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_信号处理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技术方法。

雷达系统是利用射频信号和回波信号进行距离测量、目标识别和信息提取的设备。

数字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包括雷达信号的增强、目标识别与跟踪、多目标处理和信号压缩等方面。

一、雷达信号的增强在雷达系统中,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通常存在一定的噪声干扰,使得信号的质量下降,影响雷达系统的性能与正确性。

数字信号处理可以通过一系列算法来降低噪声干扰,提高回波信号的质量。

首先,可以利用数字滤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滤波,滤除掉噪声频率成分,从而减小噪声干扰的影响。

数字滤波器具有可调的参数和实时自适应的性能,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雷达系统的要求。

其次,可以利用去相关技术去除噪声干扰。

去相关是指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已知的干扰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将干扰信号的影响消除或降低。

去相关技术在雷达系统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二、目标识别与跟踪目标识别与跟踪是雷达系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可以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参数,实现目标的自动识别与分类。

在目标识别方面,可以利用目标的散射特性进行分类。

散射特性包括目标的雷达截面、回波信号的幅度、相位以及散射矩阵等。

通过对目标的散射特性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实现目标的识别与分类。

在目标跟踪方面,可以利用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等技术对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进行估计,并实时更新目标的状态。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对估计结果进行优化和修正,提高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三、多目标处理多目标处理是雷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多个目标物体同时存在的情况。

数字信号处理可以通过多通道处理、多目标跟踪和目标分辨等技术,实现对多个目标的有效处理和识别。

在多通道处理中,可以利用多通道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多路回波信号,通过信号融合算法,实现目标信息的完整重建和综合分析。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雷达系统及雷达系统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与分析了雷达系统信号处理的正交采样、脉冲压缩、MTD和恒虚警检测几种现代雷达技术,雷达系统通过脉冲压缩解决解决雷达作用距离和距离分辨力之间的矛盾,通过MTD来探测动目标,通过恒虚警〔CFAR〕来实现整个系统对目标的检测。

关键词雷达系统正交采样脉冲压缩MTD 恒虚警检测1雷达系统概述雷达是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音译词,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即利用无线电波来检测目标并测定目标的位置,这也是雷达设备在最初阶段的功能。

雷达的任务就是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和仰角,还包括目标的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取更多有关目标的信息。

典型的雷达系统如图1,它主要由雷达发射机、天线、雷达接收机、收发转换开关、信号处理机、数据处理机、终端显示等设备组成。

图1雷达系统框图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超大规模集成数字电路技术、电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告诉发展,现代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正在向着算法更先进、更快速、处理容量更大和算法硬件化方向飞速发展,可以对目标回波与各种干扰、噪声的混叠信号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最大程度低剔除无用信号,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保证以最大发现概率发现目标和提取目标的有用信息。

雷达发射机产生符合要求的雷达波形,然后经馈线和收发开关由发射天线辐射出去,遇到目标后,电磁波一部分反射,经接收天线和收发开关由雷达接收机接收,然后对雷达回波信号依次进行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就可以获知目标的相关信息。

雷达信号处理的流程如下:图 2 雷达信号处理流程2雷达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雷达信号处理是雷达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信号处理消除不需要的杂波,通过所需要的目标信号,并提取目标信息。

内容包括雷达信号处理的几个主要部分:正交采样、脉冲压缩、MTD和恒虚警检测。

正交采样是信号处理的第一步,担负着为后续处理提供高质量数据的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一、简介雷达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的测距、测速、探测等设备。

它可以用来探测目标,获取其位置、速度和形态等信息,因此在武器导航、天气预报、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基带信号处理、滤波、功率谱密度估计、参数估计等方面。

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1.基带信号处理雷达系统工作时,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才能被使用。

首先,需要将信号进行基带转换,从而得到低频信号。

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基带信号处理技术。

基带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将高频信号变换为低频信号以便于后续处理。

常用的基带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信号解调、信号重构、信号滤波和数字化信号压缩等。

2.滤波在雷达系统中,滤波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滤波过程可以过滤掉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从而保留下需要的信号成分。

常用的滤波技术包括数字滤波器和模拟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可以处理数字信号,常用的是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

在雷达系统中,数字滤波器可以用来滤除杂波和干扰信号,从而提高雷达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3.功率谱密度估计在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估计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功率谱密度是指一个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功率强度分布。

在雷达系统中,功率谱密度估计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到来的散射信号,判断干扰信号的强度和频带宽度,从而实现对雷达信号的分析。

常用的功率谱密度估计技术包括周期图法、协方差方法、谱分析法等。

其中,周期图法和协方差方法适用于信号采样点少的情况,而谱分析法则适用于信号采样点多的情况。

4.参数估计在雷达系统中,参数估计技术可以用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形态等信息。

常用的参数估计技术包括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估计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对雷达信号进行拟合,从而得到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等参数。

三、总结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简介

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简介

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简介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既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

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复杂信号,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一、雷达系统的组成雷达系统通常由天线、发射器、接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天线用来发射和接收信号,发射器用来产生和放大雷达信号,接收器用来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用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二、雷达信号的处理过程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和目标辨识等三个方面。

目标检测是指利用雷达系统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出存在的目标,目标跟踪是指追踪目标的运动状态,以便更加精确地估计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目标辨识是指对不同目标进行分类识别。

三、雷达信号处理技术1. 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压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雷达信号的技术,它可以有效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

脉冲压缩技术的原理是在发射的频率宽带脉冲中引入码序列,在接收时与反射回来的信号相乘,经过积分后可以实现信号的压缩,从而提高信号的距离分辨率。

2. 最大似然法最大似然法是处理雷达信号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实现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等功能。

最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给定的观测量下,找到最大可能性的参数估计值。

通过比较似然值的大小,可以确定目标的存在,并且估计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3. 相干积累法相干积累法是一种处理雷达信号的高精度预估方法,它可以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积累处理,实现对目标距离和速度的估计。

相干积累法在目标距离和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高精度的估计结果。

四、结论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通信中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用于军事领域,还可以用于海洋探测、气象预报等领域。

本文简要介绍了通信中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其中包括脉冲压缩技术、最大似然法以及相干积累法等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雷达(Radar)是一种用于探测和测量目标位置、速度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电子设备。

雷达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气象和监测领域等,它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测量。

本文将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一、雷达原理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

雷达系统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

(一)发射系统雷达的发射系统主要由一个高频发射器和一个天线组成。

高频发射器产生高频电磁波,并通过天线将电磁波辐射到空间中。

电磁波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并在遇到目标后被目标散射回来。

(二)接收系统雷达的接收系统主要由一个接收天线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接收天线接收到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并将其导入接收器。

接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系统。

(三)信号处理系统雷达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目标的相关信息。

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脉冲压缩、MTI(移动目标指示)和MTD(移动目标检测)等。

二、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系列用于提取目标信息的算法和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一)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压缩是一种用于减小雷达接收信号的脉冲宽度,并提高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的技术。

传统雷达的脉冲宽度较长,导致距离分辨率较低。

脉冲压缩技术通过发送一系列多个波形的脉冲信号,并在接收端将它们合并起来进行处理,从而减小脉冲宽度,提高距离分辨率。

(二)MTI技术MTI技术是一种用于抑制地面回波干扰的技术。

在雷达工作时,地面回波往往比目标回波要强,会对目标的探测产生干扰。

MTI技术通过比较连续两个脉冲序列之间的差别,将地面回波和目标回波区分开来,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探测。

(三)MTD技术MTD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运动目标的技术。

雷达在探测目标时,如果目标静止不动,其回波信号的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然而,如果目标发生运动,回波信号的频率将发生多普勒频移。

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上的应用

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上的应用

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上的应用信号处理作为电子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应用十分广泛。

在雷达系统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为雷达探测和识别提供了较强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一、雷达系统概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对物体进行探测和成像的仪器,可以实现远距离探测和目标识别。

雷达系统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发射机产生高频电磁波,天线把电磁波发射到空间中,遇到目标后,部分电磁波会被目标反射回来,接收机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经过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就可以得到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材质等信息。

二、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作用信号处理是雷达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信号处理器通常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两个部分。

1. 模拟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主要涉及到雷达接收机的前端电路设计和信号滤波处理。

首先,为了能够在高频环境下提供稳定的性能,雷达前端要采用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放大器、混频器和局部振荡器。

其次,由于空间中的信号包含各种噪声和干扰,所以需要采用合适的滤波电路来抑制噪声和干扰,从而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

2.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中。

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包括数字滤波、信号调制、谱估计等方面。

数字滤波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抑制不相关的噪声和干扰。

信号调制可以改变信号的频率、相位和振幅等特性,从而提高系统的探测性能。

谱估计可以使用特殊的算法来检测雷达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方向、速度、距离等参数。

三、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具体应用1. 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压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降低雷达系统瞬时带宽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雷达系统中采用短脉冲发射信号,通过压缩滤波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压缩处理。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雷达的分辨率和探测能力,特别是在高噪声和弱信号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效果。

2. 空时波束形成技术空时波束形成技术是利用多个天线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合成,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成像技术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成像技术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成像技术雷达系统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无线电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天气预报、海洋航行等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技术,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成像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一、雷达系统的原理雷达系统通常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处理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发射出一束电磁波,由天线发射出去,当它遇到一个目标时,会产生反射波并被天线接收。

接收机会将接收到的反射波电信号传输到处理器中,处理器经过一定的分析处理后就可以获得目标的位置、速度、方位和高度等信息。

二、雷达成像技术的分类雷达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这种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极高的分辨率,可以产生地形图、海洋等领域所需的高质量成像数据。

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收集目标地表被照射到的回波,然后形成地图,进行分析处理。

这种技术需要多次照射,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成像任务。

2. 脉冲Doppler雷达成像技术脉冲Doppler雷达成像技术是一种高速成像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对高速移动目标的速度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跟踪,在车辆自动导航、目标跟踪和军事应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主要原理是跟踪由目标散射的回波,根据回波的时间微调雷达频率,获得目标的速度及其位置数据。

三、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是用于提取、处理雷达信号的一种技术。

准确的信号处理可以改善雷达探测的效果,提高成像的分辨率,从而更好地识别和跟踪目标。

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回波信号的接收与处理这个步骤初始时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可能很微弱,因此需要将其放大,以便进一步处理。

2.对目标进行成像在成像期间,需要将回波信号变成三维图像,这样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目标的位置和动态。

3.信号匹配与跟踪对于多个回波信号,需要通过信号匹配与跟踪来确定这些信号是来自于同一目标还是来自于不同的目标。

雷达探测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

雷达探测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

雷达探测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雷达是一种基于电磁波的远程探测与测距装置,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天文学等领域。

雷达系统的核心是信号处理,它负责接收、分析和处理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以实现目标的检测、跟踪和识别。

然而,在雷达系统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故障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篇文章将探讨雷达探测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在雷达系统中,信号处理负责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提取目标的信息。

这包括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解调和解算等一系列处理步骤。

信号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雷达的性能和精度。

一般来说,信号处理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信号处理应具备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特性。

雷达系统的灵敏度决定了系统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而噪声则会对目标信号的提取造成干扰,影响测距和测速的准确性。

因此,信号处理中的滤波和放大环节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升信号与噪声的比值,从而增强系统的灵敏度。

其次,信号处理应具备高动态范围和抗干扰性。

在雷达工作中,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可能会因目标的变化而发生突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信号处理需要具备较大的动态范围,能够有效地处理强信号和弱信号。

同时,雷达系统工作环境中通常存在各种干扰源,如天线旁瓷砖或飞行器机身的多路径反射,这些噪声会模糊目标信号的特征。

因此,信号处理需要具备抗干扰的能力,能够有效抑制噪声,提高目标信号的清晰度。

此外,信号处理还应具备高实时性和较低的功耗。

雷达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处理海量的数据,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准确的结果。

因此,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硬件设计应尽量简洁高效,以实现低延迟和高速度的实时处理。

另外,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雷达系统的功耗也应尽量降低,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当雷达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准确地诊断问题并及时修复,对于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常见的雷达系统故障包括信号处理器出现故障、天线驱动电路故障等。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TI是慢时间域的处理(采样间隔为T) • 需要对不同距离单元进行相同的处理 • MTI处理的物理与数学模型
下图r(n)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某距离单元)
二次对消MTI
• MTI处理前的数据
MTI处理后的数据
k+1 k+2
经k次对消后会减少k个脉冲数据。 图中的数据和右侧序号是k=1的(即一次对消)的情况。
(各模块详见下图)
• 典型雷达信号处理原理框图(MTI和MTD部分)
• 典型雷达信号处理原理框图(求模,CFAR部分)
存储数据与数字基带信号的关系
以单目标回波信号为例
设脉冲重复周期为:T
基带采样电路,将模拟基带接收信号变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 采样间隔为距离单元宽度=脉冲宽度。
3.MTI处理
d

w( N ) e j 2 fd ( N k 1)T
k k
k
积累前,每个取样取得模均为 cA ,即:
y (n) cA
N k
(n k 1 ~ N )
次积累后,其幅度值增加了 N k 倍,即:
P ( N k ) cA
实现了相参积累
• 相参积累的FFT实现 现在的问题是: f d 不知道,故权也不能确定 解决方法:试探法
x(t ) s (t ) n(t )
滤波器
h(t )
H ( )
y (t ) s0 (t ) n0 (t )
其中 s (t ) 为(雷达接收)信号,n(t ) 为白噪声,经滤波处理 后,其输出响应分别是 s0 (t ) 和 n0 (t ) 。
求滤波器的冲击响应 h(t ) 及对应的频率响应 H ( ) ,使 s0 (t ) 的功率与 n0 (t ) 的功率之比在某选取的时刻 t0 为最大。
上式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H C S e

jt0 *

C S * e jt0
此时有
h t C s* (t0 t )
即:只有当滤波器的冲击响应及对应的频率响应分别为上面 的 h(t ) 和 H ( ) 时,输出信噪比可以达到最大,这就是最佳滤波 器的解。
• MTD的作用:频谱分析,相参积累
可用FFT窄带滤波器组的频率特性来解释(以N-K=8为例)
N K 8
4
5.求模处理
• 求模后的存储数据:
求模后的数据为目标回波信号幅度的距离-速度分布。 以第j个距离单元的A(i)为例:表示目标幅度为A(i),目标距离在第j个 i 1 距离单元,目标多普勒频率为 N K T 。
3.最佳滤波问题求解
按下列步骤解最佳滤波问题:

设滤波器的冲击响应和频率响应分别为 h(t ) 和 H ,并选 择适当的时刻 t0; 求输出信号 s0 t 在 t0 时刻的功率 Ps 。

Ps s0 (t0 ) 1 2
2 2



S ( ) H ( )e jt0 d
S ( ) H ( )e jt0 d
N0 4



H ( ) d
2
根据许瓦兹不等式:



P ( x)Q ( x)dx

2


P ( x) dx
2


Q ( x) dx
2
且上式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Q( x) C P( X ) 其中, C 为常数(实或复)
有:
2 S 4 N 0
1



S ( ) d
2

2
H ( ) d
2
N0 4



H ( ) d
即:
1 2 S ( ) d S 2 N0 2 N 0 2E N0
其中, E 为信号能量
取:
fd
0 1 1 1 2 1 3 1 N K 1 1 , , , ,L , N K T N K T N K T N K T N K T
共N-K个离散频率值 共可得到 N-K 组权,利用每组权,可计算出P(0)~P(N-K-1) 一般来说N-K为2的整数次方,如:N-K=8,32,64…..等。

s [t0 (t )]s ( )d s ( ) s [ (t t0 )]d
C

注意到 s (t ) 的相关函数表达式:
rs ( )
N0 2 Pno ( ) Pni ( ) H ( ) H ( ) 2
输出噪声功率 Pn 为:
1 Pn 2



N Pno ( )d 0 4



H ( ) d
2

求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Ps S N 0 Pn 1 2


2

k+1 k+2
4.MTD处理
以某距离单元为例:
n=k+1~N
为频率为 f d 的复正弦信号,其幅度为 cA ,相参积累算法
取权值: 即:
w(n) e j 2 fd ( n 1)T e j 2 f d kT
N-k个 权系数
w(k 1) e j 2 fd 0T 1 w(k 2) e j 2 f 1T w(k 3) e j 2 fd 2T

匹配滤波器的进一步理解
(a)匹配滤波器的时域理解 匹配滤波器的冲击响应与输出信号 s (t ) 的关系
h(t ) C s (t0 t )
输出信号 so (t ) 为: so (t ) h(t ) s (t )
h(t ) s ( )d


C

其中 S ( ) 为 s(t ) 的傅立叶变换。

求输出噪声 n0 (t ) ( t t0 时刻)的功率 Pn :
N0 2
设输入噪声 n(t ) 的功率谱密度为

2
2
N 其功率谱密度函数 Pni ( ) 为: Pni ( ) 0
输出噪声 n0 (t ) 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Pno ( ) 为:
解决方法:基带处理
即:将射频信号变到基带信号再进行处理。 对基带信号的要求: • 不丢失信息 • 便于采样和处理
2.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的其他名称:复包络信号、零中频信号、正交双 通道信号。
射频信号、解析信号和基带信号的频谱关系:
射频信号、解析信号和基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式:
(t ) a(t ) sin (t ) 不能由 I (t )的希尔伯特变换得到
利用FFT可同时计算出P(0)~p(N-K-1)
y(k+1)
P(0)
y(k+2)
P(1)
FFT
y(k+3)
P(2)
… …
P(N-K-1)
y(N)
进行FFT运算后的存储数据:
以 K=1,N-K=8为例,对第j个距离单元的数据 y(2)~y(9)进行 FFT , 便可得到P(0)~P(7)。 即:
称该滤波器为匹配滤波器,式中 t0 为选定的某适当值。
显然,匹配滤波器是以输出信噪比最大为最佳准则的最佳滤 波器。
对于离散信号,即 x(n) s (n) n(n) ,其中 n(n) 为离散 白噪声,可以证明,其匹配滤波器的冲击响应为
h n C s* (n0 n)
其中 n0 为选定的某适当整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CFAR(恒虚警处理)
• CFAR:对上面求模后的二维数据(即目标回波信号幅度的距离—速 度分布)与适当的门限进行比较,从而完成目标检测与参数估计, 形成点迹数据输出。 • 处理算法:若某个数超过门限,判为有目标,同时得到目标距离、 速度,当然还有目标方位(即当时天线指向)和目标幅度。 CFAR后的存储数据(以单目标为例,图中 1表示有目标):
即离散多普勒序号=3
设CFAR处理后,在第 j 20个距离单元,第 i 32 个多普勒单元 检测到信号(即超过门限),则:
c 3000m; 2 i 1 32 f 该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为: d N K T 64 10 5kHz ; 3*102 该目标速度为: v f d 5000 75 m s 2 2
例某雷达: 帧长度(即脉冲串个数) N 66 MTI为二次对消,即 K 2 对消后脉冲数 N K 64 脉冲宽度 1 s ,脉冲重复周期 T 100 s ,距离单元 t 1 s 脉冲重复周期
PRF 1 10kHz T
载频 f 0 10GHz
3.雷达信号举例
常规射频脉冲信号及基带信号 发射信号: xT (t ) a(t ) cos(2 f 0t 0 )
' 接收信号: xR (t ) ka (t t0 ) cos[2 f 0 (t t0 ) 2 f d (t t0 ) 0 ]
ka (t t0 ) cos[2 f 0 (t t0 ) 2 f d (t t0 ) 0 ]
(图见下页)
A
T
A
kA
t0
射频信号、解析信号和基带信号的频谱关系:
A
kA
kA
II.
雷达信号处理的实现
1.信号处理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有对信号进行的变换都是信号处理 雷达信号处理的两个主要内容: 通过对信号的变换,实现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 信号检测:发现目标 信号估计:测量目标参数,包括距离、方位、速度等 本节主要介绍雷达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基本实现方 法。
4.匹配滤波器

定义
x(t ) s (t ) n(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