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合集下载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一章室外空气计算参数4.1.1主要城市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

对于附录A未列入的城市,应按本节的规定进行计算确定,若基本观测数据不满足本节要求,其冬夏两季室外计算温度,也可按本规范附录B所列的简化方法确定。

4.1.2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4.1.3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1.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4.1.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4.1.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干球温度。

4.1.7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

4.1.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4.1.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4.1.1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4.1.1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式中:——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4.1.11确定;——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4.1.11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4.1.12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仅在部分时间工作的空调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室外计算参数。

4.1.1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最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4.1.14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强制性条文)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强制性条文)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强制性条文第三章 室内外计算参数3.1.9 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2、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 3/h 的新风量。

第四章 采暖4.1.8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min ()n w o y n a t t R t a -=D (4.1.8-1)或,min ()n w o n ya t t R R t -=D (4.1.8-2) 式中:R 0,min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m 2·℃/W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3.1.1 条和第4.2.4 条采用; t w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4.1.9 条采用; α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按本规范表4.1.8-1 采用;∆t w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按本规范表4.1.8-2 采用;a 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 W/(m 2·℃) ],按本规范表4.1.8-3 采用;R 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m 2·℃/W ),按本规范表4.1.8-3 采用。

注: 1 本条不适用于窗、阳台门和天窗。

2 砖石墙体的传热阻,可比式(4.1.8-1,4.1.8-2)的计算结果小5%。

3 外门(阳台门除外)的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所确定的外墙最小传热阻的60%。

4 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10℃时,内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亦应通过计算确定。

5当居住建筑、医院及幼儿园等建筑物采用轻型结构时,其外墙最小传热阻,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的要求。

表4.1.8-1 温差修正系数(α)表4.1.8-2 允许温差∆t y值(℃)注:1 室内空气干湿程度的区分,应根据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4.1.8-4 确定。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通风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暖通知识第2.2.1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

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2.2.3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2.2.4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2.2.5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6条冬季空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第2.2.7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注:统计干温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

第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第2.2.9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10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tsh=twp+βΔtr(2.2.10-1)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2.2.9条采用。

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2.2.10采用;Δt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应按下式计算: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560)this.width=560">式中:Δtr---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2.2.7条采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2.2.10-1)。

第2.2.11条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更多文章/ 长沙地暖 cscnwk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不遵守本规范第2.2.7条至第2.2.10条的规定。

GB50019 2015 第四章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GB50019 2015 第四章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2007年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2007)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012年
规范标准中室外计算参数应用沿革
1975年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 《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197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19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2005)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2007)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979年
1987年
1995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规范标准中室外计算参数应用沿革
1975年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 《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 1979 ) 气象数据统计方法和规定均沿用 87版规范内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199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宣贯会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修订与研究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燕 达
目录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历史沿革


气象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对设计的影响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国内外对比 工业建筑设计中对气象的需求 本次规范的修订和更新


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
00796280178048806380538033798479087842775176737589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t夏季室外空调计算焓值hkjkg336263818367新增夏季新风计算逐时焓值采用24时刻分别不保证7小时的统计方法生成的空气焓值曲线中的夏季峰值冬季谷值与现有标准中全年不保证50小时的焓值基本相符可保证与现有标准在负荷计算中的一致性68目录69室内发热量计算参数讨论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将原始数据统计年份由1971年2000年更新至1984年2014年70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不同建筑类型分不同不保证率不满足5h10h50h选取设计参数中档保证率按现有国家标准设计不同设计过程选取不同数据类型设计参数71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新设计用气象参数统计结果统计原则设计参数统计方法原设计值不保证率10h50h100h按温度排列冬季供暖计算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天5天10天的日平均温度76997662冬季空调计算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6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24小时滑动平均温度991109989夏季空调计算温度及其对应平均平均湿球温度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h50h100h的干球温度及其不保证小时对应的湿球温度的平均值335360219337222325223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天5天10天的日平均温度296307291282按含湿量排列冬季加湿湿度及对应平均相对湿度和干球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小时50小时100小时的绝对湿度0140360346800344103夏季除湿湿度及对应平均相对湿度和干球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小时50小时100小时的绝对湿度190kkg计算得226307828209294830200287834按焓值排列冬季新风计算焓值及对应干球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小时50小时100小时的空气焓值1201419312379112夏季新风计算焓值及对应干球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小时50小时100小时的空气焓值823kjkg计算得88632082630979730272根据设计参数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实际典型天73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10152025303511131517192123原方法挑选实际典型日北京夏季典型天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74目录75室内发热量计算参数讨论背景设计容量与实际用量的差异建筑体量越大冷机冗余越多76建筑的实际调研了解既有办公

中央空调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中央空调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中央空调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中央空调空气计算-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中央空调空气计算-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夏季计算经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时,应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因此,必须已知室外设计日的室外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中央空调空气计算-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1、由于冬季空调系统加热、加湿所需费用,小于夏季冷却、减湿的费用,为便于计算,冬季围护结构传热按稳定传热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

冬季采用空调设备送热风时,计算其围护结构传热和计算冬季新风负荷,采用同一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

3、若冬季不使用空调设备送热风,仅采用采暖装置补偿房间失热时,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4、由于冬季室外空气含湿量低于夏季,且变化量很小,不必给出湿球温度,只给出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值。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中央空调空气计算-舒适性空调室内温、湿度标准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如下:夏季温度24-28度,相对湿度40%-65%,风速不大于0.3m/s;冬季温度18-22度,相对湿度40%-60%,风速不大于0.2m/s。

如果在中央空调空气计算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点误差,或误差超出了规定范围,特别是将高温季节中罕见的高温或高湿的数值,按这种方式计算出的结果去配置设备的话,则会因为设备各项指标过高而形成浪费,所以参数计算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了。

可以咨询柯伊梅尔。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强制性条文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强制性条文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强制性条文第三章室内空气设计参数一. 1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规定。

表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3/(h人)]【条文说明】表设计最小新风量。

部分强制性条文。

表表最小新风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表中未做出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可按照国家现行卫生标准中的容许浓度进行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2由于居住建筑和医院建筑的建筑污染部分比重一般要高于人员污染部分,按照现有人员新风量指标所确定的新风量没有体现建筑污染部分的差异,从而不能保证始终完全满足室内卫生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这两类建筑中的建筑污染与人员污染的影响,以换气次数的形式给出所需最小新风量。

其中,居住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ASHRAE确定,医院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日本医院设计和管理指南》HEAS-02确定。

医院中洁净手术部相关规定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第五章供暖二•集中供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条文说明】集中供暖的建筑,供暖热负荷的正确计算对供暖设备选择、管道计算以及节能运行都起到关键作用,特设置此条,且与现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保持一致.在实际工程中,供暖系统有时是按照“分区域”来设置的,在一个供暖区域中可能存在多个房间,如果按照区域来计算,对于每个房间的热负荷仍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为了防止设计人员对“区域”的误解,这里强调的是对每一个房间进行计算而不是按照供暖区域来计算。

三•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应单独设置。

【条文说明】对于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不应将其散热器同邻室连接,立管或支管应独立设置,以防散热器冻裂后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

四•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解读

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解读
冷负荷
?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
? 干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 50h的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 50h的湿球温度
注: “历年平均不保证”是指某一地区仲累恺年农不业工保程证学总院天机数电工或程小学时院 数的历年平均值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 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 4.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设计温度
?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冬季历年平均不保证 5天的日平均温度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注: 1. 3中温度用于冬季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 2. 4中温度用于冬季采暖系统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以及用于计算消除有害污染 物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3. 5中参数用于夏季消除余热余湿时仲的恺通农风业工及程自学然院通机风电工的程计学算院
40 ~ 6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热舒适性要求
采暖与空调室内的热舒适性可参按照《中等热环 境 PMV 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 定》(GB/T 18049),采用预计的平均热感 觉指数(PMV)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 (PPD)评价,其值宜为:-1≤PMV≤+1; PPD≤27%。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 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
湿度
? 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 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注: 1. 3中温度用于冬季空调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 2. 4中温度用于冬季采暖系统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以及用于计算消除有害污染 物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3. 5中参数用于夏季消除余热余湿时的通风及自然通风的计算

室内外计算参数

室内外计算参数

室内外计算参数3.1 室内外计算参数3.1.1 设计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4℃;2 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工业18-21℃中作业16-18℃重作业14-16℃过重作业12-14℃注:1 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执行。

2 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时,轻作业时可低至10℃;中作业时可低至7℃;重作业时可低至5℃.3 辅助建筑物级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更衣室25℃办公室、休息室18℃食堂18℃盥洗室、厕所12℃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按照国家现行有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

3.1.2 设置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内室活动区的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不宜大雨0.3m/s;2工业建筑,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时,不宜大于0.3m/s;当室内散热量大于或等于23w/m3时,不宜大于0.5m/s。

3.1.3 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赢符合表3.1.3规定;表3.1.3 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参数冬季夏季温度(℃)18-24 22-28风速(m/s)≤0.2 ≤0.3相对湿度(%)30-60 40-652 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及卫生要求确定。

活动区的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3m/s,夏季宜采用0.2-0.5m/s;当室内温度高于℃时,可大于0.5m/s。

3.1.4 采暖与空气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应按照《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 18049),采用预计的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评价,其值宜为:-1≤PMV≤+1;PPD≤27%.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工业建筑夏季工作地点WBGT指数应根据《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的规定进行分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4.1内空气设计参数
4.1.1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舒适性空调泛指生活环境中如居室、办公室、餐厅等对温度、湿度没有太高的精度要求的空调方式。

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要求见表4-1所示。

表4-1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温湿度及风速
部分建筑的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见表4-2所示。

民用建筑空气调节房间室内计算温度见表1-4-3所示。

表4-2 部分建筑的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
表4-3 民用建筑空气调节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4.1.2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见表4-4至表4-5所示。

表4-4 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表4-5 机械工业部分室内参数要求
4.1.3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要求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值见表4-6所示。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条件见表4-7所示。

表4-6 温、湿度标准值
表4-7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条件
4.2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 K 室外气象参数可按下面简化公式计算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t K = 0.47 t x + 0.53 t r (℃) 式中 t x ——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 (℃) t r ——累年极端最高温度 (℃)
2、 夏季空调室的计算湿球温度t s (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 湿球温度t s 应分区计算 (1) 北部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西藏等省、自治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72 t sx + 0.28 t sr (℃) (2) 中部地区
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江苏、安徽和湖北的
北部等省、市和地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75 t sx + 0.25 t sr (℃) (3) 南部地区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湖北中部、南部等省、自治区和地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8 t sx + 0.2 t sr (℃) 以上三式中:
t sx ——由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当地大气压下的i-d 图上查得的湿球温度 (℃)
t sr ——由累年极端最高温度和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在当地大气压下的i-d 图上查得的湿球温度 (℃) 3、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t kp
t kp = 0.8 t x + 0.2 t r (℃)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t f
t f =0.71 t x +0.29 t r (℃)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t wk
t wk =0.3 t a + 0.7 t p (℃) 式中 t a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 t p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 (℃)
6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一月份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7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t w =0.57 t a + 0.43 t p (℃)
我国若干城市的空调室外空气设计参数见表4-8所示。

该表是根据暖通设计规范所确定的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原则而进行计算求出的。

表4-8 空调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