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补偿控制器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补偿控制装置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补偿控制装置设计电网在无功功率不稳定和散热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往往会出现由传输极限和动态稳定性引起的低频震荡隐患。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A VR 系列单片机中的ATMGEA48单片机,通过实验,进一步完善静止式无功补偿装置(SVC)的功能。
标签:SVC;低频震荡;智能化;低压电网0 引言电网往往因为钢铁、轨道交通、石化公司等企业大型用电设备所带来的工业负荷将谐波污染注入其中。
当然还有氩弧焊、精密空调、瞬时短路等短时间快速增大负荷的民用符合也会将谐波污染注入其中。
这种谐波污染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负荷电压在有功或无功状态下不规则波动,这对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是有害的;二是高次谐波不规则产生,导致公用电网中显性检测值异常;三是供电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比正常值较低。
个别情况下会导致三相不对称性产生的负序分量。
1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1.1 主要问题从现有的文献和实践中可以得知,采用该装置可以有效稳定系统电压,从而达到优化电网系统的无功功率的目的。
现有的低压SVC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一,无功补偿算法结构性设计问题。
以家用无功补偿装置常见算法鲍威尔算法为例,该算法采用的是向量机原理设计,是一个NP难问题,随着影响因素及待测数据的快速增加,算法难以实现快速求得全局最优解;其二,SVC装置控制器设计问题。
例如,基于PIC单片机[1],该单片机的控制器未能充分解决该设备的机电模式呈现弱阻尼乃至负阻尼,引发各发电机功角间的相对摇摆和母线电压及传输线功率等参数的持续振荡的问题;其三,SVC装置投切开关设计问题[2];在目前的市面上常见的SVC的控制器设计往往因为压缩成本的需要,将无功补偿控制依据设置为功率因数,因此这样的无功补偿装置仅仅检测一相电流,往往在SVC装置中产生“欠补”或“过补”现象。
其四,SVC装置电容器设计不足[3]。
当系统轻载且负荷波动时,由于电容器设计方面的不足,对于投切电容器进行补偿的装置,往往因为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振荡和频繁投切,而使得投切开关的无法承受频繁投切的操作。
基于ADμC812单片机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制

基于ADμC812单片机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制摘要: 简要介绍无功补偿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方法及ADμC812ADμC812单片机的特点。
详细论述了基于ADμC812单片机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及电参量的检测方法。
该控制器硬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适应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ADμC812单片机无功补偿固态继电器任何输配电设备和用电装置都不可能是纯阻性负载,因此它们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
无功电流无功电流的存在使线路总电流增大,因而增大了输配电线路的有功损耗,造成电压下降、电能浪费,恶化了电能质量。
由于电网负载绝大多数呈感性,因而采用并联电容器组电容器组,通过对并联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来进行无功补偿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措施并已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方式采用固定电容补偿,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用户负载固定、无功需求相对稳定的网络,不能动态跟踪系统的无功功率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和系统发生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因而并联固定电容的方法目前正逐渐被淘汰。
随着微机控制技术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用微机进行实时检测、跟踪负荷的无功功率的变化并自动控制补偿电容的投切,可以实现准确、快速的动态无功补偿,从而达到降低配电线路的线损、改善电网供电质量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Compensator),简称SVC。
目前常用的SVC 大多以接触器作为电容器投切的执行元件,投入时冲击电流大,切除时会产生过电压,自身触头易损甚至熔焊,噪声大,而且投切时间长,在控制环节上基本不能满足分相、分级、快速及跟踪补偿的要求。
也有少量的SVC以晶闸管作为执行元件,虽能达到快速、安全的补偿效果,但由于晶闸管元件价格昂贵且控制系统较复杂,使得这种系统的可靠性差,容易产生误动作。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DμC812单片机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工作可靠、适用性强。
1 ADμC812单片机简介ADμC812单片机是美国AD公司新推出的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数据采集芯片。
无功补偿控制器软件部分毕业设计

无功补偿控制器软件部分毕业设计目录Abstract (3)摘要 (4)第一章绪论 (5)1.1课题介绍 (5)1.2 国外研究景况 (5)1.3总体方案 (6)第二章测量原理 (7)1.1功率因素的确定 (7)1.2交流采样 (8)1.3电压电流的计算 (9)第三章硬件部分 (10)3.1单片机的选择(控制单元) (10)3.2 A/D转换技术 (13)3.2.1 A/D转换概念 (13)3.2.2 8098带A/D转换器 (14)3.2.3次比较型A/D转换器 (15)3.3集成稳压 (16)3.3.1桥式整流电路 (16)3.3.2滤波电路 (17)3.3.3 线性稳压器78XX,79XX的运用 (18)3.4检测部分 (19)3.4.1电压检测 (19)3.4.2电流检测 (20)3.5执行部分 (21)3.5.1控制电路 (23)3.5.2 补偿电力电容器 /Y型的选择 (23)3.5.3电力电容器的故障 (24)3.6 相位数字化测量 (25)3.6.1相位测量的基本原理 (25)3.6.2 功率检测 (28)3.7 显示端 (30)3.8控制电路 (32)3.9系统时钟 (34)3.10复位电路 (35)3.11硬件抗干扰 (35)第4章软件部分 (38)4.1相位差计算子程序流程图( 图4.1 ) (40)4.2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 图4.2 ) (40)4.3余弦函数子程序 (40)4.4软件抗干扰设计 (40)结束语 (42)参考文献 (44)致谢 (45)附录 (46)Abstract摘要本文介绍了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其主要面向220V 工业电力网。
实验基于单片机8098的运用来对所采样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和比较,并进行相应的补偿,结果通过四个LED数码管显示出来。
本次以16位8098单片机为核心,其中运用到单片机8098中的A/D转换的单元,可编程高速输入端口单元,以及监测单元看门狗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系统设计

无功补偿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本研究以电网无功补偿改造为背景,研制了一种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作为无功补偿控制器和电网监测器的统一体,该装置以实时的电网监测数据为依据,以低压网(220V)为补偿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了对电网性能的改善,电网最佳补偿点的位置和容量配置,及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采用16位单片机系统,具有运算速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软件使用高级编程语言汇编语言,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和维护的简易程度,该系统在实时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低压网进行无功补偿。
该装置人机操作界面简单。
关键词:无功补偿,电力电容,单片机。
Abstract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a controller which is under background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As the combination of reactive power cotroller and eletric power system measurement ,this drivce’s working theory is based on the real-time data of the eletric power system and it’s intention is to complete the most felicitious compensation for the reactive power which is exits in the 220V electric power wrie.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includes the ameliorating of the net which comes from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e,the most felicitous compensating position and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design.This device’s hardware core is the 16-bit MCU which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high operating speed .the software design adopts language of semble language which is a special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in the process of program ,we use the method of modulariz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universal trait of the program and simplify the device’s maintenance. The device has simple interface of man-machine operating.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电网,特别是广大的农村电网,普遍存在功率因数较低,电网线损较大的情况。
基于单片机的无功功率测量及补偿装置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测量及自动补偿装置的设计*名:**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2006.2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8.6.182008年 6 月18 日基于单片机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测量及自动补偿装置的设计摘要在电网中由于感性负载的大量使用,使得大量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流动,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和电压的不稳定,甚至损坏设备,所以研制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很有必要。
虽然在市场中有许多种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但是大多补偿精度不够、跟踪补偿速度慢,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一种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无功功率补偿控制装置,满足对这方面产品的需求。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器件较多,其投切的平稳度和使用寿命也相差很大,因此投切器件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在分析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各种投切开关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集交流接触器与固态继电器二者优点于一身的复合开关作为电容器的投切开关,研制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率因数显示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自动化装置。
采用此种开关投切电容器,克服了纯晶闸管电子开关长期承载电容器电流时,功耗大,发热高的缺点。
关键词:无功补偿器;复合开关;8051Based on SCM's Power System Re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ndAutomatic Compensation Device DesignAbstractBecause a lot of inductive loads are used, there is much Reactive Power in electric power, as a result, a lot of power is wasted. At the same time, it effects power badly and will reduce the natural life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especially it will break the equipment, so it is indispensable to study and develop a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 In the market, there are kingds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 but many of them are not accurate, or quickly enough; only a bit of products are good on the compensatory effect and time.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develop a new kind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 which can resolve the lack of the products.There were many switching device of capacitors and the degree of stability and operating life of which were different, so the selection of switching device was very importan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merits and faults of various switches of low-voltage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 electromechanical combination switch which had the merits of AC contactor and the solid state relay was employed, and an integrated automation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ha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such as power factor. Using the switch could overcome the faults of thyristor electronic switch when long-time bearing capacitor current, such as high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quantity of heat.Keywords:r 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 combination switch; 8051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概况 (1)1.2.1 同步调相机 (1)1.2.2 并联电容器 (1)1.2.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2)1.3 无功补偿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2)1.4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3)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3)第二章无功补偿理论的研究 (4)2.1 功率因数及相关知识 (4)2.2 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及意义 (6)第三章无功补偿方式补偿容量的研究 (7)3.1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 (7)3.1.1 低压集中补偿方式 (7)3.1.2 分散补偿方式 (8)3.1.3 用户终端就地补偿方式 (8)3.2 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8)3.3 电容的接法及分组方式 (9)第四章电容器组投切元件的选择 (10)4.1 交流接触器 (10)4.2 晶闸管电子开关 (10)4.3 固态继电器 (11)4.4 复合开关 (11)4.4.1 复合开关的特点 (12)4.4.2 复合开关的工作原理 (12)4.5 复合开关的工作过程 (12)第五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 (14)5.1 系统的总体设计 (14)5.2 系统的硬件结构 (15)5.3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15)5.3.1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15)5.3.2 电源电路设计 (16)5.3.3 采样电路设计 (17)5.3.4 模拟量的A/D转换 (18)5.3.5 功率因数的测量电路 (19)5.3.6 复位电路 (21)5.3.7 显示电路 (23)5.3.8 驱动电路 (24)5.4 无功补偿投切判据分析 (26)5.4.1 功率因数作为投切判据 (26)5.4.2 无功功率作为投切判据 (27)5.5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7)5.5.1 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27)5.5.2 功率因数角的测量 (28)5.5.3 由功率因数角计算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29)5.5.4 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 (30)5.6 抗干扰措施 (30)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31)6.1 总结 (31)6.2 展望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4)附录 (35)1 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35)2 PCB布线图 (35)3 控制系统的部分程序 (35)第一章绪论1.1 引言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及波动性负荷造成局部电网电压不稳及功率因数恶化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影响自动化设备的电气寿命,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企业还可能因为电能质量未达标而承受高线损及罚款等经济损失。
基于单片机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TSC的投切控制器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目前,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工厂大量使用大功率开关器件组成的设备对大型,冲击型负载供电,这使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如果不进行无功补偿,在正常运行时,会反复地使负载的无功功率在很大范围内波动,这不仅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甚至还会导致设备损坏,系统瘫痪,因此,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的主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又可分为饱和电抗器型无功补偿装置(S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相比较,尽管SVG在理论上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能达到快速、安全的补偿效果。
但由于控制元件价格昂贵且控制系统较复杂,使得这种系统的可靠性差,容量产生误动作。
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煤矿、农村等35KV变电站安装的大多数还是分组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因此采用分组投切无功补偿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论文的主要内容:1、熟悉静止无功补偿装置TSC在无功补偿中的相关知识。
2、熟悉静止无功补偿装置TSC控制方式相关内容。
3、设计控制器。
4、制作基本的硬件、编写软件并调试。
5、编写相关软件程序。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1、能够根据投切方法实现对TSC的投切控制。
2、能够对系统故障进行相应的保护和警告。
3、能够显示各组TSC的投切状态。
4、具有和电脑进行通信的功能。
5、画出PCB制作电路板,能够用三相标准电源对各部分功能进行验证。
6、附录包含有程序清单,原理图和PCB图。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完成二万字左右的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必须包括300-500个单词的英文摘要;附15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
2、独立完成与课题相关,不少于四万字符的指定英文资料翻译(附英文原文)。
3、电气设计图纸两张(A3)。
4、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要满足16周的工作量要求。
基于AD_C812单片机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制

负载 图 / 三相交流电相位图
!"% 键 盘 和 液 晶 显 示 电 路
本系统控制器的键盘采用中断工作方式, 这四个按 键分别是“ 设置” 、 “ 加” 、 “ 减” 和“ 切换” , 通过“ 与” 门电 路 把 这 些 低 电 平 触 发 信 号 合 在 一 起 输 入 到 (1 $ 23#! 单 系统进入键盘中断服务 片 机 的 %&’# 端 口 。有 键 按 下 时 , 程序, 判断哪个键被按下, 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通过按 “ 设置” 键可以查询系统的工作状态、 电流和电压的超限 保护值、 电网参数及系统的工作模式( 即根据电网的实 际情况, 设置为三相共补或分相补偿) 等; 按“ 切换” 键可 进行手动 4 自动补偿切换; 相应时刻按“ 加” 、 “ 减” 键可 以修改电流和电压的保护值, 以及投切电容。 液晶显示电路采用串行输入的 / 字符数码显示器。 在无按键按下时, 显示电网的功率因数; 有按键按下时 根据其功能不同而显示不同的数据。
&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简单, 如图 # 所示, 主要芯片 有 23 ! +4#! 、 4!55 和 23;!"! , 而 且 串 行 口 电 平 转 换 芯 片 23;!"! 在 程 序 写 入 并 调 试 成 功 后 可 以 取 掉 。简 单 的 硬件结构设计使得整个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抗干扰能 力均大为提高。另一方面, 电容器的投切控制元件采用 大 功 率 的 过 零 型 固 态 继 电 器 $$A , 由于该元件本身封装 有 过 零 触 发 模 块 且 自 行 工 作 不 需 +<> 控 制 , 既 满 足 了 补偿电容无冲击电流投切的要求, 同时也有效地克服了 执行元件采用晶闸管控制模块所带来的控制复杂及易 受干扰而产生误动作的弊端,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化能源紧张趋势的加剧,加强电能质量和节能降耗的影响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工作。
无功补偿作为一种电网节能的方式来提高功率因数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措施。
现阶段我国采用的无功补偿措施主要有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和静止无功补偿等方式,但这些补偿方式普遍存在着电网冲击和无法实现实时补偿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无功补偿技术,该技术利用与电网同频同相的可调电压源与电容并联的方式来实现对电网无功功率的补偿。
本毕业设计利用ATMEL生产的AT89C52单片机控制PWM信号的斩波频率,从而实现对可调电压源信号的控制,使可调电压源信号与电网电压信号同频同相,实现无功补偿。
采用可调电源技术来实现新型的无功补偿主要能够改善以往所采用的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容投切过程中所存在的冲击现象和提高无功补偿的响应速度,实现实时补偿。
第1章绪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能源紧张局势的加剧,加强电能质量和节能降耗的影响十分重要,这其中采取无功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功率因数的提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供电的经济性,供电质量。
功率因数的补偿措施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研制高性能的功率因数装置具有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
而且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要保持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使被损坏,系统瓦解。
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使供电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
因此,解决好网络补偿问题,对网络降损节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无功补偿的意义按电网无功功率补偿方式可分为出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
并联补偿方式又可分为电容器组补偿,调电感补偿,调相机补偿的移相补偿等。
本设计我们将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主要用用单片机技术,实现对低压电力系统的监控。
完成功率因数的测量,并根据所测得数据进行可调电压源的控制,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的补偿。
无功补偿控制器是无功补偿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补偿的效果。
它是根据检测的功率因数或无功功率,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则投入或切除电容器,实现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
在低压配电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感性负荷,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有功功率,也要吸收很多的无功功率,从而使功率因数下降,导致无功电源不足,系统电压降低,电能损耗增大,这大大影响了电网的供电能力。
因此电力部门千方百计要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除本身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更要求每个用户在其母线上进行功率因数的补偿。
即借助于相关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即使、正确、必要的提供无功功率补偿。
由于这个课题涉及面光,切有较高的经济含量和技术附加量,因此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相关企业激烈竞争的项目之一。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理论电子的领域的重大课题。
我国电网曾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缺乏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而长期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
有些地方想有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的办法来解决本地区电压低的问题。
开始这种办法也有一些效果,某些供电点电压升高了,但是这是一降低别处的电压为代价的,因为总的无功电源不足,局部地区电压升高无功负荷增大,必然使别处无功功率更少、电压更低。
各处普遍采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的结果,不仅没能提高负荷的供电电压,反而使得无功损耗加大,整个系统低电压问题更加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问题应该是增加无功补偿设备。
低压运行同时对电网安全带来巨大危害,系统稳定性差,十分脆弱,经受不起事故异常及负荷强烈变化对系统的冲击,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和系统瓦解的后果,国内外均有此先例。
由此可见,合理配置无功电源,进行无功补偿是非常重要。
由于人工投切电容不能及时跟踪无功负荷的变化,不能始终保持功率因数而后打压质量在规定范围,所以无功的自动控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无功功率问题,根据世界各个地区电力系统近数十年来的经验,积累了大量资料。
我国电力系统亦同样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世有一定重要价值的。
有效的无功补偿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1、减少线路损耗。
就全国讲,线路损耗约占据12%,其中主要是无功分量引起的损耗,若无功损耗降低50%~60%,一年便可节约电500亿度左右,相当于半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
这种不消耗一次能源,便可增大发电量的工程是绝好的绿色工程。
且投资极小,见效快。
2、避免罚款。
我国电力部据物价局“关于颁发《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通知”中规定,功率因数0.94时,减少电费1.1%功率应属0.6时增加电费15%。
例如一个315KVA的变压器,功率因数从0.6提高到0,94以上,年奖罚差3~4万元。
3、不额外投资,便实现扩容。
进行无功补偿后,便可提高电承载率,变压器可满负荷运行。
例如一台315KVA的变压器, =0.6负荷的变压器只能提优质服务189KW的有功功率,不能承受300K左右的容量,需要购买一台500KVA的变压器替换,将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98,相当于扩大了63%,即有功由189KW高到309KW,可基本满足要求的容量,便节省了一台500KVA的变压器,经费约三四十万元。
4、改善电能质量,延长电气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电能质量用电压和频率两个指标衡量,电压的稳定性取决于无功的平衡。
频率的稳定性取决于有功的平衡,而电压的稳定与否又直接影响电器寿命,影响机械加工精度。
如果电压稳定性提高5%仅照明灯(寿命延长50%)全国一年可节约数亿元。
至于因电压不稳、供电不足而造成废品、次品、设备减寿、停产、停电损失更是难以统计的。
在电力系统中要设法减小相位差,提高值,称为提高功率因数,以降低无功功率,减小电能损失。
由=式看出,若能使为零,则值为最小。
功率因数最高,就是说如能使感抗和容抗最大限度的相互抵消,则线路中功率因数最高。
由容抗抵消感抗(反之亦然)从而减小的方法称为功率因数补偿。
进行功率因数补偿可以:1、降低无功电流,减小线路及变电设备的损耗。
线路损耗的功率与负载电流平方成正比,功率因数提高了,我供电刘大大减小,则线路上的耗损也大大减小了。
2、可以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当功率因数提高后由于容性负载的加入,是线路末端的电压平滑,起到了稳定电压的作用。
3、提高系统的裕度。
当系统的设备容量不变时,提高功率因数相当于增加负载的容量。
4、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不是负载本身的功率因数有什么改变而使负载本身的性能及指标将不受任何影响。
由此可见,提高功率因数,不但是当今能源形势的缓兵之策,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长远政策。
能源是有限的,既然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浪费,高效合理的利用它们,这才是明智之举,是我们除了寻找代替能源以外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电能的高效利用,不光在传输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一样。
这不仅符合经济效率的规律,还是能源科学使用的具体表现。
既然我们不能给后代生产出不可再生能源,我们就要努力高效使用它们,减少无谓的消耗,这跟我们为后人创造能源是同出一辙的,具有相同深远的意义。
1.2 无功补偿技术现状现阶段采用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同步调相机、并联电抗器、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补偿和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几种。
同步调相机(Synchronous Compensator )运行于电动机状态,但不带机械负载,只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的同步电机。
又称同步补偿机。
用于改善电网功率因数,维持电网电压水平。
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负载是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
这些设备均从电网汲取大量的无功功率以供其励磁之用。
所以,电网担负着很大一部分电感性的无功电流,导致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以致发电机和输配电设备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线路损耗和电压损失增大,输电质量变坏,甚至影响输电的稳定性。
由于同步电机处在过励状态时,可以从电网汲取相位超前于电压的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见功率因数的提高,因此在过去的生产实际中,除选用一部分同步电动机外,还在电网的受电端装设一些同步调相机,用于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
根据电网负载情况的不同,适当调节调相机的励磁电流,可改变调相机汲取的无功功率,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
此外,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线路电压降随负载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果在输电线的受电端装一同步调相机,在电网负载重时,让其过励运行,减少输电线中滞后的无功电流分量,从而可减少线路压降;在输电线轻载的情况下,让其欠励运行,吸收滞后的无功电流,可防止电网电压上升,从而维持电网的电压在一定的水平上。
同步调相机还有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同步调相机的结构基本上与同步电动机相同,只是由于它不带机械负载,转轴可以细些。
如果它具有自起动能力,则其转子可以做成没有轴伸,便于密封。
同步调相机经常运行在过励状态,励磁电流较大,损耗也比较大,发热比较严重。
容量较大的同步调相机常采用氢气冷却。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的推广使用,调相机现已很少使用。
并联电容器(Shunt Capacitor)原称移相电容器。
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单相并联电容器主要由心子、外壳和出线结构等几部分组成。
用金属箔(作为极板)与绝缘纸或塑料薄膜叠起来一起卷绕,由若干元件、绝缘件和紧固件经过压装而构成电容心子,并浸渍绝缘油。
电容极板的引线经串、并联后引至出线瓷套管下端的出线连接片。
电容器的金属外壳内充以绝缘介质油。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主要有: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
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
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抑制线路电压的升高。