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湖北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

湖北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
为代表的名人 文化 , 彰显出湖 北省深厚 的文化底蕴 。 都
T 8 《 代经 》 o年6 ( D 当 济 2 9 月 上) o
区 域 经 济

CNEPRREO , S ' M AYCN C1 — O T O O。f ^ r 一
省山岳景 观和道教文化旅游名品 ,9 4年被列入 “ 19 世界文化遗 产” 名录 。应加大武当山文物古迹保护 、 修复及景 区内部环境的 洞、 沐抚 大峡谷是世 界地 质考察 的重大发现 , 大水 井有 南方 典 型的明清庄院。应充分发挥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民俗风情资源 优势 , 如近年来力推的“ 绿色恩施州 , 土苗风情园 ” 主题形象 , 重 点开发一批高品位旅游景区 , 成为湖北省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食、 、 、 ” 住 购 娱 等要 素为主体 , 有一定规模和水 平的旅游产 业 具 体 系。国家实施 “ 中部崛起 ” 战略为湖北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
济新的增长点。
1“ 、 一江两山” 生态文化旅 游区享誉海 内外
目前三峡 、 神农架 、 当山已基本建 设成为国 内一流 、 武 国际
知名 的综合旅 游 目的地 , 是湖 北省旅游 的标 志性 品牌 。该 区域 旅 游文化 内涵丰富 , 通过建 设和 完善配套服 务设施 , 升 了旅 提
区域 , 也是 国内外 知名 的旅游区域 。它提升 了湖北省对外 旅游

引言
旅游文化是 为旅游所 利用和 由旅游产 生 、 创造的人类文明
成果, 是旅 游业发 展的重要物 质基础 , 此相 关联 的旅 游资源 与 被称 为文化旅游 资源 。旅游业是一个 文他 艮 的新 兴产业 , 强
得 形象 , 增强 了湖北省旅 游的 竞争 力和吸 引力 , 带动 了全 省旅 游业的整体发展 。通过旅游 文化 名城建设 , 壮大湖 北省旅游产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与旅游发展分析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与旅游发展分析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与旅游发展分析本文从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的地区分布及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图表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湖北省412家A级旅游景区的地区分布特征及与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发现湖北省旅游景区分布较为分散,且旅游收入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对当地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旅游资源富集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从而对湖北省旅游发展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标签: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特征分析;经济发展1 引言旅游景区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因素。

其等级、名声及分布位置对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数量对旅游资源的潜力开发、后期效益等都有重要的影响,2005年实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规定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1]。

本文以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作为对象,其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中部地区中经济最为雄厚的省份。

笔者利用不同的统计研究工具方法对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分析,为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深入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等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区特征2.1 研究区概况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与安徽、河南等省份相连,全省国土面积18.59万km2。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2018年全省总人口6172.9万,其中常住人口5917.0万,全年旅游接待人数72254万人次,同比上涨13.8%,旅游总收入6344.33亿元,同比上涨15.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186.88亿元,全年入境旅游人数405.11万人次。

2.2研究区景区分布状况据统计,湖北省A级景区在17个市区的分布数量排序分别为:十堰市64家,黄冈市63家,宜昌市45家,武汉市44家,襄阳市36家,恩施州32家,咸宁市28家,孝感市25家,黄石市21家,荆州市17家,随州市13家,荆门市12家,神农架林区6家,鄂州市4家,仙桃市2家,天门市和潜江市0家(图1)。

湖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湖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特 色 和 功 能 , 满 足 旅 游 消 费 需 求 的 同 时 , 汉 — — 三 角 山等 七 条 乡村 旅 游 线 路 ,随着 都 市 居 民前 来 度 假 、 息 , 市 民提 供 短 期 在 休 给
有 效 促 进 了贫 困农 村 的 经 济 发 展 .成 为 各 乡村 旅 游 的蓬 勃 发 展 , 兰 天 池 、 峰 等 地 休 憩 度 假 的 旅 游 产 品 :它 是 我 国 乡村 旅 游 木 五 国旅 游 业 发 展 的 重 要领 域 。 2 O世 纪 9 O年 代 以 来 .世 界 旅 游 业 日 旅 游 接待 人数 和收 人 大 幅 增 长 区位 模 式 的主 要 形 式 , 武汉 市 、 如 十堰 市 周
样 化 和 体 验 化 方 向 发 展 。乡 村 旅 游 以其 乡 场 接 受 为 期 3个 月 的 乡 村 休 闲 旅 游 培 训 . 界级 ) 省 级 的 风 景 名 胜 区 在 市 场 上 的知 名 、 村性 、 民性 、 强 的 参 与 性 和 体 验 性 , 平 较 适 接 下 来 还 会 对 8 0多 位 农 民进 行 相 同 内容 度 , 景 区 游 客 为 主 要 的 目标 市 场 . 游 客 0 以 是 应 了 人们 对原 生 性 和 生 态 性 的要 求 ,因 而 的培 训 , 训 包 括 烹 饪 、 户 服 务 、 仪 接 在 对 自然 风景 观 光 之余 ,对 周 围 村 庄 的 乡 培 客 礼 受到 越 来 越 多 人 的关 注 和 喜 爱 。 湖北 省 现 待 等 多 方 面 的 内 容 , 过 测 试 , 成 绩 合 格 村 景 观 的一 种 派生 欣 赏 , 开 发 中 较 多 地 保 经 对
国家 乡 村 旅 游 发展 现状 .而 且也 滞后 于 国 村 旅 游 产 品结 构 新 格 局 。湖 北 省 乡村 旅 游 种 形 式 主 要 突 出 简 单 、 素 的格 调 , 农 家 朴 对 内乡 村 旅 游 发 展较 好 的 省 市 , 目前 尚 处 于 发 展 具 有 如 下 特 点 : 初 期 阶段 。 是 从 发 展 的 趋 势来 看 , 后 将 但 今

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现状分析

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现状分析

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现状分析
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南部,是一处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

地理位置优势:梁山旅游风景区地处湖北省,交通便利,周边有多个大城市,如武汉、宜昌等,这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自然环境独特:梁山旅游风景区地貌丰富多样,包括山脉、峡谷、溪流和瀑布等。

这些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探险和户外活动选择,吸引了大量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

文化底蕴深厚:梁山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里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地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

游客可以参观古迹、寺庙和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旅游设施完善:梁山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设施相对完善,包括酒店、民宿、餐饮和购物场所等。

游客可以方便地找到合适的住宿和用餐选择,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梁山旅游风景区开始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导游和服务人员,改善旅游信息发布和接待设施。

这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并增加他们的回头率。

潜力与挑战:梁山旅游风景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同时,应该积极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

总之,湖北梁山旅游风景区目前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底蕴以及旅游设施方面具备良好的优势。

襄阳景区发展现状

襄阳景区发展现状

襄阳景区发展现状
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中心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然而,目前襄阳景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襄阳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

虽然市内有一些知名的景点,如襄阳古城、襄阳博物馆等,但由于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这些景点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与国内其他热门景区相比有一定差距。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交通不便、导览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其次,襄阳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相对薄弱。

相比于一些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襄阳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目前,襄阳市相关部门在推广襄阳景区方面还存在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内容单调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创意的推广活动,使得襄阳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有限,游客对于襄阳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不高。

此外,襄阳景区在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上还有提升空间。

除了传统的历史文化景点,襄阳市还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资源。

但目前这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缺乏独特的特色和差异化的产品。

同时,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比如加强导游的培训和服务意识,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游设施。

对于襄阳景区的发展,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

同时,还需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襄阳的旅游资源推广给更多的游客和旅行者。

此外,
要加强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开发,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襄阳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襄阳的旅游业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对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被誉为“九州通衢、天下三岸”。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为了了解武汉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武汉旅游资源1. 历史文化资源武汉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名胜,如黄鹤楼、户部巷、琴台路等,这些都是旅游者热衷于参观的景点。

此外,武汉还有南湖、花湖等美丽的湖泊,吸引着众多游客。

2. 现代城市景观武汉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特别是武汉武汉中环广场、万松园、东湖磨山景区等,都是旅游者喜欢逛街购物和观光的地方。

二、武汉旅游市场现状1.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武汉的旅游业发展迅猛。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游客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2. 旅游消费水平提升与游客数量增长相对应的是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游客在武汉的旅游消费多样化,不仅购物消费增加,还有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

三、武汉旅游问题与挑战1. 缺乏专业化旅游管理人才目前,武汉的旅游行业还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缺乏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人才,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 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武汉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比如,停车位不足、厕所不够、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

3. 缺乏特色旅游产品虽然武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需要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四、武汉旅游的发展建议1. 加强人才培养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2. 提升旅游设施建设应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停车位、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品质,改善旅游环境。

3.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要发挥武汉的特色,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举办特色文化节、开展民俗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

湖北省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省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划开发。
表 1 不 同 区位 温 泉旅 游 开发 模 式
温 泉 区 位 开发 条 件 市 场 定 位 主要 特 点 例 注
【 关键词 】温泉旅游 开发 对策 湖北省
湖北省地处 中国中部 , 交通 便利 , 发条件优越 , 开 市场 潜力
大。 目前已发现 地热 资源 有 6 , 9处 大中型地热田 3个( 应城市
容、 规模大小 等方 面呈现不 同特 点 , 阶段湖北 省的温泉旅 游 现
开 发大 致 分 为 大城 市 地 区 或 周边 地 区和 较 远 地 区两 类 ( 1 。 表 ) 由 于 大 城 市 周 边 地 区 潜 在 客 源 市 场 看 好 ,但 资 源 条 件 相 对 逊
传统温 泉疗养院的特点 , 注重温泉 的医疗和 康体 功能 。观光娱
三 、 北 省 温 泉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对 策 湖
1科 学规 划 , 理 开 发 、 合
科学的规划 、 合理的开 发应是基 于 当地对温 泉资源 、 自然
与 人 文 资 源 客 观 的 认 知 , 源 开 发 的 可 行 性 , 客 源 市 场 的 准 资 对
多个 不同特色 的泡池之 外 , 还建有 五大主题 公园 , 提供 给游 可
发, 以形成 多种旅游功能 为 目的 , 如玉龙温泉 欢乐谷除 了有 7 O
天温泉环 境 , 供高标准 的旅游服务 , 宁温 泉谷投 资金额 提 如咸
6l 6 《 当代经济)o 1 2 l 年9月( 下)
表 2 不 同功 能 温 泉旅 游 开发 模 式特 点
类 别 开 发 主 题 主 要 功 能 例 注
增长点。尤其是咸 宁为了迎接 中国 ・ 咸宁首届 国际温泉 文化旅
大 城 市 地 源 市 场 有 客 高 档 次 温 泉 接 待 ;武 汉 巴 登 城 区 或 周 边 势 ; 围 环 省 内 客 造 人 工 露 天 温 宁 温 泉 谷 优 周 以 营 咸

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长阳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长阳县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壮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长阳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本文将对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长阳县自然风光优美,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洞庭湖旅游区。

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江南明珠”。

游客可以在湖上观赏美丽的日出日落,欣赏湖光山色;湖边还有许多渔家乐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的湖鲟、莼菜等美食。

此外,长阳县还有长阳古城、张公山温泉等景点,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长阳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历史遗迹成为旅游景点。

长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经千年历史沧桑,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建筑。

古城内有宋代的街市、城楼以及一些古代庙观,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长阳的灿烂文明。

此外,还有一些古村落如张湾、扎棚等,保存完整的民居建筑和古老的风俗民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机会。

长阳县以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当地居民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节日和民间艺术表演,如舞狮、龙舟赛等。

游客可以参观这些传统活动,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美丽的传统文化。

此外,长阳县还有许多特色的农家乐和采摘园,游客可以亲自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当地的农产品。

长阳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政府通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宣传和推广等方式来促进旅游业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投资兴建高品质的旅游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长阳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长阳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旅游消费能力得到提升,旅游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长阳县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例如,可以开发更多的主题公园、水上乐园、度假村等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湖北省旅游发展现状
湖北的旅游资源丰富, 在全国居于中上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钟祥明显陵,拥有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神龙架,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全省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

2013年11月2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在华中师范大学公布《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报告》借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业现实竞争力、旅游业潜在竞争力和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三方面共52个评价指标。

《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湖北省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3位,旅游现实竞争力处于中上水平,潜在旅游竞争力居中,发展环境竞争力较弱,总体处于第二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的发展速度竞争力指标居全国第三位,近五年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位列第一,且在旅游接待规模上表现十分突出。

由此可见,我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湖北省的旅游产业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湖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 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中, 一级城市北京、天津等发展得很好, 但是这些地区的二级城市和一级城市发展的悬殊不是很大。

湖北省与这些地区不同, 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 武汉市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近两年来国内旅游收入有50%左右、入境旅游收入有60%左右集中在武汉,而被确定为湖北省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和襄阳两市的国内、入境旅游收入总和还不到武汉市的一半,可见湖北省旅游产业产值呈现高度集中性和不均衡性。

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看在旅游总收入绝对值方面,武汉、宜昌、襄阳三市均有所增长,但武汉市在全省的百分比略有下降,而宜昌和襄阳则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宜昌上涨了1%左右。

国内旅游收入方面,以武汉、宜昌、襄阳、荆州、十堰、恩施等六市份额较大,六市总和占全省17个市总量的80%以上。

但是除了武汉、宜昌外,其他四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差距不大。

由此可见,湖北旅游产业呈现出极度的不均衡化发展趋势。

2、品牌文化内涵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全省各地可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
得以充分释放;同时需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鄂西地区旅游的可进入性较差
湖北省鄂西地区得天独厚,具有很多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

该处是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

鄂西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既包含同类的旅游地,也拥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

据统计,该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成员1家;4A及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个),占湖北省总数的5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国家地质公园3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

在鄂西地区的所有旅游资源中,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土特产品以及畜牧业和渔业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原始森林,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山村田园风情,风景水体类的温泉、瀑布、河流、峡谷、山溪,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溶洞,以及地方土特产品的茶叶、木耳、水果、香菇、中草药等,构成鄂西地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但是鄂西地区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处于山地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多数县市处于山地环境,地形崎岖,受此影响鄂西区域可进入性较差,区域内部铁路公路密度低,等级不高,路况较差,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快旅、慢游、舒适、安全”的要求,因此,旅游交通是制约鄂西地区旅游发民甚至整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4、湖北省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和力度不到位
近几年湖北省旅游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国旅游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不在于旅游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关键在于营销理念落后、营销动作小气、营销冲击力不强。

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旅游业更是如此。

市场的规则是只认第一,不认第二。

湖北旅游业要获得较快发展,首先必须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提升注意力。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突出湖北地域特色文化的营销效应。

目前湖北旅游营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营销主体上,湖北旅游营销还处于自发阶段,以政府营销为主,旅游企业营销各自为战,没有建立联合营销机制,没有建立酒店、旅行社、景区之间的相互推介营销体系;二是在旅游营销手段上比较落后,缺乏像湖南省那样的大手笔及创意,营销效果较差;三是旅游市场营销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湖北每年投入的旅游营销经费仅0.15亿元,还不到山东省的1/10。

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湖北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总之,湖北旅游产业具有发展壮大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

研究湖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好湖北的旅游产业,对湖北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大意义,并将促进湖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旅游强省的跨越。

三、关于2014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 2014年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推动湖北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仍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全省旅游行业要按照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和“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发挥旅游引擎作用,释放旅游综合功能,努力推进旅游产业的集约化、融合化、国际化、标准化、智慧化,为“五个湖北”建设和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做出新贡献。

?????? 1.围绕中心大局,高点谋划。

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围绕中心大局,紧扣时代脉博,按照省委的战略安排,高点谋划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伟大实践中的综合引擎带动功能,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内需、引领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布局,成为扶贫攻坚和百姓致富的重要战场,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窗口,以实际效果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 2.围绕产业布局,高度融合。

旅游业是一个融合度极强的产业,其行业边界越来越宽,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资源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坚持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业围绕旅游转方式,三产业围绕旅游上档次,推动旅游与各大产业之间的资源性、生产性和服务性融合。

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资源性融合上,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体旅游。

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持续推进“五级联创”和旅游扶贫工程,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装备业、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业,积极培育一批工业旅游景区,努力研制、开发、生产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
活动用品,积极发展旅游房车、游船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等产业,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漂流、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

在旅游与相关行业服务性融合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旅游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和金融、保险、文化、艺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服务活动,从而拉动综合消费的增长。

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

以旅游引领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

?????? 3.围绕改革创新,高位推进。

当前我省旅游正处在转型调整期、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的节点上。

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厘清思路、推动全省旅游事业快速转型发展。

在体制机制上,要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快建立健全综合协调、规划促进、监督管理机制。

在市场主体培育上,加快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培育一批龙头景区、品牌企业和精品线路,不断增强湖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要围绕全省旅游发展的重大项目,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一江两山”为核心品牌,着力打造大东湖、大三峡、大武当、大清江品牌,以武汉为中心,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努力打造一批旅游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全省旅游服务水平。

同时,加快培育一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文化娱乐企业品牌,引领湖北旅游业集群式发展,带动湖北旅游业整体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