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实习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报告3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基地及时间我所在的实习基地是XX公司,实习时间为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工程的研发和测试工作。
详细实习内容如下:1. 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根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习并掌握了常用的测控技术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参与了公司某个测控仪器工程的开发工作,根据工程需求,进展相关软硬件的设计和开发。
4. 对已有的测控仪器进展测试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进展问题排查和修复。
5. 参与了公司的实验室操作与维护工作,保证实验设备正常运行。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理解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作用。
2. 学会了使用一些常见的测控仪器,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并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3. 进步了软硬件开发才能,通过参与工程的开发工作,学习了相关的开发工具和技术。
4. 增强了实验才能和问题解决才能,通过对仪器进展测试和优化,学会了分析问题、排除故障。
5. 增强了团队协作才能,与同事一起合作开发工程,学会了与别人进展有效沟通和协作。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软硬件开发才能。
实习让我接触到了实际的工程工程,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逐渐抑制了这些问题,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稳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
同时,我也会继续学习和探究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最新开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藏,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我将可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并为公司的开展做出奉献。
五、感谢在此,我要感谢XX公司提供给我这个实习时机,并给予我珍贵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
2024车间测控技术实习报告4篇

2024车间测控技术实习报告 (2)2024车间测控技术实习报告 (2)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编写日期: 2024年xx月xx日实习单位: xxx公司实习部门: 车间测控技术部实习时间: 2024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1. 实习背景与目的在本次实习中,我被分配到xxx公司车间测控技术部进行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让我通过实际工作的方式,进一步熟悉车间测控技术相关知识,熟悉实际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2. 实习内容与工作任务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工作任务:2.1 数据采集与分析我负责对车间中的机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通过与工程师合作,学习并掌握了相关软件和测控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数据采集的流程和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我能够对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2.2 仪器设备维护我参与了车间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
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我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对于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我也根据工程师的指导进行了相应的操作,提高了对设备的认识和修复能力。
2.3 技术支持与协助我协助工程师进行技术支持工作。
在车间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技术问题,我会与工程师一起去现场调试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习成果与收获在本次实习中,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收获:3.1 熟悉了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的实习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测控技术在车间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应用实践,我对测控技术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2 掌握了相关软件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我在实习期间学习并掌握了相关测控软件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熟悉了数据采集的流程和方法,能够准确采集和分析数据。
这些技能的掌握将对我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3 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际工作的经验,我增强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测控专业实习报告

测控专业实习报告测控专业实习报告三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测控专业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测控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性质与目的1.生产实习安排在学生已掌握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后进行。
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堂。
通过实习,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业务上应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课加深认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即将学习的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包括根据工作需要收集生产现场数据和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生产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加强加工用模具设计制作、材料常用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了解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作关系,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走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生产实习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现场教学,补充理论教学的场所,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通过生产实习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扩大知识面,为学习专业打好基础。
生产实习中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和教学安排,有条件时可参加一些生产和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工厂生产规模、生产方法、产品品种及应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工艺条件条件、控制因素和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了解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条件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及使用注意事项。
实习过程中应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习工厂的生产特点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出建议、意见及改进措施。
了解各车间所用设备、生产能力、原料消耗指示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生产中曾出现过的故障及其原因,采用的措施及今后的打算。
测控专业实习报告9篇

测控专业实习报告9篇测控专业实习报告9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测控专业实习报告9篇,欢迎大家分享。
测控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生产实习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
通过直接面向工厂、企业开展的认识实习环节的教学,巩固已学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有关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准备;通过实习,学习本专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技能,了解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应用状况,拓宽专业知识面;通过实习,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的前期是在长虹下属的网络公司实习。
开始的工作是负责产品进入流水线前期的准备,具体是将按钮控件插到电路板上,然后整装成箱送往流水线。
倒过班后,是去的维修部,主要负责维修从公司代理商处退回的问题产品,然后重新贴签、包装。
实习的后期是在长虹培训中心实验室完成对彩电电路板的熟悉,然后对指定元器件的电阻、动静态电压、动静态电流、波形进行了测试,并做下记录。
三、实习安排6月26日,早上从学校出发,到达绵阳住处后接近下午两点,下午半天时间用于我们长途的休息及对生活用品的整理、购买。
6月27日,上午是在培训中心阶梯教室听的关于消防、安全生产及现场管理的讲座,下午是去家电城对TV1、空调公司进行了参观。
6月28、29、30日都是在长虹彩电三厂、网络公司的生产体验实习。
7月1、2日,休息。
7月3日,是在长虹培训中心阶梯教室听的关于CN-12机芯信号流程分析的讲座。
7月4、5、6日,都是在培训中心实验室进行的彩电维修实习。
7月7日,早上返回学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暑假实习报告3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暑假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暑假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标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暑假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背景介绍我所参加的实习单位是某测控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是一家专业从事测控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高科技企业。
该公司主要开展各种测控仪器的研制工作,并且在该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1.实习目的:(1)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专业知识面;(2)通过实践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任务:我作为实习生,主要参与了该研究院的一个测量控制系统项目。
具体任务包括:(1)参与系统设计和功能模块编程;(2)协助工程师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3)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技术研究和分析。
三、实习内容1.学习与研究:在实习期内,我主要学习了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传感器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自动控制、软硬件集成等方面内容。
并且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实践操作做好充分准备。
2.系统设计与编程:根据项目要求,我参与了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工作。
在与工程师的指导下,我深入了解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并通过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了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编程。
期间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时,我积极与同事们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系统调试和测试:在系统设计和编程完成后,我积极参与了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在与工程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系统调试的流程和步骤,并通过实际操作熟悉了调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期间,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故障排除技巧,并主动参与了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工作。
四、实习收获与总结1.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该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能力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了一些测控技术仪器的使用方法。
2024年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3篇

2024年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 (2)2024年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 (2)精选3篇(一)标题:2024年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引言:本次实习主要围绕测控技术与仪器展开,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对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原理、应用进行了深入了解。
本报告将介绍实习的目的、实施过程和所学到的内容,并总结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一、实习目的1.了解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常用测控仪器的使用方法;3.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实施过程1.实习地点:XXX公司测控技术实验室;2.实习时间:2024年X月X日至X月X日;3.实习内容:(1)学习测控技术基本知识:包括测量原理、信号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等;(2)熟悉常用测控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多用途板等;(3)参与实际项目的测控任务:与实验室的工程师合作,完成实际项目的测控任务并记录实验过程;(4)报告撰写:总结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撰写实习报告。
三、学到的内容1.测控技术原理的深入理解:通过学习,对测量原理、信号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熟练使用常用测控仪器:在实际操作中,熟练使用了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测控仪器,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3.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与实验室的工程师进行合作,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并且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些挑战,但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成功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的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为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 (2)精选3篇(二)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 (2024年)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是XXX大学XX专业的学生,在2024年暑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
测控车间实习总结报告9篇

测控车间实习总结报告9篇第1篇示例:测控车间实习总结报告一、实习概况今年暑假,我有幸到测控车间实习。
测控车间是公司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负责产品的测试和控制工作。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在测控车间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 测控设备的维护与调试:测控车间的核心工作是对产品进行测试和控制,因此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各类测控设备的维护和调试方法。
通过与老师傅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2. 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产品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分析,从而为产品的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这项工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类数据分析软件,还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3. 产品质量检测:作为测控车间的一员,我还参与了产品质量的检测工作。
这项工作要求我们认真细致地检查产品的各项指标,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通过这项工作,我学会了如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提高了自己的细致和耐心。
三、实习收获在测控车间的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在测控车间,我们经常需要与同事合作完成各项工作。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作,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和困难,但通过与老师傅的讨论和思考,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让我更加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耐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我认识到了实习的重要性。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实习建议在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
我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多加练习。
我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测控实习报告

测控实习报告测控实习报告5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测控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测控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和任务认识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主要设备,以及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任务是:通过参观了解工厂的生产概况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了解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生产状况,了解电气控制技术的新工艺,新设备及电气控制的新方向,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和试验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
二、实习时间:XX年6月21日-XX年6月25日三、实习地点:湘潭市各有关工厂企业【湖南京电开关厂、世通电气、双马电气、超宇科技和凌天科技】四、实习内容:XX.6.22星期二多云今天我们参观湖南京电开关厂,该厂位于湘潭市双拥路27号火炬创新创业园,早上8:10后,我们坐车奔赴了目的地。
湖南京电开关厂是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兴电力实业发展总公司的全资企业,于1995年成立,厂房面积约7200平方米。
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仟贰佰万元整,是电力、冶金、矿山、煤炭、化工等行业高低压电器和高压低压电气成套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是湖南省电器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
该厂子分为两层,我们首先参观了第二层,我们去的时候,有些工人正在工作,那里的一个师傅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产品的性能、结构、原理等方面的知识,限于专业知识还没有学到,部分东西还不能理解。
但对这些产品有了感性的认识,同学们参观时兴趣盎然,都对这些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几个同学走到一个接线工人的工作台观察她接线,只见他技术娴熟,接线速度很快,而且美观。
我们很多人在旁边看了好久,都对她的接线技术赞不绝口,自叹不如,我们觉得自己在以前的电工实习上接的线都比这个差了很多,同学们表示自己一定要多动手,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的美观,就像接线工人接的线一样结实、漂亮!参观完了第二层,我们来到了第一层,这里没有工人在生产,有很多的开关都摆在这里,我以前总觉得开关是个非常简单的东西,不就一开一关吗?能有什么高级的开关么?事实证明我错了,开关很多,我之所以这么想,就是以前接触过的都是生活中见到的简单的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实习报告本学院动力工程学院年级专业15核工01班学生姓名张子靖学号20153079实习指导教师卞煜实习名称测控实习2实习地点动力工程学院创新实验大楼301实习时间2018年5月16日动力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制目录实验一测试水箱水位对象动态特性《设计型》 (1)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1)二实习过程及内容 (1)实验二水位自动调节系统闭环实验《综合型》 (7)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7)二实习过程及内容 (7)总结与思考 (13)一实习总结 (13)二思考题 (13)图1弹簧—质量—阻尼机器机械位移系统示意图 (13)实验一测试水箱水位对象动态特性《设计型》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初步了解热工自控的管路系统结构、常用设备和控制原理;(2)初步了解用阶跃法测试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求取水位对象的阶跃响曲线;(3)直观地了解自平衡能力对象响应曲线的特点;(4)初步掌握对象动特性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2.1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自动控制系统是指用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扰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够被自动地调节而回到工艺所要求的数值范围内。
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条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热工系统,各设备相互关联,当其中某一设备的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都可能引起其他设备中某些参数或多或少地波动,偏离了正常的工艺条件。
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
测量关键的是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偏差来纠正系统的响应,执行调节控制。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个在工业控制应用中常见的反馈回路部件,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
PID控制的基础是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可消除稳态误差,但可能增加超调;微分控制可加快大惯性系统响应速度以及减弱超调趋势。
2.2实验装置及运用2.2.1实验装置介绍(a)结构组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主要设备有:水泵、三容水箱及其管路系统、差压变送器、调节器、控制台等。
图1过程控制对象管路图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
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
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
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
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
水泵只能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不能输送固体。
差压变送器是测量变送器两端压力之差的变送器,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
差压变送器一般分为正压端和负压端,一般情况下,差压变送器正压端的压力应大于负压段压力才能测量。
本实验中的压差变送器用于反映水箱液位高度。
(b)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在本实验装置中,水由水泵从储水箱(下水箱)中抽出,经调节阀、上水箱进口阀门(V3或V4)进入上水箱,再经上水箱出口阀门(V5或V6)、中间水箱出口阀门(V15),最终流回下水箱;也可通过V7和V17分别直接进入中间水箱和下水箱。
调节阀是系统的执行机构,其开度受控制台的控制。
在控制台上,可对水箱的目标水位进行设置,当实际水位低于目标值时,可使调节阀开度增大,加大进水流量,使其大于排水流量,令水位上升;反之,可使调节阀开度减小,减小进水流量,使其小于排水流量,令水位下降。
2.2.2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的认识:了解实验装置中的对象,水泵、变频器和所用仪表的名称、作用及其所在的位置。
以便于在实验中对仪表进行操作和观察。
熟悉实验装置面板图,要求做到:由面板上的每只仪表的图形、文字符号能准确地找到该仪表的实际位置。
熟悉工艺管道结构、每个手动阀门的位置及其作用。
此实验是调节器输出控制调节阀,计算机采集并记录数据。
流程图如下图。
图2上水箱特性测试(调节器控制)流程(2)按上水箱特性测试(调节器控制)实验接线图接好实验线路,打开手动阀门V3,V19,根据调节器外给定电流的大小来适当调节手动阀V6的开度。
(3)接通总电源、各仪表的电源。
(4)设置调节器处于手动位置,按调节器的增/减键改变手动输出值,使系统在液位处于某一平衡位置,记下此时手动输出。
(5)按调节器的增/减键增加调节器手动输出,使系统输入幅值适宜的阶跃信号(阶跃信号不要太大,估计上水箱水不益流出来),这时系统输出也有一个变化的信号,使系统在较高液位也能达到平衡状态。
(6)观察计算机上的液位1的阶跃响应适时和历史曲线,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7)调节器的手动输出回到原来的输电电流值,记录一条液位下降的曲线。
(8)曲线的分析处理,对实验的记录曲线分别进行和处理,处理结果记录于表格。
按常规内容编写实验报告,并根据K、T、 平均值写出广义的传递函数。
2.3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2.3.1原始数据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和由其生成的图像如下:表1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时间/s水位/mm时间/s水位/mm时间/s水位/mm013055194110199513960195.4115198.91015465196.3120199.115165.470196.8125199.520170.375197.8130199.425176.180197.8135199.63018085198.2140199.635187.290198.814520040187.795198.2150199.845189.9100198.815520050192.6105198.7160200图3实验水位变化曲线图2.3.2原理分析从原理角度分析,水箱水位变化系统可用如下模型表示:in outdh A q q dt=-其中h 为水位,A 为水箱底面积,in q 、out q 分别为流入、流出的体积流量。
在本次实验中,in q 受调节阀控制。
可近似认为1()in q k r bh =-,2out q k h =,其中r 为系统输入(目标水位),k 1、k 2为固定的比例系数。
因此,模型变为:()in dh A q k r h dt==-进行拉氏变换并整理得:()()()H s kG s R s As k==+考虑管路长度不可忽略,故引入延时环节,对象模型变为:1()1psp K G s e T s τ-=+即认为系统是存在延时的惯性系统。
2.3.3数据处理利用MATLAB 的System Identification 工具,将实验原始数据【水位测量值与期望值(200mm )】输入。
根据上文对系统原理的分析,选择惯性系统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的系统传递函数:1.57510.9938()120.9581p s sp K G s e T s s τ--==++将结果整理于下表中:表2结果记录表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处理记录表参数值测量情况液位1液位2K 1T 1/s τ1/s K 1T 1/sτ1/s正向输入0.993820.958-1.575(无数据)反向输入(无数据)平均值0.993820.958-1.575其中,“(无数据)”处表示实验时未记录该组相应的原始数据。
2.3.4结果讨论利用MATLAB 可直接得到用拟合传递函数反演计算所得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对比,如下图所示(蓝色光滑曲线为拟合结果)。
可以看出,拟合曲线与实验值吻合程度非常好。
图4拟合曲线-原始数据对比图实验二水位自动调节系统闭环实验《综合型》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初步掌握单回路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2)了解调节器参数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2.1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自动控制系统是指用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扰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够被自动地调节而回到工艺所要求的数值范围内。
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条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热工系统,各设备相互关联,当其中某一设备的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都可能引起其他设备中某些参数或多或少地波动,偏离了正常的工艺条件。
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
测量关键的是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偏差来纠正系统的响应,执行调节控制。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个在工业控制应用中常见的反馈回路部件,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
PID控制的基础是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可消除稳态误差,但可能增加超调;微分控制可加快大惯性系统响应速度以及减弱超调趋势。
2.2实验装置及运用2.2.1实验装置介绍(a)结构组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主要设备有:水泵、三容水箱及其管路系统、差压变送器、调节器、控制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