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导线换位

合集下载

高原输电线路单回路塔换位方式浅析

高原输电线路单回路塔换位方式浅析

高原输电线路单回路塔换位方式浅析摘要:根据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实际情况,以控制电气不平衡度,确保电网的更安全稳定运行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单回路输电线路的换位方式。

通过列举、比较、分析单回路换位塔的形式,选择直线塔、耐张塔最优换位塔塔型。

关键词:输电线路;导线换位;不平衡度1、西藏高原输电线路换位的意义及方式1.1输电线路换位塔的意义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新建500千伏线路560.3公里(其中双回路2×15.736公里,单回路528.8公里),新建500千伏杆塔947基(其中耐张塔389基,直线塔556基,换位塔2基),线路曲折系数1.17,全线海拔在2900~5100m。

本工程属“藏东高山、高原区”地貌,工程所经区域全线高山大岭约占35%,峻岭约占15%,山区约占45%,丘陵约占5%,线路相对高差达800~1700m,地形坡度一般在35~65°左右,地形陡峭且地质破碎,设计、施工、运行环境恶劣。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单回路线路电压和电流不平衡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导线阻抗和导纳的负序与正序及零序与正序的耦合程度,线路平衡性越差,各序间耦合系数就越大,相应的不平衡度也就越大。

而导线相间的耦合系数与导、地线的空间布置有着直接的关系。

通过变换三相导线间的位置关系(即换位),以减小相间耦合系数是当前解决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电力系统不平衡度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在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必须要设计好导线的换位距离及换位方式。

1.2线路长度及架设方式对电气不平衡度影响的对比分析导线相序排列方式和线路长度是影响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重要因素。

按照运行电压500kV、系统正常时单回线路最大输送功率1350MW的系统运行条件,以2%作为输电线路不平衡度的限值,杆塔分别选取500kV单回路猫头塔、单回路酒杯塔时,在导线相序按照不同布置方式情况下,计算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 不同架设方式及长度下的线路不平衡度计算图从上图可以看出:线路电气不平衡度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输电线路中不平衡电容电流明显增大。

输电线路换位的原理

输电线路换位的原理

输电线路换位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输电线路中各相导线的相对顺序来达到平衡负荷的目的。

输电线路通常由三相导线组成,即A、B、C三相,当输电线路上的负荷不均匀时,某些相的电流过大,而其他相的电流较小,这会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输电线路进行换位。

输电线路换位的基本原理是,将输电线路中某些相的导线进行交换,使得每相导线的长度和电流分布均匀,从而平衡负荷。

具体来说,如果某相的电流过大,可以将该相的一部分导线与另一相的导线进行交换,使得该相的导线长度缩短,电流分布更加均匀。

同时,也可以将导线的排列方式进行交换,使得导线的排列更加合理,电流分布更加均匀。

输电线路换位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全相换位、部分换位和旋转换位等。

全相换位是指将输电线路中所有相的导线都进行交换;部分换位是指只对部分相的导线进行交换;旋转换位是指将输电线路中的导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旋转和交换。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换位方法。

输电线路换位的优点是可以平衡负荷,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换位,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不平衡度,避免某些相的导线过热或烧断,从而延长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

同时,换位还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中的电压降和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总之,输电线路换位是一种重要的输电技术,通过改变输电线路中各相导线的相对顺序来达到平衡负荷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换位方法,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所进线档导线换位相间距离探讨

变电所进线档导线换位相间距离探讨

收稿日期:1998-06-11变电所进线档导线换位相间距离探讨Investigat ion on Inter -phases Distance of Shift -phases of Conduct orsfor L ead-in Span in Subst ations宋金根(湖州电力局,浙江省湖州市,313000)[摘 要] 当输电线路两端变电所进出线相序不一致时,往往采用导线换位的方法,使线路首端和末端导线相序趋于一致。

文章关于变电所进线档导线换位相间距离的简化计算、导线排列方式的优选、进线档档距确定、导线张力控制等的建议,可供输电线路设计参考。

[关键词] 变电所 进线档 导线换位 相间距离 当输电线路两端变电所进线相序不一致时,往往通过输电线路上的导线换位来解决。

改变双回路终端塔上的三相导线布置方式,在变电所进线架至终端塔档内换位,使线路首端和末端导线相序趋于一致,这种换位方法简单可行,不增加直接投资,施工比较方便,在目前设计中采用得较多。

特别是在一些较短的新线路、老线路开口环入新变电所等工程中,更为实用。

在110kV 输电线路设计中,除110DSn 伞型终端塔(7738型铁塔)可作双回路终端塔外,对110JGu 3鼓型转角塔(7737型铁塔)的部分杆件进行修改补强后,亦可用作双回路终端塔。

本文对采用这两种塔型的变电所进线档导线换位相间距离进行简化计算,并作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导线排列方式的优选、进线档档距确定、导线张力控制等建议,供输电线路设计时参考。

1 相间距离计算1.1 计算原则导线在变电所进线门架上为水平排列,在终端塔上变至垂直排列,则档距中导线最接近处的净空距离主要决定于导线在终端塔上的布置方式,同时与两端挂点高差、档距、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

根据经验,进线档档距一般控制在30~70m ,弧垂较小,本计算将导线近似成直线,相应气象条件为无风无冰时。

1.2 数学模型设线路自变电所两相邻门架中心、垂直门架出线,出线方向对准双回路终端塔中心线,铁塔横担与线路方向垂直布置。

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问题的分析

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问题的分析

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问题的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特高压输电线路容量大、电功率大、电磁辐射强、波阻抗小,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可能影响到电力设备的灵敏度,提高线路损耗,降低输电线路运行效率。

因此,必须加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管理,确保输电线路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特高压线路;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循环换位引言特高压线路在长距离输电时,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保证工作质量,其中较为多见的手段之一是线路的换位。

新形势下,电力工程建设对提高我国社会发展质量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就需要重视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提高线路工程的设计质量。

1特高压输电线运行特点特高压输电线路范围广、输送距离远、运行环境复杂、气候多变,很多地区属于输电线路故障多发地区,容易遭到雷击等问题。

其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比较长,经过不同地区,线路很容易污染,所以对线路防污要求比较高;我国大部分特高压输电线路经过高寒地区,气候比较寒冷,输电线路很容易结冰,由于导线横截面积比较大、分裂数量多,所以导致覆冰超载、不均匀覆冰等问题;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档距长、电压等级高,线路受到风雨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风偏事故。

此外,由于我国特高压电网输电线路运行时间比较短,关于线路检修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因此,需要各运维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行检修技术和方案。

2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的必要性电力系统各项工作均带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这种风险往往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而升高。

特高压线路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设备的大面积损坏,人员直接碰触特高压线路,则可能受到强电流电击快速死亡。

为提升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作业安全性,各地在进行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建设时,多以固定间隔为基准进行一次线路换位,维持三相电压的平衡。

3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措施3.1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换位要点某地进行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建设,因地处沿海区域,每年均存在90d以上的强风天气。

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的换位问题

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的换位问题
(3)悬空换位:在耐张绝缘子串的外侧每相导线上另外串接一串绝缘子,然后通过一组特殊的跳线交叉跳接以完成三相导线位置的变换。这种换位方式不需要特殊设计杆塔,只需利用一些常规的耐张型杆塔,且导线在档距中不交叉,跳线的位置也比较清晰。不过为换位而特殊串接的绝缘子串是承受相间电压的,应选择具有相应的绝缘强度。而且串接的一组绝缘子串和跳线距杆塔有一段距离,安装和检修比较困难,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
输电线路换位循环长度实际上并不取决于对电信线的干扰影响,而是取决于电力系统内所容许的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度。在选择输电线路换位循环的长度时,要针对线路在建设和运行中的具体条件进行计算,以估计延长换位循环所引起的电流和电压不对称度是否超过容许值,同时要研究是否采取比增加导线换位更为合理的其他消除不对称的措施。换位循环长度的选择应从电力系统的整体考虑,并为系统发展留有适当余地,不能单纯的仅仅计算某一条线路的局部情况。对于长线路,由于具有很大的电容电流,每个换位距离中各相参数和相间参数的差别比较大,所引起的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是经常起作用的。计算表明:线路长度在100 km以下可以不进行导线换位;两个变电所之间的长度在200~250 km左右,进行一个换位整循环,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一般不会超过容许值;对于500 kV线路,换位循环的长度可增大到300 km左右。
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的换位问题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当三相导线的排列不对称时,各相导线的电抗就不相等。即使三相导线中通过对称负荷,各相中的电压降也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三相导线不对称,相间电容和各相对地电容也不相等,从而会有零序电压出现。所以规定:在中性点直接地的电力网中,当线路总长度超过100km时,均应进行换位,以平衡不对称电流;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为降低中性点长期运行中的电位,平衡不对称电容电流也应进行换位。

50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AC相导线悬空换位

50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AC相导线悬空换位
中图分类号 : TM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 7229(2003) 03 - 0037 - 02
Aerial Position Change of AC Phase Conductor for 500 kV Overhead Single -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编制诊断程序时 , 应该有效合理地使用电网实时数 据库中的动态数据 ,总之 ,利用这种算法是比较有效 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 , FDD 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 , 应 用在电网中是十分适当的 。采用任何 FDD 方法都 是为了提高故障的检测率 , 降低误报率 , 漏报率 , 推 断出故障发生的准确时间 、故障的部位以及发生故 障的范围 。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讲 , 由于电网的复 杂故障分离是当前的前沿课题 , 以 FDD 为中心的容 错控制系统的研究 ,即根据电网的不同故障 ,实时更 换控制器或调整控制的参数 , 达到使系统稳定的目 的 ,从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也是 FDD 研究中诱人的 课题 。
(责任编辑 :李连成)
图 2 耐张换相绝缘子串安装图
图 3 换位跳线间隙图
(下转第 41 页)
第3期
FDD 在电网技术中专家系统故障诊断法的原理框图
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法是利用计算机的推 理能力 ,电力专家的丰富经验及电网中的因果关系 , 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的飞速发展 , 预示这种 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图 5 优化换位
从图 4 、图 5 可以看出 ,传统换位方式导线跳接 复杂 ,500 kV 输电线路常采用多分裂导线 ,悬空换 位绝缘子串重又长 ,担心采用悬空换位有可能带来 不安全因素 。
近年来 ,随着换位理论研究的深入 ,演化出一种 全新的优化换位方式 ,它类似上述的 AC 相换位 ,为 500 kV 输电线路悬空换相创造了条件 , 带来了方 便。

输电线路更换导线作业指导书

输电线路更换导线作业指导书

输电线路更换导线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及背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线作为输电线路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传输效率。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旧有的导线可能存在老化、损坏或技术性能不达标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换导线的作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输电线路更换导线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作业准备1. 了解输电线路情况:包括线路长度、线路类型、导线型号、导线故障情况等。

2. 确定更换导线的原因:例如老化、损坏、技术性能不达标等。

3. 确定更换导线的计划和时间: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维护计划,确定更换导线的具体时间和作业计划。

4. 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根据导线更换的具体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导线、绝缘子、连接件、工具等。

5. 安排作业人员:根据作业的复杂程度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三、作业步骤1. 施工前准备:a.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导线更换的具体要求和线路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作业顺序、作业区域划分等。

b. 安全措施:明确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醒等。

c. 现场勘察:对作业区域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d. 材料准备:检查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准备情况,确保施工所需的导线、绝缘子、连接件等一切准备就绪。

2. 施工作业:a. 导线拆除:根据施工计划和作业顺序,先拆除旧有的导线,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周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b. 安装新导线:根据导线的型号和规格,进行新导线的安装,确保导线的牢固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c. 绝缘子更换:根据需要,对绝缘子进行更换,确保绝缘子的完好性和绝缘性能。

d. 连接件安装:根据导线的连接要求,进行连接件的安装,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电气性能。

e. 导线张紧:根据导线的张力要求,进行导线的张紧调整,确保导线的合理张力和导线的垂直度。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换位次数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换位次数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换位次数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是指将三相电源的相序进行循环交换,以达到平衡负荷、减小电流不平衡度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换位次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下面将从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定义、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定义。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是指将三相电源的相序进行循环交换,即将A相、B相、C相的位置进行调换,从而改变电源的相序。

在三相电源中,相序的改变会导致电流的变化,从而影响电网的运行状态。

因此,通过循环换位可以实现电网的负荷均衡,减小电流不平衡度,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原理是基于对称分量理论。

根据对称分量理论,任意一个三相电压或电流可以分解为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

正序分量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幅值和相位都相同,负序分量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幅值相同但相位相差120度,零序分量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幅值为零。

在三相电源中,正序分量是主要的工作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是不平衡的分量。

通过循环换位可以改变电源的相序,从而改变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的分布,实现负荷均衡和减小电流不平衡度的目的。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换位次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换位次数越多,电网的负荷均衡效果越好,电流不平衡度越小。

然而,换位次数过多也会增加电网的运行复杂度和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电网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合适的换位次数。

三相输电线路循环换位的换位次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电网的负荷分布情况是影响换位次数的重要因素。

如果电网的负荷分布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负荷不平衡现象,那么需要增加换位次数来实现负荷均衡。

其次,电网的运行状态也会影响换位次数。

如果电网的运行状态稳定,负荷变化较小,那么换位次数可以适当减少。

另外,电网的容量和负荷率也会对换位次数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ud旧nx一on{u d00xIO门huonwe- 输电线路导线换位(。

ondueto:transposi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变换输电线路三相导线的空间位里,以减少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性。

交流架空墉电线路的三相导线,在空间的排列位!是不对称的,特别是三相导线呈水平排列的线路,不对称程度更大。

由于三相导线在空间的位t不对称,导致各相导线的电容和电感值不同,即各相的阻抗和导纳不相等,这就引起了负序和零序电流。

过大的负序电流会引起电力系统内电机的过热。

而零序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灵敏度较高的接地继电器的误动作.翰电线路的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也可能对电信线路产生干扰影响。

输电线路导线换位的结果,是使在一条线路上各相导线处在某一空间位t的长度分布尽t接近,这样各相参数的差异就会缩小,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性也能够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经过位t变换三相导线 a .OC 又恢复到原来的相序排列,称为一个换位整循环。

换位循环的典型布置如图 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一条线路进行一个换位整循环,图2为一条线路进行两个换位整循环。

进行 1 11兰万了了6 图1一个换位循环布里 l一线路的长度几次整循环换位视线路的长度而定。

换位方式根据线路在换位处所使用的杆塔型式┌────────┐│1.,二阅l │├────────┤│__上三”一毛犷二│└────────┘图2两个换位循环布! l一线路的长度不同,导线换位通常有直线换位、耐张换位、悬空换位和附加旁路跳线架换位四种方式。

(1)直线换位。

利用导线呈三角排列的直线型杆塔进行滚式换位。

如图3所示,这种换位方式,采用常规直线型杆塔,节省投资,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检修均比较简便,但导线在档距中因换位而出现交叉。

在硬冰严宜地区为了避免不同相导线因砚冰不平衡造成闪络,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困难,特别是用千超高压翰电线路,运行安全可靠. ~一一,寸一、~一_一图3直线换位 (2)耐张换位.利用特殊设计的耐张型杆塔,通过跳线交叉换接,完成三相导线的位置变换。

如图4所示,这种换位在杆塔上实现,可以避免导线在档距中交叉。

但杆塔上绝缘子串增多,跳线布里比较复杂,施工┌──┐│践另│├──┤│犷│└──┘图4耐张换位安装和运行检修不如直线换位简便,间隙验算也比较复杂。

(3)悬空换位.在耐张绝缘子串的外侧每相导线上另外申接一申绝缘子,然后通过
一组特殊的跳线交叉跳接以完成三相导线位置的变换。

如图5所示,这种换位方式不需要特殊设计杆塔,只需利用一基常规的耐张型杆塔,且导线在档距中不交叉,跳线的位置也比较浦晰。

不过为换位而特殊申接的绝缘子串是承受相间电压的,应选择具有相应的绝缘强度.而且申接的一组绝缘子申和跳线距杆塔有一段距离,安装和检修比较困难,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

(4)附加旁路跳 /b 图5悬空换位线架换位。

利用干字型耐张塔或转角塔并在其近旁附设一组小型架构,架一小段旁路导线转接跳线,通过跳线换接进行导线换位。

如图6所示,这种换位方式虽然增加了旁路导线和架构,但其布里清晰,施工安装并不图6附加旁路跳线架换位换位循环长度早期建设的翰电线路一般都认为导线换位应尽可能多些,以使线路参数更加对称均衡,减少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性,避免对电信线路产生干扰。

中国曾规定:导线三角排列的翰电线路,一个换位整循环的长度一般不超过48km;其他排列方式的线路,尽量不大于24 km。

但是设计计算分析和运行实践经验表明,换位是愉电线路的薄弱环节,换位过多不但增加线路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而且会削弱线路的电气和机械强度,降低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经过对电信线路干扰间题的深人研究,认识到导线换位对减少干扰实际上不起多大作用。

愉电线路对电信线路的电磁干扰和静电影响,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非线性以及发电机不对称运行时加在线路上的高次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所引起的。

在通常情况下,摘电线路与电信线路间的距离比输电线路导线间的距离以及导线对地距离要大得多,输电线路的静电场在通信线处是很小的,对通信线路所产生的静电干扰影响是很轻徽的.最大的静电干扰,可能是由电压谐波的零序分量所引起的,但在正常的全相运行方式时其值也很小. 至于谐波电流所引起的电磁干扰,各对称分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正序和负序电流不直接流人大地,随着愉电线路和电信线路相对距离的增大,由正序和负序电流引起的电磁影响急剧衰减,到电信线处实际几乎已没有影响。

只有谐波电流的零序分盘流人大地,而且地中电流的等值深度可与输电线路和电信线路间的距离相比拟。

但是也只有基波的零序电流值才直接与换位循环长度有关系,并且它对电信线的干扰影响也是很徽小的。

输电线路换位循环长度实际上并不取决于对电信线的干扰影响,而是取决于电力系统内所容许的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度。

在选择输电线路换位循环的长
度时,要针对线路在建设和运行中的具体条件进行计算,以估计延长换位循环所引起的电流和电压不对称度是否超过容许值,同时要研究是否采取比增加导线换位更为合理的其他消除不对称的措施。

换位循环长度的选择应从电力系统的整体考虑,并为系统发展留有适当余地,不能单纯的仅仅计算某一条线路的局部情况。

对于长线路,由于具有很大的电容电流,每个换位距离中各相参数和相间参数的差别比较大,所引起的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是经常起作用的。

计算表明:线路长度在100 km以下可以不进行导线换位;两个变电所之间的长度在200~250 km左右,进行一个换位整循环,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一般不会超过容许值;对于500 kV线路,换位循环的长度可增大到300 k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