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中生物实验试题中的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例析新课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聚焦学生解题思维

例析新课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聚焦学生解题思维

力、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 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索活动 , 丽不只是被动地学 习知 识 。 闲此 , 如 何 在符合 新 课程理 念 的教学 疗式 下 ,
在实验 教 学 中聚焦 学生 的鳃题 思维 , 提 高学 生 解题 能 力, 教 师 就需 要摆 脱 以往 的题 海 战 术 , 探 索 一 条新 的
景 中运 册 一 些 实 验 的基 本 原 理 和 方法 解 决新 题 的
登形式 、 包索在片层上的分布 、 基粒与基质的关系 , 才 有可能深刻理解光合作肘和光反应和暗反应及其相 互关 系 。 因此 , 在教 学 内容处 理 上 , 笔者 把 本节 课 的教 学分为验证色素存在——提取叶绿体色素 ; 探究色索 的种 类— —分 离色 素实 验 。 2 . 2 学 生情 况分析
2 . I 教 学 内容 处理
“ 叶绿 素 中色素 的提 取 和分 离 ” 实 验 是 高 中生 物
2 3 . 1 把握该实验的高考考查特点 通 过对 近 年各 地 高考 生物 试题 的 分析 . 例如 ,
的情景等。④ 说 明了学生对 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
水准。 这 样 设计 的课 时 目标 能很 好 地 引导 学生 进行 自
第2 9卷第 3期
2 0 1 3年
中学生 物学
Mi d d l e S c h o o l Bi o l o g y
ro t . 2 9 No . 3
2 01 3
文件 编号 : 1 0 0 3—7 5 8 6 ( 2 0 1 3 ) 0 3—0 0 0 8—0 2
例析新课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聚焦学生解题思维
下面 以“ 叶绿 素 中色 素 的提取 和分 离 ” 实验 为 例 ,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高中生物答题策略和技巧1、简答类大题答题策略(1)认真审题。

审题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过程。

准确、充分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审题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准确挖掘已知条件,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全面准确地找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

在审题时要尽量做到稳、准、慢,尽量挖掘一切对解题有效的信息,尤其是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避免解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建立试题与教材知识间的联系。

生物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着重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想。

解题时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准确链接,并进行重组整合。

(3)准确作答。

作答时首先要写答题提纲,理清答案要点和步骤,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把答案要点用生物学术语完整、准确地书写出来。

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2、实验类大题答题策略实验题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实验分析题;一类是实验设计题。

对于实验分析题,主要是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辨别实验错误等。

对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所学实验内容(包括课文内的实验)仔细分析,一般不难解答。

对于设计题,一般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来验证或说明某一生命现象。

这类题相对难度大些。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联系经典实验。

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经典实验,如生长素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米勒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等。

这些经典实验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实验设计原理,过程,结果等,体现了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值得同学们学习和模仿。

如:孟德尔实验即体现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验证→结论”的科研过程。

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想来构思自己的思路。

(2)严密设计过程。

在设计实验时要防止粗枝大叶的做法,想当然的做法,而要科学严密地设计实验过程。

特别是对照系的创立一定要保证只有唯一变量,其它相同条件必须提出,而不能省略。

高中生物7大题型解题思路汇总,高分必看!

高中生物7大题型解题思路汇总,高分必看!

题型一曲线类01解题步骤1、识标: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基础。

2、明点:明确坐标图上曲线的特殊点的含义。

3、析线: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或超过一定范围时),随“横坐标量”的变化,“纵坐标量”会有怎样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可先分析每一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02例题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

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

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解析:茎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且促进生长较向光侧快,若向光侧浓度是b ,则背光侧浓度应在bc之间;最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且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最靠近顶芽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e;芽的最适宜浓度比茎的小,而d大于c。

答案:C题型二表格信息类01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信息。

2、对表格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准确把握表格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

3、将材料中的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证。

02例题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表中A是________,B应________。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作用。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

浅议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解题思路

浅议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解题思路

浅议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解题思路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高考生物试题中也占据一定的比重。

解题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熟悉遗传学基本概念: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主要涉及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基本概念。

在解题之前,首先要熟悉这些基本概念,并掌握其定义和特点。

2. 仔细分析题目:解答遗传规律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的要求。

可以对题目进行归纳和分解,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

3. 应用遗传规律解决问题:根据所学的遗传规律,把题目所给的信息和问题联系起来,应用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和推理。

主要的遗传规律有孟德尔的单因性原则、自由组合原则、随机配对原则等。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可以判断出是单基因遗传还是多基因遗传,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还是随机配对所导致的非孟德尔遗传。

4. 综合运用多种遗传规律:有些题目可能同时涉及到不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需要将多种遗传规律综合运用起来。

在解决复杂的基因重组问题时,除了要应用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原则,还要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连锁的影响。

5. 注意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有些题目可能涉及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需要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

这时要注重思维的灵活性,结合遗传规律进行逻辑推理。

6. 注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遗传规律是基础的科学理论,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解决人类血型遗传问题时,可以参考实际家族中的血型遗传情况。

解决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需要熟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注意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多种遗传规律进行推理和分析。

要注意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将遗传规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实验设计程序: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01实验目的1.验证性实验:寻找题干信息,一般写有“验证……”,即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2.探究性实验:首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此类实验的实验目的一般书写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探究‘自变量’的作用”等等。

例1.在复习“细胞膜”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于是他在家中挑选相关的厨房用品作为实验用具,进行了以下的实验验证,请你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补充完整小明同学的后续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和用具:4株大小、状态相似的苋菜,2只瓷碗,1个茶杯,1个电热水壶。

(3)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碗中倒入一满杯清水,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02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就是依据你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目的作出推测假设通常有一种或几种答案或解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理论依据的去提出假说,因为此类题目一般伴随着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的答法:“如果……现象,则……结论”。

例1.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不仅考察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些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

一、审题首先,解题前要仔细阅读题干,弄清题目要求,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出题目的类型,是求分析、求比较还是求结论等,从而把握题目的大意,分析出题目的重点,为下文的解题做好准备。

二、抓住重点其次,要抓住重点,重点要素包括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

在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记忆,把握实验现象,运用生物学常识,把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把实验结果与实验原理相结合,分析出实验的正确性。

三、正确运用知识进一步,要正确运用知识,尤其是要正确识别生物学知识中的相关概念,只有把握住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识别实验现象,才能有效地推导出正确的实验原理,避免出现错误的结论。

四、灵活运用最后,要灵活运用,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把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综合起来,以此来完成实验的分析、比较和结论等工作。

在解题过程中,要把握好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审题、抓住重点、正确运用知识、灵活运用等,只有正确地把握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指导。

针对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训练措施,如定期进行实验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在实验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提前熟悉考试题型;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包括审题、抓住重点、正确运用知识、灵活运用等,只有正确把握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高中生物关于碱基计算题的思路解析

高中生物关于碱基计算题的思路解析

高中生物关于碱基计算题的思路解析碱基是指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是核酸、核苷、核苷酸的成分。

DNA和RNA的主要碱基略有不同,其重要区别是:胸腺嘧啶是DNA的主要嘧啶碱,在RNA中极少见;相反,尿嘧啶是RNA 的主要嘧啶碱,在DNA中则是稀有的。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中生物解题技巧:碱基计算思路解析,祝大家阅读愉快。

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1和2表示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有以下碱基数量关系:A=TC=GA1=T2,A2=T1C1=G2,C2=G1不难看出:只要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就能得出每种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如果只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某一碱基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那也能得出每种碱基在双链中的总量,以及该“某一碱基”和其互补碱1/ 4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而与其不互补的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无法得出。

如果将DNA中全部碱基相对总量看成100%,那么同理可得不同碱基在DNA双链或者单链中的百分比了。

当然,命题条件“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可以间接给出。

常见的是给出DNA 分子碱基总量和某一碱基总量或所占比例。

解答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通常通过画图表征题目条件,使问题形象明了。

例1(08年上海高考题)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B.660C.990D.1320答案:C解析:A+T占碱基总数的34%,A就占17%,C就占33%,该DNA片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就为500×2×33%=33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得4个相同DNA片段,因为是半保留复制,故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330×(4—1)=9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小专题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试题中的解题思路
实验试题:Ⅰ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

相关研究表明山药多糖对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现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予以验证。

材料和用具:生理状态及体重、性别相同的正常大鼠30只,注射器,四氧嘧啶针剂(能破坏胰岛细胞),普通饲料,拌有山药多糖的饲料等。

(提示:给药方法和检测指标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回答: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实验结果(用柱状图表示)。

方法指导:解高中生物实验题时,关键是一看实验目的,二定实验分组,三找检测指标。

一、看实验目的
关键是确定验证还是探究实验,本实验还需要注意“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需要在预测实验结果时注意能恢复但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定实验分组
高中生物中的实验试题关键还是有注意分组的确立,尤其是动物生理实验。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确定自变量,一个自变量需要分两组,二个自变量需要分四组,三个自变量需要分六组。

本实验比较特殊,需要做模型实验大鼠,需要分为三组,尽管只有一个自变量。

模型实验大鼠的制作方法:试验随机选取健康小鼠,连续2 d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5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值11.1 mmol/L)。

A组:正常空白对照组+等量普通饲料
B组:模型对照组+等量普通饲料
C组:模型实验组+等量拌有山药多糖的饲料
三、找检测指标
一般来说,一个实验只有一个因变量,也就只需要一个检测指标。

但有些实验可能有多个检测指标,本实验是验证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所以需要实验之前完成前测,实验之后再测定。

对照本实验的原理可发现,关于糖尿病有关的
胰岛功能应该不仅仅是血糖浓度,还需要测定胰岛素的含量,所以有二个检测指标,最重要的还是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胰岛素含量。

另外,胰岛素的含量通常是检测C肽,因为1分子胰岛素原分解为1分子胰岛素及1分子C肽,然后以等量分子分泌进入门静脉,由于C肽几乎不被肝脏摄取,C肽血液含量能准确反映胰岛功能水平高低。

因此,此实验可以用C肽的含量增高反映山药多糖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改善受损胰岛β细胞功能。

答案:
第一步:分组:把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编号A、B、C;
第二步: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B、C组中每只大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A组不处理(正常空白对照组),建模后进行各组空腹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
第三步:设置对照治疗实验:A、B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C组每天饲喂适量且等量拌有山药多糖的饲料;
第四步:结果检测:连续饲养一段时间后,进行空腹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

结果预测:
二轮小专题
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试题解析
试题研究:今年4月份的高考实验试题又回归到实验设计题,内容是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019年选考加试实验题: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
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3)分析与讨论:
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

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

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抑制氨基酸等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其实,这次的选考试题看起来简单,答分率也不高,原因是许多考生的回答和参考答案估计有出入。

针对这次的考试,审题确实很重要,在实验设计时,不仅要遵循实验原则,还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答题。

此试题2005年理综题已经考过,只不过是考查原理的书写,这是变式考试题,2008年理综题也考过选择题,根据相关的试题进行变式复习应该是在复习时候需要做的事,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情境实验题。

老师讨论:个人观点一:切除胰腺这种方法不妥(定点损伤好一些),理由是
胰腺的功能有多种,特别是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影响生命活动,试想一个影响生命活动的操作,还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实验数据?甲状腺可以摘除,并不代表胰腺可以摘除,要看该器官的功能情况。

诚然,现在许多实验应该用模型实验
鼠,而不是摘除法。

个人观点二: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检测指标有多种,如胰岛素的含量、C肽的含量等,检测该实验的指标,根据试题的要求应该是检测血糖浓度的测定。

个人观点三:先注射胰岛素还是先提供葡萄糖的问题,2008年理综选择题,应该是先注射胰岛素,因为先提供葡萄糖,让小鼠的血糖升高,再注射胰岛素现象肯定要不明显。

解析:实验需要分组,需要遵循对照实验原则,不仅有空白对照,而且有自身对照。

动物的生理活动需要前测。

实验的数据需要处理和分析,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

这些都是平时经常训练的关注的,可以说这是很常规的实验设计试题。

分析与讨论里,要求学生根据理论回答相关的问题,需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尿糖试纸检测实验回答问题。

答案:
(1)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将小鼠分为A、B两组,A组注射胰岛素,B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当出现低血糖症状(百科: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后,A组注射葡萄糖溶液,B组注射生理盐水。

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对每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3)略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
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1.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2.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4.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该实验原理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生物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
引起血糖浓度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_。

解析:从实验目的看,自变量为胰岛素,所以书写原理时,胰岛素的作用就是原理的核心内容。

先写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再定结果(现象):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缓解(题干中给出)。

最后写两者的联系:生物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浓度下降;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使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

最后按书写格式整理成连贯的、条理清晰的答案。

2008年理综试题: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
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C.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D.先注射生理盐水,再注射葡萄糖溶液
答案:B
解析:该实验是验证性试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试验对象是“小鼠”,观察指标是“小鼠活动状况”,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

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首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若胰岛素的浓度对小鼠体内的血糖有降低的作用,那么小鼠被注入胰岛素溶液后变会进入昏迷状态,因为小鼠体内的血糖供应不足。

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的原因是当小鼠被注入胰岛素溶液后出现昏迷,及时补充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若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恢复正常,则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