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dalio极简经济学:三十分钟看懂世界经济机器如何运转(完整中字视频)
(完整版)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word版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作者:雷蒙德·戴利奥桥水基金(Bridgewater)“掌门人”,管理着近1500亿美元资产。
1975年创立的桥水基金,已实现358亿美元的总收益,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对冲基金。
在全行业亏损的2011年,依然为客户赚了138亿美元。
2012年,戴利奥以100亿美元净资产名列全美富豪榜第三十一位,被时代周刊选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1. 生产率的提高2. 短期债务周期3. 长期债务周期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动力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交易经济可以看做是无数交易的总和,而交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交易时刻都在发生,每次买东西都是进行一笔交易。
在每次交易中,买方使用货币或信用,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
货币加上信用等于支出总额。
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
如果用支出总额除以产销总量,就得出价格。
交易是经济最基本零件,所有的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
所以理解了交易,就理解了整个经济。
一个市场,由买卖同一商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构成。
经济就是由所有市场内的全部交易构成。
把全部市场的总支出和销量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所有信息。
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都在以上述方式从事交易,用货币和信用,交换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
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而政府有两个组成部分,即收税和花钱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
央行控制着经济中的货币和信贷数量,因此不同于其他买方和卖方。
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更多货币来实现这种控制。
因此,央行在信贷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贷信贷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许是人们最不了解的部分。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经济中最大也最变幻莫测的部分。
贷款人和借款人,与在市场中进行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没有两样。
通常,贷款人希望自己的钱生出更多的钱,而借款人是想购买当前无法负担的东西。
借贷可以同时满足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需要。
借款人保证偿还借款,称为本金,并支付额外的款额,称为利息。
【最新免费】经济学原理图解(精美版)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析商品开始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 (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的二 (2)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 因素 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千 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 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枢纽 。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
一、 商品
4. 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第 一 章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成果也归他私人所有,这种劳动是私 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这个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花 费的劳动进行比较,即进行抽象的过程。转化能否成功,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不能实现。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纪录片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纪录片
经济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到个人日常生活,还深刻影响着国家政治、社会文化、交通与物流以及其他方面。
从一线视角来看,把经济比作一台机器可能更能形象地展示出它的核心原理和神奇之处。
本纪录片《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旨在以易懂的语言解释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启发性的比喻和实际案例,给普通观众展示经济机器的运转方式,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活动如何产生影响和影响我们。
首先,本纪录片会从政府角度讲解经济基本概念,重点说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政策的重要性。
其次,纪录片会着重介绍正式经济系统中的消费、投资、贸易、汇率以及通货膨胀等概念,分步骤介绍它们的定义和相互的联系。
此外,本纪录片也会介绍经济发展现状,从发展模式角度分析成功的案例,详细剖析其良好结果;从发展失败的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失误的原因并对比,从而提出如何实施有效经济政策的建议。
同时,本纪录片还会从个人角度出发,详细讲解个人如何利用经济知识规划财务,如何对市场有效地估价,以及如何通过财富管理来提升个人的生活。
最后,纪录片中会讨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政策制定需要考虑的问题,让受众了解到在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个人以及企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本纪录片《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将系统地阐述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仔细剖析经济系统中相关概念,讲解从政府到个人,经济活动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以及如何把经济知识运用到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当中,以及当前的经济状况的现实状况。
在本纪录片的解读中,读者将可以深入理解经济学的核心,并明白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创造更多福祉。
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一、引言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
了解并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对我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把握机遇、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介绍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的动态。
二、宏观角度: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1. 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之一。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商品和人员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
这种密切联系使得世界经济变得更加相互依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 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是为了维护各国利益平衡和经济稳定而建立起来的。
主要通过国际组织、条约和协议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机制不仅规范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行为,还促进了贸易、投资、货币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微观角度: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之一。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的收益。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下降。
通过供求的平衡调节,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价格信号价格信号是市场经济中用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可以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
价格信号的作用是激励企业生产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引导消费者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
3. 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依赖于竞争机制来推动产业创新和提高效率。
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通过竞争,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遏制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维持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国际间的经济交往1. 跨国贸易跨国贸易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之间通过跨国贸易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性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也提高了产业的效率,进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学习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学习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的行为和机制。
其研究对象广泛,既包括个体的决策行为,也涉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应用:一、理论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在学习这些理论时,我们可以采用逻辑推理和思维模型分析,深入理解不同经济主体的行为逻辑和相互影响。
2.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通论》等,通过阅读这些经济学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重大经济思想和学派,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二、数据分析方法1.收集和整理相关经济数据: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这包括采集国家统计数据、金融市场数据、企业财务数据等。
2.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将经济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然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如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等,从中得出结论和推断。
三、实证研究方法1.构建经济模型: 借助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可以构建各种经济模型,如供求模型、消费模型、投资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2.进行实证研究: 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种实证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比较研究方法1.跨国比较研究: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经济体制和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2.历史比较研究: 对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各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演变和影响因素。
简明经济学第二章经济运行机制ppt课件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P)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的变动关
系,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 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就是需求法则。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一般 会引起需求的增加,收入的减少则会导致需求的减少, 这样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正常品。
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或者说用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商品。 3.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使生产成 本增加,从而降低了厂商的利润,因此,厂商就会减少其供 给量。反之,投入品价格下降,则有可能增加厂商的利润而 增加商品的生产和供给。
2.需求的变动.当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
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
求的变动。
P D2 D0 D1
P
P1
P0
P0
P2
0
Q
Q1 Q0 Q2
O Q2 Q0 Q1
Q
精品课件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需求量的 自身价格下降
变动
自身价格上升
收入增加
替代品价格上升
互补品价格下降
Qd=f(P,I,Pr,F,Pe,P0,…) 该函数表明: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价格、收入、 偏好、预期等一系列因素,它们的变动都会引起需求不同程度地变动。
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因素,所以假定其他 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自身的价格与该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则需求函 数可表示为:
精品课件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经济机器的运行原理和发展过程

经济机器的运行原理和发展过程经济机器,是指由人类社会所构建的一种运转良好的系统,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
它的运行原理和发展过程都与人类的智慧与努力密不可分。
经济机器的运行原理源自人类的需求。
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推动着经济机器的转动。
物质需求包括食品、衣物、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精神需求包括教育、文化、艺术等非物质领域的追求。
经济机器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导向,使得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为社会创造价值。
经济机器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最初,人们通过简单的交换和分工,满足各自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形成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通过供需关系的平衡,调节资源的分配和价格的形成,进一步推动经济机器的发展。
随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使经济机器不断升级。
现代经济机器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的流动和资源的跨界配置使得经济机器的效率和规模不断提升。
第三,经济机器的运行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和努力。
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勤奋的努力,不断推动经济机器的进步。
创新是经济机器的动力源泉,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人们不断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人们的努力也是经济机器的动力传递器,通过劳动和创业,人们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经济机器的运转。
经济机器的运行原理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人们需求推动的不断迭代的过程。
人们的创造力和努力是经济机器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在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经济机器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使经济机器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
只有这样,经济机器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创造幸福和繁荣。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章节总结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章节总结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它以简洁的文字和直观的例子,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一章都涵盖了不同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下面将对每一章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决策权益本章主要讲述了人们如何面对稀缺资源做出决策。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成本和收益,并通过边际分析来规划最优解。
这一章节告诉我们,不仅在经济领域,生活中的每个决策都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并考虑将资源合理分配以获得最大化的效益。
第二章: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这一章节介绍了供求曲线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理解供求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机制以及价格形成的原因。
这对我们在购物、投资和创业等方面做出明智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章:市场的效率本章讨论了市场经济的效率性问题。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具优势,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产品分配。
这一章节提醒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尊重竞争和自由选择,可以在经济活动中提高效率。
第四章: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消费者保护。
本章节介绍了市场失灵的原因,例如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认为,政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介入来修正市场失灵,例如实施相应的政策和规定。
这一章节提醒我们,要警惕市场失灵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需要时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议题。
本章节介绍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影响。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长期稳定的,而经济周期则是短期波动的结果。
这一章节提醒我们,在个人和国家层面上要平衡长期发展和短期波动,寻找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路径。
第六章:货币和通货膨胀货币是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媒介,本章节介绍了货币的作用和通货膨胀的原因。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认为,适度的货币供给和控制通胀是维持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y Dalio极简经济学:三十分钟看懂世界经济机器如何运
转(完整中字视频)
这是Ray Dalio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在Youtube上的分享的一个30分钟的视频「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已经播放了超过3百多万次,比尔盖茨对这个视频的推荐语是这样的:
'This knowledge would help everyone as investors and citizens. Watching it for 30 minutes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这些知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人;看三十分钟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的投资。
如果你想对世界宏观经济的运转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如房价上涨、银行的个人贷款增加、央行的降息等等,就请继续往下看。
经济就像简单机器在运行
经济这台机器的零部件是「交易」,交易是所有经济周期和动力的来源。
换句话说,经济就是无数交易的总和。
交易每天都在发生,所谓交易,就是用货币或信用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
这里需要知道两个公式:
货币信用=支出总额
货币可以用于支出,这很好理解,那什么是用信用来支出
呢?比如你在一家熟悉的饭店吃饭,吃完饭赊账给老板;又比如你付了首付款,同时又通过银行贷款买了个房,首付款就是货币支出、贷款就是信用支出。
支出总额/产品总量=产品价格
如果把国家比作超市,支出总额就是所有顾客可以通过货币或信用进行消费的钱的总量,当产品总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支出总额增长的速度,货少钱多,产品价格就会上升。
反之,则产品价格下降。
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参与者
经济发展有三股动力:生产率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
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发展」而不是「增长」,这里不仅包含经济增长的情况也包含经济衰退的情况。
市场(全部交易)是由买方和卖方共同构成的,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
因为政府有控制收入的中央政府和控制支出的中央银行,中央政府的武器是调节税收,中央银行的武器是调节利率和发行货币。
经济的重要组成——信贷
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贷。
信贷就是贷款人相信借款人的承诺,并和借款人发生的货币借贷行为,不是指的信用贷款。
有信贷就会产生债务,贷款人通过债务来挣钱或资产,借
款人的负债实际上是在向未来的自己借钱。
借贷的钱包括本金和利息(反过来说投资理财的钱包括本金和收益),利率升高会带来借贷减少。
信贷有多重要?简单的说,信贷可以增加一个人(买方)的支出,支出又是另一个人(卖方)的收入,一个人花的越多,别人的收入就越多。
收入增加,能还的就越多,信用度就越高,信贷又会增加;从而产生了——经济周期。
这说的是增长的经济周期;另一方面,债务如果无法偿还,可以通过出售抵押物来解决。
由于生产率的提高是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较长周期;而信贷可以使社会在短期内增加支出。
如果没有信贷的社会,只有收入,只能靠提高生产率来增加支出;这样经济的发展就会很慢,但是不会有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人的天性喜欢花钱,不喜欢还债。
人们借钱,提前消费,消费超过产出,就形成了债务周期。
所以说,贷款就是创造周期的过程。
信贷不同于货币,美国有50万亿信贷,但流通中的货币只有3万亿,信贷有货币的15倍之多。
良性的信贷可以增加支出也可以增加收入,消费(比如买个电视)就是增加支出,但投资(比如买拖拉机投入生产)就可以增加收入进而偿还债务。
举个微观的例子,一个人年收入10万美元,又从银行借了
1万美元;他把这11万元都支出给了另一个人,那么另一个人的收入就有11万美元,因为他的收入更高,所以银行借了他1.1万美元(总资产达12.1万美元),如此往复,就产生了正向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有增长,就有下降。
再举个宏观的例子,社会的商品价格上涨,央行会通过提高利率来调节,从而债务上升,支出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而后支出减少,商品价格下降(这就是通货紧缩)。
而后,央行又会降低利率,改变周期方向,一般的信贷周期有5-8年。
普通人相对短视:当经济一切向好,就会增加消费,导致债务的增加,债务增加过度,就会产生泡沫。
如果收入增加(包括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债务可以承受,那就没有问题。
但是这不可能永久持续。
当偿债成本增加速度大于收入成长的速度,周期就会开始逆转,削减支出、收入减少、信用度下降,从而达到偿债的顶点。
更生动的例子参见20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之后各国开始去除杠杆,借款人借不到足够的钱偿还债务,只得出售资产,股票市场暴跌,信贷市场消失。
去杠杆化的四个办法
去杠杆化和经济衰退不同,不能通过降低利率解决。
那么当贷款人停止借贷的时候该怎么办?政府有四种办法:削
减支出、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发行货币。
削减支出:不再增加新的借款,并开始减少旧的债务;但这可能导致收入的下降,使得债务更严重,由此企业削减成本,导致工资下降;面对这个问题,企业和个人就会——
减少债务:个人纷纷从银行取款,银行由于没有这么多钱从而发生挤兑,国家甚至会发生经济萧条。
人们突然发现,过去相信的一些资产价值,实际上是泡沫;这个时候借贷双方开始进行债务重组;个人、企业和银行商量着少还一些,银行为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就答应了这些要求。
但这样就会产生通货紧缩,政府税收从此减少,失业率升高;政府无奈增加支出补贴,就会导致赤字,此时政府会向富人求助,也就是给富人加税,也就是——
财富再分配:但这有可能激化两个阶级之间的怨恨,可能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变革。
这时中央银行就会开始——
发行货币:发行的货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和政府债券,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之后美联储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
这就相当于央行借钱给政府(通过买政府债券),政府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经济得到复苏。
通货膨胀
和谐的去杠杆化过程会使债务/收入比例下降,经济开始复苏,达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的平衡。
事实上,如果发行货币可以抵消掉信贷的降幅,就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
膨胀。
还记得本文一开始的公式吗?
货币信用=支出总额
去杠杆化就是用于支出的信用越来越少,而发行货币刚好可以用来补充信用减少的那部分支出总额,从而使得支出总额维持稳定。
支出总额/产品总量=产品价格
支出总额稳定,产品总量稳定,从而产品的价格就是稳定的;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随后,伴着货币的发行和生产率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率超过债务的利率,比如债务的利率为2%、收入的增长率就需要大于2%。
但值得警惕的是,货币发行可能被滥用,1920年的德国就是因为大量发行货币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结果1930年代希特勒上台,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三条经验法则
That’s it,经济机器就是这样,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on and on and on and on…
最后再给出三条经验法则,其中第二条充满了人生智慧:#1. 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速。
#2, 不要让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的增长。
#3, 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至关重要!
30分钟看懂世界经济的机器到底如何运转,其实就这么简
单。
关注我们
起点财经ID:qidiancj长按并识别关注起点财经:严选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