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类作文写作指导(8)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

记叙文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历史的、现实的、将来的(想象中的)生活,真实地艺术地再现出来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如下:对这种文体的写作,高一同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毕竟年龄偏小,生活阅历不多、知识积淀不厚,感悟能力不强,表达意识不够,写作经验不足,因而写作记叙文时困难不少。
从高一同学的实际出发,有必要在明确记叙文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加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第一编规范训练为文如造屋。
“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
”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
这是很有道理的。
谋篇布局就是从整体上绘制一篇文章的蓝图,梳理文章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形式。
如果不把这些构思好,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记叙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两种:(一)串点式(横列式)结构主体部分按空间线、时间线或逻辑线展开记叙描写的结构。
又叫“横列式结构”“冰糖葫芦式结构”“镜头组合式、片段组合式、蒙太奇式、小标题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主题是串联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片段,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段,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应注意的问题:1、选点(镜头、片段)的数量。
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或单调,或繁琐。
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选点不能盲目,要使所选的“点”具有“以点代面”的功能。
3、选点的经验按季节与时间段选点:北京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江南的雨季、巴黎的夜晚、伦敦的早晨、按诗句选点:昨夜西风凋碧树。
记叙类文章写作指导

记叙类文章写作指导一、原则思路:把题目演绎成故事,用故事表达出思想,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小扇轻摇的时光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
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
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
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
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
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
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
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
”我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冰着——那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
母亲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
”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
”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
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一头没进厨房间,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
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
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
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一、记叙文知识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
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
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
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
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叙述,这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有多种方式:(1)顺序。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它是写作训练中较普遍、较基本的一种。
该页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篇一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就学会了写作文。
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经过则要详细描写。
二、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过去的或相关的事—插叙: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要表达写作目的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要事情,插进一段过去的事,或者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使叙述更加有声有色。
在插叙结束后又回到主要事情的叙述上来。
不论是以顺叙的形式还是以倒叙的形式开头,都可以在叙述中间插叙一个与事件相关的片断。
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运用插叙要注意三点:一、安排插叙要根据主体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滥用。
二、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详略。
无论插叙什么内容,它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只能作为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
三、插叙完以后,须要回到原来记叙的事情上去,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转换要自然适时。
三、”倒叙法”开头:用倒叙法开头的文章,开头不是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基本情况,而是先简单说说现在的情况,然后用一句话从现在的情形转向对过去情景的描述。
先写结局后补写原因、经过。
高考作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考点精析近年高考考察了“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如果高考中我们所拥有的议论文素材不能用,写记叙文仍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因为文章的主题已明确,考生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用生动曲折的事件、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生动具体的描述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哲理性的思索表现出来,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
一、以下情况可以选择记叙类文体:1、试题材料提示或要求中有“联想或感悟”之类的文字,一般不宜选用记叙类文体2、试题材料提示或要求中有“经历”“故事”“体验”等文字的,最好选定记叙类文体3、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考生要根据自己是否具有较强的记叙、描写能力来确定是否选用记叙类文体4、在我们所拥有的议论文素材不能用的情况下,只能选定记叙类文体5、从高考作文记叙文的评分等级来看:一类作文要求记叙文能达到意蕴丰富,细节生动形象,能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文采,抒情自然真挚,感染力强;二类作文要求选材不落俗套,重点紧扣题旨,详略得当,关键处有1—2个形象生动的细节,表达能力强;三类作文要求记叙文类写作重点紧扣题旨展开,有1—2个较好的细节,语言流畅;四类作文要求记叙立意平庸,无细节,表达一般。
二、根据中心立意选择写哪一类的记叙文1、写景记叙文要写出景物的特点,突出景物的个性。
写景要从表达中心的需要出发,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要选好写景角度,最好能够由所见之景引发开去去描绘出更广阔的图景。
2、叙事记叙文应选择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事件,以事件的产生、发展、高潮、结局为贯穿全文的要素;要把文中的人物置于从属地位,要巧妙安排线索,合理安排结构。
3、写人的记叙文写人一要抓住人物的神采气质,二要让你的理性的认识涂抹上至情至性的情感色彩,三要找到表现这种神采与色彩的感性材料——情节性的、道具性的、戏剧性的、情绪化了的种种载体。
赏析一地梨花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
高考语文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
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1、文题照应。
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
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
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
”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1、叙述好事件的起因。
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
”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2、描写环境,烘托气氛。
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_写作指导_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_写作指导_在高考中,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作文形式。
通过叙述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情境,展示学生对于人物、事物和社会的观察、感受和思考。
因此,掌握一些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写作指导,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准确理解记叙文的要求记叙文属于一种叙事性的写作形式,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材料或题目,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展示出一段完整、有感情、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故事。
记叙文中,事件的选择和记叙的方式非常关键,要能准确把握题意,合理组织故事情节,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二、提炼核心要素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提炼出核心要素,明确主题。
通过筛选和归纳素材,找到一个中心情节,并围绕该情节展开叙述。
同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开头和结尾,使整个文章有一个自然而流畅的过渡和铺垫。
三、注重描写细节在记叙文中,描写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细腻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外貌特征、语言表情、内心感受等方面,也可以包括环境、气氛等方面的描写。
选择适当而生动的细节并巧妙运用在叙述中,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运用修辞手法记叙文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夸张、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可以给作文增添一些亮点和情感。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运用。
五、合理安排篇幅写记叙文时,要合理安排好篇幅,避免太过冗长或太过简短。
篇幅过长可能会使主题不明确,扩展不充分,篇幅过短则可能造成信息不足,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因此,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文中事件的繁杂程度,以确保文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六、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书写记叙文时,语言要准确规范。
要避免使用错别字、病句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词,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另外,要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和丰富多样的句式,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记叙文写作可以散文化虽然任何一种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相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散文是最好写的,因为现在高考的文体不限,导致很多学生不分文体,而散文形式自由,是融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于一体的。
并且散文题材广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均可入题。
因此,我们认为,记叙文写作可以散文化,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要想写好记叙文并不难,大家都知道,记叙文就是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平时同学们常常读到的写景状物类习作,是一种特殊的记叙文。
它有六大基本要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如果要写以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着力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他是粗枝大叶,还是心细如发呢?描写得如生,我们笔下的人物就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要写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我们只要做到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别人读后,就会明明白白;如果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我们要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真情实感,表达出自己的情趣志向。
同学们平时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叙述和描写是最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吧,以后,大家不妨再试试议论和抒情,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两种方法能使你的习作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
还有一点小建议,动笔写文章前,我们还可以先构思一下,如何精心选材?通过哪些事情来写人,选什么事情来叙述,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要反映什么主题,寄托何种感情等。
记叙文散文化的优点:一、散文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不至于写出被人贬为文体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
由于的不限制文体,导致了很多学生文体不分。
在写作时没有问题意识,写出的文章就“四不像”。
而散文则不同,她可以记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描写,可以说明。
如果以叙事为主,就是叙事散文;如果以抒情为主,就是抒情散文;如果以说理为主,就是说理散文。
不至于被阅卷人评为“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而得分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
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
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a
6
点评:
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 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 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 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 “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 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 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 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这是2008年高考 记叙文的拔尖之作。
作文分类训练
记叙文写作指导
a
1
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
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 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 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a
2
作文:好奇心
a
3
为什么?
a、《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 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的流氓反 动性格进行刻画的。
a
14
例: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 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 “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 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 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 着说,“这老东西……”(贪婪的一面)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 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 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 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 道……(流氓形象)
a
15
b、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似一
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巴尔扎克 《守财奴》
通过人物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
a
16
▪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的 方法,是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 在动作描写时要注意:
▪ 1、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
▪ 2、动作描写的课目的堂,练不笔只是为了表现人物做பைடு நூலகம்
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 形象。
▪ 3、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 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或细致的描 写。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a
4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
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
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
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
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
▪ 三、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 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 交融。
a
9
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 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 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 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 时间, 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 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 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 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
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
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
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
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
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a
10
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 3.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 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 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 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 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 4. 安排好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a
11
二、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 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 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 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 思想情感。
a
17
▪ 此类描写比较常见的失误:
▪ 1、不明白动作描写的目的,对人物的 动作不加选择与取舍。
▪ 2、对人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动作描写 与人物身份的年龄、性格不符。
▪ 3、动作描写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 词汇贫乏,语言表述力差。
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
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
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 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a
5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
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
a
7
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 要内容,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 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a
8
记叙文的分类
▪ 一、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 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 出重点。
▪ 二、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 素,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 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 局。
a
12
要素一: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 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 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 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
②肖像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a
13
①行动描写
▪ 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 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 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 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 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 “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 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 “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