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行测指导:选词填空题词义侧重点.doc
2012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必会词语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1、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
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
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
(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
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201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深度解读:注重考查理解、巧算能力

2012年9月15日福建、河南等地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部分的大特点是:强调对基本概念的考查,难度基本持平。
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是可以快速理解材料、联系材料上下文进行列式,熟练运用技巧进行计算。
免费范文 - 百度文库知识店铺专家分析具体特点分析如下:1.侧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增长率、平均数、比重、翻番等概念是考查重点,除了单独考查基本概念以外,增加了对概念的综合考查。
【例题1】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2011年累计出国留学人数比1978年规模扩大了375倍。
留学群体低龄化趋势明显,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当年留学总人数的19.8%。
据2011年美国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赴美留学人数约占当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的45%,2011年赴美留学人数为15.76万人,且仍将保持20%~30%的年增长速度。
2011年赴美留学人数比2010年增长约:A.20%B.23%C.26%D.29%【解析】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为190.54-162.07=28.47万人,根据文字,2010年赴美留学人数占比为45%,则2010年赴美留学人数为28.4745%28.4745%=12.83万人,则所求为15.7612.83-1=2.9312.83313=23%,选B。
【名师解读】本题综合考查比重和增长,要求考生首先根据比重概念求出2012年的赴美留学人数,再运用同比增长率公式解题。
2.注重计算技巧的灵活运用近年来资料分析在考查基本概念的同时,加大了对技巧的考查,体现了政法干警考试更加重视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
首数法、范围限定法、特征数字法等计算技巧是本次考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技巧。
【例题2】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
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好水平,比10年前增长31.6%,2012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这11个主产省(区)增产夏粮364万吨,其中安徽增产80万吨、山东增产75万吨、河北增产63万吨、河南增产55万吨,在非主产省(市、区)中北京、辽宁、浙江、湖南、重庆、云南、宁夏有不同程度减产。
行测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技巧之明词义

行测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技巧之明词义在理性意义上,公务员试题中经常考查的是词语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1、词义的轻重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例如:爱好和嗜好:爱好是指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喜爱。
嗜好是指特殊地爱好。
优良和优异:优良是指品种、质量、成绩等十分好;优异是指品种、质量、成绩等特别好。
再如:轻视和蔑视、希望和渴望、偏爱宠爱和溺爱、秘密机密和绝密。
2007年第21题: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谋而合B.截然相反C.如出一辙D.大相径庭解析:根据“都称不上是翻译”可以确定翻译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同的,所以,排除掉A、C。
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都表示的是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截然相反的语义比大相径庭更严重。
而根据“不管多么通顺”可以得知,填入空格的一次大语义较轻,故选择D。
2007年第22题: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张在西方环境政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研究方法也受到广泛的________,有人认为,完全市场化的环境政策其结果会适得其反,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将有增无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批评B.怀疑C.关注D.批判解析:由“但”字可以得知空格处应该是否定的意思,所以,排除选项C。
选项ABD都有否定的意思,但是三者的语气不同,批判最重,其次是批评,再次是怀疑。
根据题意运用选择批评正合适。
由“广泛”可以得知作者的口气还是比较重的,但不至于完全错误,故批判不合适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2012国考行测大纲言语理解部分解读

2012国考行测大纲言语理解部分解读大纲解读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常见题型为“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三类,正式规定了各类题型的名称,避免了同一题型不同名称给考生带来的困惑。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语句表达”,这类题型在国考中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考查过,只是在地方公考中出现,是否会在今年考试中再度出现,值得引起考生的重视。
从图一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试题题量保持稳定。
纵观国考和地方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量大致在30—40道之间,其中以国考和地方省际联考最为稳定,均保持在40道,大部分省份的言语题量均在渐渐向国考的40道靠拢。
因而我们判断今年国考的言语理解部分的题量应当保持在40道。
二是语句表达出现几率不大。
语句表达主要是考病句辨析和歧义句辨析,有时还考语文基础知识相关内容,如修辞手法分析、标点符号使用、长句理解、诗词理解等。
语句表达这一题型在国考中没有出现,而在地方省考中,也只有安徽、陕西等省份出题较多,其余均较少甚至不考此类型试题。
因此虽然此次大纲中有提到语句表达这一题型,但是结合往年国考真题,这一题型出题几率不大,但是考生还是应当有所准备,以应万全。
三是阅读理解和逻辑填空题量稳定。
阅读理解和逻辑填空是能够全面考查考生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因此颇受国考命题组的青睐,07年以后题量都是各20道,由于这两类题型的各项优点,因此其题量应当不会减少,在言语理解部分中仍然会保持较大比重。
题型分析及备考指导对于题型的讲解我们结合大纲所给例题来进行。
阅读理解【大纲原文】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
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答案:C。
2012年山东省考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1.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可采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方法。
本题采用突破口的方法,第二空:更字表递进,意思是比胸怀要更进一步,雅量和宽容与胸怀是平级关系,C项理解语义低于胸怀,只有自信符合在展现胸怀的同时更表现出自信的语境,同时自信与文段反映的"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竞争“构成对应关系。
2.B.【解析】这是一道选词填空。
可采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方法。
”亮丽“对”颜色“、”线条“对”形状“、”恬淡自在“对”意境、“清唱”对“声音”。
3.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结合的辨析题。
可采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方法。
从语境“传授道理”可知第一空应该是熟知和精通真理的人,故排除C选项,谙悉:熟知的意思。
第二个空应该为“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
意为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符合文段中让青年人在大学里充分发表自己对永恒这个主题的看法的语境。
D项,高谈阔论带有贬义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
高:高深;阔:广阔。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A项,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常与“知无不言”连用。
强调的是某个人把自己关于某个事情的情况阐述清楚。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结合的辨析题。
可采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方法。
此题难度不大,由第一空可知,想象最为符合。
同时文段说的是日常生活,故冲突和争端在此语义有些严重。
5.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可采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方法。
文段中由“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化”以及“技术革命”等语境,可看出第一空应该填能反映变化的词语,故只有B项"变革“,同时“释放”也和”潜能”构成搭配和对应。
6.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可采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方法。
由文段可知,透视是浮雕表现三维空间的工具、方法技巧,因此第一空可排除CD;同时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平面上的。
排除B。
7.C.【解析】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结合的辨析题。
2012年公务员联考《行测》答案及解析(山西、辽宁、黑龙江、福建、湖北、 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

2012年421公务员联考《行测》卷(解析)1、A项错误,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266.8美元,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台阶;B项错误,2006年2月底,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C项正确,201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2011年工作回顾”中提到,“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D项错误,201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2011年工作回顾”中提到,“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57121万吨等于1.14242万亿斤,并未达到“10万亿斤”。
故正确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历史地理常识。
A项错误,燕国的纬度最高;B项正确,楚国的纬度最低;C、D项错误,秦国的经度最小。
故正确答案为B。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正确,出自王之涣《凉州词》,戍边的军士听到《杨柳枝》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劝慰大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项正确,《渭城曲》是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C项正确,《雨霖铃》为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D项错误,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而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
故正确答案为C。
5、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A项错误,荆轲刺秦发生于战国时期,当时没有发明桌子,桌子的名称在五代时才诞生。
B项正确,李宗仁原为国民党代总统,后因和谈未果出走美国,1965年回到北京。
李宗仁字德邻,称呼他人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
C项错误,发生在唐太宗时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唐代之后。
D项错误,勾践是春秋末期人物,而红薯在明朝万历十年才从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
故正确答案为B。
6、本题考查哲学常识。
A项对应正确,“士别三日”出自《三国志》,意思是指人离开后不久。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哪项是我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A.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B.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戊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戊型肝炎疫苗研制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器潜技术的国家之一D.国内首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至此,我国可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2.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B.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3.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提出: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升值B.欧元区经济低迷C.巨额财政赤字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5.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央行基准利率B.降低再贴现率C.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6.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商联不属于民主党派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C.无党派人士是指既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的普通群众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7.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B.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D.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8.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C.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D.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融为一体9.关于这张古代作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役发生在南北朝时期B.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韩国C.历史上称其为“马陵之战”D.孙膑、白起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10.关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一神论宗教B.都以亚洲为发源地C.基督教产生时间最早D.目前佛教信仰人数最多11.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
2012年公务员考试资料

2012年公务员考试资料: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一、典型标题填入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新闻类标题填入题。
文体风格简洁、明快且客观、规正,通常此类文段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标题——(副标题)——导语——正文。
大体技巧就是快速寻找、总结归纳“导语”,即文段的主题句,注意查找文段事件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例】手机垃圾短信有“骚扰型”、“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
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忧。
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制,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
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解析】典型标题填入题。
通过阅读可以推断此文段为一篇新闻报道,文段围绕的是“垃圾短信”展开,意在呼吁对其加以整治。
导语句为“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制,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
”本剧的同义替换项为D.2. 游记类标题填入题。
文体风格随意、写意,通常标题为“***见闻”。
【例】在光滑的冰面上开车是不容易的,可是我在北极见到的芬兰司机,在冰道上开车的时速和在柏油马路上一样快。
为了保障安全,这里的汽车都备有两套轮子。
公路上的另一奇景是白天形式的车辆都开着灯,据说这样事故发生率比较低。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的标题的是()。
A 北极见闻B 北极气温C 行车行规D 行车怪异【解析】典型标题填入题,通过阅读可以推断此文段为一篇游记,谈到两个问题:一是芬兰汽车都备有两套轮子,一是白天也开车灯。
可以说这些不同于他国,是奇观见闻。
因此选A。
3. 说明文类标题填入题。
文体风格平实、客观,常呈现朴实凝练的语言来说明事务的原理或构造,答题技巧在于寻找文段阐述的主体。
【例】通常而言,鸟类坚韧而又灵活的羽毛是由角蛋白纤维构成的。
这些角蛋白纤维构在一起组成一个平面,进而形成羽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选词填空题的角度非常多,区分词义侧重点是其中一个角度,首先考生要明确什么是词义侧重点?比如:“鉴赏
”和“鉴别”这两个词,“鉴”字是一样的,区分点在哪里?就在于一个是“赏”、一个是“别”,这也就是这两个词
词义的侧重点,即一个侧重于“欣赏”,一个侧重于“区别”。
选词填空题中有不少题目的考点都在于考察词义的侧重
点,考生通过观察选项即可看出,以下举例说明:
例1、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_______、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A.中断
B.终断
解析:这道选词填空题的考点就在于词义的侧重点,这两个词的词义一个侧重“中”,即中间停止(还可能继续
),一个侧重“终”,即最后停止(不可能继续),区分好这一点,再根据语言环境中“延续五千多年”这样的提示信息
,很容易选出“中断”来。
例2、_______、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_______。
A、气候寒意
B、节气凉意
C、时间凉意
D、时序寒意
解析:这道选词填空题有不同的思路,如果从语言环境中的“秋分”来切入,可以直接对应B选项的“节气”。
如
果从“凉意”和“寒意”的区别来切入,可以考虑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一个侧重于“凉”、一个侧重于“寒”,结合语
境“刚刚过了秋分”,应该选择“凉意”,即先将答案锁定在BC选项,再稍加区分。
例3、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________ ,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国家统计局颁布了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估算
B、测算
C、核算
D、运算
解析:这道选词填空题,通过浏览选项,我们就会马上发现,考点在于考察考生是否了解这4个词词义的侧重点
,“算”字都一样,侧重点分别在于“估”、“测”、“核”以及“运”,结合文段语境,谈的是对工资如何处理,所
以选C(核对)最好。
例4、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结构定型的成语被滥用谐音篡改得面目全非;任意生造的各种时髦语言花样别出,让人摸不着头脑;错字、别字屡屡见诸书籍、报刊和电视……此种情形令人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悚然B、惘然C、悻然D、愕然解析:这道选词填空题的考点同样非常明确,还是考察我们对词义侧重点的把握,4个词中,“然”是一样的,可
以理解为“……的样子”,区分点在于“悚”表示害怕、“惘”表示失意、“悻”表示怨恨愤怒、“愕”表示吃惊,这
4个点区分清楚了,接下来结合语境选择,文段中的提示信息一定要看到,即“篡改得面目全非、任意生造、错字别字
屡屡见诸……”这种情况一定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所以,选D项较好。
通过以上4题的梳理,明确了区分词义中的侧重点这一重要考点,这个考点要求考生要具备“存同求异”的分析观
察能力,能在理解词义共性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出各个词的特性,特性才是考生解题的关键。
同时,要注意文段语言环境对应填词语词义的限制作用,最终做到匹配正确、对号入座。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