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范本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范本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动火作业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从而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涉及动火作业的岗位和部门。

2. 定义2.1 动火作业:指使用明火、引火设备或其他能够产生火花、火焰、高温等火源进行的作业活动。

2.2 动火作业管理人员:指经过培训合格、具备相关能力的员工,负责管理和监督动火作业活动的人员。

3. 职责与权限3.1 企业负责人负责确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并向全体员工宣传和执行。

3.2 动火作业管理人员负责动火作业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程序。

3.3 执行动火作业的员工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并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4.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4.1 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工作准备会议,由动火作业管理人员组织,明确动火具体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制定安全操作方案。

4.2 动火前必须将动火计划、安全操作方案和相应的安全设备提交给企业负责人进行审核和批准。

4.3 动火前必须对动火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符合要求,并清理可燃物、易燃物等。

4.4 动火前必须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他们有能力和责任配合动火作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5. 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5.1 动火前必须检查火源设备是否完好,并满足动火要求。

5.2 动火前必须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动火作业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5.3 动火前必须全面清理动火场所的可燃物,并设置防护措施,如防火帷幕、防火板等。

5.4 动火时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设置专人在场监护。

5.5 动火时必须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区域,并保持通道畅通。

5.6 动火时必须保持手机或对讲机的正常通信,以便及时报警和求助。

5.7 动火后必须进行现场检查,确保火源已经彻底熄灭,场地清洁无垃圾。

6. 事故应急处理6.1 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和火灾扑灭。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篇)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篇)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火作业的管理,保障人员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或者产生高温、火花、火焰、烟雾等可能引发火灾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包括公司员工、承包商、访问人员等。

第四条动火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五条公司应设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和实施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章动火作业的申请和审批第一条动火作业申请应提前进行,具体时间由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确定。

第二条动火作业申请内容包括: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方法、安全措施等。

第三条动火作业申请应由作业人员所在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签字确认,并报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审批。

第四条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应对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第五条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应审查作业单位、作业人员的相关资质和能力,确保其具备进行动火作业的条件。

第三章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第一条动火作业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动火作业方案进行。

第二条动火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准备、作业程序、作业环境控制、作业人员保护等内容。

第三条作业准备包括:动火作业前的检查、准备、清理等工作,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第四条作业程序包括:动火作业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协调配合要求等。

第五条作业环境控制包括:防火、防爆、通风、照明等措施,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第六条作业人员保护包括:佩戴安全防护装备、进行必要的培训、控制火源等,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第四章动火作业的管理和监督第一条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应进行作业现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作业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第二条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安全的认识和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

第三条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应定期进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讲座,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023年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2023年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2023年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动火作业的场所和设备。

第三条: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电焊、切割、电熔、喷灯等方式进行的施工、维修、拆除等作业活动。

第四条:动火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必要时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

第二章:动火作业的准备工作第五条: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明确动火区域、作业人员、作业时间等信息。

第六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可燃物和易燃物,如有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第七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必要的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并将其放置在离作业区域近且容易获取的位置。

第八条: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动火作业,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制定,并报告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动火作业的操作要求第九条:动火作业必须由专人负责,并在作业现场摆放明确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他人注意。

第十条:动火作业时,必须戴上符合要求的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穿戴防火服和防火鞋。

第十一条:动火作业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作业区域,并随时准备进行灭火救援。

第十二条:动火作业期间,禁止丢弃烟蒂、轻率使用火种,必须做到火种有人看管、准备好灭火器材。

第十三条:动火作业期间,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区域。

第四章:动火作业的监督检查第十四条:企业应设立动火作业监督检查人员,负责对动火作业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企业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其纳入个人安全档案。

第十六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动火作业的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动火作业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动火作业的安全演练,以检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员工的应急能力。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的修订由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修订后应及时通知到各部门和作业人员。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化工企业的动火作业安全,保护员工和公共安全,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内全部的动火作业活动。

三、管理标准1. 动火作业管理责任1.1 化工企业应设立特地的动火作业管理部门负责该部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1.2 动火作业管理部门应配备合格的专业人员,负责订立和执行动火作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和程序。

2. 动火作业申请与审批2.1 全部动火作业必需提前向动火作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2.2 动火作业申请应包含作业人员、动火地方、动火时间、动火方式、动火设备和防护措施等内容。

2.3 动火作业申请应由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并附上必需的工作许可证或相关证明文件。

3. 动火作业操作3.1 动火作业前,必需对动火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安全措施到位、设备正常运行。

3.2 动火作业人员必需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且持有相应的动火作业证件。

3.3 动火作业期间,必需在动火现场设置警戒线,并由专人进行监控和指挥。

3.4 动火作业期间,必需配备充分数量和规格的消防器材,并保持消防器材的完好有效。

3.5 动火作业期间,应保持动火现场、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并做好动火现场的不安全品标识。

4. 动火作业结束和验收4.1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需进行动火现场的清理和整理,确保没有残留的火源和可燃物。

4.2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需进行动火现场的安全验收,由动火作业专人进行验收。

4.3 动火作业结束后,相关动火作业人员和监管人员应及时归档和报告动火作业的信息和记录。

四、考核标准1. 动火作业人员考核1.1 动火作业人员需经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动火作业。

1.2 考核内容应包含动火作业安全知识、作业程序、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

2. 动火作业管理部门考核2.1 动火作业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动火作业的现场检查和评估,以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5篇)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5篇)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一)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作业。

(二)动火作业分类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1、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4、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生产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5、遇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三)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1、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表。

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应执行HG23012、HG23014的规定。

2)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带压不置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3)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____%。

7)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8)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的安全,保障工人和财产的安全,我公司特制定了以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工作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施工现场的所有动火作业。

二、工作人员要求:1. 所有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2. 所有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耳塞、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等。

3. 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精神疾病或其他不适宜从事动火作业的疾病。

三、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动火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

2. 动火作业前必须通知施工现场周边的相关人员,确保安全范围内无人员滞留。

3. 动火作业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泄露气体、易燃物质等情况。

4. 动火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应急灭火器材,并设置消防器材专人负责。

四、动火作业操作要求:1. 动火作业必须由专人负责,其他人员禁止靠近作业区域。

2. 动火作业必须按照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更改作业内容或范围。

3. 动火作业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确保燃烧物质能够顺利燃烧,防止烟雾堆积造成窒息等危险。

4. 动火作业必须保持作业区域清洁,防止燃烧物质外溅导致火灾事故。

五、动火作业后的处理:1.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清理,清除燃烧物质和垃圾。

2.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关闭动火设备,并确保没有隐患。

3.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的火源或其他危险。

4.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做好记录。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动火作业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扑灭火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2. 发生动火作业事故时,必须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协助处理事故。

3. 发生动火作业事故时,必须妥善保护现场,确保不被扩散到其他区域。

七、违规处罚:对于违反本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公司将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罚,包括罚款、停工整顿、解除劳动合同等。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企业专用版)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企业专用版)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企业专用版)一、目的为了加强企业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动火作业行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动火作业活动,包括生产、维修、改造、拆除等过程中的焊接、切割、热风干燥、砂轮磨削等动火作业。

三、管理职责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定和修订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对动火作业进行审批,并指定专人负责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

3.动火作业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动火作业,并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4.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动火作业分类1.一般动火作业:指在非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2.特种动火作业: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紧急动火作业:指因生产需要,无法事先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但必须立即进行的动火作业。

五、动火作业审批1.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

一般动火作业由部门负责人审批,特种动火作业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批,紧急动火作业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企业负责人审批。

2.动火作业审批内容包括:动火作业地点、时间、作业内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

3.动火作业审批通过后,由审批人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作业人员持证进行动火作业。

六、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易燃易爆物品,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3.动火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动火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4篇)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4篇)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动火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动火作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动火作业的部门和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2.1 动火作业指在不使用明火的情况下,使用明火易导致火灾发生的工作操作,包括焊接、切割、打磨等。

2.2 动火作业许可证指由企业相关负责部门签发的、针对具体动火作业进行授权的许可证。

2.3 动火作业区域指动火作业实施的场所范围。

2.4 动火作业人员指被授权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

三、动火作业管理要求3.1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3.1.1 动火作业人员应参加由企业组织的相关安全培训,熟悉本制度的内容,并了解动火作业的相关法规和规范。

3.1.2 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员应检查和确认所使用的动火设备和防护用具的完好性,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1.3 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员应清理和标识动火作业区域,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3.1.4 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员应核查动火作业区域周边的火灾防护设施和消防器材的有效性。

3.2 动火作业的组织和实施3.2.1 动火作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组织,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

3.2.2 动火作业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

3.2.3 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动火作业方案,包括动火时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3.2.4 动火作业现场应设置显眼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动火作业的存在。

3.3 动火作业后的处理3.3.1 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作业人员应及时清理动火现场,确保动火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3.3.2 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作业人员应注意检查动火设备和防护用具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3.3 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作业人员应填写动火作业记录,详细记录动火作业的时间、地点、作业内容和相关措施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719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Hot work management system of an enterprise
某企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作业。

(二)动火作业分类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1、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4、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生产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5、遇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三)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1、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
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表。

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应执行HG23012、HG23014的规定。

2)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带压不置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3)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7)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8)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9)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10)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11)凡在有可燃物构件的凉水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
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12)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2、特殊危险动火作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下列情况下不准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①生产不稳定。

②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

2)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

动火作业时,车间领导、动火作业与被动火作业单位的安全员、安全生产部部长、经理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3)动火作业前,生产单位要通知工厂其他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压力变化情况,使系统保持不低于980.665Pa(100mm水柱),压力降低时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四)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1、动火分析由动火分析人进行。

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藏、阴井等部位及其他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均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长负责提出。

3、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4、取样时间与动火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0min,否则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上述要求,应由经理签字同意,另做具体处理。

(五)《动火作业审批表》的管理
1、《动火作业审批表》
《动火作业审批表》为一式三份,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作业审批表分别以区分。

2、《动火作业审批表》的办理程序和使用要求。

1)《动火作业审批表》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动火项目负责人办理。

办证人应按《动火作业审批表》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然后根据动火等级,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将办理好的《动火作业审批表》交动火项目负责人。

2)动火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作业审批表》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作业审批表》交给动火人。

3)一份《动火作业审批表》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后,由动火人在《动火作业审批表》上签字。

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作业审批表》,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作业审批表》上签字。

4)《动火作业审批表》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3、《动火作业审批表》的有效期限。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的有效期限为24小时。

2)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的有限期为12小时。

4、《动火作业审批表》的审批。

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领导初审签字,经安全生产部门复检签字后,报经理终审批准。

2)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领导初审签字后,报主管安全生产部门终审批准。

3)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领导终审批准。

(六)动火项目负责人
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2、动火人
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作业审批表》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


火人接到《动火作业审批表》后,应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主管安全防火部门报告。

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作业审批表》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

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分钟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班长呈验《动火作业审批表》,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监火人
监火人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

新项目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监火人。

监火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

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监火人必须监守岗位,不准脱岗。

在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他工作,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动火部门负责人
被动火单位班组长为动火部门的负责人,应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并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检查《动火作业审批表》有制止动火作业的权利。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5、动火分析人
动火分析人应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动火作业审批表》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

6、安全员
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应负责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7、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
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在动火作业时必须亲自到现场,了
消防安全| Fire Safety
安全管理
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作业审批表》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在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第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