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动画(动画演示地理素材有声效)

合集下载

41水循环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2019)

41水循环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2019)
炎炎夏日,当你来到一片森林 里时,会感觉到凉爽,这是因 为蒸发、蒸腾能减缓地面或者 植物温度升高的幅度。
(3)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促进全球能量交换,影响全 球气候和生态
(1)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 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 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2)同时,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 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 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影响:改变地表径流 的空间分布状况
新课讲解- 02 自然界的水循环
人工 降雨
开采 地下水
修建 梯田
影响大气降水
影响地下径流、地下空 洞、地面沉降或塌方。
增加下渗,调节径 流的变化
新课讲解- 02 自然界的水循环
植 被 对 水 循 环 的 影 响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活动:观察下列案例及图片,归纳水循环的意义。
植树造林 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植被可涵养水源)
人工降雨
增加了降水
跨流域调水 调节地表径流的空间分配,调入区蒸发下渗增加
修建水库 调节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增加蒸发下渗 城市道路硬化 下渗、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围湖造田
主要影响地表径流(湖泊可以调蓄河流水量;围湖造田后 湖泊调蓄河流水量的能力减小,将会加大下游洪涝和旱灾)
新课讲解- 0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不同
河流:16天
湖泊水:17年
深层地下水::2500年
永久积雪:9700年
不同水体的更新时间不等,很多类型的水体取用后难以恢复,
一般不宜作为长期稳定的供水水源
四、洪涝灾害与防治
1.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洪水灾害概念 雨涝灾害概念 灾害自救措施。94-95页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件)(共20张PPT+视频).ppt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件)(共20张PPT+视频).ppt

人工增雨:向云中播撒 催化剂,对一个地区上 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 的云层施加影响,使降 水量增加的措施。
在自然界中,水能以 (气态)、(液态)、(固态) 三种状态存在。
水的三态分别对应: 气态→水蒸气
液态→水
固态→冰
水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
气态→水蒸气
(气态)
固态→冰
(液态)
(固态)
单元回顾
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 上的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 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 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水在 自然界不断循环。
较大的冰粒降落到地面。
气温0℃以上,四季都有。 气温0℃以下,一般冬季。 气温0℃以上,多夏季或春夏之交。
相同点
云层中水汽变化而成的,本质都是水, 降水的不同形式。
六年级 科学

第11课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茶尔完小
天空中的水来自哪里?
①植物的蒸腾;
②地表上层水的蒸发; ③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天上的水又到哪里去了?
课堂小结
1.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我们称之为水循环。 2. 大气层中水汽的循环是(蒸发-凝结—降水—蒸发)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凝结
蒸发
降水
3、人工影响天气:是指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 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人工增雨、人工 防雹、人工消雾、人工防霜冻。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以下的冰块、塑料袋、湿土、水等模拟 的是水循环中的什么?
冰块(高空中的低温环境)
水 (湖泊海洋)
凝结




塑料袋 湿土(陆地)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模型(实验视频)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视频)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1

《水循环》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1
A.我国冬季的西北季风有助于①环节实现 B.从数量来看③等于④
C.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对⑤环节的调控 D.②环节需要吸收太阳辐射能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D )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水循环
4.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C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 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温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 现象的出现
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 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答案
Hale Waihona Puke 跟踪训练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b__水__汽__输__送,f__下__渗____,g_地__下__径__流_。 (2)图中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水量最大的是___丙_____,其名称是____海__陆__间__循__环____。 (3)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影响水循环,其中对____地__表__径__流______环节影响最大。 (4) 列 举 人 类 调 节 水 资 源 时 空 分 布 不 平 衡 的 主 要 方 式 :修__建__水__库__________ 、 ____跨__流__域__调__水____。
学习目标
1. 综合思维:运用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 环各环节的影响。
2. 人地协调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图4-8黄土高原鱼鳞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高中地理中国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共36张ppt)

高中地理中国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共36张ppt)
e下渗,f 地下径流 a蒸发,b 降水
g 植物蒸腾 和蒸发,h降水
3.原因
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__三___态____变化 外因:太__阳__辐___射__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 2.进行能量交换和 物质迁移 。 3.塑造 地表 形态。
应用体验 2022年6月,中山市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海绵城 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 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为海 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2.河流与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 (1)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 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 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 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
(2)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 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海上内 海洋和海洋 循环 上空之间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 不断地更新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 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 量交换; ③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地表形态
拓展延伸
图表比较法理解水循环
1.影响下渗的因素 (1)降水强度、历时长短: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降水 历时越长,越利于下渗。 (2)地表起伏状况:地表起伏越小,水流速度越慢,越利于下渗。 (3)植被覆盖状况:植被覆盖程度越高,越利于下渗。 (4)土壤状况:土质越疏松,越利于下渗。
答案:C
解析:第2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气降 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 为蒸发。

人教版地理《水循环》课件ppt

人教版地理《水循环》课件ppt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6.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6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 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 缓了。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思考】 图中涉及到几种 水体?它们之间 的补给关系是怎 样的?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
水汽输送
蒸植 腾物

水蒸
降 水


蒸发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2.类型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陆地内循环(蒸发→降水)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拓展】水体 补给关系
湖泊对河流具有蓄洪补枯、调节径流的作用
1.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高一地理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共29张PPT)

《水循环》教学PPT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

《水循环》教学PPT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

课堂小结
再见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1 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
水循环有那些主要环节?
水循环示意图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2 水循环的类型
凝结
降 水
水汽输送
蒸发
海 陆
凝结

循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发 海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2 水循环的类型
凝结
植 物 蒸
降蒸 水发

凝结 陆上内循环
降水
蒸发、植物蒸腾 陆地水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活动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小组间互相讨论,分析这些人类活动 是对水循环哪些环节的干预?)
此处引用资源“【活动设计】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请提前下载并发送给学生。
总结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蒸腾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陆地水的蒸发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 没有影响,而在局部地区可以对地 表径流施加某些影响。
第三章 地球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新课导入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 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 水没有增多?
新课导入
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 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 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 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 定的解释科学吗?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 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 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