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DL634.5.104-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XXX -XXX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of th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110kVSubstations in China Southern Grid前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和远方控制的必备手段。

为完善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设,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相关标准为基础,参照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并考虑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无人值班站的发展要求而制定,是南方电网新建、扩建、改建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陶文伟、周群、胡荣、杜龙、张喜铭、赵小燕、周鹏、刘杰、李赟、黄曙、陈晓兵、李劲、赵向辉、李文军、游复生、禤文健。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则 (5)4.1总体要求 (5)5系统构成 (6)5.1系统结构 (6)5.2分层结构 (6)5.3系统网络结构 (6)6硬件要求 (7)6.1总则 (7)6.2站控层设备 (7)6.3间隔层设备 (9)6.4通信设备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方电网DL634.5.101-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正式发文

南方电网DL634.5.101-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正式发文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DL/T634.5101-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目 次前言 (IIII)1适用范围 (3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3术语和定义 (44)3.1配套标准(companion standard ) (44)3.2信息对象组(group of information object) (44)3.3控制方向(control direction) (44)3.4监视方向(mointor direction) (44)3.5系统参数(system parameter) (44)3.6站特定参数(station specific parameter) (44)4一般规则 (44)4.1规约结构 (44)4.2物理层 (55)4.3链路层 (55)4.4应用层 (66)5物理层 (66)6链路层 (66)6.1传输帧格式FT1.2 (66)6.2链路传输规则 (77)6.3非平衡传输 (88)7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1111)7.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唯一性 (1111)7.2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结构定义 (1111)7.3基本应用功能 (4646)8互操作性推荐性意见、信息对象地址和组号分配 (5353)8.1一般规则 (5353)8.2应用报文类型 (5454)8.3用户数据定义 (5555)8.4基本应用功能说明 (5656)8.5信息对象地址 (5757)8.6组号分配 (5757)8.7其它 (5757)附录A 计划值曲线功能要求 (5858)附录B 时间偏差处理 (6060)前 言为规范南方电网DL/T634.5101-2002协议的使用,指导南方电网远动系统建设、改造和运行工作,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制定本细则。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

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

目录1目的2规范性引用文件3适用范围4术语和定义5一般性技术规定主要技术指标 36接口装置7接地与安全7.1 接地7.2 安全标识8电能质量8.1 一般性要求8.2 谐波和畸变8.3 电压波动和闪变8.4 电压偏差8.5 电压不平衡8.6 直流分量9功率控制与电压调节9.1 有功功率控制9.2 电压/无功调节9.3 异常响应10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10.1 一般性要求10.2 元件保护10.3 系统保护10.4 故障信息10.5 同期并网11自动化与通信11.1 基本要求11.2 正常运行信息12电能计量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企标)目的本文件定义了研究院电力储能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本文件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产品定位准确、满足法规要求、符合顾客期望,保证开发工作质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2.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3.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4.GB 1405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5.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6.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7.GB/T 14598.9 电气继电器第22部分第3篇: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8.GB/T 14598.10 电气继电器第22部分第4篇:快速瞬变干扰试验9.GB/T 14598.1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10.GB/T 14598.1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11.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12.GB/T 17626.7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13.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14.DL/T 1040 电网运行准则15.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16.DL/T 58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17.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8.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19.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20.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21.Q/GDW 480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22.Q/GDW 370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23.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24.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25.IEC 61000-4-30 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26.IEEE 1547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标准27.IEEE Std 466 用于工商业的应急和备用电源设备C22.3 NO.9 分布式电力供应系统互联标准28.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29.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适用范围本规定对以电化学或电磁形式存储电能的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了规定。

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配电自动化 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

广西配电自动化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修改版)广西电网公司二○一二年九月目录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符号 (1)3.1术语和定义 (1)3.2符号和缩略语 (2)4一般规则 (3)4.1规约结构 (4)4.2物理层 (4)4.3链路层 (4)4.3.1传输帧格式 (4)4.3.2链路传输规则 (7)4.4应用层 (8)4.4.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一般结构 (8)4.4.2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结构定义 (9)5应用报文及数据结构 (13)5.1主站系统命令 (13)5.1.1总召唤 (13)5.1.2组召唤 (15)5.1.3时钟同步 (16)5.1.4复位进程命令 (17)5.1.5初始化结束命令 (18)5.1.6延时获得命令 (18)5.1.7测试命令 (19)5.2遥信报文 (20)5.2.1传送原因COT (22)5.2.2标识类型TI (22)5.2.3遥信信息对象定义 (22)5.3遥测报文 (23)5.3.1传送原因COT (24)5.3.2标识类型TI (24)5.3.3遥测信息对象定义 (25)5.4遥控报文 (25)5.4.1传送原因COT (26)5.4.2标识类型TI (26)5.4.3遥控信息对象定义 (26)6通信过程 (27)6.1正常过程 (27)6.1.1初始化过程 (27)6.1.2总召唤过程 (35)6.1.3组召唤过程 (38)6.1.4时钟同步过程 (41)6.1.5遥控过程 (46)6.1.6事件过程 (49)6.1.7测试过程 (52)6.1.8心跳测试过程 (53)6.2异常过程 (54)6.2.1受干扰的“发送/确认”过程 (54)6.2.2受干扰的“请求/响应”过程 (54)6.2.3通信恢复 (55)6.2.4配电终端功能程序异常 (55)7信息对象 (56)7.1用户数据定义 (56)7.2信息对象地址 (57)7.3组号分配 (57)前言IEC60870-5-101(2.0版,2002)协议自发布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AVC电压自动控制系统行规程(第二版)(上海惠安)智能发电控制系统(GCS)(GR90RTU)(

AVC电压自动控制系统行规程(第二版)(上海惠安)智能发电控制系统(GCS)(GR90RTU)(

AVC电压自动操纵系统运行规程1.概述在电力系统中,电压是表征电能质量的一个要紧指标。

电压是否合格,直截了当碍事到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平安性。

从经济性上来讲,电压偏差大会显著增加高压传输线的损耗;从平安性上来讲,电压不合格可能会对用户设备造成损害。

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电网崩溃。

因此需将电压操纵在合理的范围内。

实现电压自动操纵是确保电网平安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厂4台300MW机组,由贵州中调直截了当调度,接进500kV母线系统。

2021年,通过技改,机组负荷、电压自动操纵系统使用一套上海惠安智能发电操纵系统(GCS),该装置包括GR90型RTU(远动装置〕、AGC〔负荷自动操纵系统〕、AVC〔电压自动操纵系统〕,其中AGC功能包含单机组AGC直调方式、厂级AGC 负荷优化操纵系统两种模式;AVC自动电压操纵系统为双机D200四网口装置,基于成熟可靠的GR90RTU与UC635自动电压操纵子站系统组成测控平台,实现电压自动操纵,可依据贵州中调AVC主站系统下达的电厂母线电压目标值计算出电厂担当的总无功出力(或直截了当接收省调AVC主站系统下达的总无功功率目标值)。

在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后,AVC软件可进一步地依据用户指定的无功分配策略计算出每台机组的无功目标值。

然后,发出增减磁信号给励磁系统,由励磁系统调节机组无功,使电厂母线电压到达目标值。

该系统配合EMS主站或区域无功系统设备可实现对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显著减少线损,提高电能质量。

2021年改造后AVC与原系统区不:原系统机组负荷、电压自动操纵系统使用一套上海惠安的GR90型RTU+AVC装置,为双机D200四网口装置,AVC为独立系统〔上海惠安公司的POWERAVC3000装置〕,该系统与GR90RTU或UC630全同步测控装置平台配合,实现电压自动操纵。

改造后上海惠安AVC负荷操纵系统是智能发电操纵系统(GCS)的一个组成局部,操纵子站为UC635自动电压操纵子站,采样上存在区不,但其工作原理与原系统全然相同。

QCSG110017.66-2012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智能远动机功能规范(送审稿)分解

QCSG110017.66-2012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智能远动机功能规范(送审稿)分解
Q/CSG 110017.51.1-2012
第1.2篇:智能数据中心.全景数据建模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51.2-2012
第1.3篇:智能数据中心.数据集成与服务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51.3-2012
第2.1篇:智能监视中心.稳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52.1-2012
Q/CSG 110017.52.5-2012
第2.6篇:智能监视中心.在线计算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52.6-2012
第2.7篇:智能监视中心.事件记录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52.7-2012
第2.8篇:智能监视中心.在线预警类功能规范
Q/CSG 110017.52.8-2012
第4篇:智能管理中心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4-2012
第5篇:厂站运行驾驶舱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5-2012
第6篇:智能远动机功能规范
Q/CSG 110017.66-2012
第7.1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通用技术条件
Q/CSG 110017.67.1-2012
第7.2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测控装置
第4篇:厂站系统配置规范
Q/CSG 110017.74-2012
第5篇:厂站辅助设施配置规范
Q/CSG 110017.75-2012
第8部分:验收
第1篇:主站系统验收规范
Q/CSG 110017.81-2012
第2篇:厂站系统验收规范
Q/CSG 110017.82-2012
本规范是该系列标准的第6部分第6篇。
第2.2篇:智能监视中心.动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议实施细则》
公司
27 《南方电网 DL634.5.104-2002 远动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议实施细则》
公司
28 《南方电网 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公司
29 《南方电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规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范》
公司
30 《南方电网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验收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18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 业部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
19 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DL/T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3部分:传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 20 规约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6 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8
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篇:环境条件》GB/T15153.2-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
8 《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9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3730-2002
3.3.7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自动 化系统新建和改造项目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扩建项目和其他电压等 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工作可参照执行。
2 编写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热电联产电气综保技术要求

##热电联产电气综保技术要求

微机保护及综自系统技术要求*******有限公司2012年3月总则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热电机组微机保护及综自系统。

2.本技术要求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条文,但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则必须满足相关要求。

供方应保证执行满足或优于规范书中所列相关标准的技术条件,标准之间如有矛盾,按技术指标高的标准条文执行。

供方应保证提供满足本技术要求书和相关标准要求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要求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本技术要求的意见和同本技术要求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4.本技术要求所使用的标准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技术要求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买卖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商务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且商务合同正文的技术要求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时均按本要求执行。

6.本技术要求中的供方为中标后与招标方签订商务合同的中标方(卖方)的简称,需方为与中标方签订商务合同的采购方(买方)的简称。

供方职责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1.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2.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3.提供与供货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4.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5.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6.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7.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8.如标准、协议与本标书的技术要求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9.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DL/T634.5104-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CSG110006-2012目录前言 (3)1 范围和目的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基本规定 (5)4 一般体系结构 (5)5 规约结构 (6)6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的定义 (7)6.1 基本报文格式 (7)6.2 三种类型报文格式的控制域定义 (8)6.3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9)7 报文传输安全控制机制 (15)7.1 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控制 (15)7.2 测试过程 (18)7.3 用启/停命令进行传输控制 (18)7.4 端口号 (20)7.5 I格式报文的发送方保存和接收方确认机制 (20)8 应用功能报文结构 (21)8.1 监视方向的应用功能类型 (21)8.2 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 (33)8.3 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 (39)8.4 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 (40)9 主要过程描述 (43)9.1 初始化过程描述 (43)9.2 对时过程 (49)9.3 遥控过程 (49)9.4 设点过程 (50)9.5 站召唤和组召唤 (50)9.6 计划值曲线 (50)9.7 时钟偏差采集 (51)10 互操作性 (51)10.1 应用层 (51)10.2 几个推荐的参数 (52)10.3 用户数据优先级定义 (53)10.4 信息对象地址分配 (53)10.5 组号分配 (53)附录A 计划值曲线功能要求 (54)附录B 时间偏差处理 (55)前言为规范南方电网DL/T634.5104-2002协议的使用,指导南方电网远动系统建设、改造和运行工作,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实施细则有2个附录,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实施细则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本实施细则参加单位:广东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西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云南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贵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海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实施细则主要起草人:胡荣、李矛、李鹏、赵小燕、刘群越、陶文伟、张喜铭、李劲、蒋亚坤、郭翔、林师、梁寿愚。

本实施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南方电网DL/T634.5104-2002远动协议实施细则1范围和目的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内容和IEC60870-5-1至IEC60870-5-5定义的标准兼容,且遵循DL/T634.5104-2002电力行业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IEC 60870-5-101的应用层与TCP/IP提供的传输功能的结合。

根据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 本实施细则对DL/T634.5104-2002中的报文类型以及参数的选用作了适当的规定,扩充定义了部分报文。

南方电网内的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配网自动化系统应遵循本实施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实施细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实施细则的条文。

本实施细则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实施细则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657.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IDT. IEC 60870-5-3:1992)GB/T 18657.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IDT. IEC 60870-5-4:1993)GB/T 18657.5-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IDT. IEC 60870-5-5:1995)DL/T 634.5101-2002/IEC60870-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719-2000 idt IEC60870-5-102: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规约配套标准DL/T 634.5104-2002/IEC60870-5-104: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4篇: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ITU-T建议 X.25:1996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的接口,用于工作在分组方式,以及通过专用电路与共用数据网相连接的终端DL/T 634.5101-2002/IEC60870-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EE 802.3: 1998,信息技术–电讯与系统间信息交换–局域网与城域网–特殊要求–第3部分: 载波侦听与冲突检测(CSMA/CD) 访问方法与物理层规范RFC 791,互联网协议,注解请求791 (MILSTD 1777) (9,1981)RFC 793,传输控制协议,注解请求793 (MILSTD 1778) (9,1981)RFC 894,以太网上的互联网协议RFC 1661,点对点协议 ( PPP )RFC 1662,HDLC帧上的PPPRFC 1700,赋值,注解请求 1700 (STD 2 ) (10,1994)RFC 2200,互联网正式协议标准集,注解请求 2200 (6,1997)3基本规定●平衡方式传输●控制站作为客户端(Client),被控站为服务器端(Server)●端口号固定为2404●回答站召唤和组召唤时必须用(SQ=1)连续地址方式传送●支持手动站召唤4一般体系结构本实施细则定义了开放的TCP/IP接口的使用,包含一个由传输IEC 60870-5-101 ASDU 的远动设备构成的局域网的例子。

包含不同广域网类型(如: X.25,帧中继,ISDN,等等)的路由器可通过公共的TCP/IP-局域网接口互联(见图1)。

图1所示为一个冗余的主站配置与一个非冗余的主站配置。

无冗余冗余图1 一般体系结构5规约结构图2所示为终端系统的规约结构。

图3所示为本标准推荐使用的TCP/IP协议子集(RFC2200)。

本实施细则出版时,RFC 文件均为有效,但可能在某时被等效的RFC文件所取代.如图1所示的例子,以太网802.3栈可能被用于远动站终端系统或DTE(数据终端设备)驱动一单独的路由器。

如果不要求冗余,可以用点对点的接口(如X.21)代替局域网接口接到单独的路由器,这样可以在对原先支持IEC60870-5-101的终端系统进行转化时,保留更多本来的硬件。

其他来自RFC 2200的兼容选集都是允许的。

图2 所定义的远动配套标准所选择的标准版本传输层接口(用户到TCP的接口)串行线以太网图3 所选择的TCP/IP协议集RFC 2200的标准版本(例子)6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的定义6.1基本报文格式6.1.1APDU的组成传输接口(TCP到用户)是一个定向流接口,它没有为IEC 60870-5-101中的ASDU 定义任何启动或者停止机制。

为了检出ASDU的启动和结束,每个APCI包括下列的定界元素:一个启动字符,APDU的规定长度,控制域(见图4)。

可以传送一个完整的APDU(出于控制目的,仅仅是APCI域也是可以被传送的)(见图5)。

图4 远动配套标准的APDU定义图5 远动配套标准的APCI定义注: 以上所使用的缩写出自IEC60870-5-3的第五节,如下所示:APCI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DU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八位位组 1 6.1.2 APCI 的含义● 启动字符 68H 定义了数据流中的起点。

● APDU 的长度域 定义了APDU 体的长度,它包括APCI 的四个控制域八位位组和ASDU 。

第一个被计数的八位位组是控制域的第一个八位位组,最后一个被计数的八位位组是ASDU 的最后一个八位位组。

ASDU 的最大长度限制在249以内,因为APDU 域的最大长度是253(APDU 最大值=255减去启动和长度八位位组),控制域的长度是4个八位位组。

● 控制域 定义了保护报文不至丢失和重复传送的控制信息,报文传输启动/停止,以及传输连接的监视等。

控制域的计数器机制是根据ITU-T X.25 标准中推荐的2.3.2.2.1 至2.3.2.2.5来定义的。

图6,7,8为控制域的定义。

6.2 三种类型报文格式的控制域定义编号的信息传输格式(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 ), 简称I -格式 编号的监视功能格式(Numbered supervisory functions ), 简称S -格式 不编号的控制功能格式(Unnumbered control function ), 简称U -格式 6.2.1 I 格式(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 )I 格式控制域标志:● 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 0 ● 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 0 特别规定:● I 格式的APDU 至少必须包含一个ASDU ● I 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6所示比特 8 7 6 5 4 3 2 1图6 信息传输格式类型( I 格式)的控制域6.2.2 S 格式(Numbered supervisory function )S 格式控制域标志:● 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 1 并且第二位比特 = 0 ● 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 0 特别规定:● S 格式的APDU 只包括APCI ● S 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7所示八位位组 2 八位位组 3 八位位组 4比特 8 7 6 5 4 3 2 1图7 编号的监视功能类型(S 格式)的控制域6.2.3 U 格式(Unnumbered control function )U 格式控制域标志:● 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 1 并且第二位比特 =1 ● 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 0 特别规定:● U 格式的APDU 只包括APCI● 在同一时刻,TESTFR, STOPDT 或 STARTDT 中只有一个功能可以被激活 ● U 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8所示比特 8 7 6 5 4 3 2 1图8 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U 格式 ) 的控制域6.3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 6.3.1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基本格式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结构定义:● 一个八位位组 类型标识● 一个八位位组 可变结构限定词 ● 二个八位位组 传送原因● 二个八位位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 三个八位位组 信息对象地址一组信息元素集可以是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集合、单个信息元素序列或者信息元素集合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