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共55张ppt)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共55张ppt)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4.进行实验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 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煮沸 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
思考讨论: 为什么葡萄糖溶液需要煮沸后冷却再加入?
煮沸:灭菌、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
高中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素养目标
1.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生命观念)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 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科学探究)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作出科学解释。 (社会责任)
视频导入
2min 酵母菌介绍
问题探讨
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 。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 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 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
讨论 1、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通气有的需要 密封? 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快速繁殖; 发酵生产葡萄酒的车间
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多,为细胞增殖提供充足的动力。
3、在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自身有什么意义?
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时,也能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少量能量。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做馒头、 面包、酿酒等,都是利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1(83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1(83张)

2.探究过程
(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必须保证酵母菌
是新鲜的、有活性的
(√)
(2) 只 检 测 有 无 CO2 产 生 即 可 确 定 酵 母 菌 细 胞 呼 吸 的 方 式
(×)
(3) 根 据 石 灰 水 变 混 浊 的 程 度 可 以 确 定 CO2 产 生 量 的 多 少
(7)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式和总反应式中的能量都不 能写成 ATP,因为 ATP 并不是有氧呼吸的直接产物,只是糖类 等有机物氧化分解时释放的部分能量可以用于合成 ATP。
知识点(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温度
(1) 影 响 : 细 胞 呼 吸 是 一 系 列 酶 促 反 应 , 温 度 通 过 影 响 _酶__的__活__性___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如下图所示,细胞呼吸的 最适宜温度一般在 25~35 ℃之间。

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 O2
解析: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在该实验 中,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需相 同且适宜;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 CO2 生成,因此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 呼吸方式;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 中的 O2。 答案:C
有氧呼吸:与 O2 结 合生成水无氧呼
吸:C6H12O6
吸:还原丙酮酸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无氧呼
ATP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2.综合比较分析 项目 条件
场所
不同 点 分解程度
产物
能量释放 反应条件
相同 点
本质
过程 意义
有氧呼吸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场所
物质变化 底物 条件 产物
产能情况
第一 细胞质 阶段 基质

丙酮酸+ [H]
少量能量
第二 线粒体 阶段 基质
酶 CO2+[H] 少量能量
第三 线粒体 阶段 内膜

H2O 大量能量
丙酮酸的生成 二氧化碳的生成 水的生成
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6C酶O2 + 12H2O + 能量乙醇 脱氢酶来自酒精 + CO2
3.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 + 少量能量
C6H12O6酶 2C2H5OH + 2CO2 +少量能 量
物质变化:有机物
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能量变化:产物中还储存大量能量; 逐步转移至ATP;热能形式散失
(1)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生物或组织有: 例:人体和高等动物、乳酸菌、高
有氧呼吸中元素的追踪:
(1)有氧呼吸的装置如图,若用同位素18O对 C6H12O6进行标记,则同位素18O最终出现在CO2 中。 胞内C1(最28O)先若2出给现图的中化的合酵物母是菌提H2供181O8,O然2后,则是酵母菌细 。
有氧呼吸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第1阶段:(细胞质基质)
1
2
3
一段时间后,各试管内的变化情况如下。 1号试管:葡萄糖的量不变,没有荧光出现。 微弱2荧号光试出管现:葡。萄糖的量减少,有_丙酮酸(C3H4O3)生成, 3号试管:葡萄糖的量减少,有CO2生成以及较强的荧 光。 (1)葡萄糖能否被线粒体分解? 否 。 (2)葡萄糖在 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生成丙酮酸,生成少__量_ ATP。 少(量3)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CO2,生成_____ATP。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② 第二阶段
场所:线粒体基质
2 C3H4O3 + 6 H2O 酶 6 CO2 +20 [H] + 能量(少量)
(丙酮酸)
③ 第三阶段
场所:线粒体内膜
酶 24 [H] + 6 O2
12 H2O + 能量(大量)
问题探讨 依据各个阶段的反应物和产物,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 并标出O原子的转移过程。 5. 有氧呼吸总化学反应式:
⑥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无氧呼吸 来获取能量,会引起人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 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五、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1. 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同:
旱生<水生 阴生<阳生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作用强度不同:
转化效率 = 977.28 / 2870 = 34% 产生ATP mol数 = 977.28 / 30.54 = 32 mol
第1阶段:2mol 第2阶段:2mol 第3阶段:28mol
糖类等有机物中 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 学能和热能
(大部分)
二、有氧呼吸 6. 概念:
细胞在__氧___的参与下,通过__多__种__酶___的催化作用,把_葡__萄__糖__等 有机物_彻__底__氧__化__分__解__,产生_C_O__2_和__H_2_O_,释放_能__量___,生成 __大__量__A_T_P__的过程。
无氧气、多种酶
葡萄糖不彻底分解, 形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释放少量能量,大部分能 量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
ATP产生 阶段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 段均产生ATP

【课件】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件】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C3H4O3 +4 [H] 酶
2C3H6O3(乳酸) 2C2H5OH(酒精)+2CO2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1.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例: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乳酸菌等。
2.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酒精和CO2 乙无反应
丙 酒精和CO2
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思考·讨论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包扎伤口:需透气,防止厌氧菌繁殖
2.工业生产(发酵) 1)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2)生产乳酸类饮料、酸菜; 3)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4)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5)利用发酵产生沼气(甲烷) 。
3.农业生产:保持适量水、松土(有氧气)
稻田排水
花盆松土
4. 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①种子、粮食:零上低温、 ②蔬菜、水果:零上低温、
干燥、低氧、高CO2
湿度适中、低氧、高CO2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防止破伤风
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无 氧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 大量繁殖。
3. 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中能正常生活? 条件适宜(温度、pH),充足的营养
(四)进行实验 有氧呼吸实验装置图 保证O2充 分供应
吸收CO2
无氧呼吸实验装置图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
水的锥形瓶的原因: 消耗瓶中的O2。
(四)进行实验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第1课时)(共21张PPT)(2024年)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第1课时)(共21张PPT)(2024年)

[H] 产生于 第一、二阶段
CO2 H2O 能量
产生于 产生于 产生于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三个阶段
所以什么是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 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C6H12O 6① 酶
2丙酮 酸
②酶
6CO
2


2AT
P
6H2O 热

2AT
P
线粒体
提供了酶和小分子物质

C6H12O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6
场所: 细胞质基质
小分子NAD+是电子和H+的载体
NAD+
NADH
NAD+
通常将NADH简化为[H],读作还原氢
Hale Waihona Puke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含与有 氧呼吸相 嵴 关的酶)
功能: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外膜
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基质 少量DNA、RNA、 核糖体、有氧呼
如何确保有 氧/无氧条件
控制无关变 量
控制那些会 影响实验结 果的因素
• 自变量是 什么? 有无氧气
• 因变量是 什么?
产生的物质
如何检测因变量?
CO2: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 酒精:酸性的橙 色重铬酸钾
实验温度、 营养物质...
无关变量相 同且适宜
写出具体做 法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活动:搭建实验装置
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产 生酒精;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少量二氧化碳,同 时产生了酒精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酶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细胞、酵母菌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 温度
C6H12O6 +6H2O +6O2 酶 6CO2 +12H2O+能量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03 无氧呼吸
细胞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 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生成 少量ATP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
Hale Waihona Puke 03 无氧呼吸①C6H12O6 酶 2C3H4O3 +4 [H] + 少量能量

② 2C3H4O3 + 4 [H]
2C3H6O3(乳酸)
乳酸发酵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 乳酸)+少量能量
1. 氧气
松土透气
低温低氧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破伤风杆菌
有氧运动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A C
B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点总呼吸强度最低,释放CO2量最少,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粮食、水果。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消失点
D
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 + 5%葡萄糖溶液)
煮沸冷却 ,杀死其他微生物及除去溶解氧
01 细胞呼吸的方式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如何解决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和学生的参与度不足呢? 层层设问引导!改全探究式实验为一定条件下的验证实验,不 仅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节的关于对比实验的科学素养!还可以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讲解、模型构建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对比分析、合作探究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设计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设计特点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已具备的知 识
• 呼吸作用(初 中)
• 线粒体结构和 功能、生物膜 系统
• 主动运输 • 酶、ATP
学生的综合能 力
• 实验班学生 • 初步具备了实验
探究、科学思维 的基本能力
需要教师提 供的知识
• 有氧呼吸三个 阶段的具体的 物质和能量变 化
C6
2C3
补充1:[H]全称还原型辅酶Ⅰ,其还有氧化型的形式:NAD+,功能是接
受电子的
补充2:葡萄糖等的两次磷酸化(激酶的简单拓展、同工酶的延伸) 告诉学生,要想收获,先要有付出!渗透价值观!
补充3:这一阶段是细胞共有的,提示进化观念!
3、模型建构,层层突破
第二阶段讲解:2C3H4O3+6H2O 酶 6CO2+ [H]+能量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必修一》 说课章节:第5章 第3节
01 教学背景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策略 04 教学过程 05 设计特点 06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设计特点 板书设计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物质基础 (葡萄糖)
物质基础 (酶、AT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所以通过观察 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故 D项错误。
2.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 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 呼吸 B.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若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溶 液,则C中先变为黄色 C.A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 气中的O2
③乙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 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 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完全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3.实验拓展: (1)若探究种子的呼吸状况则不必遮光,但需“死种子” 作对照。 (2)若探究“植株或幼苗”的呼吸状况,应进行遮光处 理,以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同时可设置同种状况但杀 死的植株或幼苗作对照。
知识点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过程:
2.实验分析: (1)材料分析:酵母菌必须是新鲜的,防止酵母菌因存放 时间过长而死亡,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
(2)装置分析。 ①有氧呼吸装置必须持续通入空气,保证氧气充足。 ②通入甲中A瓶的空气需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保证 进入A瓶的气体中不含有CO2,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CO2完全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的。
条件
结论
情况1 O2消耗量=CO2产生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既进行 有氧呼吸又进行产乳酸的 无氧呼吸
情况2 O2消耗量<CO2产生量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 酒精的无氧呼吸
条件 情况3 不消耗O2,产生CO2 情况4 不消耗O2,不产生CO2
结论
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 吸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 吸或细胞已死亡
(2)利用粮食生产各种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3)及时松土:___________________减__弱。呼吸作用,延 (长4)保储质藏期水果、粮食要低温、低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锻炼时提倡慢跑等有氧活动:_避__免__肌__肉__无__氧__呼__吸__产__ _生__乳__酸__。
需氧
不需氧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
不 场所 段)、线粒体(第二、
细胞质基质

三阶段)
点 分解程度 葡萄糖彻底分解 葡萄糖不彻底分解
产物
CO2、H2O
乳酸或酒精、CO2
项目
不 同 点
能量 释放
反应
相 条件
同 点
本质
过程
有氧呼吸 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 少量能量
需酶和适宜温度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相同
二氧化碳和水 (2)产物:_____________。
热能 (3)能量A:T释P 放能量,一部分以_____的形式释放,一部分 储存在____中。
2.过程:
(1)写出图中①②③代表有氧呼吸的对应阶段: ①:_第__一__阶__段__; ②:_第__二__阶__段__; ③:_第__三__阶__段__。
【素养案例】 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解题导引】解答本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2)从有氧呼吸所需酶的附着上分析:_线__粒__体__的__内__膜__上__ _和__基__质__中__含__有__与__有__氧__呼__吸__有__关__的__酶__。
2.酵母菌和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二者所含有的 酶是否完全不同?二者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 么?(科学思维) 提示:二者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所需要的酶相同,但第二 阶段所需要的酶不同。二者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二 者的遗传物质不同。
2.两种类型:
(1)分类依据:有无_O_2 的参与,有机物是否_彻__底__氧__化__分__ _解__。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呼吸产物的检测:
检测产物 CO2 酒精
试剂 澄清石灰水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除控制 有氧和无氧条件外,还应控制哪些因素? 提示:酵母菌培养液浓度、温度等。
【补偿训练】 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 中的O2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则所消耗 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导引】 (1)抓住关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都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2)识图判断:根据细胞呼吸的反应物与产物判断,图中 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反应过程:①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的第一阶段,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④为
三、无氧呼吸 请结合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判断下列有关无氧呼吸 说法的正误:
√ (1)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
(2)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相同。
(×)
提示: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一定相同,如酵母菌
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无氧呼吸的
产物是乳酸。
(3)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ATP。 ( × )
(2)写出a、b、c代表的物质:
丙酮酸 a:_______;b:
_[_H_]_;c:_O_2 。

(3)三个阶段均释放出能量,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_。
3.总反应式: _C_6_H_12_O_6_+_6_H_2O_+_6_O_2______6_C_O_2+_1_2_H_2_O_+_能__量__。
D.D瓶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E瓶相连,以除去瓶 中的O2
【解析】选C。由于甲组有接橡皮球(或气泵)的结构, 而乙组没有,所以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 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A项正确;甲、乙两组中 澄清的石灰水若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于在消耗糖 的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多,则C中先变 为黄色,B项正确;由于空气中有CO2,所以加入质量分数
液检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解析】(1)人体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产生乳 酸的无氧呼吸,即可以发生图中①②④过程。 (2)有氧呼吸过程除了图中显示的物质外,还产生了[H]。
(3)②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发生的场所 是线粒体基质;③过程产生CO2是无氧呼吸过程,发生的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O2与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反应,出现 的变化是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
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C项错误;由 于D瓶中有空气,存在少量的O2,所以乙组D瓶先封口放 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 境,D项正确。
知识点二 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图解: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思考·讨论】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将葡萄糖溶液先煮沸再冷却后 加入锥形瓶。(生命观念) (1)先煮沸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煮沸是为了除去其他杂菌,防止其他杂菌的干扰。
(2)为什么要冷却后再加入锥形瓶? 提示:冷却后再加入锥形瓶是防止高温将酵母菌杀死。
2.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混浊,且有氧条 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大而速度快,由 此说明什么问题?(科学思维) 提示: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产生的多。
提示: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4)无氧呼吸产物中只有酒精或乳酸。 ( × )
提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5)葡萄糖经无√氧呼吸后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 式散失。 ( )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说出下列做法所依据的原理或目的:
(1)包扎伤口用透气的敷料:避免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一、细胞呼吸
1.概念:
(1)物质变化: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二氧化碳
生成_________或其他产物。
有机物
ATP
(2)能量变化:_______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中活
跃的化学能。
【激疑】 人的呼吸运动和细胞呼吸是同一生理过程吗? 提示:不是。人的呼吸运动是指肺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 换的过程,细胞呼吸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的过程。
3.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方法:
(1)方法秘诀:写出反应式,找出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 之间的关系:
①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②产生酒精: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③产生乳酸: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2)依据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具体判断如下:
溴__麝___香__草__酚__蓝__溶液 酸 _重_性_铬_条__酸件__钾下_溶的液
现象
_变__混__浊__
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___色__变__灰__绿__色__
(3)实验结论。 ①酵母菌在_有__氧__和__无__氧__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 (1)反应物:_葡__萄__糖__等__有__机__物__和__O_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