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6高考北京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6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1 2 3 4 5框号选项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 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散D 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 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 的量。
【生物】2016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精校解析版)

北京卷1.(2016·北京卷,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2.(2016·北京卷,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3.(2016·北京卷,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4.(2016·北京卷,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2016·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29.(2016·北京卷,29)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
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性免疫反应。
2016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精】

2016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6分)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如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23456A减数分裂减Ⅱ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数目变异易位重复倒位C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单细胞真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D生态系统无机环境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A B.B C.C D.D2.(6分)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3.(6分)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4.(6分)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6分)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4分)6.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刺激机体产生性免疫反应.(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发呢呗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抗体组别未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实验组i ii对照组1iii iv对照组2同ii同ii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正式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7.(18分)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1)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形状,可通过交判断该形状是否可以遗传,如果子代仍出现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性突变基因,根据子代,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由图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结合后,酶T的活性,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3)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F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请结合图从分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4)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体(2#)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请判断在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陈述理由:.(5)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2#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8.(16分)嫁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使用的一项农业生产技术,目前也用于植物体内物质转运的基础研究.研究者将具有正常叶形的番茄(X)作为接穗,嫁接到叶形呈鼠耳形的番茄(M)砧木上,结果见图1.(1)上述嫁接体能够成活,是因为嫁接部位的细胞在恢复分裂、形成组织后,经形成上下连通的输导组织.(2)研究者对X和M植株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可知,M 植株的P基因发生了类似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变异,部分P基因片段与L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L基因(P﹣L).以P﹣L为模板可转录出,在上翻译出蛋白质,M植株鼠耳叶形的出现可能与此有关.(3)嫁接体正常叶形的接穗上长出了鼠耳形的新叶.为探明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相关检测,结果见表.M植株的叶X植株的叶接穗新生叶实验材料检测对象P﹣L mRNA有无有P﹣L DNA有无无①检测P﹣L mRNA需要先提取总RNA,再以mRNA为模板出cDNA,然后用PCR技术扩增的片段.②检测P﹣L DNA需要提取基因组DNA,然后用PCR技术对图2中(选填序号)位点之间的片段扩增.a.Ⅰ~Ⅱb.Ⅱ~Ⅲc.Ⅱ~Ⅳd.Ⅲ~Ⅳ(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推测嫁接体中P﹣L基因的mRNA.2016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6分)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如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23456A减数分裂减Ⅱ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数目变异易位重复倒位C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单细胞真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D生态系统无机环境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A B.B C.C D.D【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解答】解:A、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还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正确;B、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倒位、易位、缺失、重复,B错误;C、单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细胞,单细胞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真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C正确;D、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其中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D正确。
高考理综生物(北京卷)试卷解析

2016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答案与解析1.D【解析】D选项,细胞分裂间期发生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不会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D错误,为本题答案。
2.D【解析】A选项,无氧条件酵母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故该选项错误;B选项,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且可以产生ATP,故该选项错误;C选项,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故该选项错误;D选项,ADP合成ATP的过程中,需要ADP、Pi、能量以及相关酶的催化,故该选项为正确答案。
3.A【解析】A选项,由题干可知,F区豹易得病,说明其与T区豹的基因库组成会有不同,所以T 区豹与F区豹交配时,会增加F区豹的基因多样性;B选项,豹的性别由X、Y性染色体决定,后代性别比例理论值应是1:1,所以性别比例不会有较大改变,此选项错误;C选项由题干可知,增加豹的数量,并没有增加物种种类,所以F区的物种丰富度不变,此选项错误;D选项,由题干可知,豹的数量有增加,说明致病基因频率下降,此选项错误。
4.B【解析】A选项,运动需要能量,长时间运动需要动用糖原,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供能,此选项正确;B选项,失水过多,为了体内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应该分泌增加,所以此选项错误;C选项,踢球活动的完成,需要神经与肌肉的协调,此选项正确;D选项,踢球是复杂的躯体运动,躯体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所以此选项正确。
5.C【解析】A选项,14CO2在被叶肉细胞吸收后,在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光合作用暗反应中被固定、还原,转化成有机物,故该选项正确;B选项,由图可知,发育早期营养器官14C所占比例远高于生殖器官,而14C来源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故该选项正确;C选项,由图可知,发育早期营养器官14C所占比例远高于生殖器官,到了中后期才逐渐接近,故该选项错误,为本题答案;D选项,本实验确实研究了正常光照和遮光70%这两种不同的光强下光合产物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类器官中的分布,故该选项正确。
2016高考生物-北京卷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北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答案】D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 TP的过程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A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答案】B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9.(16分)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
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
2016高考北京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

序言面对高考,琳琅满目的教辅,题海无边而且错误百出,唯有真题是师生的正确导航。
2018年7月,有同行提出将真题分类做ppt。
承蒙各位志同道合同行的鼎力支持,2018—2016全国各地真题精校对、分章汇编及做ppt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老师本着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态度,多次校对、认真作图,修改了很多错误的真题图片和错误文本。
现将参与人员名单公布如下:江苏盐城大丰中学吴长胜、广东湛江二中宋晨光、安徽黄山歙县中学姚胜、福建平潭流水中学曾英、江苏扬州杨滢、江苏连云港厉庄高中万晓涛、江苏盐城响水教师发展中心袁前、江苏省泰兴中学殷俊才、江苏泰州靖江斜桥中学崔建栋、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蒙庚阳、江苏常州第五中学史晓瑾、江苏盐城东台安丰中学王忙根、广东李凡洁、浙江文亮沈彧骏、山东淄博市临淄中学崔文德、湖北黄石七中张真、安徽阜阳颍上一中张彪、湖北孝感汉川一中骆龙、山西晋中和顺一中贾若冰、湖北黄冈市第一中学徐清、山东青岛诺课中学高榛、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肖宁、陕西商洛柞水中学蒋立锋、四川巴中南江中学罗利平、四川成都川师大实验外国语学校吕红萍、河南民权一高杨合理、湖南祁阳一中罗微、河北邯郸涉县一中郜宇、河南永城市高级中学孙玉婉、四川广安邻水中学冯小民、浙江省建德市寿昌中学陈琴玉、江西景德镇二中罗小滨、安徽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乔可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刘永武、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刘子明、河北邢台清河中学范燕军、广东普宁华美实验学校李应勇、湖南省长沙市地质中学陈聪、河北卢龙一中刘晓菊、广东揭东第一中学黄晓双、辽宁丹东一中朱男、湖南株洲四中罗雪非、吉林桦甸第四中学宋冬梅、江苏徐州九里中学王瑞民、江苏南通金沙中学钱益锋、山东潍坊临朐中学尹涛、新疆马建新、河南郑州郑大二附中李鑫、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孙志涛、山东鱼台一中翟文灿、甘肃武威杨穆穆、江西南昌进贤一中周英、永川中学蓝泽桂、江苏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黄建华、重庆綦江中学陈纯福、江苏泰州兴化市第一中学徐宜提供试卷:天津市林亭口高级中学田惠文、浙江温州林祖宝、浙江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牛延琴、浙江省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李先明、北京杨镇一中于婷婷、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李卫顺这些工作都是一线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抽空做的整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同行使用时发现错误请及时告知、指正。
教师版:2016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逐题解析(正式版)

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 染色体 Y 染色体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易化)扩散 D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参考答案】D考点:组成细胞的分子、物质跨膜、细胞分裂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 转化为ATP 的过程 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 需要酶的催化 【参考答案】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 ,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细胞内由ADP 转化为ATP 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 错误。
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ADP+Pi+能量−→−酶ATP;C错误,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ATP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 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正确。
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认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
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
引入T区的豹后,引入的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
考点:生物多样性、种群特征、群落、生物进化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全国卷Ⅲ)+Word版

2016全国高考全国理综卷Ⅲ生物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 侧的IAA 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 侧与胚芽鞘c 侧的IAA 含量不同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 而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 量小于a’的输出量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 1全部表现为红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
面对高考,琳琅满目的教辅,题海无边而且错误百出,唯有真题是师生的正确导航。
2018年7月,有同行提出将真题分类做ppt。
承蒙各位志同道合同行的鼎力支持,2018—2016全国各地真题精校对、分章汇编及做ppt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老师本着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态度,多次校对、认真作图,修改了很多错误的真题图片和错误文本。
现将参与人员名单公布如下:江苏盐城大丰中学吴长胜、广东湛江二中宋晨光、安徽黄山歙县中学姚胜、福建平潭流水中学曾英、江苏扬州杨滢、江苏连云港厉庄高中万晓涛、江苏盐城响水教师发展中心袁前、江苏省泰兴中学殷俊才、江苏泰州靖江斜桥中学崔建栋、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蒙庚阳、江苏常州第五中学史晓瑾、江苏盐城东台安丰中学王忙根、广东李凡洁、浙江文亮沈彧骏、山东淄博市临淄中学崔文德、湖北黄石七中张真、安徽阜阳颍上一中张彪、湖北孝感汉川一中骆龙、山西晋中和顺一中贾若冰、湖北黄冈市第一中学徐清、山东青岛诺课中学高榛、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肖宁、陕西商洛柞水中学蒋立锋、四川巴中南江中学罗利平、四川成都川师大实验外国语学校吕红萍、河南民权一高杨合理、湖南祁阳一中罗微、河北邯郸涉县一中郜宇、河南永城市高级中学孙玉婉、四川广安邻水中学冯小民、浙江省建德市寿昌中学陈琴玉、江西景德镇二中罗小滨、安徽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乔可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刘永武、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刘子明、河北邢台清河中学范燕军、广东普宁华美实验学校李应勇、湖南省长沙市地质中学陈聪、河北卢龙一中刘晓菊、广东揭东第一中学黄晓双、辽宁丹东一中朱男、湖南株洲四中罗雪非、吉林桦甸第四中学宋冬梅、江苏徐州九里中学王瑞民、江苏南通金沙中学钱益锋、山东潍坊临朐中学尹涛、新疆马建新、河南郑州郑大二附中李鑫、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孙志涛、山东鱼台一中翟文灿、甘肃武威杨穆穆、江西南昌进贤一中周英、永川中学蓝泽桂、江苏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黄建华、重庆綦江中学陈纯福、江苏泰州兴化市第一中学徐宜提供试卷:天津市林亭口高级中学田惠文、浙江温州林祖宝、浙江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牛延琴、浙江省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李先明、北京杨镇一中于婷婷、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李卫顺
这些工作都是一线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抽空做的整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同行使用时发现错误请及时告知、指正。
(QQ群号:826304328)
2016年高考北京卷生物试题
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
..的选项是
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
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
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
..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29.(16分)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 )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
为了寻找治疗EV 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 表面的糖蛋白(EV -GP )作为 刺激机体产生 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 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 -GP 抗体的
水平。
据图1,应选取 的血液分离记忆B 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图1 图2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
据图2,抑
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 。
(4)EV -GP 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
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 、B )与
EV -GP 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图3
① 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ⅰ、ⅱ、ⅲ、ⅳ处(填“A ”或“B ”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② 若A 、B 与EV -GP 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
应 。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 、B 与EV -GP 结合的位点不同。
基于上述
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 病提供两种思路: 。
1.5
1.0
0.5
5
血浆稀释度
抗体相对浓
度
ⅠⅡⅢⅣⅤⅥ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
单克隆抗体编号
依次加入表达EV -GP 的细胞测定荧光强度
混匀
混匀、离心、弃上清液混匀、离心、弃上清液
30.(18分)
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
(1)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性状,可通过交判断该性状是否可以遗传。
如果子代仍出现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性突变基因,根据子代,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
(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由图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
乙烯与结合后,酶T的活性,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
剪切产物进
入细胞核,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3)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
1# 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F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
同。
请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
(4)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2#)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
请判断在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
陈述理由:。
(5)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
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2# 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
31.(16分)
嫁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使用的一项农业生产技术,目前也用于植物体内物质转运的基础研究。
研究者将具有正常叶形的番茄(X )作为接穗,嫁接到叶形呈鼠耳形的番茄(M )砧木上,结果见图1。
(1)上述嫁接体能够成活,是因为嫁接部位的细胞在恢复分裂、形成 组织后,经
形成上下连通的输导组织。
(2)研究者对X 和M 植株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2。
由图可知,M 植株的P
基因发生了类似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变异,部分P 基因片段与L 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 -L 基因(P -L )。
以P -L 为模板可转录出 ,在 上翻译出蛋白质,M 植株鼠耳叶形的出现可能与此有关。
(3)嫁接体正常叶形的接穗上长出了鼠耳形的新叶。
为探明其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相关
检测,结果见下表。
① 检测P -L mRNA 需要先提取总RNA ,再以mRNA 为模板 出cDNA ,然后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片段。
② 检测P -L DNA 需要提取基因组DNA ,然后用PCR 技术对图2中 (选填序号)位点之间的片段扩增。
a .Ⅰ~Ⅱ
b .Ⅱ~Ⅲ
c .Ⅱ~Ⅳ
d .Ⅲ~Ⅳ
(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推测嫁接体中P -L 基因的mRNA 。
嫁接体
接穗
砧木
Ⅰ
ⅡⅢ
Ⅳ
图1图2
X 植株
M 植株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C
29.(16分)
(1)抗原特异
(2)甲
(3)Ⅲ和Ⅴ
(4)①方案一:ⅰ B,ⅱ A,ⅲ无关抗体,ⅳ A
方案二:ⅰ A,ⅱ B,ⅲ无关抗体,ⅳ B
②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
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
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答出两种思路即可)
30.(18分)
(1)自显表现型的分离比
(2)R蛋白被抑制
(3)有
杂合子有野生型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T,最终阻断乙烯作用途径(4)2# 与野生型杂交,F1中突变基因表达的R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导致酶T持续有活性,阻断乙烯作用途径,表现为无乙烯生理反应,其表现型与2# 一致,因此突
变基因为显性
(5)推迟
31.(16分)
(1)愈伤细胞分化
(2)重复mRNA 核糖体
(3)①反转录② c
(4)从砧木被运输到接穗新生叶中,发挥作用,影响新生叶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