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儿童文学》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儿童文学》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儿童文学》课程平时作业(一)

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开放大学

本作业在学完绪论、第一编及第二编第1—4章之后完成。

一、问答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什么是儿童文学?结合作品说说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

提示:答案详见教材P3-5

2.举例说明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

提示:答案详见教材P5-7

3.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提示:答案详见教材P23-24

4.童年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

提示:答案详见教材P56-59

5.儿歌的种类和基本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1)儿歌的艺术特征:答案详见教材P86-91

(2)儿歌的种类:答案详见教材P92-99

6.说说儿童诗的特征和分类。

提示:(1)儿童诗的艺术特征:答案详见教材P102-106 (2)儿童诗的分类:答案详见教材P106-107

7.结合实际作品说明儿童故事的特征。

提示;详见作业讲评(一)

8.童话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答案详见教材P11-119

9.说说童话的分类和主要表现手法。

提示;详见作业讲评(一)

10.举例说明儿童故事与童话的区别。

提示:把儿童故事和童话各自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手法说清楚即可,同时围绕各个要点适当举例。

二、鉴赏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自选儿歌、儿童诗各一首,进行鉴赏分析,并由此比较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答题思路:(1)选择一首儿歌

(2)分析该儿歌属于儿歌中的哪一种,其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析

时注意与作品本身的结合)

(3)选择儿童诗一首

(4)分析该儿童诗属于儿童诗中的哪一种,其艺术特点是什么(分

析时注意与作品本身的结合)

提示:(1)儿歌的分类,详见教材P92-99;儿歌的特征,详见教材86-91 (2)儿童诗的分类,详见教材106-109;儿童诗的特征,详见

P102-106

2.试分析《神笔马良》是怎样体现童话特征的。

提示:答案可以参考教材P119-119相关分析,只要把童话的特征说清楚,并联系作品本身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三、编创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以相近的题材和主题,创作儿歌和儿童诗各一首。

要求:(1)要有和儿童心灵相通的情感;

(2)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

2.根据相关要求,创作儿童生活故事一则(600字以上)。

要求:(1)情节连贯,有吸引力;

(2)语言流畅,注意口语化;

(3)有儿童情趣;

关于创编题的评阅提示:重在鼓励,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体现儿歌、儿童诗、儿童生活故事的基本特点即可

儿童文学四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1.儿童文学 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题材 指儿童文字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儿童文学有三大母题:爱、玩童、自然。 二、填空题 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它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_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3.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 4.文学接受是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为了分析的方便,一般把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描述为_(注意、阅读、兴趣)几个阶段 5.婴幼儿是靠听觉感受儿童文学的。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是_(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 6.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四(愉悦、认识、教育、审美)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各项中属于内容因素的有。__A.题材_C.母题_E.主题_G.人物_H.心理描写_ L.情节J.环境;属于形式因素的有_B.体裁_D.意识流_F.语言I.顺叙K.结构________。(ACEGHLJ、BDFIK) 2.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是指___ B.多用顺叙,少用倒叙、插叙;C.多用描写、对话,少用议论、叙述;E.多用生活流手法,少用意识流手法; G.多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少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BCEG) 3.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三个基本因素是_A.生理因素D.心理因素I.社会化程度(ADI) 4.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___ D.少年期文学 E.童年期文学 F.婴幼儿文学(DEF) 5.在儿童文学中, ___ ______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A)

华南理工2020统计学原理平时作业答案

2020统计学作业题 一、计算题 1、为估计每个网络用户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随机抽取了225个网络用户的简单随机样本,得样本均值为6.5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5小时。 (1)试以95%的置信水平,建立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区间估计。 (2)在所调查的225个网络用户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用户为90个。以95%的置信水平,建立年龄在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置信区间?(注:96.1025.0=z ,645 .105.0=z ) 解:(1)、已知N=225, 1-α=95%, Z α/2=1.96, -x =6.5,ó=2.5 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 33 .05.62255 .296.15.62/±=?±=±n s z x a =(6.17,6.83) (2)、样本比例:P=90/225=0.4;年龄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置信区间为: 064 .04.0225) 4.01(4.096.14.0)1(2/±=-?±=-±n p p Z P a 即(33.6%,46.4%) 2、一个汽车轮胎制造商声称,某一等级的轮胎的平均寿命在一定的汽车重量和正常行驶条件下大于40000公里,对一个由20个轮胎组成的随机样本作了试验,测得平均值为41000公里,标准差为5000公里。已知轮胎寿命的公里数服从正态分布,制造商能否根据这些数据作出验证,产品同他所说的标准相符?(α = 0.05,t α(19)=1. 7291) 解:H0: m ≥ 40000 H1: m < 40000 a = 0.05 df = 20 - 1 = 19 临界值: 检验统计量: 894 .020500040000410000=-=-= n s x t μ 决策: 在a = 0.05的水平上不能拒绝H0 结论:有证据表明轮胎使用寿命显著地大于40000公里

电大教育学作业2--3答案

《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 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努力消除辍学现象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等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题需注意:本题需要结合你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普及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新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有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我们要知道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

《儿童文学》形考作业打印稿

《儿童文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教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鞍山广播电视大学

一、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题材 3.儿童文学母题 4.幽默手法 5.写实手法 二、填空题 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它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 ________特征、________特征和___ ____的综合表现。 4.文学接受是指读者_________文学作品,初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作品,以至产生________的过程。为了分析的方便,一般把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描述为 ________、_________和产生_________几个阶段。 5.婴幼儿是靠__________感受儿童文学的。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童年期是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是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__________对人一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8.童年期儿童与婴幼儿期相比,其接受作品的方式,从以__________为主转向以 __________为主,因而童年期文学被理解为供儿童__________的文学。 三、选择题 1.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是指___________。 A.多用韵文体,少用散文体; B.多用顺叙,少用倒叙、插叙; C.多用描写、对话,少用议论、叙述; D.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少取材于成人生活; E.多用生活流手法,少用意识流手法; F.多叙事,少抒情; G.多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少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H.多用规范性活言,少用随意性语言。 2.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三个基本因素是_________。 A.生理因素 B.年龄因素 C.遗传因素 D.心理因素 E.认知因素 F.意志因素 G.教育因素H.情感因素I.社会化程度 3.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__________。 A.婴儿文学 B.幼儿文学 C.儿童文学 D.少年期文学 E.童年期文学 F.婴幼儿文学 G.少年前期文学 H.少年后期文学 I.学龄期文学 4.在儿童文学中, _________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 A.婴幼儿文学 B.童年文学 C.少年文学 5.就语体来说,婴幼儿文学应________。 A.诉诸于听觉的文学 B.以婴幼儿为对象的文学 C.口头文学 6.童年期文学特别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__________。 A.游戏性 B.浅显性 C.直感性 D.真实性 E.幻想性 F.趣味性 G.娱乐性 H.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7.童年期文学常用手法有__________。 A.夸张手法 B.写实手法 C.拟人手法 D.象征手法 E.幽默手法 F.反复手法

《儿童文学》作业参考答案

《儿童文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爱的母题;②顽童的母题。 2、①象声词;②韵律和节奏。 3、①具体、浅显;②充分发挥动词作用。 4、①问答歌;②数数歌。 5、①贝洛尔;②鹅妈妈的故事。 6、①拉封丹;②寓言诗。 7、①认识作用;②美感作用。 5、①简单句;②主动句。 9、①中国;②希腊。 10、①儿童戏曲;②木偶剧。 11、①韵文性;②直观性。 12、①神态描写;②环境描写 13、①美感作用;②娱乐作用 14、①知识性主题;②趣味性主题 15、①单纯;②生动 16、①民间童话;②文学童话。 17、①《聊斋志异》;②蒲松龄。 18、①叶圣陶;②张天翼。 19、①生动;②有趣。 20、①多用主动句;②尽量用短句。 二、名词解释 1、剪纸片:剪纸片中的人物是由纸剪好再装上活动关节构成。它吸收我国民间皮影戏、剪纸、窗花等艺术的精华,将美术和电影巧妙的结合,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美术片样式。 2、皮影戏: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戏剧艺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与民间艺术中的窗花、剪纸同源,用纸雕刻而成,后经逐步改进,才使用羊皮、牛皮等质料,经过绘画和雕刻,制作成生、旦、净、末、丑等皮影人物,用来表演各种戏剧情结。 3、童话:以儿童读者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4、急口令:又称绕口令。是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儿歌。即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发音的语言游戏。它的句子是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组成。 5、数数歌:是一种培养树目观念的儿歌。它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帮助儿童掌握一些数的概念。 6、连锁调:也叫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它采用顶真的手法来结构儿歌,即将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或短句,

护理教育学作业2答案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1. 教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答: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2.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答: 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3.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主导作用规律),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必须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必须有直接经验作补充。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发展(四)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掌握知识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促进知识的掌握(五)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课外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教学必须以课内教学为基础,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与有关护理科研项目、实践需要相结合,真正发挥课外教学促进、配合课内教学的独特作用 4.护理教学的基本原则答: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五.统一要求何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六.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5. 行为主义、认知、社会学习、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答:行为主义注重可观察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和强化等在人们行为习得中的作用。主要观点包括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导致 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外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并导致行为改变,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包括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学习。人本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6.成人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对教育的意义答:成人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成人教育有重要启示:相信成人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员探究学习;注重学习效果评价、练习技巧运用和学习动机激发等。合作学习理论:一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三有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有助于教师的提高。7.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答: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 .认知阶段2.联系形成阶段(强化阶段)3.自动化阶段(自如阶段):二熟练操作技能的练习三操作技能的迁移 8.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运用答: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应用在组织目标教学,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正确应用强 化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

儿童文学 作业3

作业3 一、单选题(C第1-5题每题5分) 1. 下列儿童散文中,在抒情角度上属于作家从成人角度切入表达作者对儿童特有的关爱的是:( ) (A)刘半农《雨》 (B)桂文亚《你一定会听见的》 (C)泰戈儿《金色花》 (D)任大霖《我的朋友溶溶》 [参考答案:D] 分值:5 2. 中国的儿童报告文学产生于:(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分值:5 3. 被称为是儿童科学文艺界的“轻骑兵”,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科学上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动态的是:( ) (A)科学诗 (B)科学小品 (C)科学童话 (D)科学故事 [参考答案:B] 分值:5 4. 1978年出版的我国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作者是:( ) (A)郑文光 (B)童恩正 (C)叶永烈 (D)萧建亨 [参考答案:C] 分值:5 5. “儿童”并不是一个被区别看待的群体,因此也不存在“童年”一说,“童年”的概念及其在欧洲家庭生活中的位置要到()世纪才得以确定。( ) (A)17 (B)18 (C)19 (D)20 [参考答案:A] 分值:5 二、多选题(C第1-3题每题10分) 1. 儿童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 (A)认识社会,了解人生

(B)树立楷模,学有榜样 (C)丰富审美,陶冶情操 (D)新闻作用,文献价值 [参考答案:ABCD] 分值:10 2. 下列哪些作品是儿童报告文学作家孙云晓创作的:( ) (A)《邪门大队长的冤屈》 (B)《多思的年华——中学生心理学》 (C)《夏令营中的较量》 (D)《十六岁的思索》 [参考答案:AC] 分值:10 3. 以下属于儿童散文作家的是:( ) (A)桂文亚 (B)孟晓云 (C)乔传藻 (D)秦牧 [参考答案:ACD] 分值:10 三、填空题(C第1-3题每题5分) 1. [参考答案:幻想性] 2. [参考答案:准确、凝炼、充分生活化] 3. [参考答案:人物] [参考答案:事件] 四、简答题(第1-3题每题10分) 1. 什么是科学童话?举例说明其特征 含义: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科学现象,讲述科学知识。特征:科学内涵与童话构思相结合,对知识的解释与虚构的生活化故事相糅合,在童话情境中,渗透科学知识及科学发现历程的描述。浅显的科学知识内容,单纯、明了的情节结构。《小蝌蚪找妈妈》用丰富的幻想、拟人化的手法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童话与一般的童话的区别:一般的童话通过幻想手法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理想愿望;科学童话的情节人物设置都是为了表达形象的科学知识。举例:《木偶奇遇记》《水虎和远方公主》(俄)科学童话的知识内容一般都比较单纯,所以它比较适合于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 2. 儿童报告文学区别于成人报告文学有什么特殊性?请举例说明 (1)对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热切关注儿童报告文学聚焦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领域,以表现与读者同时代的少年儿童真实生活为主要内容,探究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灵世界,具体及时地报告存在于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各类或能警示社会的典型事实,或能树为榜样的典型人物。举例(2)对现实报告的冷静思考儿童报告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要显示出思考的姿态。儿童报告文学侧重直面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状况,以作者冷静的思考铸就作品的震憾力。举例(3)适应儿童读者的接受特点展示少年儿童锐气和朝气,最能表现少年

幼儿文学2013年秋平时作业

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幼儿童话《岩石上的小蝌蚪》的原稿,请对照定稿(见教材“幼儿童话选读”)阅读,仔细想象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定稿是如何体现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的。 碧绿的田野上有一个光秃秃的小山坡.光秃秃的小山坡上有一块黑灰色的大岩石。这 岩“当然可以,你们可伏在我的背上,我正要到河里去快活快活呢!” 在它宽厚的胸膛上,做着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考核要点: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幼儿文学的创作应该顾及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幼儿文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基本的创作要求。 (1)题材方面。幼儿文学的题材要广泛多样,要能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2)主题方面。幼儿文学的主题主要有:道德性主题,旨在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如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宽容、善良等;知识性主题,旨在丰富幼儿的知识;趣味性主题,旨在纯娱乐,并不强调所谓“意义”。主要要求单纯、浅显、鲜明。 (3)情节方面。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要求单纯、生动有趣,其情节应是完整的。(4)结构方面。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条理清楚。 (5)形象方面。幼儿模仿性强,但分辨是非能力差,这就需要在作品中塑造值得他们学习和仿效的形象和行为,不宜过多地写反面的东西。在需要反映一些反面东西时,要态度鲜明,使幼儿能明确地感觉到哪个好,哪个不好。 (结合作品,对以上五个要点进行展开论述。) 幼儿文学主要针对0至6岁孩子,内容非常简单,而且浅显易懂。能够对孩子起到早期教育的目的;儿童文学是适合0至15岁的孩子阅读的文学,包括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不仅仅适合6岁以上的儿童阅读,而且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阅读并且具备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文学价值,其中不乏一些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经典。 论述题 1、简要论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 考核要点: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 (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试结合作品,论述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考核要点: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1)稚拙美,(结合《我学猫儿》分析); (2)纯真美,(结合张继楼《快住手》分析); (3)质朴美,(结合格林童话《玫瑰公主》分析)。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但他们都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世界;幼儿的身体很弱小,但在他们的头脑中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巨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作家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将其融化在作品中,使作品充满稚气而拙朴的艺术风格。从内容上看,幼儿文学的稚拙美主要表现为幼儿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从形式方面看,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其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也能带来一种稚拙的形式感。 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因为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他们的世界总是显得那么稚嫩、纯真和美好。这种幼儿固有的品性,成为幼儿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

教育学平时作业(一)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教育学课程平时作业(1)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_______,揭示教育规律。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______,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4.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教育、_____、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 5.______、环境、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______和个别差异性。 7.生产力的发展______教育的发展。 8.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_____教育。 9.2000年前实现基本_____,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0.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_____阶段教育。11.2000年前后,实行教师聘任制和_____,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 12._____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她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13.______,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14.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______,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 15.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_________的各个环节中。16.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______、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17.1995年3月,我国正式颁布了______。 18.中小学生是处于_____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可教育的人。 19.学生是教育的______,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0.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______等五个方面。 21.推进素质教育,要开展以培训________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_》。 a.教育论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师论 e.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梅伊曼 d.桑代克 e.赖依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世界著名教学理论有_________。 a.《学科结构理论》 b.《教育与发展》 c.《雄辩术原理》 d.《范例教学理论》 e.《新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_______。 a.性质 b.机会 c.规模 d.管理体制 e.速度 5.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______。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职业教育 d.成人教育 e.高等教育 6.______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19年华南理工网络教育《-统计学原理》平时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元,标准差 元。试以%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 (提示:69.10455.0=z ,22/0455.0=z ;32/0027.0=z ,78 .20027.0=z ) 解:(1)、4.049 8 .2==x μ,8.04.02=?=?x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即(,)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2000*,2000*)即(15600,18800)元。 (2)必要的样本容量: 11125.1108.08.2*92 2 === n 2、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 男学生 女学生 合计 赞成 45 42 87 反对 105 78 183 合计 150 120 270 请检验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是否相同。已知:显著性水平=, 487 .9)4(,992.5)2(,842.3)1(205.0205.0205.0===χχχ。 解: H0: μ1 =μ2 H1: μ1μ2不相等 = Df=(2-1)(2-1)=1 决策: 在= 的水平上不能拒绝H0, 结论: 可以认为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相同

3、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讲座的听课者,有时是中级管理者,有时是低级管理者。该咨询公司认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讲座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对听完讲座后随机抽取的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评分如下(评分标准从1——10,10代表非常满意):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低级管理者 796 885 7107 994 108 8 经计算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 组内 总计17 (1)请计算方差分析表中的F值。(10分) (2)请用 = 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方差分析。(15分) (1)解:设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平均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 2 3 提出假设:H0 : 1 = 2 =3,H1 : 1, 2 , 3 不相等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1.第1题 下面哪位教育学家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洛克 B.卢梭 C.蒙台梭利 D.裴斯泰洛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A.培养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培养四有公民 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D.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维果茨基 D.洛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 A.教学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题目应占: A.30% B.40% C.50% D.6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课程是按什么标准分划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A.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 B.课程的存在方式 C.课程设置形式 D.课程实施方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标志着封建传统学制的结束,实行新的学制的开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地方政府拥有制定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分配教育资源、制定地方教育法规等权利属于哪种教育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D.地方集权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 A.智育 B.管理 C.教学 D.德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手段

《儿童文学》作业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儿童文学》作业(总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 1、幼儿散文: 幼儿散文比幼儿诗更有情节,比童话更具有现实性,比幼儿故事更具有优美 的意境和语言。幼儿散文虽然不像幼儿童话和图画故事那样吸引孩子,但是, 作为幼儿文学的一种样式,它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散文内容广阔, 日月星辰、花鸟虫鱼,无所不包,可以帮助幼儿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幼儿散 文讲求优美的意境、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 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幼儿散文表现手法灵活, 语言精练、规范,对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示范作用。 2、颠倒歌: 在我国俗文学园地有一种别有意趣的颠倒歌,它的创作风格类 似于打油诗体,其特点是运用“故错”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这种歌因 为其幽默谐噱的民间趣味,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3、图画书: 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 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 不相同。 4、幼儿戏剧: 儿童戏剧是戏剧的一个分支,主要以3-12 岁儿童为接受对象, 让儿童观看或参与表演的舞台艺术形式。用语言、肢体、表情等表现形式进

行表演,通常剧情浅显易懂、气氛活泼、有较强互动性、有教育含义的表演。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文学常见的三大主题。 答: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 2、简述幼儿文学的特征。 答: (1)明确的教育目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与学前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的。 (2)内容上的知识性。幼儿文学是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介绍幼儿所不知道 的大千世界。 (3)艺术的趣味性和吸引性。主要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儿童易接受的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达到吸引儿童在游戏性的教育中增长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方式是听觉和视觉,而不是阅读。 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课程系列,内容与幼儿心灵相通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幼儿文学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故事、神话、童话、戏剧、 电影等。 3、简述幼儿生活故事的内涵及特点。 答: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 特点: ①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生活故事的题材来自幼儿真实的生活,作家创作的动因和意图,往往源于幼儿成长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故事单纯而又略有曲折,重视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刻画突出人物形象。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教育学第1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由于教育形态多样可以把它分成狭义教育和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是根据教育者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广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是推动教育学和教育问题发展的动力,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P8) 3、教育功能:有两点。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2、教育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P8) 4、素质:对素质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指人的生理解剖的生理性特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素质人的素质既不是先天遗传形成的,也不完全是后天影响的结果,而是在先天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身心特质。 二、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答;有四个特点。1、平等性。所谓平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及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受到平等的教育,二是要平等地教育广大青少年一代,即教育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平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2、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在生产劳动上。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年长一代对青少年的教育祝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以及政事、宗教、艺术等活动中进行。4、教育手段极端原始。原始社会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主要靠年长一代的言传身教。 2、简述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答: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与设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改革,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改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P23) 3、简述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是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西方古代的苏拉格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第二阶段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第三阶段是教育学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学分: 2 总学时:40 实验(上机)学时:无 开课专业:小学教育 任课教师:李学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的开设,意在通过系统学习儿童文学理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基础上,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深切领会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由此逐渐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 鉴于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1、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倡示,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儿童文学文体性质与读者阅读接受特点基础上,深入把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之关联,养成学生未来在基础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运用儿童文学的良好意识,使之成为必备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 3、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论学习基础上,倡导学生展开儿童文学创作、评论,通过激发初教专业大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不断增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写作技能,以期培养出一批批能说会写、基础扎实、业务精进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复合型教育教学人才。 二、预修课程

无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是关于儿童文学基本文体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它旨在掌 握引导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何谓儿童文学”“儿 童文学有哪些内容构成,哪些美学特征”等疑问; 第二版块是关涉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写作的内容版块。主要教学意 图为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写作; 第三版块是中外儿童文学史的基本梳理,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尽 可能使许多儿童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版块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勾连、融合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融合,也使学生培育起系统的儿 童文学学科能力。 四、教学重点及要求 根据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儿童文学课程应以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课堂讲读教学、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为参照系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对学生的阅读要求结合起来。既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名著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期间要求学生阅读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于100部(篇)。同时,将儿童文学各种体裁的教学与写作课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规定并指导学生进行部分儿童文学体裁(如儿歌、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教育学 平时作业4答案

平时作业4答案 判断题: 题目1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属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信息文本 填空题: 题目6()规定了教师和权利与义务。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题目7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 )阶段。 答案:职前准备 题目8,1924年()是成人社会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权利的正式确认。 答案:《日内瓦儿童宣言》 题目9所谓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答案:典型性 题目10()是指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内分泌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变。

答案:青春期 题目11目前世界普遍采用的表示智力差异的标准是()。 答案:智商(IQ) 题目12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的艺术性即管理的(),需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管理者全体的智慧,因时因事因地制宜进行管理活动。 答案:实践性 题目13办学效益应当是()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综合效益。 答案:社会效益 题目14以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还是集中在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身上为分界,可将课程评价取向分为()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 答案:科学主义取向 题目15教师聘任形式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可分为()、解聘、辞聘等。 答案:招聘 信息文本 单项选择题: 题目16我国最早对教育的内涵做出解释的是东汉许慎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礼记》 B. 《学记》 C. 《大学》 D. 《说文解字》 题目17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其指导思想是“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掌握学习 B. 分层学习 C. 个性化学习 D. 学会学习 题目18题干 ()即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要和学习主体对学习的多种需求,在保证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求学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他们能够在多种选择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从而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条件。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普及化 B. 教育终身化 C. 教育多样化 D. 教育整体化 题目19党的()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十七大 B. 十六大

《儿童文学》作业

《儿童文学》作业 一、填空题 1、儿童文学题材的三大母题分别是()、()、自然母题。 2、构成作品音响效果的因素是()、()。 3、幼儿文学作品用词的总要求是:()、()。 4、对数谣是将()和()结合起来的儿歌形式。 5、法国的()于169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童话集()。 6、欧洲著名寓言作家(),他的十二部()是誉满欧洲的杰作。 7、儿童文学具有教育作用、娱乐作用、()、()。 5、幼儿文学语言中的句子口语化,要求以()为主,多用()。 9、寓言文学在世界的三大发祥地有()、()、印度。 10、儿童戏剧分为:儿童话剧、歌剧、()、()、皮影戏。 11、()、()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 12、在儿童文学创作艺术手法的运用中应注意动作描写和()多用,心理描写和()少用; 13、儿童文学的作用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作用。 14、幼儿文学的主题有道德性主题、()和()主题。 15、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有趣。 16、童话从来源可以分为()和()。 17、清代短篇志怪小说集(),作者是()。 18、中国现代童话创作领域里两位杰出的代表分别是:()和()。 19、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和()。 20、幼儿文学创作中句型使用应注意:多用简单句、()和()。 二、名词解释 1、剪纸片 2、皮影戏 3、童话 4、急口令 5、数数歌 6、连锁调 7、超人体童话 8、文学欣赏 9、问答歌 10、儿童诗 11、拟人体童话 12、颠倒歌 13、字头歌 14、儿童戏剧文学 15、摇篮曲 16、题画诗

三、简答及评析题 1、评析儿歌《秋风吹》的创作特点。 2、简介动画片的特点有哪些? 3、简述幼儿文学语言中音乐性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4、“石榴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这首儿歌属于哪类儿歌形式?并说明这类儿歌的概念及特点。 5、简述折纸片的特点是什么? 6、请说明幼儿认知心理的特点有哪些? 7、试析儿歌《听我话》的创作特点。 8、如何理解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9、幼儿鉴赏幼儿文学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0、简述幼儿文学语言中音乐性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11、简要说明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有哪些? 12、简述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2、用一首儿歌、一首儿童诗,来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 3、举例说明在幼儿文学创作中如何做到语言浅显? 4、试析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五、创作分析题:(请编一首儿歌并说明儿歌创作的特点) 秋风吹 秋风秋风吹吹 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 张开翅膀追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