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题及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图文转换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例1:【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图是文旅部公布的“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答案】2021年“五一”出游人数较疫情前同期(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出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
尽管2021年“五一”旅游收入较疫情前仍有差距,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但是与2020年相比增速已经超过200%,达到238%,反映出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假期成功的刺激了我国的消费。
详解】解答图表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从图表的标题看,图表所反映的是“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从具体的数据看,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出游人数较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达到2.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132.3亿元,比2019年1177亿元略少,但比2020年增加了2倍多,说明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经济已经基本恢复。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例2:【2021·天津·中考真题】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1~2020年XXX数量统计图材料二)5月17日,XXX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
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XXX建党100周年,XXX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图文转换

3
9.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 (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2016年G20峰会将于9月4—5日在我国杭州举行。下图是G20峰会的徽标,请仔细
图 标 读图,完成下面两道小题。(2016娄底中考) 类
绝大部分人闯红灯是看到别人闯就跟着闯; 也有不少人闯红灯是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交通法规意识; 真正有急事的并不多。 说明大家文明出行的意识不强,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文明出行的倡导。 13
3、下表是某机构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査结果。九年级某班据此开展 了“理性看待偶像崇拜”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题目。
拟题 描绘漫画的内容 揭示漫画寓意 谈谈启示
解题思路: ①读:认真读题,明确要求 ②看:仔细看图,捕捉信息 ③答:用词准确,规范答题
壹 活动一:图表类
数据有规律
例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班级准备出一期“感受汉字魅力,增加文化积淀”
题干
的壁报。下面的表格准备用于“汉字的发展”这一栏目,为了帮助大家明确主要信息,请
。
11
2、某同学从网上搜集到一则关于2005年底北京名人故居保护情况的统计材料,请你 综合下面表格的内容,提取一条信息,了解名人故居保护的现状。
保护情况 国家级
数量
6
比例
市级 38
列入保护
区级
32 34.71%
保护院落或普查登记 文物项目 42
未列入保护
222 65.29%
参考答案:至2005年底(时间段),北京名人故居(主体)大部分未列入保 护范围(分类),只有少部分受到不同类别的保护(分类)。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答案及解析1.标题:辩题:正方:“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反方:“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主持人:有人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
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手机,在我们打开它的一瞬间,弹出窗口跃入我们眼帘的无一不是图像。
我们无法否认图像处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读图”大行其道,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进行观点陈述。
【观点陈述】正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首先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进入“读图时代”,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知识、新闻、故事、娱乐等信息的需求。
其次,图像直观、使人印象深刻的特点节省了阅读时间。
还有,在解释真相、还原真相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即所谓“有图有真相”。
最后,图像传播能够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只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
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啃书本要轻松省力许多。
反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
图像的特点是浅显易懂,人们面对图像往往缺乏深入的思索和品味,而是被动地接受。
曾有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思维能力的下降。
不仅如此,“读图”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会因之而退化。
文字的阅读给读者提供跟多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读图正是缺少这样的“留白”。
另外图像充斥电视和网络,许多儿童是由电视图像“抱大”的,不少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和影视的感官刺激中不能自拔,可以说,人们为读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偿失。
【自由辩论】主持人:下面进入自由辩论,时间5分钟,由正方开始。
正方二辩: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之前,也是用图的,所谓“结绳记事”就是形象思维、直观思维。
例如一份繁琐的工作文件,如果加入一个树状图,各项步骤立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可以缩短阅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反方二辩:我们不否认图像的便利,但是当“读图”大行其道,媒体、网络就会刻意迎合读者庸俗、猎奇的心理,制作各类虚假浮夸的图像,使标题夸大其词,使图像充斥眼球。
中考语文二轮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二轮复习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2.【诗配画】如果请你为一本以思乡为主题的诗集设计一个封面,下面哪幅图片可供选择?请说明理由。
(2分)A B C我选择:理由是: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3.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3分)6.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
(4分)0.00%20.00%40.00%60.00%80.00%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200920102011【注】⑴ 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⑵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阴影。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 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专题06 综合性学习(信息概括、图文转换、对联标语)(测试)-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专题06 综合性学习(信息概括、图文转换、对联标语)(试题分值:12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1.(5分)【宣传标语】(2023·辽宁锦州·统考一模)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我们身边的红色资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材料一】近年来,锦州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相继开展了“追寻红色印记”等主题旅游活动,推出了“英雄城市红色游”“辽沈丰碑”等特色精品旅游路线,不断宣传推广树立“英雄红色之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锦州红”作为“中国红”的重要部分已走向全国。
(选自《锦州日报》》【材料二】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所在地——凌海市翠岩镇牤牛屯村,通过建立党员学习基地,开办特色党课,专业讲解党的百年历史,呈现了建党百年的辉煌历程。
省内外开展党建活动的各类团体、大中小学生、游客等慕名前来,接受红色洗礼。
作为红色遗址的牤牛屯村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面,充分发挥了教育作用。
(选自《辽宁日报》》【材料三】“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及展示工程”“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修缮工程”“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修缮工程”等三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顺利通过省级最终验收。
我们要加强红色文物保护修缮,为锦州这座英雄红色之城的建设贡献力量。
(选自东北新闻网)(1)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的三种方式。
(3分)(2)请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并根据画线句拟写宣传语的下半句。
(2分)辽沈战役是推动历史的转折点,而锦州战役又是这个关键转折中的关键。
这场战役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即将迎来锦州解放75周年之际,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启锦州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上句:决战辽沈奠定胜利基础下句:【答案】(1)(1)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充分发挥教育作用;(3)加强红色文物保护修缮。
(2)示例:振兴锦州开启奋进征程【解析】(1)考查提炼概括信息。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图文转换训练

2022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题专项:图文转换训练1.阅读下面三则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来源:《全球滑雪市场报告》)(1)用一句话概括2012年到2019年我国滑雪场滑雪人次和增速的情况,不超过20个字。
(2)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滑雪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仍远低于其他国家,滑雪活动参与率仅有1%,从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滑雪参与率低的原因,不超过60字。
2.阅读下面“招聘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部门职能”的角度概括“招聘流程”的两个特点。
(2)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尝试调整流程使其更为合理,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的我国进出口贸易报关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综合窗口”工作职能,不超过25个字。
(2)根据图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报关部门最大的工作亮点是什么?4.阅读下面两图,按要求回答问题下面两图是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的“新形势下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意愿”调研图,旨在全面了解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意愿,为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
图1:首选就业地区所占百分比图2:确定就业院校时考量的因素(注:满值为4)(1)综合两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
(不超过25字)(2)请根据图1,向政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不超过20字)5.阅读下边台州市基层文化俱乐部徽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徽标的内容。
(2)请阐述徽标的设计意图。
6.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言。
要求:①语言使用得当。
②字数在100~150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中考语文二轮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13.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 1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2分)
8.请说说此漫画创作缘起于哪则俗语,常表达怎样的意思?(2分) 9.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2分)
10.观看右边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共3分)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1.语文活动:请在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4分)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回答问题。(4分)
22.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分) 23.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
语言运用(10分) 请你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眉山人”的综合实践活动。24.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校园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2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 ②洗碗池――― 25.文明进社区 。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 (字数不超过50个)(3分) 26.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副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2分) 答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语文图文转换试题答案及解析1.表达与交流(共66分)【1】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6分)漫画题目:《记分簿挂在脸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漫画所表达的观点,并对观点作简要的论证。
(字数100字左右)【答案】分数只能代表当时学生考试的水平,而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好坏。
分数是对孩子学习的评测而已,所以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考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引导,多给予鼓励,不以“分”喜,不以“分”悲。
【解析】解答好漫画题的关键是审题。
只有仔细审题,才能看懂并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
审题方法:1、看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漫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
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应注意把上述几个方面所得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
解答漫画题也可分三步走。
第一,全面观察漫画。
它包括四个方面:①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②观察画面形成的特点、情景;③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④观察漫画的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二轮复习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2.【诗配画】如果请你为一本以思乡为主题的诗集设计一个封面,下面哪幅图片可供选择?请说明理由。
(2分)A B C我选择:理由是: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3.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3分)6.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
(4分)0.00%20.00%40.00%60.00%80.00%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200920102011【注】⑴ 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⑵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阴影。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 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真读下面漫画按要求完成问题。
(4分)8.请说说此漫画创作缘起于哪则俗语,常表达怎样的意思?(2分)9.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2分)10.观看右边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共3分)(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1分)(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1.语文活动:请在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
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4分)12.语文活动。
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13.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2分)1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2分)某中学对该校初三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快乐女声”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焦点访谈快乐女声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29%71%81%19%15.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
(2分)1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17.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
(4分)图形由地球、、三部分组成(2分)图形的寓意是:(2分)观察漫画《父与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18.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
(3分)19.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2分)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20.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分)21.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回答问题。
(4分)22.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分)23.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2分)语言运用(10分)请你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眉山人”的综合实践活动。
24.文明在学校。
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校园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2分)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②洗碗池———25.文明进社区。
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3分)26.文明你我行。
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副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大家的热议。
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2分)答27.情感升华。
通过这次活动,相信你有不少收获吧。
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段结束语,50字左右。
(3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5分)28.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
(3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8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1901年到2012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国家得主总量自然科学三项奖其他奖项2012年得主美国331235945英国11476381德国10268340法国6431331俄罗斯2713140中国1011【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30.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现状。
(3分)【材料二】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
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
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
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
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
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31.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
(3分)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和未来中国诺贝尔奖方面的发展,人们热切关注。
有人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对出下联。
(2分)上联:莫言得奖填补空白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读下面一份调查表,试用简要语言概括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变化规律。
(3分)中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阶段政治历史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类体育军事类其他高中18%47%20%7%8%初中9%68%15%3%5%小学高年级2%82%10%2%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滋养万物,孕育文化,请你参加“走近水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 34.将下面的歇后语和其相对应的答案连线。
(3分) A 竹篮打水 a 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B 大水冲了龙王庙 b 一场空 C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一物降一物35.下面是一副山水对联,请参照上联,根据意思对出下联。
(2分) (下联的意思是:寨寮溪溪水清澈,游来游去的鱼儿很肥。
) 上联:万松山峰挺佳木秀, 下联: 。
36.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补充填写下面的解说文字。
(3分)评卷人 得分二、其他(题型注释)37.学校开展“清新空气我先行”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4分)(1)阅读上面的漫画,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3分)(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分)这个标志中绿色的圆形(试卷上印刷为黑色)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这个标志中的白色部分像 ,它的寓意是 。
参考答案【答案】漫画中有七个树桩,中间一棵小树,一人手拿绳子坐在中间的一个树桩上发呆,他望着眼前这棵高不盈尺的小树一筹莫展,原本用绳子栓到树上自尽的想法落空了。
画下有一行字“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
漫画构图清晰,构思自出机杼,从人要自尽而不得的角度,反映树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令人发指而又发人深思。
【解析】介绍漫画的内容就是用说明性的文字,把漫画上的主要内容介绍出来,画面上有什么人,什么物,有多少,他们在做什么。
如上图中有七年小树桩,中间有一棵小树,有一个手里拿着绳子坐在中间的一个大树桩上,想什么事情。
他也许原来是想用绳子拴在树上上吊自杀的。
但是,眼前只有树桩和一棵小树。
漫画的下方有一行文字: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
漫画反映深义是树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漫画的特点是构图清晰,立意明确,从人要上吊自杀而不得的角度,反映树木被砍伐,生态被破坏的情景,启人深思。
考点:解读漫画2.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选A幅画,理由围绕“月亮是思乡之物”来展开说明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点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