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模板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一经济增长引擎。
全域旅游理念提出以来,全域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是整合各地旅游资源,打破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限制,实现全面、多样、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之一,全域旅游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定位1.建立全面覆盖的旅游资源网络:整合各地旅游资源,建立全域旅游网络,实现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
2.增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相结合,实现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策略1.建立旅游资源整合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建立旅游资源整合机制,促进各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创新旅游产品: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素质。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评价体系,激励优质服务提供者,推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4.强化旅游营销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合作,打造旅游产品联动效应,吸引更多游客。
5.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
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四、实施步骤1.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召开会议,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中明确发展目标、实施策略和具体措施。
2.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政府主导,整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资源,形成协同合作机制。
加强各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丁--《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

《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第一章规划总纲一、规划范围二、规划性质三、规划期限四、规划目标五、规划原则六、规划依据第二章规划背景分析一、国家旅游发展态势二、四川省旅游发展态势三、甘孜州旅游发展态势四、政策分析与上位规划分析五、全域旅游的解读第三章基础条件与旅游资源分析一、基础条件分析1. 地理区位2. 历史沿革3. 自然特征4. 区域经济状况二、旅游资源分析1、主要旅游资源综述2、旅游资源分类3、旅游资源评价4、甘孜州新型旅游资源分析第四章甘孜州旅游市场研究一、旅游市场分析二、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竞合分析三、客源市场特征分析四、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五、客源市场规模预测第五章SWTO分析与发展战略一、SWTO分析二、发展战略第六章旅游发展定位一、定位原则二、总体思路三、总体定位四、形象定位第七章旅游发展战略布局一、空间布局二、旅游区域划分三、重点项目规划四、旅游产品体系规划五、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八章重点旅游区域发展规划建议一、稻城亚丁香格里拉自然生态旅游区二、康北康巴文化旅游区三、环贡嘎旅游环线四、丹巴嘉绒风情旅游区第九章交通网路的建设实现地理层面的全域旅游格局一、原有交通结构梳理二、全新交通网络的构建三、公路铁路的建设形成地面交通网络四、机场建设构建“空中走廊”第十章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旅游全域覆盖一、原有城镇体系结构梳理二、特色旅游城镇建设三、“百千万藏家乐”工程实施四、旅游城镇体系构建第十一章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产业融合联动一、原有农牧业结构梳理二、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四、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第十章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甘孜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二、甘孜州旅游产业体系构建与整合三、甘孜州旅游产业的升级第十一章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一、旅游形象的市场推广二、旅游产品的网络推广第十二章支持保障体系规划一、政策保障体系二、旅游配套服务保障体系三、安全保障体系(地质灾害的防范)四、信息系统保障体系五、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六、生态保护体系第十三章分期规划与投资估算一、重点项目开发时序二、投资估算依据三、建设总投资四、核心项目建设投资第十四章开发意见及建议第十五章附录。
祥云县全域旅游规划方案

祥云县全域旅游规划方案引言全域旅游是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新模式,以整个目的地为单位,注重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祥云县将全面规划,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统一。
规划目标1. 建设祥云县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
2. 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传统产业升级。
3. 增加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 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内容1. 开发旅游资源祥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巍峨的祥云山、清澈的江水和茂密的森林。
我们将积极开发和改善这些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景区。
- 对祥云山进行整体升级,修建更多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提高游客登山体验。
- 保护和修复江水水质,建设游览码头和江边休闲区,提供水上娱乐项目。
- 营造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生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如野生动植物考察和登山探险。
2. 注重文化挖掘祥云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我们将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 修复和保护古建筑群,如庙宇、城墙和古村落,开展文化古迹旅游活动。
- 举办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和龙舟赛,吸引游客感受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 创办特色手工艺品工坊,让游客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提高产品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3. 促进产业融合祥云县不仅仅是旅游目的地,还拥有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
我们将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多产业共赢。
- 开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如农田体验和农产品采摘,拉近游客与农业的距离。
- 联合当地手工业生产商和艺术家,开办手工艺品展览和体验店,提高产品附加值。
- 鼓励旅游企业与农民合作,建设农家乐和生态农庄,提供住宿、餐饮和休闲娱乐服务。
4. 完善基础设施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域旅游工作计划范文

全域旅游工作计划范文全域旅游工作计划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国内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意味着通过整合不同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的全面发展。
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涉及众多领域和利益相关方,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目的本工作计划旨在制定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以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范围本工作计划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旅游服务的提升和改进、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第二章:全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2.1 旅游资源调研和规划通过开展旅游资源的调研和规划工作,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确定重点开发方向和策略。
2.2 旅游产品创新和设计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设计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2.3 旅游资源整合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的品牌和形象。
2.4 旅游推广和营销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旅游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
第三章:旅游产业发展和创新3.1 旅游企业培育和扶持支持和培育本地的旅游企业,推动其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3.2 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3.3 旅游交流和合作与其他地区、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和互利共赢。
3.4 旅游创新推动旅游业的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提出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第四章:旅游服务提升和改进4.1 旅游接待和导游服务提升旅游接待和导游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4.2 旅游安全和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4.3 旅游设施建设和改善改善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游客体验。
4.4 旅游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建立有效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旅游纠纷和投诉。
第五章:旅游环境保护和治理5.1 旅游环境评估和保护对旅游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工作,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模板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性质二、规划范围三、规划内容四、规划期限五、规划依据六、规划理念七、规划成果第二章规划背景与现状分析一、旅游发展背景二、行业发展态势三、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态势四、旅游发展基础五、旅游业SWOT分析六、基于SWOT分析模型下的发展策略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二、旅游资源对比分析三、旅游资源评价第四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一、客源市场现状二、目标市场分析三、旅游消费特征四、旅游市场热点五、客源市场定位六、市场规模预测第五章旅游发展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定位三、发展目标四、形象定位五、发展战略六、战略措施第六章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一、布局原则二、空间布局三、空间战略结构第七章核心旅游项目概念性规划一、旅游项目体系二、龙头项目三、重点项目四、一般项目第八章旅游产品体系一、主题型旅游产品系列二、节点型旅游产品系列三、定制型旅游产品系列第九章全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开发规划一、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内涵二、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三、旅游与地产的融合发展四、旅游与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五、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六、旅游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第十章环境卫生系统及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卫生现状二、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三、环境保护规划原则四、规划举措五、主要污水处理中心布局规划第十一章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规划二、智慧旅游服务体系规划三、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四、旅游交通便捷体系规划第十二章品牌形象与市场营销一、旅游形象规划二、市场营销规划第十三章旅游市场驱动体系规划一、旅游市场动力体系二、旅游动力系统现状分析三、全域旅游驱动体系规划第十四章旅游投资估算与融资规划一、旅游投资估算二、融资规划第十五章运营规划及近期实施计划.一、运营规划二、近期实施计划。
x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资料

x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 规划性质 (1)1.2 规划范围 (1)1.3 规划目标 (1)1.4 规划期限 (1)1.5 规划依据 (1)第二章发展背景分析 (4)2.1 宏观背景分析 (4)2.2 旅游业发展态势 (4)2.3 xx旅游发展现状 (5)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 (7)3.1 客源市场现状 (7)3.2 旅游消费特征 (7)3.3 旅游消费趋势 (7)3.4 目标市场定位 (8)3.5 游客接待量预测 (8)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10)4.1 旅游资源分类 (10)4.2 旅游资源评价 (10)第五章总体发展定位 (12)5.1 发展契机 (12)5.2 发展战略 (12)5.3 总体定位 (13)5.4 形象定位 (14)5.5 功能定位 (14)5.6 发展方向 (15)5.7 发展目标 (15)5.8 空间战略 (15)第六章全域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 (18)6.1 全域旅游产品策划 (18)6.2 全域旅游项目策划 (21)6.3 道路与游线规划 (28)第七章全域旅游专项规划 (30)7.1 旅游城镇体系规划 (30)7.2 旅游交通体系规划 (30)7.3 服务支撑体系规划 (31)7.4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32)7.5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4)第八章实施保障策略 (38)8.1 发展策略 (38)8.2 运营策略 (39)8.3 开发时序 (40)8.4 近期重点工作 (40)8.5 投融资策略 (41)图件 (47)第一章总则1.1 规划性质本规划是x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属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是xx县发展全域旅游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结合xx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围绕“中国大熊猫第一县”,融入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旅游业在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确定xx县全域旅游总体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优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促进xx县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按照新的理念、标准和方法,指导xx县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
最新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的要求,将西安(咸阳、杨凌)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充分挖掘延安、汉中城市文化 底蕴,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旅游的文化元素和功能,凸显鲜明旅游特色,重点提升城市形象, 着力布局完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吸引力突出,服务 功能较为完善的国内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
机遇之二:文化创新成为亮点,多元文化资源有潜力成为汉中发展新引擎 汉中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陕西唯一羌文化、苗文化集聚地,拥有极其丰富、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
未来,随着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境外资本的文化市场进入门槛降低,文化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环境与氛围不断改善,民族文化产业有潜力成为汉中发展新亮点。
3、 科学旅游观——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科学旅游观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发 展理念,二是发展方式。
创新发展理念,强调依法兴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 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理
旅
保
游
障
营
体
销
系
规
规
划划
3
02
第二章 发展背景分析
一、宏观背景分析 二、区域占位分析 三、产业基础分析
4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全国视野:新常态下的旅游发展观
1、经济新常态——后工业化社会由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
旅游规划行业全域旅游发展方案

旅游规划行业全域旅游发展方案第一章全域旅游发展概述 (2)1.1 全域旅游概念解析 (2)1.2 全域旅游发展趋势 (2)1.3 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3)第二章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3)2.1 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3)2.2 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4)2.3 政策支持与优惠政策 (4)第三章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5)3.1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 (5)3.1.1 旅游资源调查 (5)3.1.2 旅游资源评估 (5)3.2 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 (5)3.2.1 旅游产品开发 (5)3.2.2 旅游产品创新 (6)3.3 旅游线路设计与优化 (6)3.3.1 旅游线路设计 (6)3.3.2 旅游线路优化 (6)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6)4.1 交通设施规划与建设 (6)4.2 住宿设施建设与管理 (7)4.3 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旅游 (7)第五章产业融合发展 (8)5.1 农旅融合 (8)5.1.1 概述 (8)5.1.2 发展策略 (8)5.1.3 实施措施 (8)5.2 文旅融合 (8)5.2.1 概述 (8)5.2.2 发展策略 (8)5.2.3 实施措施 (8)5.3 旅体融合 (9)5.3.1 概述 (9)5.3.2 发展策略 (9)5.3.3 实施措施 (9)第六章市场营销与推广 (9)6.1 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 (9)6.2 旅游品牌建设与推广 (10)6.3 营销策略与渠道拓展 (10)第七章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11)7.1 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 (11)7.2 旅游服务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1)7.3 旅游服务监管与评价 (12)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2)8.1 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12)8.1.1 监测体系建设 (12)8.1.2 保护措施实施 (12)8.1.3 法律法规保障 (12)8.2 旅游环境保护与治理 (13)8.2.1 旅游环境容量控制 (13)8.2.2 旅游废弃物处理 (13)8.2.3 旅游污染治理 (13)8.3 可持续发展路径摸索 (13)8.3.1 生态旅游发展 (13)8.3.2 文化旅游融合 (13)8.3.3 绿色产业发展 (13)8.3.4 社区参与与共建 (13)8.3.5 国际合作与交流 (13)第九章旅游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 (13)9.1 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创新 (13)9.1.1 背景与意义 (14)9.1.2 创新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14)9.2 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 (14)9.2.1 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14)9.2.2 融合路径 (14)9.3 旅游扶贫成效评估与优化 (14)9.3.1 旅游扶贫成效评估体系 (14)9.3.2 旅游扶贫成效优化 (14)第十章前景展望与建议 (15)10.1 全域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15)10.2 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建议 (15)10.3 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建议 (16)第一章全域旅游发展概述1.1 全域旅游概念解析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性质
二、规划范围
三、规划内容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依据
六、规划理念
七、规划成果
第二章规划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旅游发展背景
二、行业发展态势
三、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态势
四、旅游发展基础
五、旅游业SWOT分析
六、基于SWOT分析模型下的发展策略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二、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
第四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客源市场现状
二、目标市场分析
三、旅游消费特征
四、旅游市场热点
五、客源市场定位
六、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章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三、发展目标
四、形象定位
五、发展战略
六、战略措施
第六章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
二、空间布局
三、空间战略结构
第七章核心旅游项目概念性规划
一、旅游项目体系
二、龙头项目
三、重点项目
四、一般项目
第八章旅游产品体系
一、主题型旅游产品系列
二、节点型旅游产品系列
三、定制型旅游产品系列
第九章全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开发规划
一、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内涵
二、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三、旅游与地产的融合发展
四、旅游与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六、旅游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十章环境卫生系统及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卫生现状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三、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四、规划举措
五、主要污水处理中心布局规划
第十一章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二、智慧旅游服务体系规划
三、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四、旅游交通便捷体系规划
第十二章品牌形象与市场营销
一、旅游形象规划
二、市场营销规划
第十三章旅游市场驱动体系规划
一、旅游市场动力体系
二、旅游动力系统现状分析
三、全域旅游驱动体系规划
第十四章旅游投资估算与融资规划
一、旅游投资估算
二、融资规划
第十五章运营规划及近期实施计划.
一、运营规划
二、近期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