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四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幼儿文学第四次平时作业

幼儿文学作业4建议完成时间:第16周得分:学生姓名:学号:教学点: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三编、第四编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1.儿童文学鉴赏2.儿童文学批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初期的两个重要儿童刊物是____________、《小朋友》。
2.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最重要的童话作家,《_____________》等作品标志着中国现代童话的成熟,他的创作是中国童话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3. _____________既是文研会成员,又是造诣很高的音乐家,凭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开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新的剧种。
4.1932年,张天翼完成了自己儿童文学的处女作和成名作《_____________》。
5.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儿童戏剧曾得到过较迅速的发展,产生了以最有影响的《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批短小精悍、具有强烈宣传鼓动性的剧作。
6.方冰的叙事诗《_____________》写了一个名叫王二小的少年把“扫荡”的日寇引进我军的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故事。
7.1952年12月,新中国在___________首先成立了专业的少年儿童出版社。
8.“童心说”观点是___________提出来的。
9.老作家张天翼的小说《___________》,深刻而成功地反映了存在于小学生中间的一个普遍性矛盾——学习和玩耍的矛盾。
10.《神笔马良》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其作者是___________。
11.有一种说法,称《_____________》为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发端。
12.《____________》是阿拉伯人们贡献给世界儿童最早的一部故事集。
13.作为法国中世纪城市文学的代表作《___________》,是法国人民献给世界儿童的最美好礼物。
14.《患瘟疫的野兽》、《小公鸡、毛和小鼠》、《死神和樵夫》均出自___________的《寓言诗》。
15.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是英国天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是一部冒险小说。
儿童文学练习题答案

《儿童文学》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DAA 6-10DBABC
二、名词解释
1.儿童散文:是指用准确、凝练、充分生活化和儿童化的文学语言为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并与儿童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2.童话:具体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3.插图:指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
4.图画书:是利用绘画和文学语言两种媒介进行相互补充,由图与文相结合而产生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
5.报告文学:是指将文学与新闻相结合,及时迅速地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实人物和事件的文学体裁。
三、简答题
1.简述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有哪些。
答: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故事的构成方式主要有“纵列式结构”和“横列式结构”两种。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故事构成方式,常见的有“三迭式”、“连环式”、“对立式”、“误会式”、“递进式”、“设伏式”等结构。
2.简述儿歌的特征是什么。
答: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短小单纯,易懂易记;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3.简述美术片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答:色彩鲜艳;造型夸张;机智有趣;节奏快、动感强。
四、创编题
选择给出的某些动物,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适合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接受与学习的童话故事(必须有故事题目),不少于300字。
大象、鸭子、孔雀、青蛙、乌龟、兔子、狐狸
评分标准:故事题目;合乎要求童话故事的含义和特征,符合字数要求。
国开电大幼儿文学(四川)第四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题目1.1952年12月,新中国在北京首先成立了专业的少年儿童出版社。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2.“童心说”观点是张天翼提出来的。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3.女作家柯岩是20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儿童文学作家,组诗《“小兵”的故事》是其儿童诗歌的代表作。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4.老作家张天翼的小说《罗文应的故事》,深刻而成功地反映了存在于小学生中间的一个普遍性矛盾——学习和玩耍的矛盾。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5.《神笔马良》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其作者是洪汛涛。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6.20世纪50年代,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儿童传记文学有吴运铎的《刘胡兰小传》、马烽的《把一切献给党》、陶承的《我的一家》等。
对
错
【答案】:错。
贵州电大儿童文学04任务-0004形考答案

儿童文学04任务-0004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0一、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家中,首先受到五四文坛重视的,是意大利童话作家安徒生。
∙√∙×满分3 得分32.法国作家约拿旦·斯威夫特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满分3 得分33.胡适的第一首白话诗《朋友》就是一首儿童诗歌。
∙√∙×满分3 得分34.我国现代童话的重要开拓者是茅盾。
∙√∙×满分3 得分35.17世纪捷克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曾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世界图解》。
∙√∙×满分3 得分36.《猪八戒吃西瓜》和《小熊请客》都是包蕾的作品,显示了他既作为童话作家又作为童话诗人的突出才华。
∙√∙×满分3 得分37.张乐平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以“三毛”为形象的系列儿童漫画。
∙√∙×满分3 得分38.《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人民贡献给世界儿童最早的一部寓言集。
∙√∙×满分3 得分39.叶永烈是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满分3 得分310.20世纪30年代初发表的《大林和小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满分3 得分3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1.《纸船》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散文诗,作者是()。
∙刘半农∙刘大白∙郑振铎满分3 得分312.“五·四”时期介绍和翻译外国儿童文学最着力的是()。
∙鲁迅∙徐志摩∙郭沫若满分3 得分313.享誉中外文坛的()也曾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如《长生塔》、《能言树》等童话作品。
∙丁玲∙巴金∙老舍满分3 得分31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管桦∙王统照∙任大星满分3 得分315.()在发表于1921年的《可爱的》一诗中,认定“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冰心∙鲁迅∙叶圣陶满分3 得分316.()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作家”,著有五部曲《皮袜子故事集》。
平时作业答案

儿童文学作业(三)及答案1、试说明儿童诗的特征和分类。
答:儿童诗的特征:第一,从成人对儿童的引导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强调儿童诗必须有健康积极的主题;并且指出中外优秀的儿童诗,无不因为其具有这一首要特征才被确认为佳作。
这里也体现了给予儿童的作品,必须把正确的导向放在第一位的艺术主张。
第二,从儿童诗与成人诗的比较中,指出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浓郁的儿童情趣。
并从儿童作者与成人作者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儿童情趣的体现,其核心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
第三,从儿童思维的特点出发,指出儿童诗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适应,儿童诗必须有鲜明的形象性。
并从形象性和叙述性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儿童诗的形象性。
第四,从儿童诗的语言特点出发,指出必须有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
这是由两方面的要求决定的:一是儿童诗语言的表达需要,即它必须是诗的语言;二是儿童诗还承担着语言训练的任务,即它必须规范、得体。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上,还表现在节奏上。
儿童诗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儿童作出不同的分类。
教材侧重于从内容的角度对儿童诗进行分类,同时又兼顾其他分类标准,将儿童诗分作六大类:童话诗、故事诗、讽刺诗、寓言诗、科学诗、抒情诗。
2、说说寓言的特征和常用表现手法。
答:寓言的特征:从内容方面看,特征有二:①是具有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
寓言由喻体和本体两部分构成。
喻体就是所叙写的故事,本体指寓言所阐明的教训或哲理,即寓意。
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所在,故事是为着说明寓意的,因而寓言最大的特征就是假托故事,寄寓哲理。
②是具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但这个故事在本质上是比喻的性质,或者说寓言是用巧妙的比喻构成的。
从形式方面看,也有两个特征:①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因为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藏深刻而丰富的哲理,对语言的要求就非常高。
具体来说,叙述必须直截了当,描写必须简约鲜明,而在那些讽喻性寓言中,又要求语言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
《儿童文学》试卷及答案

2015年学前教育大专班试卷儿童文学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语句停顿处标注正确的一句是()A.这时候,光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海上日出》)B.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C.后来,老鼠//见猫就逃,猫见老鼠//就抓。
(《猫和老鼠》)D.猫一下全明白了,瞪圆双眼//大声说:“是你给吃见底了”(《猫和老鼠》)2.根据句意,“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这味……”(《猴吃西瓜》)这句话应该读重音的字是()A.常、就B.吃、就C.常、味D.吃、这3.下列作品中不是由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是()A.《丑小鸭》B.《白雪公主》C.《打火匣》D.《海的女儿》4.《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A.郑春华B.任大星C.刘心武D.张之路3.科幻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创作者是()A.玛丽·雪莱B.凡尔纳C.阿西莫夫D.罗伯特·海因莱因6.新时期文坛上被称为“抒情型”童话代表作家的是()A.高士其B.郑渊洁C.冰波D.孙幼军7.在作品中描述主人公为寻求理想而探询七个星球的童话是()A.《爱丽丝漫游奇境记》B.《洋葱头历险记》C.《木偶奇遇记》D.《小王子》8.因创造了“长袜子皮皮”的形象而一举成名的作家是()A.乔治·桑B.拉格勒芙C.林格伦D.夏尔·贝洛9.普希金创作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首()A.抒情诗B.童话诗C.科学诗D.散文诗10.《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二、简答题(20分)11.简述儿童散文的特征。
12.谈谈儿童欣赏文学的特殊性。
23.简要说明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
14.简述儿童诗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题(40分)15.论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16.谈谈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四、分析题(20分)阅读《萝卜回来了》,回答问题。
电大《幼儿文学》省开课网上形成性考核四次作业答案

《幼儿文学》网上形成性考核四次作业答案(判断与论述)一、判断题1、儿童文学可划分为幼儿文学与少年文学两个层次。
A、错误2、作家与画家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故事并出版发行,则就是18世纪的事。
A、错误3、图画故事书就是幼儿最易阅读的一种图书,我国一般叫“图画书”。
B、正确4、幼儿叙事散文侧重抒发孩子们对生活中人、事、景、物的纯洁善良美好的感情。
A、错误5、幼儿生活故事的谐趣来源于童话与孩子的天真妙语、稚拙的动作。
A、错误6、幼儿生活故事大多直接取材于幼儿生活,亲情、友情、同情几乎成了永恒主题。
B、正确7、在幼儿文学各种体裁样式中,生活故事最贴近幼儿生活,就是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内外生活的真实写照。
B、正确8、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B、正确9、幼儿生活故事就是幼儿故事这个家族中的一个大类,以她们的日常生活与活动为题材的幼儿故事。
B、正确10、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喜欢率真自然、音乐感强、简明易懂的作品。
B、正确1、幼儿生活故事就是幼儿故事这个家族中的一个大类,以她们的日常生活与活动为题材的幼儿故事。
B、正确2、戏剧语言由三部分组成,舞台提示语言、旁白与角色语言。
A、错误3、图画故事书就是幼儿最易阅读的一种图书,我国一般叫“图画书”。
B、正确4、作家与画家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故事并出版发行,则就是18世纪的事。
A、错误5、把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平列安排,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即所谓“纵式结构”。
A、错误6、寓言在世界上有三大发祥地:古巴比伦、希腊、中国。
A、错误7、幼儿散文就是传达幼儿生活情趣及心灵感受,适合幼儿审美需求与欣赏水平的散文。
B、正确8、作家与画家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故事并出版发行,则就是18世纪的事。
A、错误9、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B、正确10、幼儿散文的意境要求优美而不追求深邃,内涵提倡简明而不要求深奥。
儿童文学课程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一)本作业在学完绪论

儿童文学课程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一)本作业在学完绪论、第一编之后完成。
一、问答题1.什么是儿童文学?结合作品说说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
P1----2页2.举例说明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
P3----6页3.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P21----24页4.童年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P61----64页5.说说童年期儿童文学的主要作用。
P64-----66页二、鉴赏分析题1.选择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其特点,并说说它对儿童的作用。
参考《儿童文学引论》P89---90页三、编创题1.以相近的题材和主题,创作儿歌和儿童诗各一首。
要求:(1)要有和儿童心灵相通的情感;(2)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
参考《平时作业(二)》的例文平时作业(二)本作业在学完第二编第1—4章之后完成。
一、问答题1.儿歌的种类和基本艺术特征是什么?P91-----100页2.说说儿童诗的特征和分类。
P102----110页3.结合实际作品说明儿童故事的特征。
P112-----114页4.童话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P119----121页5.说说童话的分类和主要表现手法。
P121---128页6.举例说明儿童故事与童话的区别。
《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P81页二、鉴赏分析题1.自选儿歌、儿童诗各一首,进行鉴赏分析,并由此比较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小弟和小猫》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满脸都是泥。
/妈妈叫他来洗脸,/装没听见他就跑;/爸爸拿镜子把他照,/他闭上眼睛格格地笑。
/姐姐抱来个小花猫,/拍拍爪子舔舔毛,/两眼一眯“妙,妙,妙,/谁跟我玩,谁把我抱?”/弟弟伸出小黑手,/小猫连忙往后跳,/胡子一撅头一摇,/“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姐姐听见哈哈笑,/爸爸妈妈皱眉毛,/小弟听了真害臊:/“妈!妈!快给我洗个澡!”《洗手》:“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大家伸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题材指儿童文字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儿童文学有三大母题:爱、玩童、自然。
二、填空题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它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_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3.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
4.文学接受是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
为了分析的方便,一般把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描述为_(注意、阅读、兴趣)几个阶段5.婴幼儿是靠听觉感受儿童文学的。
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是_(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6.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四(愉悦、认识、教育、审美)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各项中属于内容因素的有。
__A.题材_C.母题_E.主题_G.人物_H.心理描写_ L.情节J.环境;属于形式因素的有_B.体裁_D.意识流_F.语言I.顺叙K.结构________。
(ACEGHLJ、BDFIK)2.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是指___ B.多用顺叙,少用倒叙、插叙;C.多用描写、对话,少用议论、叙述;E.多用生活流手法,少用意识流手法;G.多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少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BCEG)3.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三个基本因素是_A.生理因素D.心理因素I.社会化程度(ADI)4.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___ D.少年期文学 E.童年期文学F.婴幼儿文学(DEF)5.在儿童文学中, ___ ______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
(A)6.就语体来说,婴幼儿文学应____ C.口头文学7.童年期文学特别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____ B.浅显性 D.真实性F.趣味性 H.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BDFH)8.童年期文学常用手法有____ A.夸张手法 B.写实手法E.幽默手法(ABE)9.童年期文学常见的样式有_________。
(BCDEFGH)A.儿歌B.儿童诗C.童话D.寓言E.英雄故事F.小说G.科幻作品H.散文10.童年期儿童文学的作用依次是:_________。
(BACED)A.教育作用B.认知作用C.娱乐作用D.宣泄作用E.陶冶情感作用四、问答题1.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吗?举例说明。
答: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因为儿童文学的题材是极其广泛的,一般成人文学所表现的题材,儿童文学都可以表现。
所以,在儿童文学题材上,不应人为地限制题材。
写什么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如何写。
同样是爱情题材,儿童文学作家就必须采取适合儿童接受并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反映角度与艺术方法来表现。
中外儿童文学史上,就有不少描写爱情题材的名篇佳作。
以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为题材的古典童话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格林童话《灰姑娘》。
2.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答:儿童文学是以儿童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为他们的成长需要而贡献的精神食粮。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资营养作为身体成长发育的动力,而且需要吸收大量的知识丰富自己头脑,还需要用美来陶治性情,调节人格的全面发展,以这些作为心理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实践的和精神的动力。
因而,儿童文学具有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是教育作用。
因为整个儿童年期都是孩子们受教育的时期,儿童文学的主要作用便是与学校教育一起,运用自己的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传达给儿童,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而儿童文学往往被认为是教育儿童健全成长的有力一翼。
其次是愉悦情性。
因为儿童期是孩子们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儿童的身心要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适宜的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
儿童文学尊重儿童的举、爱好、思想和情感,顺应儿童纯真、好奇的心理和活泼好动的天性,为儿童的心灵营造了一个逍遥的乐园。
因而儿童文学又被认为是快乐的文学。
第三是开启智力。
因为儿童期是人一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将无法弥补。
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儿童文学,便自觉担负起发展儿童思维和开启儿童智力的任务。
儿童文学中有不少体裁便是以开启智力为特征的,如绕口令、谜语诗、寓言、科普作品等。
第四是健全儿童人格。
儿童期是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构成人格要素的各方面必须协调发展,才有健全的人格,尤其是智与情的发展不可偏废。
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指向儿童的情感,能让儿童在美的情感愉悦中,明辨是非,学会做人。
审美价值取向的潜移默化,对促进儿童人格的协调发展和趋于完善有积极的意义。
五、分析题(30分)阅读《坐火车》,试分析其儿童诗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即浓厚的儿童情趣。
如诗中摆起小板凳做火车、“我当司机”以及模仿车轮的轰隆声和汽笛的呜叫,都是与儿童心理相适应的儿童特有的(不属于成人的)行为与语言。
第二节更富童趣。
“抱娃娃的靠窗坐”,仿佛真在车上;“牵小熊的往后挪”,看,车上秩序井然;“皮球积木都摆好”,对孩子来说,玩具总是少不了的,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大家坐稳就开车”,俨然一副火车司机的口气,又自然地引向下一节。
而这一切情景都是孩子式幻想的产物。
游戏、幻想、纯情、欢快,这些由儿童特有的行为与语言造成的童趣美与稚拙美,就是典型的儿童情趣。
正因为作品所富有的浓厚的儿童情趣,读者才将它与成人文学区分开来。
1.儿歌是指专为较小年龄的儿童创作的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
2.摇篮曲又叫摇篮歌、催眠曲或催眠歌,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那种哄孩子睡觉时所吟唱的诗或歌。
1.少年前期年龄的界定大致在__________岁到__________岁,相当于我国的__________教育阶段。
(12、15,初中)2.对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性四个方面。
(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3.少年后期又叫__________,它是整个__________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__________的开始阶段。
(青年初期、儿童时期、青年时期)4.儿童泛指__________岁的未成年人;狭义的儿童指__________岁的孩子。
(6-12、6)5.少年后期的年龄特点是个体在_(生理、心理)上基本成熟,并已接近成人;在社会化程度上,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
6.儿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结构简单、主题单一、语言通俗、音乐性强)7.儿歌创作除遵循儿童文学的一般创作规律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口头文学特征、体现婴幼儿时期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诗体文学的特征)1.___ C.少年后期______是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
(C)2.少年后期的文学应当自觉地把__ D.艺术性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更加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本身。
(D)3.少年前期儿童最为喜欢的体裁是____ B.小说(B)4.少年前期文学的表现手法,除写实、夸张、象征、幽默手法之外,还应加上___ A.拟人_______手法。
(A)5.___ A.儿歌_______是儿童文学中最具儿童文学特点的样式之一。
(A)6.“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这首儿歌是___C.数数歌7.“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这首儿歌是__C. 连锁调8.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_ D.叙事性_最强的种类之一。
(D)9.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__ B.浓郁的儿童情趣10.不同角度可以对儿童诗作出不同分类。
以表现手段分,可以分为A.叙事诗和 D.抒情诗两大类。
(A、D)1、为什么儿歌必须琅琅上口?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琅琅上口”,就是指口语化,可读性强,而且读起来顺口,富有音乐感,这正是口头文学的特征。
儿歌之所以必须琅琅上口,其根本原因是由读者的年龄特征所要求的,因为婴幼儿是靠听唱来接受儿歌,如果不琅琅上口,他们就难以接受。
儿歌主要是供幼童吟唱的,或者是大人吟唱给孩子们听的,表现出很强的口头文学特征,即对语言的要求必须琅琅上口。
所谓琅琅上口,有两层意思。
一是口语化,适合婴幼儿的语言习惯。
如传统儿歌《摇摇船》:“摇摇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吃了糕饼上学校。
”整首儿歌,就像儿童在自言自语。
像“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就是十分典型的幼童口头语言,说起来十分顺口。
另一层意思是儿歌的语言与结构富有音乐感。
仍以《摇摇船》为例,不仅“摇”“桥”“宝”“包”“糕”“校”这些句末的字都押韵,而且长短句交替,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正因为《摇摇船》在语言上具备了口头文学特征:口语化、押韵和阅读的节奏感,使得这首儿歌琅琅上口,流传很广。
由此可见,琅琅上口是一首优秀儿童必须具备的条件。
2、请举例说明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在儿歌中有—类儿歌是很典型的,如摇篮曲;而《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的第二编“儿童诗”里,也选有一篇黄庆云的《摇篮》。
我们不妨就以这首儿童诗与儿歌中的摇篮曲相比较,来说明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先看一首儿歌《摇篮曲》:小宝宝快快睡觉,/乌鸦喜鹊树上睡了,/小猫小狗窝里睡了,/月亮星星云里睡了,/小宝宝快快睡觉,/快快睡觉。
再看黄庆云创作的《摇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比较这两首同题作品,内容非常接近,但在艺术特征上,却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前者是一首典型的儿歌,后者则被看作儿童诗。
具体来说:首先,前者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后者篇幅较长,结构有变化,语言也比较诗意化。
其次,前者是母亲哄孩子睡时所吟唱的,表达的是母亲催孩子快快入睡时的感情,接受者主要是婴幼儿,是靠听觉来感知作品的;后者更适合给孩子自己来朗诵,抒发的是孩子对于母亲的爱,因而在读者的年龄层次上,后者更适于儿童期的孩子。
第三,从内容上看,前者十分简单,只有6句;主题单一,即哄孩子快快睡觉。
后者虽然也是哄孩子入睡的主题,但内容丰富得多。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对第四节构成了连贯比:宝宝睡在妈妈手里,就像星星睡在蓝天、鱼儿睡在大海、花儿睡在花园。
诗人以浅显、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个精美的摇篮。
相比较之下,前者就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