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第一课时)题;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是()。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经过地球球心的旋转轴叫()它作为地球旋转轴实际上是否看得见()(填“是”或“否”)其中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 ),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叫()。
3、地球仪对我们学习地理又和帮助?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哪些地理事物?(二)纬线和经线1、认识纬线和经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与赤道平行的圆叫(),.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
也称()。
2、观察并2、我还有些问题讨论:(1)、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经线呢?(2)、每一条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每一条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从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短变化有何规律?所有纬线都不相等吗?3、总结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地球仪上,纬线是个()(圆或半圆),纬线指示(方向,纬线的长度(),其中最长的纬线圈是(),由赤道向北、向南去,纬线圈越来越(),长度越来越(),最后变成两点,即()和()。
与赤道距离相等的纬线圈()。
在地球仪上,经线是个()(圆或半圆),经线指示(方向,,所有经线的长度都()。
4、拓展延伸:讨论:如果一架飞机从北京一直往北飞,最终能否回到北京?如果一直往东或往西飞呢?总结:在地球上,东西方向是()方向,而南北方向是()的,北极是地球上最()一点,南极是地球上最(一点。
学习小结:1、在这一节课中我知道了下面这些知识:2、我还有些问题:达标测试1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形状特征半圆指示方向东西长度分布等长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地方都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经过。
B、赤道以北叫北纬,赤道以南叫南纬。
C、所有的纬线都比经线长。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地球仪的形状是()、A、不规则球体B、扁球体C、正球体D、椭圆球体4、以赤道为界,纬线往北、往南去得变化规律是()A、没有变化B、越往北越短,越往南越长C、变化无规律D、由赤道向北、向南去纬线圈越来越短5、假如小强和小明从赤道上向东、向西一直行走,那么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小强和小明永远不可能相遇B、小强和小明一定会相遇C、小强会走到南极点D、小明会走到北极点6、填空:地球仪是地球的(),地轴是地球的()纬线是与地轴(),且与赤道平行的(),最长的纬线是(),在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
商务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评课稿

商务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评课稿1. 引言《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是商务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旨在通过地球仪的使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球的经纬网,并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评课稿将对该教材进行评价和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2. 教材分析2.1 教材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经纬网在地球上的标示和作用。
通过地球仪的操作和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如何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区域。
2.2 教材特点•实用性强:地球仪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使用地球仪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并培养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知识系统性强:教材从地球仪的构造开始,逐渐介绍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地球位置和区域分布的初步认识。
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经纬网的概念和标示方法;•理解经纬度的作用和意义。
3.2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地球仪查找和确定特定位置的经纬度;•能够根据经纬度确定特定位置的地理区域。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学习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经纬网的概念和标示方法。
4.2 教学难点•理解经纬度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根据经纬度确定特定位置的地理区域。
5. 教学方法和策略5.1 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展示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操控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地球仪,查找和确定特定位置的经纬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5.2 教学策略•提问策略:通过提问激活学生思维,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相关问题。
•讨论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对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理解和应用。
6. 教学过程6.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与地理相关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6.2 学习内容呈现讲解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地球仪进行实际操作,查找和确定特定位置的经纬度。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西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想一想:为
0o
20oW
0o
20oW
什么要这北样极上空看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分?
南极上空看
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
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符号:北纬——“S”
南纬——“N”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2、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经线纬线概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 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习题训练: 1. 读图(1):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东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2_0_º_N___9_0_º_E__ 2. 读图(2):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西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2__0_ºS___6_0_º_W___
• A点在球面上的对跖 点B经纬度的判定 方法:
• 纬度数相同,南北 半球相反
• 比W如10对称° N,20 °
点
• 经度数相加等于 180,但东西相反
10 ° S,160 ° E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2、利用经纬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
• 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 • 东西半球分界线:
东半球:20 °W ~160 °E 西半球:160 °E ~20 °W
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 西经在东。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
• 以20°W和160°E的 经线为界,20°W以东, 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东西半球划分:从极地上空看
00七年级地理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练习题及答案10

地理:第一章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 .赤道 B .地球公转轴 C .极点 D .经线和纬线 2.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B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C .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D .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 3.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 A .20°E 和160°W 的经线圈划分 B .0°纬线圈划分 C .0°和180°经线圈划分 D .20°W 和160°E 经线圈划分4.关于图1-7中P 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 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 .P 点的纬度是20°N ,经度是15°E C .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 点位于东半球 D .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 点位于南半球 5.在地球仪上,纬线是( )A .指示南北方向B .与地轴垂直的半圆图1-7 PC.长度不相等的圆圈 D.全球可以划分出十条纬线6.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越来越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极点的纬度为0°8.某地经纬度位置是32°N,120°E,则该地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9. 本初子午线是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0.表示南纬、北纬、东经、西经的英文字母,顺序正确的是()A.S、N、E、W B.N、S、W、EC.E、W、N、S D.W、E、S、N1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2.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13.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西经30度,北纬30度 B.西经10度,北纬10度C.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北纬10度14.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15.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A.0°和30°纬线B.30°和60°纬线C.0°和60°纬线D.60°和30°纬线二、读图题1.写出图中A、B、C各点的地理坐标。
七年级上册地理 1-2章(期中)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经纬网【在地球上认识经纬网】1.①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②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最大周长4万千米。
③麦哲伦环球航线:依次经过的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共4次穿越赤道。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实例:①地球卫星照片、②登高望远、③海边观看帆船。
2.地球仪: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始终倾斜着身子,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高、中、低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
●经线圈:两条经线的度数相加是180°,东西经度的符号相反。
●特殊的经纬线(请在图中填注名称):① 0°经线(本初子午线): 东西经的起点。
② 0°纬线(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③ (20°W ,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⑤ 23.5°: 名称南、北回归线。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⑥ 66.5°: 名称南北极圈。
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经度、纬度是如何划分的?4.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160°E)组成的经线圈。
纬线经线概念 环绕地球仪一周,且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特点 形状 圆圈(极点除外)半圆。
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闭合的经线圈长度 不相等。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
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_方向度数划分划分 规律 从0°纬线(赤道)分别向北向南数值逐渐增大到90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 ; 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
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分别向东向西数值增大到180度。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0°—180°E ;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0°—180°W 。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3、某点向东是西半球,向西是东半球,往南是低纬度,往北是中纬度。其位 置是( C ) A (20°W 30°N) B (160°E 30°S) C(160°E 30°N) D(20°W 60°N) 4、符合西半球、中纬度、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C )
A(15°W 45°S) B(25°W 25°S) C(165°E 55°S) D(165°W 35°N)
救援船在海上救援失事轮船
返回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经纬网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经纬网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在地图上找出北京, 读出它的经纬度大 约是多少?
(40°N 117°E)
第2课 在
练习2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再见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图为位于厄瓜多尔首都 基多附近的赤道纪念碑。
纬度和经度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纬度和经度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格林尼治天文台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纬度和经度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当堂达标
1、什么叫纬线?什么叫经线?
2、比较经线和纬线 (方向、长度、形状)
3、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4、南北半球是怎么划分的?东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
5、低中高纬度怎样划分?
6、经纬网的用途是什么?
7、看右图,填表
经度 纬度
东西 南北 低中 半球 半球 高纬
A 70°W 40°N 西 B 50°E 20°S 东
东西半球的划分
1.1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课件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N 0°-30°S
中纬度
高纬度
30°N -60°N 60°N -90°N 30°S -60°S 60°S-90°S
请你根据地图,说说地球上高、中、低纬 是怎么划分的?
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北极 地
0
东
经
度 地心 经 60度 线
轴
60
度
南极
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又称本初子午 线。
40°60° 80°100°
50°40° 30°20°
90°W 60°W 30°W 0° 30°E60°E 90°E
40°20° 0° 20° 40°
160°170°180° 170° 160°
90°W60°W30°W 0° 30°E60°E 90°E
1. 和0°经线相对的是180 ____ 经线; ° °E经线。 和20°W经线相对的是160 ______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相反,度数之和为____ 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 。 180°
20°
40°
80°
180°
20°
40°
60°
90° 90° 60° 30° 0° 30°60°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东经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____, 西经 。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____
90°W 60°W 30°W 0° 30°E60°E 90°E
10 A
20
30
40
50 20
B E D
30
40 50
A ( D (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绘制一幅经纬网地图: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绘制一幅简单的经纬网地图,标注至少5个特殊经纬线(如赤道、本初子午线等),并标出5个以上城市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经纬网的结构和作用。
2.案例分析:请学生收集一个与经纬网相关的实际案例,如地理探险、航海导航等,分析案例中经纬网的应用,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分析报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4.能够运用经纬网分析地理位置关系,解释地理现象,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1.利用地球仪、挂图等教具,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合作交流等方面,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线条,提问:“大家知道地球仪上的这些线条代表什么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制作一份PPT,分享各自的观点。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4.家庭作业:布置一份书面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a.列举经纬网的三点作用,并简要说明。
b.解释东经、西经、北纬、南纬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c.简述如何使用地球仪读取经纬度,以及在地图上标定地点位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