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图文转换之图表类复习说课稿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说课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
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类题是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必考点。
二、说学情首先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很强,其次缺乏答题技巧,使得两次模拟考中得分很低。
所以,只有多加练习,然后才能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考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有关图表、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有关图表、材料能力,增强节约博爱等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中考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四、说教法1、点拨讨论法。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例题课件,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了解中考图文转换题的类型,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2、图示法。
利用直观的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五、说学法本节课主要运用讲授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讲授学习例题分析了解常考题型2.合作探究法掌握几种图文转换题型的解题技巧。
3、自主学习学会分析有关图表、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分析临夏州近四年中考图文转换题及分值分布图,引出复习内容。
(图文并茂分析导入,让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重视)(二)复习内容考点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04 图文(表)转换-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04 图文(表)转换【复习目标】:(1)了解掌握图文(表)转换类的基本题型。
(2)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难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方法与步骤】: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图画、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表转换题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1)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2)为图片写一句或几句话;(3)揭示图表的走势或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情况变化。
【方法指导】1.解答图表题技巧:首先,要注重整体阅读,先对图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大方向;其次,要重视数据的变化,不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并将数据与文字结合起来比较,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最后,还要审清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2.解答漫画题技巧:解答漫画题,一要看标题,先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二要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三要看画中字,画中的语言文字言简意赅,常有画龙点睛之效。
3.解答徽标题技巧:(1)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力求避免遗漏徽标内容。
(2)解说画面依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遵循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分层描述。
(3)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分析其内涵和寓意,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材料内容以及地域特色,尤其要深挖徽标“色彩”的深层含义。
一般答题格式:构图元素(外形)+象征义(寓意)。
【专题训练】1.读图表,回答问题。
下图是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
复习教案之“图文转换”教案

图文转换课型:复习课班级:初三(1)(2) 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2. 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提高应试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并能以此完成相关的练习。
课时:3课时(2课时讲述考点的答题思路和技巧;1课时评讲相关的练习)。
教材分析:图文转换题是中考试卷中的一位常客,此种题型的特点在于:阅读材料的简明直观性与问题本质的隐藏性有机结合,可考查的能力较为全面,如分析观察的能力,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概括综合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可考查的范围较为广泛,如表格、图表、图标、徽标、漫画等;考查要求主要为说明内容、分析道理、点明寓意、发表看法、抒写感受等。
可出题的角度较为新颖,如时事热点、地方文化、校园生活等,因此它得到了很多命题人员的青睐,经常在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考生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学生分析:初三(1)(2)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扎实,有一定的分析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之前的图文转换题的学习中,学生的兴趣较浓,所以在复习中,学生的兴趣应该很高。
但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和概括综合的能力较为欠缺,可能出现想到答案,却不知如何概括表达的情况。
所以,在复习中,要讲练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多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教学设想:图文转换题使近几年来较热门的考点,可以说是中考试卷中的一位常客。
它可考查的能力较为全面,可考查的范围较为广泛,考查内容也可多种多样,出题的角度也新颖多变。
所以,安排3课时,让学生复习。
在复习中,尽量让学生接触每一种题型,讲明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并配以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点和实练相结合,在练中掌握知识点。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小测:默写古诗词名句。
二、导入:完成一组练习:1、(北京市门头沟区2008)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之图文转换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之图文转换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陈燕霏[教学目标]1.读图表述:解读漫画、图标、新闻画面、历史画面、招贴画、宣传画等,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图画的形式、内容、含义进行表述。
2.读表表述:探究表格中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准确表述表格信息。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表,敏捷、准确地把握相关的信息,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述。
[教学难点]掌握读图和读表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考点分析]“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语言综合运用的考查目标包括理解:能在具体语境中识别各种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语言表达时的基本要求。
运用:能运用基本语文知识对具体语境中的语言现象作合理的判断分析;能正确地进行日常的书面表达、倾听和口头表达。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图文转换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辩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常见题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内容或寓意;根据图表内容补充结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同学们细心观察语文书封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图标,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它的含义吗?类似这样的中考题在语言综合运用中属于考点6——图文转换。
二.目标定向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包括读图表述和读表表述两方面,所以我们的复习目标是:1.读图表述:解读漫画、图标、新闻画面、历史画面、招贴画、宣传画等,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图画的形式、内容、含义进行表述。
2.读表表述:探究表格中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准确表述表格信息。
三.方法指引(一)读图表述1.读下面一则漫画,用简洁的的语言说出其含义。
铺路解题思路:(1)审题:题目中的图是什么类型的画?要求是什么?漫画;用语言简洁表述其含义。
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教案)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中华初中施飞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特点;2、了解漫画题命题形式;3、掌握漫画题答题要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漫画题答题要领。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历年中考导入:5.图文题。
(4分) (2008年·南宁市)仔细观察右边的这幅图,参照所给示例,为图中的女孩写一段赞美辞。
要求:语句通顺,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示例: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你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五、图文题:(每小题2分,共4分)(2009年·南宁市)16.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50字以内)参考答案:爸爸、妈妈(一对父母)相对而站,他们高高地举着一根横竿,并不停地催促孩子跨越,孩子却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发呆。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30字以内)参考答案:讽刺某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违反规律,拔苗助长。
五、综合题(共6分) (2010年·南宁市)21.最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沉着应对”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形成排比。
(2分)沉着应对,让花季更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未雨绸缪,让社会更和谐!(2)[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的?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40字左右。
(4分)参考答案:启发来源:“三个和尚没水喝”。
(1分)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对安全演练的意义认识不足,采取消极态度。
(1分)评论:【示例】观点:安全问题关乎人命,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措。
(汶川、玉树地震中都有因重视演练,沉着应对,无伤亡的学校。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专题复习》课件

第 一 课
+
图 表 (
流
专 时
程 图 )
题
二、明确概念,检查预习
二、明确概念,检查预习
图表
形式 以数字或其他形式代替文字的描述, 特点 一般包括表头、表注、标题等,
考查 能力
呈现相关信息较为直观 ①获取能力(快速、全面、准确、最大限度) ②解读能力(完整、准确、整合) ③运用能力(建立联系,判断问题,得出建议。)
小学
初中
高中
项 目 对 比
买零食 买玩具 买学习用品
47%
25%
12%
41%
31%
11%
12%
44%
77%
横向看数据变化 ①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_____
②对属于自己的零花钱如何开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_____ 越到高年级,用于买零食和玩具的花费就越 少,用于学习方面的开支就越多。
(七 板言 书方 )法
图表题目不要慌 标题表头要写全
最高最低转折点 找好规律标要点
归类概括语言简 提高能力看得见
六、补充新题,开拓思路
补充其他类型的图表题 (流程图)
【设计意图】随着命题改革的推进,图形已经 不仅仅局限于表格、漫画、徽标这几种类型, 它的涉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丰富,框架图、 火车票、邮票、安全标志、路线图、流程图等 各类更加贴近生活的图形也成为考试的一部分。 提供更多的题型,让学生多见多思,有利于学 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里为学生呈现两道流程 图类的题目,学生当堂完成后上台讲解,老师 明确答案,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折线图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分)
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三 《图文转换》教案

2018 河南中考《试题研究》第83页 第2题
二、作业
2018 甘肃省卷《试题研究》第83页 第4题
学生说说“图表类”题型答题注意事项
学生默读《试题研究》第82页答题方法指导,在书上圈点勾画
当堂练习、展示、修订
练习、交流、修改。
学生当堂练习、交流、修改。
图文转换题包括哪几种题型?
“图表类”题型都有哪些做题方法,需要注意什么?
4.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2)练习
2018 宿迁中考《试题研究》第83页 第1题
(二)微标类
(1)介绍、描述微标内容
【答题规范】这是一幅名为……的徽标,画面的中间/画面的主体是……,画面左面是……,右面是……,后面是……,上方是……,下方是……(介绍、描述徽标内容,要对其进行客观地介绍性说明,不添枝加叶,不带任何个人看法。说明的顺序可采用先中间再两边、由上
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等顺序。)
(2)欣赏徽标
【答题规范】这是一幅以为……主题的徽标+介绍画面+该徽标的寓意是……,表达了……的祝愿(体现了……的希望)。
具体答题步骤如下:
1.仔细观察徽标的各组成部分,分析徽标元素(外形、线条、色彩、涉及的时间、事件等)。
2.联系题干,明确徽标产生的背景、组织等。看该徽标是围绕什么活动设计的,由什么机构设计的。
(一)图表类
(1)图表信息提取题的解题思路如下:
1.审标题,明确解题方向。
2.找最大值与最小值,做统计。图表反映的只是现象的分项统计结果,试题则往往要求阐述某些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在观察图表的基础上再做些数值上的综合统计,才能准确地总结出某种规律。
3.多方位比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图表,读图时的关注点也不同:表格一一表格项目及数据变化;柱状图一一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饼状图各部分所占比例;坐标图一一曲线变化趋势。
中考语文 图文转换之图表类复习说课稿

图文转换之图表类一、教材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
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的数学课已接触过类似的题目,另外,在之前的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做过类似的题目,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
这一次系统的复习,只是更规范答题。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图文转换题的考试方向。
2.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
3.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四、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教学重难点:1.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
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方法: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相结合重实践轻理论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六、教学环节一、导入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PPT展示)二、讲授新课1、考纲解读“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挖掘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中的“图”包括: 1.图画 2.图表2、图文转换(图表类)试题考什么?①.介绍内容介绍图表相关内容,传递图表的信息②.结论推断根据图表内容,概括总结合理的结论③.提出建议根据图表,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3、读懂图表——规范答题怎么解答图表类题?例题探究1: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方法指导:图表题说到底其实就是材料分析题的变型,我们依旧可以按照“对象+怎么了”的模式进行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转换之图表类
一、教材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
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的数学课已接触过类似的题目,另外,在之前的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做过类似的题目,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
这一次系统的复习,只是更规范答题。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图文转换题的考试方向。
2.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
3.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四、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
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方法: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相结合重实践轻理论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六、教学环节
一、导入
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PPT展示)
二、讲授新课
1、考纲解读
“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挖掘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中的“图”包括: 1.图画 2.图表
2、图文转换(图表类)试题考什么?
①.介绍内容介绍图表相关内容,传递图表的信息
②.结论推断根据图表内容,概括总结合理的结论
③.提出建议根据图表,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3、读懂图表——规范答题
怎么解答图表类题?
例题探究1: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方法指导:图表题说到底其实就是材料分析题的变型,我们依旧可以按照“对象+怎么了”的模式进行解读。
第一步:找出叙述对象第二步:对对象进行描述(怎么了)
方法1: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
例题探究2:由图表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方法指导:找叙述对象时,关注表头标注。
在找到叙述对象后,抓描写的主要部分。
方法2: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
小结:方法: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
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 表头和表脚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
明确: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
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
三、当堂练习规范答题
1、 PPT出示习题学生当堂做师生交流解题过程
2、挑战《名师A计划》
四、课堂小结
解题思路:
介绍内容
弄清考点结论推断
提出建议
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
读懂表格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
符合题干要求
规范表达力求用语准确
合理归纳结论
板书设计
图表----------------文字
1、对象
2、比较(怎么了)
3、用词
4、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