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精品

合集下载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6、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

一、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一直想打造一款简单的发烧功放,经过一番努力,这一心愿终于实现——一款A30的功放诞生了。

之所以叫 A30,是因为其设计的最大功率为30W,可以工作于纯甲类状态下,就是30W纯甲类功放的意思。

A30 是专门为高标准音乐重放而设计的高品质小功率功放,注重的是音响重放效果。

甲类功放没有交越失真,对电路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本人对听音要求较高,要求声音平衡性要好,表现比较全面,因此,电路设计和元件选取就显得非常关键。

先考虑电路的形式,一般用对称的电路设计可以做得比较简单,性能也比较高。

对比各种电路,输入级采用场效应管做互补放大,只要两个管子,不用另加恒流源偏置电路。

电压放大级用简单的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关键是功率管的选择,考虑到用双极型三极管要推动级,增加了元件,决定用场效应管做输出元件,这样省掉一级推动,电路就更简单一点,而且场效应管声音细腻甜美,也很讨人喜欢。

选取元件同样也很重要,先是输入级的场效应管,选用跨导大的场效应对管K366/J107,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线性和增益,还可以减轻电压放大级的负担。

这对管和大名鼎鼎的K170/J74同是东芝的产品,各项性能相差不多,而且跨导还比K170/J74大一点,只是功率稍小了一点,但是用在输入级,200mW的功率已足够了,价钱却便宜不少。

这两对管的主要参数对比见表1。

输出级的元件选取是难中之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般场效应管都有低频欠缺的特点,特别是听大动态的音乐时就脚软或低频下潜不够等。

对比双极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可以看到,场效应管的跨导明显小很多,电流越小,跨导越小,这就造成了场效应管低频不足的缺点。

一般音响用的场效应管都存在这个问题,最后只能放弃用一般音响用的场效应管,选用日立的超大电流场效应管K2586/J555,这对管的电流达到60A,跨导也比一般的场效应管大很多,表2所示的是这对管的主要参数。

这对管耐压只有60V,不过用来做功率不大的机器是足够了。

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资料

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资料

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5、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一、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3.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动手制作 再造hood jlh 1969M小甲类功放 教程方法 制作图纸 科技小制作新满多

动手制作 再造hood jlh 1969M小甲类功放 教程方法 制作图纸 科技小制作新满多

动手制作再造hood jlh 1969M小甲类功放教程方法制作图纸科技小制作新满多讲1969M之前,得讲一下JOHN LINSLEY HOOD 1969这个经典线路。

线路原形如下:John Linsley Hood 在1969年发表了这个电路,10W纯甲类功放,电路很简单,每声道由4只晶体管构成,虽然功率不大,但音色优美,吸引了不少DIY爱好者。

里不得不说一下老哥DIY过的1969。

小风扇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A10的格局搭焊在电路板上的零件功放的输出电容,有7个并联在一起一个不太大的变压器军工钽电容输入插口喇叭接线柱John Linsley Hood 的1969 电路简洁,易于制作,音色也不错,因此衍生了许多个版本的1969。

1969M就是其中的一个。

某高人根据1969设计的1969M(1969MOS)电路如下,因为末级改为场效应管,因此简称1969M,此版本可以工作在AB类,意味着不用那么大的工作电流,功率也比1969大。

而原形的1969只能工作在纯甲类,效率低,只有10W 的输出,电流大,更需要体积不小的散热片。

为了做好1969M,于是把线路做了一次仿真,按照现有的条件,如电压,使用的管子进行测试,调整参数,使谐波失真达到最小。

仿真软件是大名鼎鼎的Multisim!!!这是DIY烧友电脑上必装软件,如果你没有,那就OUT了啊。

Multim 10 启动画面Multim 10 工作界面。

看上去好像很专业。

不过玩几下基本上就能掌握。

新完成的1969M电源滤波用两只25V15000U的电容串联,没办法,单只的耐压不够啊。

内部图实际应用的电路图。

说明一下图中红色圈起来的部分Cin,这个电容消除输入端可能出现的超高频。

R1,偏置部分采用原1969的结构,这个电阻太大了中点电压不是电源的一半,小了开机冲击声大,本人用10K,开机有“嘣”的一声,不过能接受。

R2,这个电阻取值大小会影响工作点,也会影响声音,小了声音单薄,太大了失真大,我这里取5K,感觉低频比较饱满,听上去挺舒服的。

最简单的甲类功放

最简单的甲类功放

最简单的甲类功放2010年7期《无线电》上刊登了《场效应管耳机放大器DIY手记◎梓门编译》,自己DIY一个,感觉电路简单,但音量小,于是在网络上找到一些相近的资料,特对照参考,应加一个前级放大。

BD8MI整理摘自/Solid/IRF610-Class-A-Headphone-Amp/作者:Giovanni Militano,加拿大。

电路简洁、元件都是常见的,适合电脑、MP3等输出信号较大的设备。

原设计专用于耳机,作者为他自己的 32欧姆 Grado SR80 耳机设计的。

但电路同样可以推动小功率的扬声器(偶是推的15W小音箱),音质不错,喜欢静静地欣赏音乐的朋友可以尝试下。

电路如下:下面简要说明制作过程和一点说明:1、电路采用了LM317构成的恒流源作为负载,提高了电流增益,作者注明最大效率为25%。

但因电路没有电压放大,所以只适合输输出信号较大的设备。

当然,你也可以为它再增加一级FET的小信号放大电路,偶用的是常见的2SK245。

2、恒流源的电流取值,作者设定的是250mA,但经过偶试验,电流在100mA听感也不错,而且发热量要小了很多,几乎可以不用散热器。

最好是多准备几个电阻(图中的5W电阻)自己感觉下。

3、电源问题,如果打算使用电脑的开关电源(直接用电脑电源的12V供电),需要做好滤波,偶用了两级LC滤波,滤除电源带来的噪声;如果是线性的电源适配器,简单的电容滤波即可。

要求更高的可以用专门线性稳压电源供电。

4、偏置电压的调整:如果没有设备测试,完全可以靠听感进行调整,一般的场效应管栅极开启电压为4V多一点,在附近范围仔细调整,直到获得最佳听感。

如果使用的电源电压并不固定,可以用个TL431甚至78L05~78L09稳压后用电阻分压,再送到偏置电压调整电位器(图中的那个100K),这样能更细致的调整栅极偏压。

5、输出耦合电容,图中的0.47和680uF并联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如果要求输出功率较大,可以增加容量。

一款适合初学者自制的靓声小功放(4)(焊接、试听)

一款适合初学者自制的靓声小功放(4)(焊接、试听)

前言感觉有一个多月没有来了,其实我的LM1875的试听与调试一直没有停过,到今天发帖子为止。

我已经测试了10个滤波电容,最后精确配对成4个;电阻全部使用飞利蒲,并从多个中筛选配对;至于LM1875的使用更加到达疯狂的地步了。

我已经试听了多个不同版本的LM1875,并在多款产品中筛选,也扔掉10多个LM1785,因为很多是声音不过关,或配对差异大而被我摒弃的。

最后在16个最古董的、在改版前的、被称为老标的LM1875中,分别接入实际的工作电路中测试了各个工作点来配对,最终筛出2只LM1875,做到了最完美的配对,声音也定型了。

****************************************************************************************1.焊接前要准备小刀,钳子,镊子,电烙铁等,至于烙铁的使用也是一门技术。

我使用下面的烙铁,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我自己制作的白光烙铁,10秒钟之内就能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能防止静电击穿零件。

一般的烙铁,建议外壳接地,或者用余热焊接,同样可以防止静电的伤害。

2.电阻电容单看色环或标称是不能作准的,配对不容忽视,因此作为DIY的,最好多买几个,并用数字表严格筛选,尽量减少零件之间的误差。

3.焊接点一直被一些发烧友忽视,其实很重要,用含银的焊锡,并把每个焊点的焊接质量尽量达到厂机的焊接水平。

4.焊接是要讲究顺序的,一般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先电阻后电容,最后是管子。

5.LM1875在焊接前,要考虑与散热器的位置协调。

别忘了安装时加入云母绝缘片哦。

6.其它零件也要注意位置的调整。

7.市面上也有为DIY专门设计的开螺纹工具出售,开螺纹时非常方便。

8.电源与电路板连接前是要做一些基本检查。

9.电源电压为+-25.1伏特,非常正常的电压,那就把电线连到电路板上吧,顺便也信号线和喇叭线接好。

(这里不再罗嗦了)10.一切非常顺利,功放很快就做好了。

FU50单端甲类功放的DIY方法

FU50单端甲类功放的DIY方法

FU50单端甲类功放的DIY方法作为一个电子管的生产大国,我国生产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子管,其中就有很多适合做音频放大的电子管。

有一款电子管无论从价格还是效果上来说,都是值得推荐的,该管就是我国生产的FU50,它也曾广泛地运用于广播和通信中,当FU50接成三极管时,其特性曲线比较接近名管300B,接成三极管时的工作状态,其播放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再加上价格并不贵,因此还是值得推荐给各位音响爱好者的。

一.原理简介电子管甲类功放的放大工作点一般来说都是工作在电子管特性曲线的中心点,并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是双向对称的.工作点基本上是选择在特性曲线的直线段内,所以甲类的失真相对来说比其他的类型的电路要低些,再加上电子管单端甲类的偶次谐波含量较高,因此使得甲类单端功放播放出来的音乐特别润泽、特别甜美动听。

本文介绍的功放主要遵循以上的路线,并且考虑到使用成本不高的元器件来做出好效果的基本原则来制作本机。

相对高驱动电压的电子管来说FU50的驱动电压要求并不是太高,但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驱动力和较低的失真,本机电压驱动部分还是使用了两级放大来驱动FU50,前级输入放大管Ql(6N8P)为双三极管,Q1的一半作为信号放大,另一半管充当末级管的电压激励放大,即使用了两级共阴电压放大电路,该组合仍具有较强的电压放大能力I有着较好的频向和较好的相位特性。

由于6N8P属于低“管,因此我们采用了两级共阴作为电压放大,使它能够产生足够的增益来达到驱动后级的目的。

FU50是一个五极管,将它接成三极管的工作形式,它所需要的驱动电压虽然不算低,但该共阴组合完全能够满足该管驱动所需要的电压。

由于6N8P的“值较低,用该管做电压放大时也较容易获取低失真的电压放大信号,并能有效地降低整机的失真度。

由于共阴组合较适合用于音频放大电路中,因此也被国内外许多音响厂家广泛地运用。

6N8P的电气参数和性能均较适合为本机电压放大级的放大管,6N8P电气参数见表1,其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响彻世界的音乐传真A1功放!自己动手纯手工DIY

响彻世界的音乐传真A1功放!自己动手纯手工DIY

响彻世界的音乐传真A1功放!自己动手纯手工DIY音乐传真A1一直是世界各国的烧友们热捧的功放,本着DIY的精神,在一原来曾经FM做维修的热心帮助下,使用原汁原味的材料自制出胜于原机的“国产A1”!、音乐传真的电路设计的非常成熟,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一台好的功放,首先一定要有一套好的电路图,功放电路犹如人体骨架一样,没有好的骨架怎么会有迷人的身材呢?一台功放的电子元件的应用,可以比喻成厨师炒菜,相同的配料相同的菜,不同人炒出来的可能差别会很大。

功放原理也是一样,元件的搭配是不容忽视的。

采用了A1000N/P的原装对管,这里要感谢武哥的无私帮助,才顺利完成作品。

市场上那些所谓的仿音乐传真都是商家为了利益不肯上原管结果改电路改的乱七八糟,几乎都是用1941 5200的对管,肯下点成本的就是MJ15系列的管子了,原管A1000N/P是早期从纯A家族(即A系列开头的机器)A100(A类50Wx2)开始至后期E70、E95等系列(E70一边一对管可达AB类70W,E开头的机器,A1000也有使用过,除了E10这低档型号外)功放专用功率管,是MF为自己的工厂专门在一家英国老工厂订制的金封功率管,所有管经过老化稳定与筛选,懂的人就知道成本了,所有管的电气特性都保持基本一致,其中9字开头的是同时期产品。

之前英国MF工厂一直坚持以人手作坊来小量生产的,就以MF的机器来算最好不要超过正负50V,建议48V或以下,(因MF的机器为了好声推动部分电流都算得很尽的),因厂方也不提供其详细数据,用于其它机器另当别论。

声音开扬温暖细致,低音纯厚柔滑,大动态时非常松容,带有贵气,与市面见的东芝摩托罗拉等高端管有所不同,明显要柔顺得多!!欧洲以前很多老工厂的印刷都不太精美的,因此所有一样型号外观印刷都不太一样。

人民币一对600元。

有谁需要换听请与本人联系,QQ:2388 14503或谁有真机的可以来做比较!当然如果你愿意买我机器也行,因袋中羞涩需要钱准备DIY下一台音乐传真A1功放电原理及调试要点电路等效于把OCL的第二级变成了功率输出,降低了开环电压增益.由于负载是扬声器,阻抗不定,流过扬声器电流有恒流效果.Q1是零地偏流,Q3是R28上的压降偏流,有点不平衡R13 R14用3.7M,R28 R29用的0.47R,电流怎么还这么大呢?前置差分配对良好..应该不用调...前置差分配对失衡会给后面带来麻烦单管电流测射级电阻压降就OK接地搞不定交流声,多半是差分配对没搞好,可调R11,R12试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5、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
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
一、电压放大部分
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
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
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
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
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
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
3对2SK1529/J200,原理图
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3.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目前仍无场效应管与之配对,该电路采用准互补输出的形式,2SK851曾在天龙PWA-2000N功放中使用过。

4.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D1037,原理图略,可参考图4,装配时,只需把K851换为D1037即可。

该电路采用准互补输出,只要设计得当,准互补
输出电路同样可出靓声。

比如深受好评的LM3886、LM4766内部就采用准互补输出电路。

5.采用3对三肯复合管SAP15N、SAP15P,原理图如图5所示。

6.2SK2013/2SJ313推动8对大功率场效应管或三极管(图略),方便发烧友制作100W×2纯甲类。

三、调试
以上6种后级电路可根据P甲=2I02RLL计算其所需甲类功率或末级静态电流,从而根据需要调试末级静态电流。

如一台在8Ω负载下输出功率为80W的纯甲类机,末级静态电流为IO=2.236,则流过每管的静态电流为
IO=IO/n=2.236/3A=0.745A,即0.25Ω/5W电阻上直流压降为V=Io′?R=745×0.25≈186(Mv)。

虽然纯甲类功放声音柔
和、甜美,但是它对变压器、
滤波电容、功率管及散热片都
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听一个月下来,电费负担重。

在这种情况下,烧友不妨把功放制作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比如20W以下为甲类输出,20W~100W为甲乙类输出。

此时功放总静态电路为Io=1.118A,其实一般居室环境,20W左右的纯甲类输出,可满足大多数烧友的听音要求。

由于电压放大部分已被厂家调试好,只需装配好末级电流放大部分及相关接口。

微调电压放大部分的W1使输出为0mV,再调节电流放大部分的多圈电位器W2,测量0.25Ω/5W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使其符合自己的要求,对
图3、图4可直接测量0.25Ω/5W两端的电压,对图5应测量SAP15N④、⑤脚或SAP15P
①、②脚两端的电压。

若测试一切正常,即可煲
机1~2小时,重复检查各项
参数,若无误,即可放音试听。

若想装配纯甲类功放,可把整机先调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试听正常,再逐步加大静态电流至所需值,使该机成为纯甲类功放。

以上五种电流放大板,所配散热器尺寸均为360mm×120mm×50mm,成品板均调试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甲类20W+20W),若要装配80W+80W纯甲类功放,只需换掉散热片,把功放板装入两边外露散热器式专业功放机箱
(480mm×430mm×150mm)调试好即可。

以上线路,发烧友稍作调整(如改变变压器功率及供电电压、功率管对数及静态电流)即可有多种用途使用。

如:制作大功率功放(250W/
4Ω);制作电子分频功放;制
作高品质耳机放大器(用本电
压放大板推动K214/J77或
K2013/J313);用电压放大部分对一些分立元件中、低档功放进行摩机;制作顶级8声道纯后级功放(如用4块电压放大板,共用电源每声道一对三肯2SC3858、2SA1494等)。

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来论坛跟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