏季多
雨季节,饲料容易霉变,鸡长时间食用,容易引起慢性中毒,诱发肠炎、呼吸道等疾病,而脱霉剂可吸附各种霉菌毒素,减少霉菌对鸡群的损害。
放养家禽常见体外寄生虫病及防控

非鱼经常在田块中活动,能够起到疏松土壤的作
生物入侵。
用,罗非鱼排出的粪便又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天然
的有机肥料,能使稻谷增产 5%~15%,每亩 (1
亩=667 平方米,下同) 还可产出罗非鱼 30~50
千克,其他成鱼 50~75 千克,每亩可新增产值
1 000~1 500 元,亩增利润 500~1 000 元。
体 重 0.1~0.2 毫 升 , 每 天 1 次 , 连 用
钟宏鹏
的感染率。
旋咪唑注射液,皮下或肌内注射,用量为每千克
顾世娟
动范围不大,宿主活动,特别是候鸟迁
0.
2~0.
3 毫克,1 周后再用药一次;或用盐酸左
吉林省集安市畜牧兽医站 ( 134200
) 毕庶霞
放养家禽常见体外寄生虫病及防控
1.家禽蜱病
5 米左右,与稻田
体中,所以稻田排灌时应保持田沟中始终保有一
引起关节肿胀,趾骨变形,行走困难。膝螨多寄
采用混饲给药和体外喷淋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常
生于宿主的背部、翅部、臀部等有羽毛部位,皮
用药物有虫卵净,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
择混饲或混饮等给药方式。常用药物:
虫卵净,混饲,本品 1 克可拌料 2.5 千
克,连用 5~7 天;伊维菌素粉,混饲,
本品 1 克拌料 1.25 千克,连用 3~5 天;
伊维虫净,混饲,本品 1 克拌料 2.5 千
克,连用 3~5 天;阿苯达唑,混饲,本
品 1 克拌料 5 千克,连用 5~7 天。预防
罗非鱼等鱼种放养前,一定要开挖鱼凼和鱼沟:
一般 5 亩以内的田块,可在稻田中央和田埂周边
2.注意水稻种植,加强鱼稻管理
由于稻田养鱼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因此
家禽抗寄生虫药物

家禽抗寄生虫药物一、抗球虫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钠、拉沙洛西钠、赛杜霉素、海南霉素、地克珠利、托曲珠利、二硝基类、尼卡巴嗪、磺胺喹沙啉、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氯吡嗪钠、氨丙啉、氯苯胍、常山酮、乙氧酰眩苯甲酯等。
介绍几种常用抗球虫药的用法用量。
莫能菌素具有抗球虫和预防坏死性肠炎的作用,抗球虫谱广,主要用于预防家禽球虫病。
使用莫能菌素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鸡90毫克~110毫克(以莫能菌素计)。
产蛋期禁用,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及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盐霉素钠作用、应用同莫能菌素,毒性稍强。
禁与泰妙菌素及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使用盐霉素钠预混剂混饲鸡,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600毫克。
拉沙洛西钠毒性小,可与泰妙菌素合用,高剂量使用会导致垫料潮湿。
使用拉沙洛西钠预混剂混饲鸡,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75毫克~125毫克。
海南霉素钠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球虫药,为聚醚类抗生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抗球虫药,仅限用于肉鸡,产蛋鸡及其他动物禁用,禁与其他抗球虫药配伍使用。
使用海南霉素钠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毫克~750毫克。
地克珠利新型、高效、低毒抗球虫药,为较理想的杀球虫药物。
本药作用时间短暂,停药1天后,作用基本消失,必须连续用药。
用药浓度极低,连续用药易产生耐药性。
使用地克珠利溶液混饮,每升水鸡0.5毫克~1毫克(以地克珠利计),使用地克珠利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1毫克(以地克珠利计)。
二硝基类二硝托胺:适用于蛋鸡和肉用种鸡,产蛋期禁用。
使用二硝托胺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毫克。
尼卡巴嗪安全性高,球虫产生耐药性速度很慢。
产蛋期禁用。
使用尼卡巴嗪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毫克~625毫克。
磺胺类磺胺喹沙啉:为抗球虫的专用磺胺药,主用于鸡球虫病,常与盐酸氨丙啉或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扩大抗球虫谱及增强抗球虫效应。
使用磺胺喹沙啉钠可溶性粉混饮,每升水加可溶性粉3克~5克;使用磺胺喹沙啉、二甲氧苄啶预混剂混饲,每千克饲料加预混剂500毫克,连用不要超过5天。
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

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关于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春夏季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外界生物环境,为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空间,这也是每年春夏季节成为鸡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如何有效防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生,是养鸡户非常关心的问题。
为此,现将常见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鸡蛔虫病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为圆形线状虫体,以3月龄~4月龄的鸡群最易感染,尤以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时发病比较严重。
本病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羽毛逆立、两翅下垂。
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变薄。
预防以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为主。
驱除方法:1.竹叶、花椒各15克,文火炒黄碾末,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连喂3天。
2.烟草15克,切碎,文火炒焦碾碎,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日2次,连喂3天。
鸡绦虫病鸡群通过食入蝇类、蚯蚓等中间宿主体内的似囊尾蚴感染。
主要症状为下泻,粪便常带有血液和绦虫体节,剖检小肠有节结或炎症,肠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病鸡临床症状为喜蹲于栏杆上,缩头呆立,频繁饮水,消瘦体弱。
驱除方法:1.槟榔20克,碾成细末,每只每次1克~2克,早上拌料喂,每天1次,连喂3天。
2.石榴皮10克、苦楝树皮15克,炒焦碾碎,每只每次2克~3克,早上拌料喂,连喂3次。
鸡球虫病鸡球虫病多发生在15日龄~45日龄的.鸡群。
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血、生长停滞、精神迟钝、呆立,往往消瘦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驱除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及消毒,鸡群养殖密度不宜过大。
2.大蒜50克捣烂,加水100毫升,拌料饲喂,每日1次,连喂5天~7天。
3.马齿苋、铁苋菜各150克,切碎拌料自食,每日1次,连喂5天~7天。
鸡羽虱及螨虫病羽虱和螨虫是寄生在鸡的羽毛上的外寄生虫。
患鸡瘙痒不安,羽毛脱落。
幼鸡常秃头,身体瘦弱;母鸡产蛋率下降。
驱除方法:常采用沙浴法驱除。
在运动场上挖一浅池,用10份黄沙加2份硫磺粉拌匀放入池内,任鸡沙浴,同时舍内喷洒1%敌百虫溶液,待干后进鸡。
七种畜禽驱虫药介绍

七种畜禽驱虫药介绍
1.烟叶
研成细末,按2%的比例加入饲料,任鸡自由采食,每天2次,连喂4~5天,可驱除鸡蛔虫。
兔、猪、鸡、牛、羊、马等畜禽灭虱,可用烟叶煎汁后,涂刷或喷雾于被毛。
2.鹤草根芽
鹤草根芽含有鹤草酚,可驱除禽绦虫。
其干品,每次成禽用2~4g,内服;其浸膏,每千克体重可用150mg,内服。
3.槟榔
可驱除鸡绦虫、鸭和鹅剑带绦虫。
将槟榔煎汁注入嗉囊,成鸡每千克体重用1g;鸭、鹅每千克体重用0.75g,7天后,再用一次,可彻底驱虫。
4.南瓜子
可驱除鹅剑带绦虫。
用量:成鹅50g,研成细末,拌入饲料喂食。
5.雷丸
所含溶蛋白酶,是驱除禽绦虫的有效成分,但遇热则被破坏,所以,必须生用。
用量:成禽2~4g,研成细末,冷开水调服。
6.百部
对虱子和蛲虫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因其有效杀虫成分易溶于酒精,故灭虱子时,可用20%的酒精浸液局部涂刷或喷雾。
驱除马蛲虫,可用5%的百部水煎液200ml,灌服。
7.榧子
驱除蛲虫有良好效果,用50%的榧子水煎液200ml灌肠,可驱除马、骡、驴等家畜蛲虫。
鸡四种常见寄生虫的驱除

鸡四种常见寄生虫的驱除
作者:暂无
来源:《乡村科技》 2015年第5期
一、鸡蛔虫
鸡蛔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是一种圆形、淡黄色的线虫,一般长50~110毫米。
患病鸡产蛋量下降,严重时贫血,甚至会因蛔虫堵塞肠道而死亡。
对于该病,可在早晨放鸡时,给每只
鸡喂2片“驱虫净”,1周后再喂2片,就可以把蛔虫打下来。
也可用鲜辣椒给鸡驱虫,每只
鸡每次用鲜辣椒1个,切碎后给鸡填服,也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二、鸡绦虫
鸡绦虫一般寄生在鸡的小肠,是一种白色的带状分节虫,大的长25厘米以上,小的只有
0.5~3.0厘米,头节上有吸盘和钩子,刺附在鸡肠上。
患病鸡瘦弱、贫血,严重时死亡。
对于
该病,可给鸡喂“杀绦灵”,用量根据病情来定。
此外,用槟榔熬汁喂鸡,也有较好的效果。
三、鸡羽虱
常见的鸡羽虱有鸡大体虱、羽干虱和头虱三种。
大体虱长3~4毫米,大都寄生在鸡的肛门
下面,也有寄生在胸、背、翅膀下面。
头虱长约2.5毫米,寄生在鸡的头部和颈部。
羽干虱长1.7~2.0毫米,寄生在鸡翅膀上。
这几种鸡虱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都有一定影响。
对于鸡虱,可用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喷洒鸡身并轻轻揉搓,使药液分布均匀,10天后再按此方法治疗
1次。
四、鸡刺皮螨
鸡刺皮螨白天隐藏在鸡窝的暗缝里,夜间爬出吸血,对鸡的危害很大。
驱除方法:将神奇
药笔研成粉末,撒在鸡的羽毛上,每隔5~7天1次,连续2~3次。
冯国明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131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体内寄生虫 一,球虫病 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常见于 15~50 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 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见于 3~20 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 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
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 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 2~3 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
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 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预防 引种前,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 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 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
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 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
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 以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 7 天。
目前临 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 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 天为一疗程。
治疗 西药饮水,1 克磺胺氯丙嗪钠原粉对 10 千克水集中饮用,连用 5~7 天。
适 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维生素 K 及维生素 B,效果显著。
二,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临床症状: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 雏鸡 3~6 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 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
剖检病变
剖检病鸡可见肌肉苍白、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 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 见腹腔内有血凝块,外观鸡冠苍白,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 膜炎病变。
预防 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 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 0.01%的敌百虫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门窗也可考 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
治疗: 治疗: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 50~100 毫克/千克饲料,并按说明用量配合维生素 K3 混合饮水,连用 3~5 天,间隔 3 天后,药量减半后再连用 5~10 天即可。
体外寄生虫 一,鸡虱病 临床症状 羽虱咬食羽毛使羽毛受损、脱落,病禽出现瘙痒、不安等,有时还可见皮肤 上形成痂皮、出血、寝食难安、甚至引起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止,产蛋下降 啄羽、啄肛等。
预防 经常清扫洗刷地面用具等, 及时清理粪便,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内清 洁卫生,干燥和通风。
治疗 用 0.5%的敌百虫、2%~3%的杀虫菊酯或 5%硫黄粉等均匀撒在病鸡全身羽毛 上。
隔 10 天左右重复一次。
同时对圈舍、环境和所有用具喷洒灭虱药。
二,禽刺皮螨 临床症状 鸡群不稳定,焦躁、采食量下降,日渐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下降。
可使产 蛋率下降 10%~50%。
使蛋壳颜色变淡,肛门和腹部皮肤上形成小红疹。
预防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 在饲养过程中, 随时观察笼舍, 鸡群的情况, 要经常检查鸡只体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禽刺螨病的发生。
治疗 用氯氰菊酯,在夜间对鸡群及鸡刺螨栖息处喷洒,间隔 1 周再喷洒 1 次,连 续 3 次。
鸡身上的刺皮螨可用禽螨灵直接喷雾杀虫。
严重的也可用棉签蘸禽螨灵 溶液,擦拭鸡的尾部和刺皮螨密集的部位。
诱发鸡球虫病的几种因素
鸡球虫病发生的诱因 (一)管理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光照、温度、湿度、垫料、密度、环 境、饲养方式等。
1.温、湿度。
当冬季鸡舍温度低于 20℃,或非常干燥时,因卵孢子化不良, 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在高温和高湿的春季和夏季,鸡球虫病的发病率较 高,特别是在南方湿度大的梅雨季节前后为多发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垫料较 潮湿,我们经常发现球虫病反复发作。
2.卫生、防疫。
实践证明一些大型鸡场由于加强了卫生消毒、合理防疫等 工作,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少或为零,而在小型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由于鸡 场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对球虫病不够重视,容易暴发球虫病。
3.实验表明,间断光照比连续光照感染球虫的危险性要高些,原因是前者 会造成鸡积极翻动垫料而致感染机会增加,同时改善了卵囊孢子化条件。
4.垫料的管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垫料的管理不可忽视,其总 的要求是:松、干、薄。
5.高密度饲养是一种不良致病因素,当密度过大,鸡舍内空气较差,球虫 病的发病率较高。
高密度鸡群会造成卵囊密度增加,而致感染机会提高。
6.饲养方式不同可引起对球虫病感染的显著差别,对网上饲养的鸡群而言, 感染球虫病的机会是极低的。
这主要是网上饲养的鸡不容易接近地面感染源的原 因。
(二)饲料因素 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如单宁酸、植酸、棉酚和抗胰蛋 白酶等,易与肠壁黏膜而结合,导致肠壁的损伤,饲料中电解质平衡失调,使排 泄的粪便湿度增加, 都使球虫病的发生率提高;饲料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K 缺乏, 使消化道黏膜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容易遭受球虫病的侵袭;限制饲养时,鸡由 于饥饿,啄食垫料,感染的机会增加,也会提高发病率。
优质全价饲料能提高机 体对球虫病的抵抗能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饲料组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 有重要意义,饲喂粗砂粒、颗粒饲料及粗纤维饲料也会降低球虫发病率;另外饲 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也会导致肠壁吸收障碍而致垫料湿度增加。
(三)应激因素 应激在生产中, 鸡的球虫病常在应激反应出现的几天后发生。
这些应激反应包括营养失调、习性的改变、运输和气候变化等。
剧烈的应激反应 除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病外,还可促进球虫病的恶化。
鸡群如受到 MD 感染,其机 体对球虫免疫会受到干扰而引发球虫病;感染了 IBD 病毒的鸡会使球虫病的症状 加剧,可致盲肠出血提前,死亡率提高,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使球虫病死亡率提 高 40%。
(四)宿主差异 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不同,对球虫病抵抗力有显著差别。
一般而言, 幼雏对球虫的易感性较大;公雏对球虫的易感性高于母雏;白鸡的抵抗 力比褐色鸡的抵抗力差;品系越纯对球虫的易感染性越强。
(五)耐药性 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球虫很容易对 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任何一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引起球虫耐药 性甚至形成耐药虫株,并对该药同类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 性,因而,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抗 球虫药的使用寿命。
(六)球虫虫株的种类、数量以及寄生部位 虫株不同,其致病力也不同,感 染数量未达到一定程度,其个体不表现出球虫症状,对中等毒力的虫株而言,感 染数量过多时,所产生新的卵囊数却相应减少,称为“相挤效应”,不同虫株有 其特定寄生部位,如果寄生部位发生改变其致病力会下降乃至消失。
(七)与其他病原关系 组织损伤和肠道功能的变化可造成各种有害细菌的入 侵和繁殖,在鸡体内大肠杆菌和球虫之间有相互作用。
鸡群如受到马立克氏病病 毒的感染后,对球虫病的免疫力受到干扰容易引发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加 剧球虫病,而球虫病会大大加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危害作用;球虫病和呼肠孤病 毒同时存在时,鸡发生跗关节疾病的比例比单独发生呼肠孤病毒时大大提高;球 虫病和黄曲霉毒素同时存在时,死亡率可高达 60%.研究表明球虫与其他肠道细 菌具有协同作用,肠道细菌会起到增强球虫致病力的作用;球虫感染后可使机体 对 ND,MD,IBD 的易感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