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 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母亲节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母亲节的由来,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

3. 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的绘画作品。

4. 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在学生创作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祝福和爱意。

2. 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贺卡、康乃馨等,增进学生与妈妈的亲子关系。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对她的祝福和爱意。

2. 完成一幅以母亲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下一节课进行展示。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创新意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意?3. 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亲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学内容《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同时,本课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3.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的运用。

3. 主题作品的表现和创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示范视频、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母亲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作主题作品的方法。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母亲节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1. 妈妈的节日2. 教学内容: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主题作品创作。

3. 教学目标:了解母亲节、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培养观察、表现、创新和合作能力。

4. 教学难点: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的运用、主题作品的表现和创意。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习、学生实践、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2. 家庭作业:向妈妈表达节日祝福,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2.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了解母亲节的意义,培养了感恩之情。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的形式给妈妈送礼物学情分析:这一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范畴,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在妈妈节日时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所以画面可以表现妈妈过节日时的情景,也可以更丰富多样,重在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那份爱。

农村小学的学生基础不好,孩子年龄小,绘画技能差,教师要加强引导。

教学难点:1、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敢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妈妈节日的创意画。

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妈妈给孩子剪指甲、妈妈陪孩子阅读、地震中妈妈保护孩子)师: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感谢妈妈赐予我们生命,并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保护我们、关爱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的心情来学习12课。

(引入课题:妈妈的节日)二、教学新授想一想,说一说:1、介绍一下“我的妈妈”,妈妈平时都做些什么?2、妈妈的生日是哪天?3、还有哪些妈妈的节日?师总结:妈妈平时都很忙、很辛苦,要上班,要做家务,还要照顾我们,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

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和妈妈有关的歌曲。

教师继续引导:儿童节的时候我们都收到过哪些礼物?那么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帮妈妈做家务、动手给妈妈做贺卡、给妈妈画幅画像……)三、学生作业把刚才我们说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优秀作品欣赏五、课堂小结: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要学会尊敬母亲,生活中要帮助母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在未来的明天,要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一年级下册的小学美术课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祝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母亲的节日——母亲节的来历、相关的手工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解析和丰富的图片示例,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绘画技巧,创作出充满爱意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和形状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之情,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手工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充满爱意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掌握相关的手工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参与创作过程。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准备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和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母亲节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制作贺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母亲节贺卡。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将心中的祝福表达出来。

2. 引导学生理解母亲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工具。

2. 有关母亲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为妈妈做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欣赏作品(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有关母亲节的艺术作品,如绘画、剪纸等。

2. 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作贺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属于自己的母亲节贺卡。

2. 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可以使用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四、展示作品(5分钟)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母亲节的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贺卡过程中的表现,分享对母亲的爱意。

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贺卡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母亲节的理解和感恩之心。

六、教学扩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为母亲煮一顿饭、给母亲按摩等。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母亲节当天实际行动,将爱意传达给母亲。

七、案例分析(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母亲节贺卡作品,分析其设计亮点和制作技巧。

12. 妈妈的节日(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12. 妈妈的节日(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妈妈的节日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美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贺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贺卡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贺卡的制作技巧。

2. 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背景。

2. 教师展示贺卡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制作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张贺卡,要求贺卡上有母亲节的祝福语和图案。

三、学生制作贺卡1.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制作贺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贺卡制作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节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贺卡,表达对母亲的祝福。

3.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将贺卡送给母亲,并亲口说出祝福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在贺卡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美术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贺卡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制作贺卡的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贺卡制作的意义在美术教学中,贺卡制作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教育的体现。

通过亲手制作贺卡,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融入其中,这种情感的表达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贺卡的制作过程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外化,是学生与母亲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12.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12.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包括:
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和形象,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心。
2.教授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画妈妈的形象、剪贴和拼接等。
3.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如彩纸、水彩、颜料等,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创作。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妈妈的祝福和爱意,增强家庭情感的沟通和联系。
2.例题2:请描述妈妈的一个特征或爱好,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答案:学生可以描述妈妈的一个特征或爱好,如妈妈喜欢花,然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一幅绘画作品。例如,学生可以画出妈妈在花园里欣赏花朵的场景,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节描绘出妈妈的笑容和花儿的美丽,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3.例题3:请用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制作一份创意手工艺作品,表达你对妈妈的祝福和爱意。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母亲节的意义和创意手工艺活动的技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呈现新课后,对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母亲节主题的创意手工艺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创意手工艺活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了解妈妈的节日——母亲节。

2.能够制作出具有创意、艺术性和个性化、祝福的母亲节贺卡。

3.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得到增强,培养其对节日的重视和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设计具有创意的母亲节贺卡。

2.如何将学生表达心意和祝福的意愿,转化为图形化的视觉符号。

教学内容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让孩子在母亲节(每年的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这一天,能有一份特别的礼物,可以表达孩子生命中所感受到的深深的感激和爱,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温馨感动的事情呀。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为亲爱的妈妈做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独具创意的母亲节贺卡。

第一节:教学中的导入1.通过幻灯片、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2.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深深感激之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份感激之情。

第二节:教学中的讲解1.给学生展示多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并分析母亲节贺卡的基本要素。

2.介绍多种贺卡制作的方法以及常用的手工材料,让学生在不同的手工实践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创意表达的技法和材料并开始制作自己的母亲节贺卡。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和贴饰等,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贺卡,体现出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第三节:教学中的实践1.分组进行制作比赛,让学生在互相帮助和竞争的环境下完成自己的母亲节贺卡。

2.让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制作的贺卡,了解同学们作品构思和设计的特点,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3.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贺卡带回家中,将贺卡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期望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内心深处的感恩和爱意。

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了解学生作品的特点,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的创意和表现更为充分。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评价内容:1.能否独立设计创新的母亲节贺卡。

2.能否熟练运用手工材料,制作出精美的母亲节贺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
《妈妈的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运用有趣的创意,或绘画、或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心意。

教学重点:
1、通过绘画、制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2、学会认同自己的作品。

3、敢于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创意。

教学难点:
能够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特殊的创意。

教师准备:
妈妈的生活录像、学生作品照片、小制作若干、各种动物亲情照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彩纸、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小盒子、纽扣、丝带、信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英语单词,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单词(出示mother、mom、mama、mommy单词卡片),谁知道它们怎么读?读给我听,好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它们都是(板书妈妈)的意思。

二、感受妈妈辛劳,体验情感。

1、快乐成长,妈妈哺育
知道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的吗?(手势表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指名回答)
(播放孩子是如何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生活录像)
2、了解妈妈,关爱妈妈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妈妈不仅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辛劳,还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汗水。

不信,大家请看(播放妈妈工作、做家务、照顾老人图片资料)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妈妈认真地上班、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她多辛苦啊!
3、诗歌朗颂,感受母爱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歌颂母亲。

(播放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三、了解妈妈节日,懂得感恩。

1、了解妈妈的节日
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那你知道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吗?(板书:的节日,指名回答)
小结:有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每年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妈妈的生日。

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都愿意为妈妈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把我们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对吗?
2、看看其他同学的心意
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播放同龄小朋友的绘画、泥工、手工作品)
边播放边讲解作品特点,色彩、构图、创意。

这些小朋友多棒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做出了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们对妈妈深深的爱。

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做的更棒!
四、敢于动手动脑,尽情表达。

1、动手动脑制作
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材料?(指名回答,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纽扣、小盒子、彩纸、丝带、信纸)让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地想一想用你最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件礼物,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可以画,可以捏,可以制作贺卡、小手工。

)准备好了吗?大家开始吧!
2、教师巡视辅导
要随时给予学生灵感的指导,使学生抓紧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去。

3、展示讲评作品
把你的礼物拿上来吧,讲讲你的作品(指名回答)肯定学生作品的色彩、创意、构图,最重要的是大家有这份心意。

小结: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简单的材料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真是了不起。

老师非常高兴。

五、真情无限延伸,感悟大爱。

不光我们人类有自己的妈妈,动物们之间也有宝贵的亲情。

不信,大家看(播放动物亲情图片)
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今天好好学习,尊敬母亲,在明天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