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4 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仪器: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酞试液、棉花、试管夹、NH3、HCl、NH4Cl、Ca(OH)2教学过程:[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板书] 二、氨1、NH3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9] 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
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
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1)NH3与水的反应:[分析] 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 NH4++OH-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板书] NH3+H2O NH3·H2O NH4++OH-[思考]: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讲解]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4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的性质》优质课教案(人教版必修1).doc

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的性质扶沟高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2.常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合成氨方法的发明及其对解决人类粮食的重大贡献,认识化学合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氨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术语、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氨水的组成及其碱性。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
3.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准备:主要试剂及仪器:水、酚酉衣试液、浓氨水、浓盐酸、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烧杯、集气瓶、双孔胶塞、铁架台、导气管、毛巾、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橡皮塞、注射器、塑料输液瓶。
五.教学方法“3+1”教学法。
“3”即: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三个方面;“1”即: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主要起引导作用。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氨的相关性质,以及利用氨的催化氧化知识,引导学生根据氮元素化合价升降,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掌握。
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用ppt辅助讲解,化学家有关氨的研究曾获得三次诺贝尔化学奖引入本节课。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是化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化学家有关氨的研究曾获得三次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_最新修正版

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氨的物理性质;
掌握氨和氨水主要化学性质;
理解“喷泉”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氨、氨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2.学习难点:氨水的成分。
三、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 4.4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4.4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氨水显弱碱性。
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最常见的化肥是铵态氮肥,而制取铵盐首先要合成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氨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氨气,观察氨气的颜色,一名同学闻其气味,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氨气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2.演示教材第97页实验4-8(喷泉实验)。
(一)氨(NH3)1.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水溶液呈碱性。
阅读教材第97~99页有关内容,解释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归纳整理:⑵化学性质:①NH3与水的反应NH +OH-NH3+H2O NH3·H2O4思考与交流:你有几种方法可以检验氨水的碱性?哪一种最简单?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方法一: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方法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方法三:若是氨气则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
(常用于检验氨气)演示实验:将氨气通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观察现象;再加热该试管,观察现象。
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试液变红——溶液显碱性,加热后溶液又变无色——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
板书: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NH3↑+ H2O。
过渡: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那么它与酸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呢?演示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接近。
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高一化学组:冷晓科【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理解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及其强氧化性3、了解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教学重点】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教学难点】氨气的制备实验原理,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教学方法】学习归纳法、实物展示法、创设情景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及相应实验仪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氨【本课时在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的核心和考试的热点【展示标杆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自然中雷雨发庄稼的过程。
2.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氮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3.从氮的原子结构出发分析氮除,0,+2,+4,+5外是否还存在其它价态?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此价态的氮的化合物具有什么化学性质?【播放液氨泄露视频】从该视频中你得出氨气那些物理性质?为什么液氨泄露会有化肥的气味?【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液氨易汽化可用作制冷剂【设问】氨气能与水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播放喷泉实验视频】1.由该实验你又得出什么结论?2.为什么能形成喷泉?3.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能形成喷泉?4.喷泉形成的原理是什么?5. 氨气与水作用的溶液呈什么性?6.若把胶头滴管中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氨气换成二氧化碳,进行同样的操作能行喷泉吗?你还有那些气体和溶液组合形成喷泉的例子?7.写出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并分析氨水中有哪些成分?【总结】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设问】由上面的结论你还能得出氨气还能与那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播放氨气与浓盐酸反应实验视频】1.记录实验现象2.根据初中学的理论知识预测反应产物?【设问】氨气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若能反应产物是什么?【回顾第一个视频】为什么液氨泄露会有化肥的气味?【回答】化肥会分解释放出氨气。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节氨硝酸和硫酸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一、氨
(4)氨跟氧气反应
催化剂
4NH3+5O2
==== △
4NO+6H2O
玻璃棒 空气
铂丝 浓氨水
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不接 触溶液)观察到悬在液面上的铂丝更加红亮, 同时有 红棕色气体生成, 并有白色烟雾产生, 试解释原因。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反应放热, 铂丝维持红热
液氨
氨气降温加压液化
混合物
纯净物(非电解质)
H2O、NH3 、NH3·H2O
NH4+
OH- H+
NH3
氨能否与酸反应?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 ===== NH4Cl (现象: 白烟) NH3+HNO3 ==== NH4NO3 (现象: 白烟) 2NH3+H2SO4 = (NH4)2SO4 NH3+H+=NH4+(与酸反应的本质)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Al3 + +3NH3+3H2O ==== Al(OH)3↓+3NH4+
②不稳定性酸的铵盐 △
NH4HCO3 ————H2O +CO2 ↑ +NH3↑
(B)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2SO4 + 2NaOH ——△—— Na2SO4 +2NH3↑+2H2O △ NH4Cl + NaOH ———— NaCl + NH3↑ + H2O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4节 第1课时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3)检验: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现象:变蓝);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4)干燥:碱石灰、氧化钙等碱性固体。 (5)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 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 (fángzhǐ)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第十八页,共39页。
铵盐 氨的实验室制法
1.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易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fēnjiě) NH4Cl受热分解(fēnjiě)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N__H_4_C__l=_=_△=_=__=_N_H__3↑___+__H_C__l↑___________。 NH4HCO3受热分解(fēnjiě)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4++OH-==△===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NH4++OH-==△===NH3·H2O C.氨水中加盐酸:
NH3·H2O+H+===NH+4 +H2O D.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
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jiěshì)氨气的喷
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jiěshì)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实验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
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jiěshì)实验室中
CO2+2NH3·H2O===2NH+4 +CO23-+H2O
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新人教必修1).doc

离了方程式指示剂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盐反应与金属反应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硫酸、硝酸和氨课时安排:3课时第1和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第3课时:氨4.硫酸、硝酸和氨(第1、2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投影]酸的通性稀硫酸盐酸硝酸H2SO4==2H+ + SO42-HC1==H+ + Cl HNC)3==H+ + NO3紫色石蕊变红OH ==压0H+ +CuO + 2H+ == Cu2+ + H2OCO32-+ 2H+ == CO2 t + H2O2H+== Fe?++ H2 f (HNO3 不产生玦)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Fe +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实验4-8]浓硫酸与铜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
[师问]品红溶液有什么变化?[生答]品红溶液褪色。
[补充实验]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其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什么物质会引起这样的变化?[生答]产生了SO2气体。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并提问:溶液的颜色说明产生了什么离子?[生答]产生了Cu2+O[师问]硫酸和铜中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物是什么,硫酸和铜各表现什么性质?[生答]产生了SO2和Cu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
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讲解]浓硫酸与铜反应除了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板书]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1.浓硫酸的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2H2SOM 浓)+ Cu == CuSO4 + SOM + 2H2O[补充实验]浓硫酸与蔗糖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并说明稀 BaC l
(一)硫酸的氧化性
变化,这
学生观察] 现象:①蔗糖由白→黑;
②生成的黑色物质呈面包状;
③闻一闻有刺激性气味。
SO4与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组成脱去蔗糖分子中的现象本质:
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观察现象] ①固:红→黑
②液:无→棕黑→蓝色
③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使酸性KMnO4溶液
Cu+2H2
6+
S O4(浓)====Cu(SO4)2+
4+
S O2↑+2H2O
] (1)铜片变黑,黑色物质是什么?怎么生成的?
回答在上述反应中: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什么物质?
钝化。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教师启发钝化在实际中的应用:铝铁容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