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合集下载

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是指在建筑物内外空气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和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通风等。

这些参数对于人体健康和舒适度至关重要,也是建筑物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的参数。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1.温度:室内温度是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建议室内温度在18-24摄氏度之间。

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温度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恒温效果,可以在建筑物中设置供暖和制冷系统,同时考虑到节能需求和室内空气流动的问题。

2.湿度:室内湿度也是影响人体舒适感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建议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如呼吸道感染、皮肤干燥等。

为了控制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等设备。

3.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关于空气质量,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PM2.5和其他细颗粒物含量: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肺部,对健康有害。

应该对室内空气中的PM2.5含量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净化。

-甲醛和其他有害气体:室内装修和家具中可能含有有害气体,如甲醛等。

应该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及时通风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室内空气中应保持足够的氧气含量,以满足人们的呼吸需求。

通过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通风:室内通风是保持空气新鲜和保持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通风可以将室内污染物排出,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来实现室内通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1.空气质量:室外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臭氧等污染物的含量应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保证室外空气质量对于人们呼吸的健康至关重要。

2.温度:室外温度是室内空调调节温度的重要参考。

室外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室内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

室内外计算参数_secret

室内外计算参数_secret

室内外计算参数一般术语第1.0.1条为统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术语及其释义,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以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工程的设计、科研、施工、验收、教学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第1.0.3条本标准主要选取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中的常用术语。

执行本标准时,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1.1条计算参数design conditions特指设计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表征空气状态或变化过程及太阳辐射的物理量。

常用的计算参数有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含湿量、比焓、风速和压力等。

第2.1.2条室内外计算参数indoor and outdoor design conditions设计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太阳辐射照度等参数的统称。

第2.1.3条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暴露于空气中但又不受直接辐射的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一般指干球温度。

第2.1.4条干球温度dry-bulb temperature干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第2.1.5条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湿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第2.1.6条黑球温度black globe temperature黑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第2.1.7条露点温度dew-point temperature在大气压力一定、某含湿量下的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第2.1.8条空气湿度air humidity表征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多少或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第2.1.9条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单位体积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

第2.1.10条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空气实际的水蒸汽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第2.1.11条历年值annual(value)逐年值。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标准号:GB 50019-2003◆发布日期:2003 年◆实施日期:2004 年4 月1 日◆发布单位:建设部◆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 2.1.1 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 -20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 ℃;中作业不应低于12 ℃;重作业不应低于10 ℃。

注:( 1 )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 2 )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 -100m2 )时,轻工业可低至10 ℃;中作业可低至7 ℃,重作业可低至 5 ℃。

三、辅助建筑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 ℃;办公用室16 -18 ℃;食堂14 ℃;盥洗室、厕所12 ℃。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 2.1.2 条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地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不宜大于0.3m /s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20kcal/ (m3 · h )] 时,不宜大于0.3m /s ;当室内散热量天于或等于23W/m3 时,不宜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 2.1.4 条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 2.1.4 ]确定。

夏季工作地点(℃)[表 2.1.4 ]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 1 -2 ℃。

第 2.1.5 条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其室内工作地点的允许风速,应按本规范第 4.3.5 条至第 4.3.7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一章室外空气计算参数4.1.1主要城市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

对于附录A未列入的城市,应按本节的规定进行计算确定,若基本观测数据不满足本节要求,其冬夏两季室外计算温度,也可按本规范附录B所列的简化方法确定。

4.1.2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4.1.3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1.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4.1.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4.1.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干球温度。

4.1.7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

4.1.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4.1.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4.1.1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4.1.1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式中:——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4.1.11确定;——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4.1.11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4.1.12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仅在部分时间工作的空调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室外计算参数。

4.1.1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最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4.1.14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1.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所采用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可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1.1.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1.1.3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注:①冬季使用的局部送风、补偿局部排风和消除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等的进风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②“累年”指多年(不少于3年)。

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采用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累计。

以下各条有“累年”词者,与此同义。

1.1.4夏季通风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注:“历年”指逐年。

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采用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累计。

以下各条有“历年”词者,与此同义。

1.1.5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温度的平均值。

1.1.6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干均温度。

注:冬季不用空气调节系统而仅用采暖系统时,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1.7冬季空气凋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温度。

1.1.8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干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夏季空气调节新风的计算温度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干球温度。

注: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外确定空气调节计算参数。

1.1.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1.1.10夏季空气凋节室外计算日干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1.1.11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tsh=twp+βΔtr(1.2.11-1)Δtr=(twg-twp)/0.52(1.2.11-2)式中 tsh — 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 —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β—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1.2.11采用;Δtr — 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twg —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干球温度(℃),按表1.2.8条采用。

室内外计算参数_secret(精)

室内外计算参数_secret(精)

室内外计算参数一般术语第1.0.1条为统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术语及其释义,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以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工程的设计、科研、施工、验收、教学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第1.0.3条本标准主要选取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中的常用术语。

执行本标准时,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1.1条计算参数design conditions特指设计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表征空气状态或变化过程及太阳辐射的物理量。

常用的计算参数有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含湿量、比焓、风速和压力等。

第2.1.2条室内外计算参数indoor and outdoor design conditions设计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太阳辐射照度等参数的统称。

第2.1.3条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暴露于空气中但又不受直接辐射的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一般指干球温度。

第2.1.4条干球温度dry-bulb temperature干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第2.1.5条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湿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第2.1.6条黑球温度black globe temperature黑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第2.1.7条露点温度dew-point temperature在大气压力一定、某含湿量下的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第2.1.8条空气湿度air humidity表征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多少或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第2.1.9条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单位体积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

第2.1.10条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空气实际的水蒸汽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第2.1.11条历年值annual(value)逐年值。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暖通知识第2.2.1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

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2.2.3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2.2.4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2.2.5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6条冬季空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第2.2.7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注:统计干温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

第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第2.2.9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10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tsh=twp+βΔtr(2.2.10-1)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2.2.9条采用。

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2.2.10采用;Δt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应按下式计算: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560)this.width=560">式中:Δtr---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2.2.7条采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2.2.10-1)。

第2.2.11条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更多文章/ 长沙地暖 cscnwk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不遵守本规范第2.2.7条至第2.2.10条的规定。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标准[详]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标准[详]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保证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1.0.3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特点、环境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政策、方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在设计中应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1.0.4 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对有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及管道,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0.5 在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中,应设有设备、管道及配件所必需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的空间,或在建筑设计时预留安装维修用的孔洞。

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提供运输和吊装的条件或设置运输通道和起吊设施。

1.0.6 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应根据现有国家抗震设防等级要求,考虑防震或其他防护措施。

1.0.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考虑施工、调试及验收的要求。

当设计对施工、调试及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

1.0.8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 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数是以人体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感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

PMV指数表明群体对于(+3~-3)七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指数。

2.0.2 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 predicted percent of dissatisfied PPD指数为预计处于热环境中的群体对于热环境不满意的投票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4.1内空气设计参数
4.1.1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舒适性空调泛指生活环境中如居室、办公室、餐厅等对温度、湿度没有太高的精度要求的空调方式。

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要求见表4-1所示。

表4-1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温湿度及风速
部分建筑的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见表4-2所示。

民用建筑空气调节房间室内计算温度见表1-4-3所示。

表4-2 部分建筑的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
表4-3 民用建筑空气调节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4.1.2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见表4-4至表4-5所示。

表4-4 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表4-5 机械工业部分室内参数要求
4.1.3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要求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值见表4-6所示。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条件见表4-7所示。

表4-6 温、湿度标准值
表4-7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条件
4.2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 K 室外气象参数可按下面简化公式计算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t K = 0.47 t x + 0.53 t r (℃) 式中 t x ——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 (℃) t r ——累年极端最高温度 (℃)
2、 夏季空调室的计算湿球温度t s (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 湿球温度t s 应分区计算 (1) 北部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西藏等省、自治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72 t sx + 0.28 t sr (℃) (2) 中部地区
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江苏、安徽和湖北的
北部等省、市和地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75 t sx + 0.25 t sr (℃) (3) 南部地区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湖北中部、南部等省、自治区和地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8 t sx + 0.2 t sr (℃) 以上三式中:
t sx ——由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当地大气压下的i-d 图上查得的湿球温度 (℃)
t sr ——由累年极端最高温度和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在当地大气压下的i-d 图上查得的湿球温度 (℃) 3、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t kp
t kp = 0.8 t x + 0.2 t r (℃)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t f
t f =0.71 t x +0.29 t r (℃)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t wk
t wk =0.3 t a + 0.7 t p (℃) 式中 t a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 t p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 (℃)
6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一月份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7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t w =0.57 t a + 0.43 t p (℃)
我国若干城市的空调室外空气设计参数见表4-8所示。

该表是根据暖通设计规范所确定的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原则而进行计算求出的。

表4-8 空调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