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作业四(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学派具有强烈的派别意识,以墨子为首领,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团体,自称“墨者”。墨子卒后,其首领称为“钜子”。墨者集团有着鲜明的社会政治责任意识,史载他们扶助弱小,救民苦难,为此而“赴火蹈刀,死不旋踵”。墨子去世后,墨家学派一分为三。《墨子》一书汇集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是研究墨家政治思想的主要材料。墨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十分注重实用,墨子曾经提出了十大主张,主要有:尚同、兼爱、尚贤、非攻及节俭思想等。

2.法家学派:法家学派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等。法家学派具有比较鲜明的派别意识,他们在理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是:第一,注重运用国家强制力来治理国家,建立统治秩序。法、术、势理论正是这种政治理念的系统表达。第二,极力主张君主专制,明确提出君主的权力和利益具有至上性。第三,以耕、战政策作为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

3.董仲舒: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4.民本: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是民本思想的核心论点。它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形形色色的民本论,民本思想不断被充实和丰富。许多统治者宣称“以民为本”,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最有代表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及其政治实践。

5.王艮: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他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了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

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6.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出身儒学世家。金亡之后,郝经移居顺天,后为顺天守帅延为上客,因而得以博览两家所藏的大量图书。宪宗时,忽必烈开府金莲川,召请郝经。郝经“条上数十事”,受到忽必烈的赏识。忽必烈即位后,郝经被任命为翰林侍学士,出使南宋议和。但被宋权相贾似道扣留于真州达十六年之久。后郝经被送归,不久就去世。其著作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有《陵川集》传世。郝经最为著名的就是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思想。

7.破心中贼:是王守仁心学的重要观点。“破心中贼”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达到“破心中贼”要求的人当人是纯善无恶的顺民。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所以他用致良知教化民众,则有“破心中贼”的奇效。如果人人如此统治就会安如泰山。“破心中贼”就是消除民的反抗,使之安心接受统治,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危机,稳定明朝天下。致良知是王氏心学的基本结论, “破心中贼”是实现的途径和方法。王守仁本人对此极为看重。他的主观目的是通过强化封建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

8.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出身于儒学世家。他曾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传世。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亦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综采各家所长,形成了内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二、简答

1.什么是无为而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

答:(1)无为政治是道家学派基本政治主张,老子和庄子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说的无为不是统治者放弃统治,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某种“无为”方式以达到治理,这就叫“为无为而无不为”其他主要内容有:①君子无为,即统治者要小心翼翼治理国家,减少政治干预和政治活动,“治大国若烹小鲜”。②使民无为,就是要使民不想为了、不能为、不敢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办法,消除能使民有为的种种条件。

(2)无为政治提出的依据是基于道家学派对“道”的考察。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是“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

老子关于道的表述。主要有三层含义: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人们的常识可以认识的,也不是一般语言可以说清楚;②道先于天地而存在,是有规律运行着的,却是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的。③道派生出天地万物,本质曰一,曰无。特征是运动与“用弱”。

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证了两个事实。一是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和本源,因而人类社会要受到道的制约。二是道的本质是无,而人类社会特点是有。老子期待着使民不能有为,民风就会复归于善良,淳补,社会也就好治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愚民政策,体现了老子政治思想本质。

2.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答:董仲舒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主要研治《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在政治上基本主张是王权大一统、注重等级原则和华夷之辩。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公羊学》中大统一的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对《公羊学》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选,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主要内容有:

(1)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董仲舒所讲的天,既有理性成分,也有神秘因素,既指自然规律,也包括伦理原则。这样的天的权威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2)君权至上与天谴说。在现实政治中,董仲舒主张君权至上,拥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为巩固这一体制,保证汉家天下的长期延续,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

(3)阴阳合分论与纲常理论。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体现为阴阳分合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